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讲习班 | 舒炜:“首届中国文化论坛: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综述

2017-08-08 舒炜 中山大学博雅学院

按语:

中国文化论坛于2005年在北京香山饭店召开的“首届中国文化论坛”(香山会议)以“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为主题,对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状况作了广泛的讨论,会上许多学者专家初步达成的共识认为,我国大学的通识教育应该着重建设“核心课程”,特别是“中外经典文本研读”核心课程。本次的推送是对此次会议的综述。


“首届中国文化论坛: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综述

舒炜


2005年6月18日至20日,首届中国文化论坛在北京香山饭店隆重举行,首届论坛主题是:"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论坛的名誉主席是教育部前副部长韦钰、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金耀基。本届论坛执行主席由中国文化论坛理事、香港大学亚洲中心研究员甘阳担任。

开幕式由中国文化论坛理事长董秀玉主持,韦钰、杨振宁(中国文化论坛顾问、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李学勤(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高等研究中心主任)、周凯旋(中国文化论坛理事长)分别致辞。韦钰介绍了有关教育方面的最新国际进展以及脑科学对于人类情绪和学习能力的研究状况;杨振宁则基于中国、美国大学生的对比观察,强调中国大学应该着力加强人文教育,杨振宁特别指出今日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应以“文化自觉”为中心任务,以适应21世纪中国崛起的伟大蓝图;李学勤针对中国大学目前的功利化、实用化的倾向,突出强调人文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周凯旋指出中国大学生的心灵发展,应该引起各方面人士的高度重视,要珍惜我们这个可爱的民族的各方各面,而不仅只重视中国的庞大市场。

在开幕式之后,甘阳做了“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本届论坛的缘起、目的与问题”的开篇报告,说明论坛的主题内容;然后由张力(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做了“素质教育作为国家政策:回顾与展望”的报告,为论坛提供了更广阔的国家政策背景。

加会议的高等教育界教师与专家学者,共计二百余人,规模盛大,聂华桐(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教授)、汤一介(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乐黛云(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等学者对会议高度重视,积极参与;中青年专家学者提交了内容扎实细密的研究报告。会议内容包含多个方面和多个层次,涉及著名综合大学、地方知名院校、理工型大学、师范大学、高等艺术院校、边缘地区的大学、新兴大学以及中学的人文教育实践状况分析,大学校长、各院系的院长、高等教育的研究专家、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授、自然科学方面的教授、三农问题的专家以及台湾有关学者在各个层次上为会议展开了一个全面的人文教育图景,北京几所大学的学生参与更为会议增加了清新气息,大学人文教育的进一步深化落实是学生内心的呼声。


近二十位发言人的报告分为八场,分别是:


人文教育在当代大学的地位”,报告为:

       “大学市场中的人文教育”(报告人:刘小枫,中国文化论坛理事,中山大学教授),

       “从北京大学‘元培计划’看大学人文教育”(报告人:陈来,中国文化论坛理事,北京大学教授);


综合性大学的人文教育实验”,报告为:

       “在‘通识’与‘博雅’之间——中山大学的试验”(报告人:陈春声,中国文化论坛理事,中山大学教授),

       “武汉大学的人文通识教育与‘国学试验班’、‘中西比较哲学试验班’的创办”(报告人:郭齐勇,武汉大学教授),

      “构建文化素质与民族精神一体化教育的大学公共课程体系:山东大学的人文教育实践”(报告人:王育济,山东大学教授);


科技型大学与艺术院校的人文教育”,报告为:

       “清华大学恢复文科以来的人文教育发展”(报告人:李强,清华大学教授),

       “大学的望境:论大学的建造与‘大学’精神”(报告人:许江,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中国的法学教育与中国大学生的‘服务学习’”,报告为:

       “关于北京大学法学院本科教育状况与法学院制度改革的分析”(报告人:朱苏力,中国文化论坛理事,北京大学教授),

       “中国大学生与‘当代新乡村建设’”(报告人:温铁军,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艺术教育与人文教育”,报告为:

       “艺术、学院和教育——试论今日艺术与学院教育的两难”(报告人:陈丹青,清华大学教授),

       “感性素质与艺术教育”(报告人:周海宏,中央音乐学院教授);


人文教育:从中学到大学”,报告为:

       “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的观察与思考”(报告人:倪文尖,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

