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百科词条(稿)】《龙龛手镜》《康熙字典》

2017-02-08 梁春胜、张涌泉 今日语言学
《龙龛手镜》

汉语拼音:Lonɡkɑnshoujinɡ

英语术语:Lonɡkɑnshoujinɡ

分支学科:文字学

分支主编:黄德宽    副主编:吴振武  张涌泉

《龙龛手镜》是一部按部首和四声结合排列汉字的字书,辽代僧人行均撰。行均字广济,俗姓于氏,大约生活于五代末叶至辽圣宗统和年间(公元十世纪中后期),《龙龛手镜》是他花了五年时间编成的。“龙龛”本指供奉佛像或盛放佛典的龛椟之类,借指佛教经典。《龙龛手镜》主要是为研读佛经而编纂的一部字典,其收字来源也主要是佛经写本和各种佛经音义材料。该书卷首有辽圣宗统和十五年(997)七月一日燕台悯忠寺沙门释智光序。书凡四卷,分二百四十二部,部首的先后和各部之字均按平、上、去、入四声的顺序排列,始于金部,终于杂部,创造了部首和音序相结合的检字方法。全书收字26430余字,注文163170余字(据智光序)。每字下详列正、同、或作、今、通、古、俗、误各体,并注音释义。


《龙龛手镜》收录了大量佛经写本中的异体俗字字形,对于疑难俗字考释、近代汉字研究、出土和传世文献的解读、大型字典的编纂与修订等,均具有重要价值。《龙龛手镜》问世后,长时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清代研究碑刻文字成为风气,才有人注意到它的价值。直到敦煌遗书出土,其中俗写文字多与《龙龛手镜》相合,人们才逐渐认识到它的重要作用。随着近代汉字研究的深入,这部书的重要价值将会更进一步展现出来。


《龙龛手镜》在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8)传入宋朝。宋人重刊时,因避太祖赵匡胤祖父赵敬讳,改题《龙龛手鉴》。《龙龛手镜》的版本,有中华书局1985年影印高丽本,该本系据辽刻本摹刻,书名仍作《龙龛手镜》,错讹较少,比较接近原本。但高丽本卷二上声缺失,另有少量缺页,中华书局影印本系据宋刊本配补。又有《续古逸丛书》本、《四部丛刊续编》本,均据宋刊本影印,书名作《龙龛手鉴》,错讹之处较前者为多。此外还有朝鲜本《龙龛手鉴》,为八卷本,刊刻于明成化八年(1472),除原有的收字外,还根据《四声篇海》等增收了很多字。


潘重规、张涌泉较早注意到该书在敦煌俗字研究方面的重要价值。陈飞龙著有《龙龛手鉴研究》(文史哲出版社1974年版),郑贤章著有《龙龛手镜研究》,均对此书作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在文本校勘、音韵研究和疑难俗字考释等方面多有创获,可以参看。


参考文献:

张涌泉.敦煌俗字研究(第二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


郑贤章.龙龛手镜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周士琦原作,梁春胜、张涌泉重写) 


《康熙字典》

汉语拼音:Kɑngxizidiɑn

英语术语:Kɑngxizidiɑn

分支学科:文字学

分支主编:黄德宽    副主编:吴振武  张涌泉


清代康熙帝玄烨令张玉书、陈廷敬等参照明代梅膺祚《字汇》和张自烈《正字通》编纂而成的一部大型字书。此书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开修,五十五年成书,因定名为《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是传统字书的集大成之作,兼采众书之长,在体例上更为完善。全书分部次第,一仍《字汇》《正字通》之例,设214部,以十二地支纪十二集,每集分上、中、下三卷,共36卷,收字47035个(今人统计实际收字为47043个)。卷首有“总目”“检字”“辨似”“等韵”等内容,卷末附“补遗”“备考”各一卷。部首和部中之字皆按笔画多少排列。每字之下先列《唐韵》《广韵》《集韵》《韵会》《正韵》等书的反切,并加注直音,然后解说字的本义,之后再列其别音别义和古音,一般都引古辞书书证和古文献例证以为佐助。字有古体,列于字头之下,名曰“古文”,其异体、俗书、讹字则附于注后,并于各自所属部首中别出,注明互见。有所考辨则附于注末,加“按”字以标明。


《康熙字典》在继承《字汇》《正字通》的同时,也做了很多改进。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字头方面,增补《正字通》未收之字13500余个,分载各部各画之后,上加“增”字以别新旧;其“有音义可入正集而未经增入者”,为“补遗”一卷;其“无可考据、有音无义、或音义全无者”,为“备考”一卷。二是字形方面,《康熙字典》更重视利用《说文》解析文字,对于古文、异体、俗书、讹字的收录和编排也更加审慎合理。三是字音方面,《康熙字典》对《字汇》《正字通》的注音方式加以改进,取唐、宋、元、明四朝具有代表性的韵书作为注音的根据,同时博采其他韵书的反切作为参考,按时间顺序排列各音切,对一字数音的排列也注重源流顺序,有助于读者了解字音的历时变化。四是释义方面,《康熙字典》使分音释义的模式更加完善,义项按照本义、引申义、假借义的顺序排列,引证丰富而有序,且尽量用始见书证和例证,在释字过程中还常附释双音词,兼起到了词典的作用。五是归部方面,《康熙字典》根据形义兼顾的原则,对《正字通》某些字的归部作了调整,如“焸”字由“日”部归入“火”部,“霴”字由“隶”部归入“雨”部。对《正字通》归部错误的字也重新归部,如“ ”字由“士”部改入“一”部,“ ”字由“谷”部改入“口”部。《康熙字典》还摒弃了《正字通》某些字两部重出的做法,主张“字有定部”,将这些字并归一处。


《康熙字典》体例严谨,收字范围广泛,繁简得当,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加上又是御敕修撰,所以出版后风行一时,成为学者案头不可少的工具书,直至今日仍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但这部书出于众手,且成书迅速,所以缺点和错误也不少。清道光十一年(1831),王引之奉旨著成《字典考证》一书,订正其中错误达2588条,主要涉及六个方面:一是校正引文书名、篇名之误,二是校正引文脱落、增衍、讹舛等错误,三是改正字头或古文,四是改正字头归部,五是删除重复字头,六是改正释义、音读、引文不当,例证与义项相悖,正文与注文相错乱等问题。日人渡部温(1837~1898)也撰有《康熙字典考异正误》一书,共考异正误五千余条,部分订误条目与《字典考证》暗合。此外,王力《康熙字典音读订误》(中华书局1988年版),又纠正了它在音读方面的错误,共八类五千九百多条。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出版的王引之校改本《康熙字典》,将《字典考证》《康熙字典考异正误》皆收于书后,末附检字索引,使用十分方便,是目前学界最通行的本子。


参考文献:

黄德宽、陈秉新.汉语文字学史(增订本)[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宋扬.《康熙字典》对《字汇》《正字通》的继承和发展[D].天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陆枫.《王引之校改本康熙字典》前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左大成.《汉语大字典》的收字问题[J].辞书研究,1987(1).


(周士琦原作,梁春胜  张涌泉重写)


>>> 语言所网络信息化工作室编辑

今日语言学 


语言之妙    妙不可言


 


长按指纹,识别加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