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沙龙 | “抒情”如何“传统”?——青年学者四人谈

“抒情”如何“传统”?

——青年学者四人谈


“抒情传统论”是当代中国文学研究中常见的理论话语,具有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这也使得研究者理应围绕这一话语所引发的诸多学术现象,探讨如下问题:“抒情传统论”话语得以生成的中西方思想语境是什么?“抒情”何以具备强势的阐释学功能?当代的情感文化议题能否从这一话语中汲取思想的活力?借助“抒情传统论”,我们能否返回“情深而文明”的传统旨趣?


对谈人介绍

01

朱军

    文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近著有《晚清文学儒家乌托邦叙事研究》(2022)《上海文学空间论:忧郁、理想与存在》(2021)《媒介都市论:新媒介文化与空间生产》(2021)。即出《中国的文艺复兴:话语与阐释》《全球与地方:当代马克思主义都市空间理论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近现代‘中国文艺复兴’话语考论”(2021)、“晚清文学儒家乌托邦叙事研究”(2018),以及上海市哲社、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项目等。主持上海市重点课程“中国当代文学与文化”(2022)。在《文学评论》等CSSCI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10余篇,曾获“上海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探索与争鸣》首届青年理论创新奖”等。

02

罗雅琳

    北京大学文学博士,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辑,中国现代文学馆第十届客座研究员。出版专著《上升的大地:中国乡土的现代性想象》,编著《洪子诚研究资料》,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刊物发表论文三十余篇。


03

冯庆

    南京大学文学学士、硕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博士、哲学博士后,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讲师、研究生导师。主要关注中国文学和美学、西方启蒙思想史、艺术哲学和情感研究等领域,著有《古典与青年》(2019)和《中国人的义气》(2020),编译《历史主义与民族精神》(2021)等,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清末民初审美启蒙论研究”、中国人民大学科研项目等,网络学术平台“先进辑刊”发起人。


04

黑白

    文学博士,毕业于中山大学,现为中山大学博雅学院科研博士后。主要研究近现代文学与文艺理论、比较诗学等,相关论文有《沈从文与文学史的三场对话及其主体重构》《陈洵释梦窗词之结构论及其词史意义》等。


时间&地点

9月24日19:00-21:30

与会方式:腾讯会议



--- 中山大学博雅学院 ---

编辑:余玥萌

海报:黄奕博

初审:陈慧老师

审核:胡劲茵老师

审核发布:龙波老师


欢迎投稿

3514173425@qq.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山大学博雅学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