       “语文教育:从中学到大学”(报告人:钱理群,北京大学教授),

       “华东师大的人文教育实践”(报告人:高瑞泉,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大学人文教育的外部环境与制约因素”,报告为:

“从教育经济学角度看中国大学的人文建设”(报告人:王蓉,北京大学教授),

“全球化与华文知识生产——台湾高教界对SSCI等学术评价体制的检讨”(报告人:陈光兴,台湾清华大学教授);


大学校长的思考”,报告为:

“香港科技大学的经验”(报告人:钱致榕,前香港科技大学创校副校长),“从上海大学看目前大学的问题”(报告人:李友梅,上海大学副校长),

“边远地区大学的人文教育”(报告人:余瑾,广西大学党委书记)。


会议三天的讨论气氛热烈,内容丰富紧凑。三联书店不日将结集出版会议论文。现将会议所涉及的若干问题撮述如下。

《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6年8月第一版, 2015年6月第二版


人文教育:中国高等教育的文化自觉:


1995年,国家教育部门开始在52所高等学校开展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1999年,教育部决定批准建立32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高等学校的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进一步深入开展,引发了中国高等教育全面深刻的变化,逐步建立了内容覆盖课堂教学、校园文化以及社会实践三位一体的文化素质教育体系的框架。课程体系由公共必修课(“两课”、外语、体育等)、文化素质教育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四大部分组成,推动了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在课程教学方面,压缩专业课部分,新增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其内容涵盖了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近年来,“高校文化素质(通识)教育研讨会”也曾多次召开,以研究问题,交流经验。基地学校规定,学生必须修满不低于10个学分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北京大学规定为16个学分,清华大学为13个学分。就长期趋势而言,英文学分有可能降低,相应增加大学里的中文(特别是古汉语)学分,文化素质课的学分会进一步调整到适当的比例。

此次“首届中国文化论坛”的与会者特别指出,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这一深刻变化,意味着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建立的中国大学本科教育体系进入了一个新的调整和改革时期。1952年开始,我国采用了前苏联的大学体制,大学一年级就分专业,没有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区分,这为当时的迅速工业化培养了急需的大量专门技术人才。而在今日的经济社会情况之下,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正成为目前中国大学本科教育的最基本和最突出的问题;提出“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正是要强调大学本科阶段通识教育体系的建设。

可见于国内诸多大学的苏式主楼


就目前情况来说,中国的高等教育面临着严峻的外部和内部环境压力。首先,在高度市场化和商业化的今天,中国大学时刻面对着功利化的巨大挑战,本科教育很容易落入“专业主义”和“职业主义”的陷阱,目前的学科专业划分越来越细,彼此不相往来,法学院和商学院本科招生扩张等等情况,都使得大学本科的人文教育举步维艰;其次,大学全球化带来的普遍后果是片面或极端强调科研,轻视教学,尤其轻视本科教育,这在转型中的中国大学,将导致很大的麻烦;在一个全球英语化的教育和学术国际环境下,作为一个非英语国家和非西方文明,中国大学的人文处境更是极为复杂和困难。另一方面,在内部环境上,在我国大学急剧扩招而加速教育大众化的今天,中国大学本科生已经超过两千万,膨胀的速度非常惊人,很多大学在升级改造,又有很多大学合并扩大,同时很多师院、职业学校也纷纷提升自己的层级,“大学分层”问题需要认真考虑,由此而来的一系列后果实质上引发了学校资源紧张、校园环境恶化、师资力量(尤其是人文教育师资)贫乏等一系列问题人文通识教育乃是面向所有本科学生的公共教育,师资力量薄弱将会成为推行通识教育的一个严重困难。

与会者认为:面对这一严峻处境,提出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这一论题尤具意义。“中国文化论坛”的宗旨是“促进对全球化时代中国文明主体性的理论思考和实践关怀”,正包含着教育上的“文化自觉”的含义,人文教育乃是促进文化自觉的首要因素。人文教育的重要目的在于使学生经由大学教育,能够抵制纯粹功利的职业取向,克服狭隘的专业意识,从细小的专业分支中走出来,对中国及世界历史、文化、经济有多方面的了解,从而达到文化自觉的地步。大学教育应该把“文化自觉”这一理念贯注在每一个大学生心目当中,在经历了大学本科教育之后,即使不同分支的学生都应具有一个共同的人文基础。今天的中国人尤其需要了解,中国经济的崛起并非仅只有经济史的意义,而是具有世界文明史的意义。中国人必须要有自觉的意识,要自觉地从世界文明史的高度来看中国和世界。

