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阳 | 重阳糕漫话

2017-10-28 博雅小瓜 中山大学博雅学院

有人来饮酒,容我去题糕

——重阳糕漫话


 重阳糕,作为重阳节的应时食品,历史却比重阳节还要悠久。最早并不叫重阳糕,而是叫餈、饵之类的名称。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解释“餈,稻饼也。”清代学者桂馥在《说文解字义证》中说:“俗以九月九食糕,即餈糕。”可见餈就是糕类食品。《周礼•天官•笾人》提到“糗饵粉餈”,东汉郑玄解释“饵”、“餈”说“此二物皆粉稻米、黍米所为也,合蒸曰饵,饼之曰餈。”饵的黏性较大,《释名•释饮食》云:“饵,而也,相黏而也。”“而”指胡须。所谓“相黏而”当是说吃时容易粘到胡须上。由此可知,餈、饵二词先秦已经使用,而那时重阳节还没有出现。


《西京杂记》中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蓬饵就是将蓬子制成面,与米粉掺和,蒸熟而成。后世还出现了“蓬糕”,宋代林洪的《山家清供》卷下中介绍,制作蓬糕时,把鲜嫩的白蓬煮烂捣细,掺和上米粉,加入白糖,然后上锅蒸,闻到香气后就是蒸熟了。“蓬”在我国的民俗观念中有抵御灾乱的作用。《礼记•内则》记载“射人以桑弧蓬矢六”,唐代孔颖达疏:“蓬是御乱之草。”《新唐书•食货志》中记载,唐懿帝时,北方大旱,到了冬天,贫寒人家没有吃的,便“以蓬子为面,槐叶为齏。”《西京杂记》中也有“食蓬草以祓妖邪”的说法。


徐渭《花卉图卷》之一

题有“忽报街头糕五色,西风重九菊花天”


“糕”这个名称出现比较晚,是字形讹误而造成的。王国维在《书郭注〈方言〉后三》中说“六朝尚无餻字”。关于这个问题,唐代诗人间还有一桩公案。唐代韦绚《刘宾客嘉话录》中记载,唐宋诗人刘禹锡主张“为诗用僻字须有来处”。有一年过重阳节,他写诗想用糕字,但思来想去,“六经”中没有糕字,于是就没敢用糕字。北宋宋祁以渊博自负,对刘禹锡不敢用糕字颇不以为然,他写了一首《九日食糕》来取笑刘禹锡:“飙馆轻霜拂暑袍,糗餈花饮斗分曹。刘郎不敢题糕字,虚负诗中一世豪。”由于《周礼》中有“糗餈粉饵”的话,而“糗餈粉饵”就是糕,所以宋祁认为“六经”中有糕字。但是,这种诘难是站不住的。“糗餈粉饵”虽然是糕类,并没有用糕字。刘郎不敢题糕字是因为“六经”中确实没有糕字。


这个故事也从侧面反映了唐代重阳糕的流行。由于文献较少,我们无法得知唐代的重阳糕是怎样的。但是《唐六典》中提到一种名为“麻葛糕”的重阳糕点,在后世的江苏《仪真县志》里仍有记载:“重阳旧事有茱萸佩囊,今俗相馈用麻葛糕。仪邑则以糖秫杂揉为之,市鬻标以彩幡,供小儿戏。”唐代的食物在近代依然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足以见习俗的顽强生命力。


“市鬻标以彩幡”


宋代人们很看重食糕,遂使重阳糕成了节日的重头戏,“重阳糕”也是宋人提出来的。宋代吕原明的《岁时杂记》中介绍说:“二社、重阳尚食糕,而重阳为。大率以枣为之,或加以栗,亦有用肉者。”时人对重阳糕的讲究可说是极尽雕琢粉饰之能事,不但用料繁多,而且造型考究,俨然是一件工艺品,宋代吴自牧的《梦粱录》中说:九月九日,首都汴京的饮食店用糖面蒸糕,上面撒上猪肉、羊肉、鸭肉等肉丝,插上小彩旗,“名曰重阳糕”,人们互相馈赠。宋代周密的《乾淳岁时记•重九》中介绍的重阳糕除了撒上各种肉丝、插上彩旗外,还要点缀上石榴子,上面塑上一只狮子。


宋人这种在重阳糕上撒肉丝的做法明清时期依然盛行。明代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余》中记载:“重九日,人家糜栗粉和糯米伴蜜蒸糕,铺以肉缕,标以彩旗,问遗亲戚。”后世也把重阳糕称为花糕,明代流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场》中记载:“九月九日,……面饼种枣栗其面,星星然,曰花糕。糕肆标纸彩旗,曰花糕旗。”花糕的做法有很多种,清代富察敦崇在《岁时燕京记》里说当时北京流行的花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用糖面蒸的,一种,中间夹了各种水果丁,两三层不等,属于比较高档的重阳糕;另外一种是在蒸糕上点缀星星点点的红枣或者栗子,是比较普通的花糕。


栗子和糖面的花糕


当然了,幅员辽阔的我国各地花糕又有所不同。河北遵化地区的重阳糕有九层之多,一层比一层小,像九层宝塔,上面嵌有枣栗。江苏清河地区的重阳糕上喜欢塑两只羊,湖北荆州则喜欢塑上几只鹿,因此当地也把重阳糕成为“鹿糕”。山西的重阳糕以枣泥、银杏、松子、杏仁为馅,每铺一层面夹一层馅,做成九层,象征“九重天”;也有在糕点上做两只小羊,寓意“重阳”。福建人把重阳糕叫九重粿,九重粿共有九层,呈青、橙、白三色。颜色是用青瓜汁、胡萝卜汁调上米浆制作的,粿上插着小彩旗。九重粿的做法繁复,光是碾浆的米就要浸泡近三个小时,蒸的时候要一层一层地蒸。它的吃法也很特殊,过去孩子们吃粿是一层层剥着吃,一层给爷爷,一层给奶奶,再剥给爸爸妈妈等,全家人一起分享。


石涛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意图》


传统节日作为一个综合体系,承载着民俗和历史的诸多内容。通过一块小小的重阳糕,我们重温家庭与社会的文化历史,感受着中国人的孝道伦理。


参考文献:

《重阳》,杨琳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岁时——传统中国民众的时间生活》,中华书局,2002


重阳佳节,大家不要忘了打个电话问候一下家中的父母长辈哦~


编辑:小瓜

排版:粽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