纪念碑为谁而建?
写在“纪念碑”拆除之后
总之,还有什么是可以去爱的呢?一个人不能去爱一座纪念碑、一栋建筑或者一个机构,除非是通过它的脆弱性去不稳定的经验它:它不是一直在那里,它结束了。因此我热爱它是必朽的,通过它的诞生和死亡,通过它的幽灵或废墟的轮廓,正如我自己的必朽——它已然是或已预示。除了这种有限性还有什么是我们能去爱的呢?这种爱的权利,甚至说对权利的爱还能从哪里来呢?
——雅克·德里达
《法律的力量:“权威的神秘基础”》 p.105
《纪念碑为谁而建?》作为雕塑系第二工作室的集体项目在经历一周的搭建、十天的展览和一天的拆除后到底留下些什么?这是最近一直萦绕在我心头的问题。展览上呈现的关于纪念碑的前言其实是对纪念碑搭建过程中的预料和判断,但在纪念碑拆除后的今天,我感受到的除了一些遗憾还有某些基于先前经验之上的再思考。
我们先来回顾拆除前纪念碑的模样。纪念碑位于铜场1号展厅的正中间,高度顶到天花板,面积大概十余平。主体结构由钢管脚手架搭成,上面覆盖和穿插了一些伪装网、床架、轮胎、灯架、羽毛球、丝巾、梯子等物件,地面上散落着一些被保鲜膜包裹的岩石和一个由下水管道改造成的火炉。另外,作为承载纪念碑的“广场”也是被重塑过的,它包含在纪念碑的总体叙述中。进门的左手边的墙面上是展览前言和纪念碑前言,地面上是一片白色的“盐滩”,上面有能感知人靠近并绽放的机械生物以及L型展墙背后的频闪红光。右手边有钢管制作成的长椅、装满十字扣的购物车以及一棵假芭蕉树。
如此一系列的描述早已脱离概念里那种有仪式感、庄严、有纪念意义的纪念碑形象。那么我们所谓的“纪念碑”到底是什么呢?我认为它的目的不是为了制造或提供废墟,它只是一种形式,是某种被塑造过的东西。这是我们所感兴趣的,因为它时刻在表达什么。向纪念碑发出猜测和疑问:在这之前是什么?它为什么呈现这样?它最终会变成什么样?这些问题都无法获得任何回应。一座众人合力塑成的纪念碑,一座不为谁而建的纪念碑,它和未来对话,并将这些感性和知觉托付给未来的“耳朵”,并希冀“纪念碑”能够生发出一些东西。
同时,纪念碑的竖立是集体的劳动成果,也是近三年工作室展览上的固定项目。所谓“集体创作”是针对当我们作为艺术家个体时所必须面对的问题。我们前两年的集体创作一直没有把活动中某些负面消极的东西展现出来,或者说并没那么严重,多是展示好的一面。而这次的纪念碑的搭建恰恰是所有人或多或少的都有一些存在感时暴露出一系列问题。纪念碑设计的初衷是开放的、没有蓝图、没有编排的,我们呼吁所有人自发地参与进来,用自己感兴趣的材料做自己想做的“纪念碑”,而整个空间是为了把所有人的“纪念碑”连接起来。但事实是,面对大多数人的沉默,纪念碑只呈现了少数几个人的意志。也许,一群人同心协力地做成一件事情自古以来都是困难的,否则巴别塔早已建成。与之相对应的是拆除纪念碑只花了一天时间,我想这是一个很好的侧面描写:通过摧毁,将那些隐匿的关系、伪装的联系和肉眼不可见的集合展示出来。
搭建纪念碑或者摧毁它都是现代意义上的美学挑战,它不是新闻学,不是对事物的图解,也不是为了呈现某种既定的关系。在我看来,直面这件集体作品意味着制造一种经验,一种前所未有的经验,或是你我都不想得到的经验。这些经验无论积极与否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因此,我们不能局限于那些现有的东西,我们必须要行动,必须参与进来,为此而战,我、我们才有机会接近真实,触及真理。真实就是立足于自身的“纪念碑”,是主张自身作为一种形式的纪念碑。
章 献
集体创作
天梯
张思琪
冰凉的骨架直挺挺交错
庞大身躯在大地上生长
承载着斑驳的铁和刺眼的灯
这是我们的纪念碑
不为谁而做的纪念碑
它漏洞百出,以至于留不下一阵风
即便那唯一温暖的绿色巢穴
也裹不住来者的温度
石头明码标价
轮胎挤在一起不停前行
冷白的海滩向着来处裂开
漆黑的刺蠢蠢欲动
这里众说纷纭,鸦雀无声
这里熙熙攘攘,空无一人
这里有爱吗?
这里有希望吗?