重要的是,提出大学人文教育的“文化自觉”是要指出,我们国家目前的文化状况与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很不相称。因此提出“文化自觉”是要反对盲目的文化自卑、极端的文化自大,反对文化浮躁,反对文化作秀风。大学人文教育所强调的“文化自觉”,提倡的是从非常具体的事情着手,做文化筑基的工作。


漫画“洋标准”


与会者普遍认为,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需要进行长期不懈的努力,建立现代大学的人文教育制度或更广义的“通识教育”制度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时间和经验积累。人文教育尤其需要长期的讨论和辩论,更需要大学内外各方面的努力和妥协。在教育和大学的问题上,比较稳健务实的道路是“逐步调整,小步改革,通过改革调整的实际成果为进一步的改革创造空间,最终形成适应中国社会需要的比较完备的制度”。


人文教育的关键:确立大学本科教育理念


近二十位发言人提交的报告,从各个层次分析了中国大学人文教育的进展状况。从目前看到的若干所大学的经验中可以发现:目前阶段的中国大学本科教育理念相当游移,导致大学人文教育难以树立明确的指针。

概括而言,目前中国大学本科教育(特别是通识教育)以下四个方面的模糊之处亟待澄清。

第一,大学本科教育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中学(尤其是高中教育)与大学的衔接。无视中学与大学的衔接,也就不能设计好的大学人文教育课程。目前大学一二年级的课程有相当部分与中学的课程重复,不能保持高中生进大学的新鲜感,这样的教学效果将是非常失败的;另一方面,大学课程也应注意不能与高中课程完全脱节,以致学生难以适应,造成种种学习生活上的困惑。再有一个情况则是,目前我国中学教育也正进行各种试验性的改革探索,其间的经验教训都与大学本科教育息息相关,需要认真地总结与探讨。

第二,目前一些大学的素质教育往往采取“小灶班”的形式,抽取少量学生进行一二年级不分专业的通识教育试验。这一做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以及经验教训,但也给教师、学生造成了相当大的困扰,这一做法实际是把大学本科的文化素质教育理解为培养少数本科生的“英才式教育”,完全忽视了大学本科文化素质教育的特质正在于:它是针对全体本科生的公共教育。

第三,大学本科教育必须摆正与研究生教育的关系。我国大学从强调专业教育转向注重本科通识教育,这是个困难的过程。目前各大学都强调本科生教育要从培养模式、教学方式、课程设置、研究训练等各方面开始朝向“通识教育”基础的宽口径专业培养方向发展,但根本的观念上却并未把握通识教育在大学本科阶段的意义,而是更多地以研究生教育的理念来支撑本科教育改革,强调本科教育作为研究生教育的准备阶段,它往往更强调知识而非素质,主导意识是本科生学什么知识才能适应将来的研究生教育,不强调本科通识教育独立的育人意义。而如果把本科培养目标看成是培养未来的研究生,就没有顾及大多数今后不读研究生的本科生的培养。这样的指导思想恐怕仍然是以往强烈的“专业主义”教育思想和传统的延续,仍然没有真正把大学本科教育阶段视为具有独立的目的和目标,实际结果是把以往的“专业主义”转移了一个层次,大学扩招后,大学本科变得相当于过去的高中,而研究生则变得相当于过去的大学本科,因此一切仍然强调的是专业教育,这就不大可能建立真正的大学本科通识教育制度和传统。

第四,需要正视职业教育对大学本科教育的冲击,特别需要认真考虑法学院、商学院等等职业学院在大学中的定位问题。近年来,商、法等学院在大学本科中大量扩张,这诚然是由于经济发展的急需,有其合理性。但这类职业学院占据大学本科相当大的资源,将对大学本科教育的目标本身产生决定性的影响,长期如此,大学本科的人文教育很难坚持下去。与会的部分专家学者指出,由于高考时考生大多会首选商法等职业学院,他们十八九岁直接就读商法学院,其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有好职业、挣大钱,道德教育和通识教育势必无从谈起,而如果商法学院转为“后本科的职业教育”,必须先读四年本科文理学院才能报考商法学院,同时事实上只有本科文理学院的最优秀的学生才能上精英的商法学院,这样就能一箭双雕,既强化了大学本科的人文通识教育,又确保了商法学院的学生必然是已经受过最好教育的学生,如此,大学本科的人文教育才能比较从容地设想、强化和改善。——中国的商法等职业学院应该象现在这样一直放在大学本科,还是应该在适当时候停办本科,转为“后本科的职业学院”?这涉及一系列的复杂现实问题,牵扯到各方面的总体利害关系,对此进行慎重而细致的分析将有助于进一步明确大学本科的教育理念和根本目标。

此次论坛与会者总体上都强调,在大学快速扩张和普及的情况下,大学本科阶段应该具有明确的教育理念。大学本科阶段应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学识,这包括全面的素质教育和一定程度的专业知识。“全面的素质教育”一般是指大学本科生新入校不分专业,学习通识课程,一至两年后再选择专业,进入专业学习。素质教育作为本科教育核心的理念,要突出培养全面人格的精神,一个学生在大学本科四年的学习中不仅能得到基本的学术训练,更重要的是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受过教育的人”(an educated person)。所谓受过教育的人,是指除了专业的学习外,一方面要对其他知识领域有广泛的涉猎,一方面对自然、社会、价值、传统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用古典的语言说,大学的目的是培养既“有能力”又“有教养”的人,既“道问学”又“尊德性”的人。


在“香山会议”共识的基础上,中国文化论坛于2007年暑假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办了“首届文化素质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讲习班”,引起很大反响。此后,中国文化论坛多次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国内高校合作,举办“全国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讲习班”。图为第八届通识教育讲习班开幕式现场。


人文教育的核心:建设"经典阅读"主干课程


大学人文教育的一个重点是课程体系问题。各个大学于此都做出了不同方式的探索:北京大学在数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与心理学、历史学、语言文学与艺术5个领域开设系列精品课程,作为全校学生的素质教育通选课,同时以专业课程为中心向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学科扩展,以构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清华大学重点突出文化素质教育精品课程的建设;武汉大学挑选出51门通识教育指导选修课,每门2学分,还有约200门通识教育任选课,每门2-3学分,并规定学生在本科期间必须修满不少于12学分的通识课程,人文、社科、数学与自然科学、中华文明与外国文明、跨学科领域,每个领域至少选修2个学分;山东大学依托文史见长的学科优势,以公共必修课的形式,在全校非文史类本科生中同时开设“中华民族精神概论”和“中国传统文学修养”两门课程,以之作为大学人文教育的一个切入点。

但进一步的问题在于,人文素质教育往往只是“课外活动”的一部分,游离于课程体系之外,人文教育更多地被视为一般文体活动和一般技能训练,忽视人文教育培养人文传统和文化精神的本质,使人文素质教育难以深入有效地开展。而校方常常忽视这个深层次问题,转把大量精力放在如何增加通选课的数目上,有些大学的任选课甚至达到三四百门,且有不断增加的趋势,这无疑增加了教学成本,导致学生的迷茫困惑并常常做出避重就轻的选择,使得人文素质教育流于表面。

通选课应该以自由选修方式为主,还是以某种方式明确一些核心的必修内容?以各式各样的“概论”、“导论”为主,还是应该以经典指导阅读为主?学生们是否应该满足于无数的学科入门知识,还是应该精心地阅读古今中西的经典著作?与会的教师与学者对此做了深入讨论。

相当一部分与会者强烈主张:一定要改变概论、原理加通史、专史的模式,使之转变为研读古今中西原著经典的方式;为了改变时下我国大学人文教育不重视原著经典的现状,应拿出10-12个必修学分,学习中国文明基本经典和西方文明经典,把它们作为核心课程,决不能用中西文化概论之类课程代替;以老师指导阅读及讨论的方式,力求直接采用原创性经典著作,提高师生的身心修养,培养全面的文化素质和基本的思想能力。

各校目前都花大力气不断增加全校的文化素质通选课数目的做法,实质是“抓目不抓纲”。大学人文教育最重要的问题在于,一个真正的人文教育要精心设计几门必修课作为主干、作为人文教育课程的“纲”。大学通识教育是对所有大学本科生的教育,应以中西方文明作为共同基础,培养中国大学生一方面了解中国文明,另一方面又了解西方文明。有学者明确提出建议:一定要精心设计中国大学根本性的必修课,以经典(包括人文经典和现代社会科学经典)阅读为中心,建设中国大学本科人文教育的主干课程,作为全校必修课,例如中国文明和西方文明两课两学期,再加上学习古汉语的中文课,从古到今地学,同时,健全大学助教制度,应该禁止硕士、博士发表论文,而让他们作教授的助教参与本科教育特别是经典阅读课程,这本身就是培养研究生的重要方式,同时可以解决中国大学现在的很多问题,比如教师不足、研究生质量差、本科生没有人管等等;如此坚持20年,学生和教师素质就将有极大的改观,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就会逐渐形成制度和传统。