我看到了光
被高举的方形天体反射亮眼的光
但那不是我最终的目的
高点
我要到达那个最高的地方
我为它献上一把天梯
一路延伸至天顶
延伸至鸽子也无法到达的地方
这里没有黄昏,没有黎明
这里有只有光
天梯柔软脆弱的不堪一物
却在骨架的高点坚决攀附
空气在它的身体里贯通
它变的卷曲,变的干瘦
我追随它
随着它向天攀登
应 涛
一座为纪念某人某事而建的纪念碑
一座不知为纪念何人何事而建的纪念碑 一座存在了十三天的纪念碑
纪念碑为谁而建?这个问题对于我来说是困难的,甚至连候选名单都没有。也许它只是纪念了它自己,也许它只是一个庞然大物而已。
刘 易
纪念碑像是人类用来给自己留下痕迹的一种方式,它是对某事某人的一种纪念,是对现世的一个提醒,是一个标志,也是一种对存在的缅怀。我们共同搭建一座纪念碑,不为“谁”而建,只是凝结时间,凝聚运动,凝集我们。我在纪念碑上放置了一些织布材料,尽管不想用某某象征某某这种说法来描述,但这么说好像是最有效的。让这个综合各种材料的纪念碑上附着一些柔软的温暖的材料,其中有一块蓝色的纱,非常明亮,和整个色系格格不入。让它成为这个纪念碑的一部分,算是我的一种祝愿。
张太阳
当纪念碑无名,它所纪念的究竟为何物,它没有巴别塔般的意义,也没有西西弗斯那样的徒劳无功,它只有存在,存在于所有人的一段时间,存在于这段时间的痕迹。
我为什么在纪念碑上吊个垃圾木箱
朱晏麟
广场是为人而建的,纪念碑也一样。广场是指面积广阔的场地,特指城市中的广阔场地。通常情况下纪念碑也会被建造在广场的中央,作为纪念重大事件的城市建筑,其所承担不仅是激励民众为当下社会继续做出贡献,同时也潜藏着对民众的规训。在建造这个没有蓝图的纪念碑时,我更多关注的是去受这个空间“辐射”的人群,如果现场整块的、复数的材料作为不可忽视的现实参与进纪念碑作为历史的整体,那散落在地上的塑料纸、烟把儿、轧带和木屑灰尘又怎么能被人注意到呢?作为一个普通的,简单身份并依附于集体意志和权威、运行在他者秩序之域中的无用品,甚至是作为被批判的对象又或是敌人,就像我自己,该如何界定这些被看作是垃圾的处境。枭首,即把人头砍下挂在城门上示众,城内人选择展示人头的原因,我想不外乎包含以下两点:人已被杀死(非主动或自然的死亡);人头的面容可被辨认(证明其身份)。在现场建造过程中被遗弃、在建造完毕后也势必会被清扫出去的垃圾被吊起,用于威慑与他们相同者,被与他们相同的人观看,垃圾黏合的头颅在纪念碑上以这样吊诡的处境被展示又容纳在这个权力体系之中,这就是我吊那个破木箱子的原因。
关注那些不曾被纪念之物——新的指向
张世杰
从某种程度上说纪念碑是一种历史修辞的正面解读,是现实的、泯灭个体的共相 的虚构之物,我们需要纪念碑新的指向,物质自身无序性和人个体性所交错产生的真实感,让其成为一个纪念碑的纪念碑。混凝土与脚手架是一种建筑材料与建造工具的关系,使脚手架和混凝土从原先的固有观念中剔除,从高度的三维的建造工具过渡到非自然的混乱状态,再过渡到一种扁平的关系当中,探索其他的功能,质疑、消解原先的符号、功能。
那些肃穆、宏大的纪念碑往往都是造价高昂的,他们杜绝使用廉价的物品。价格反映的是一种商品交换关系,同时也是一个让现代人快速评判价值的标准。我从废墟地貌中采集了混凝土石料,为其包装、定价,转换混凝土碎块的身份,将其作为纪念碑的原料;用购物车推来脚手架再对其包装,使之成为纪念碑的一部分。让价格为其荒诞、粗暴的实现价值自信。
彭胤瑞
为谁而建?可以是“给谁建的”,也可以是“是谁建的”。但或许对“纪念碑”来说,这一切都不重要了,这座碑一旦立起便具有了其存在的意义,为“谁”而建,也就成为了众多意义的聚集。又或许,纪念碑本身也并不重要,重要的也许是它的周遭发生的一切,而它就如同影像中的一帧,过去在此汇聚,未来也从此消散开去。
曾朝炜
碑本身并没有一定要向上的形态规定,如美国9-11事件纪念碑为凹陷进去的一个大坑。“纪念碑为谁而建?”其实感觉就是在为太多人而做的纪念碑。我们将每个人的想法去堆叠或者打散无疑是个人特点彰显,而当众人一起去形成一个纪念碑,将个人与个人尝试联系在一起,就好像是社会普遍群体的思想的取样而形成的纪念碑,这个纪念碑往往又指向这个样本本身,但是这个样本事实上是局限地指向了来自类似身份,专业,文化认同的我们。名字似乎就是指向一个我们不愿意承认的我们的碑。一个关乎我自己的碑尝试与他人建立一种联系,而这个碑与碑之间联系的结构构成了一个堆叠体,或者说我们不会同意别人做的碑指向自己而去改造的组合体。
纪念碑里的床
肖 飞
横着的、竖着的、在野蛮生长
几只纤细的脚
颤颤微微的伫立在冰冷的水泥地上
向着屋顶延伸,延伸
不知要通向何方
缠绕、交错
化为一个临时的纪念碑
见证一个新事物的诞生
直至衰老死亡
一切都归于尘土
城市的血液横冲直撞
打破了昼夜的交替
这些个被拆散的梦
団缩在一起
来纪念他们真的存在过
集体创作花絮
编辑:肖飞
视频剪辑:周承昊 朱晏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