第九届(2017年)通识教育讲习班将于8月23日至8月28日在北京大学举办。图为本次讲习班日程安排。


人文教育的扩展:校园文化·艺术修养·社会服务


大学人文教育同时还包括校园文化、艺术修养和社会服务等方面。

大学应该有大学特有的人文氛围,每个大学都有自己的大学精神。与会者的报告指出,近年来中国大学校园之建造呈现出惊人的发展态势,从涉及方案及完成状况看,显示出惊人的趋同性。其中的原因颇多,但深藏其后的主要原因却在于相当多的人们对于大学校园所持的功能化理解及其基础上的划一的建设要求,但真正重要的是如何在大学建造中重视保持如山水般气韵的营造,给学子们心中留下一丝面向自然的神往和亲近。另一方面的问题是,大学扩张导致了多校区办学的困难,其中最突出的问题集中在办学成本、教育质量和校园文化传承这三个方面,各大学(如中山大学)多方努力,力求把多校区办学的负面影响减少到最低,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加强以学生社团活动和课外学术讲座为中心的校园文化活动。与会者普遍认为,校园的自然环境、文化设施和校舍建筑是现代大学人文、学术氛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重要的隐性课程。校园文化环境具有很强的教育功能,它对大学生科学和文化素质的塑造和培养有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环境,将有利于学生形成深刻的校园认同感,陶冶人的情操,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大学里的艺术修养培育是此次论坛的一个热点话题。有学者指出,大学生的艺术形式美感教育需要加强,这涉及到每个人今后的生活品质和生活境界。但另一方面,另有学者强调,高等艺术院校近年来的扩增、扩建、扩招导致师生比例失调,教学服务敷衍、教学品质下降等现象,在这一形势下,艺术教育本身应考虑做出变革,比如:废除外语考试强制性,在艺术教育领域,除了史论专业,一律废除外语考试;酌情废除艺术学院学位制,参照西方经验,各艺术学院的教学半数以上废除学位,开放给社会各年龄的学生,这既保证了艺术学位的严肃性和艺术精英的培养传统,也有助于大量热爱艺术的各色人等有机会进入艺术学院;再者,应大力培育形成艺术场馆文化,中国早已建立许多美术馆、音乐厅和博物馆,这都是储存完整历史记忆、真正实行人文艺术教育的场所之一,西方艺术之所以持续保持创造力与影响力,不是艺术学院与艺术教育,而是艺术场馆,因此要重点发展艺术场馆的教育。

大学生的“社会服务”作为人文教育的一个环节,更是全体与会者强烈共鸣的问题。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年轻的一代,对生养、培育自己的这片土地有可能一无所知,对其所蕴涵的深厚文化,厮守其上的人民,在认识、情感以至心理上产生疏离感、陌生感,这不仅可能导致民族精神的危机,更是人自身存在的危机,这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教育课题,也是人文教育的大课题。在当前贫富两极分化的情况下,如何解决贫困学生本身的焦虑,如何塑造大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焦点。有不少大学生参加了“新乡村建设”活动,这实际正构成大学人文教育中“社会服务”的重要内容:大学生以自愿形式回乡、下乡,进行农村调查,去体验那块热土、那份亲情,使学生回到或进入农村、基层,为乡村农民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了解中国的国情,增强大学与国家、社会的共同责任意识,应该是大学人文教育题中应有之义。

此次论坛执行主席甘阳在开幕式报告中明确提出: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不是指风花雪月的小资教育,中国历来的人文教育总是有它的社会关怀。中国传统的人文教育的最高境界,基本上体现为人人皆知的一副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第一句讲个人的身心修养问题,第二句讲公共性问题。这两个方面肯定会有张力,但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要追求的是实现个人修养与公共关怀的统一。


舒炜     二零零五年九月


编辑:粽子 / 校对:泽若

长按上方二维码,扫描关注我们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第九届全国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讲习班详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