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锦铭:《如何高效学习法律》读书笔记 ——写给法学后浪们
朋友:法学本科的课程很多,你未必有时间去看这么一本德国人写的教你“如何高效学习法律”的书,等到你得闲发心一读的时候,恐怕早已读完四年本科,也错过了读它的最好的时间——你作为一朵完全的“法学后浪”(尚未入学或入学未久)的时候。那么,我这个读到这本书的“前浪”纵无资格如此好为人师,也深感有必要在此时替你总结、介绍一下该书中对法学学习至关重要的一些内容,“鼓吹”你去亲自看一看,好让你知道要如何不虚度这四年法学专业的时光。
一、学习计划
如果要法学毕业生说一说他们大学里的遗憾,相信很多人都会提到没有多花点时间在学业上。但倘若从头来过,我们或许并不会做得更好,因为我们对这四年时间要如何规划依然一无所知。该书第四章也讲到通过了国家考试的德国学生认为,如果能重来,“他们会在更早对学习和备考作出规划,这样备考国家考试会更容易,学习过程也会有趣得多”。没有规划的学习者就像一个在黑暗中摸索的人,摸到了东西是幸运,但会伴随着多次的试错,也会花费更多时间。尽管很多人都知道要有计划,但是未必能得其门而入,或以为自己计划已经充分,实则仍有待加强。该书花大篇幅(整个第一编和第二编第十二章)讲解了制作个人学习计划的如下要点。
目标是规划的基石。设定了具体的目标之后,对课程的选择和各种事务的时间安排都会更有方向。同时,目标也会作为前进的动力,激励我们努力达到心中的“应许之地”。作者认为我们可以为自己设立两类目标,一类是职业目标,一类是专业学习目标。也许你像很多新生一样认为在刚入学时制定职业目标还为时尚早,但尽早了解职业发展的一些可能性并进行选择也不无好处;并且,有了职业目标便可以按照该职业的需求对自己在大学的活动进行取舍,比如,你希望自己将来成为一名公证员(这个职业对口才的要求不是很高),那么你可能就会拒绝大学辩论社团的招新邀请。职业目标的设定当然应该经过仔细思考,但未必要在一开始就定下一个完美的、不容更改的目标,在最初的时候,你可以尽量收集一些信息,考虑自己的能力、兴趣和现实就业情况,而后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但如果你以后的学习中发生了“情势变更”,比如掌握了更多的信息或者改变了自己的职业兴趣,那么也可以修改自己的职业目标,并重新考虑对课程和其他活动的选择。专业学习目标则可以是“在法考中取得高分”或“让成绩排名保持在专业前10%”,但应该注意不要让自己汲汲于考试和分数,沦为只懂做题而不能理解法学的“做题家”。
作者提出了需要做的一系列计划:总计划、学期计划、周计划、天计划和其他的一些学习计划(见该书第四章)。这么多此计划彼计划,似乎令人望而生畏,但实际制作起来并不难,作者在书中也提供了许多模版,省去我们自制计划表的麻烦。
简单而言,总计划是对整个大学生涯的规划,可以在计划中以时间(每个学期和假期)为行,以法学学习活动和非法学学习活动为列,列明每学期要做的事情,例如在第六学期参与专业实习,在第七学期参加法考等。作者在书中详细介绍了德国法学生在大学应该进行的法学学业任务和一些非法学活动,对我们也有一定参考意义。制作总计划的用处在于让我们对每学期要进行的活动心里有数,不至于成为一个浑浑噩噩、走一步看一步的学生。学期计划则可以在学校校历的基础上纳入总计划中列明的活动加以完善修改。
周计划是比较重要的具体计划,要避免周计划变成单纯的课程表。学校提供的课程只是每周活动中的一部分(并且可以选择放弃部分教师授课风格不适合自己的专业课,但应通过自学掌握该领域的内容;至于一些自己不感兴趣的非专业课,自由选择的空间当然更大)。一周计划还应该纳入自学、复习和非学习的活动(如学生会分配的任务或和同学相约踢球)等内容。在时间安排上,每周应该有40小时投入到学习中。值得注意的是,计划的学习时间并非越长越好,如果计划时间过长,打破计划的安排就会变得心安理得。
此外,在每周计划中应当预留一定的缓冲时间。缓冲时间是当出现计划外的活动或其他各种原因(比如因扭伤而去看医生)导致原定学习任务没有被执行时的补偿措施,可以在周末拿出半天以上的时间作为缓冲,这个措施将提升整个周计划的可实现性和被遵守的可能,也会降低因计划没有被完成而带来的挫败感。当然,如果学习计划被执行得很好,这段缓冲时间则可以自由支配或直接用于休闲活动。
将休息时间纳入计划中。适度的休息对于学习是必要的,即使不安排休息时间我们也会自动地进入隐性休息状态,但这种自发休息很可能导致休息时间过长,并且伪装成在学习(实则神游四海之外),反而让我们觉得更累,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作者指出人的专注度经过四十五分钟就可能大幅下降,因此可以在计划表中每隔四十五分钟就安排几分钟休息时间(饮水、远眺均可)以恢复精力。
感受自己的效率曲线。在每天的活动中感受、发现自己在哪个时段的效率最高,然后将最重要、最需要精力的任务安排在该时段。
二、法学学习需要的几个能力
该书的第二编专门介绍法学生应具备的能力,这里结合我自己的学习经验略谈几点。
(一)阅读
法律人无论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都要阅读大量的文献和材料,因此阅读能力无疑是法律人的基本功。可以通过三个方面提升阅读能力。
第一,阅读速度。作者指出提升阅读速度不止有助于大量摄取信息,而且比起慢速阅读更能促进理解,但没有具体介绍提升阅读速度的方法。我读过几本关于快速阅读的书,有一些作品介绍到书中提及的对角线阅读法和PhotoReading(中译为“影像阅读”,见[美]保罗•R.席列:《高倍速阅读法》,中信出版社2017年版)。这些方法虽然看似提升了阅读速度,但追求速度地走马观花,实际上却阻碍我们理解文本内容。或许它们比较接近日前火爆的“量子波动阅读法”,传说的成分多一些,资质平平如我一般的人学不来。对提升阅读速度较有助益的是作者在第五章后附文献列表中给出的格吕宁(Grüning)的作品(中文版:《快速阅读》,中信出版社2015年版;《超级快速阅读》,中信出版社2011年版)。格吕宁也曾是一名法学生,因备考国家考试而开始掌握速读方法,他提出要拓宽自己的视线范围,在能够舒适阅读的前提下将书放在离自己眼睛更远一点的地方,以便于让眼睛一次多摄入一些信息(而不是一次能看三两个字);同时,可以利用视线跳跃辅助线阅读,即用铅笔在阅读材料上画上三条竖线(如图所示),阅读每一行时只将自己的视线在三条竖线上跳跃,以替代视线从左向右平移的传统阅读模式。利用辅助线阅读
格吕宁书中提到的另一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是“3-2-1练习”,用常规速度阅读三分钟,然后提升速度,用两分钟读完刚才三分钟内所读的内容,最后则用一分钟读完同样的内容,如果无法完成,则重复最后一步直到能够完成为止;练习之后便可用自己觉得舒服的速度继续阅读其余的文本,不必再重复练习步骤。此训练其实是利用车速错觉(高速公路效应)让大脑在无意中提高阅读速度。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措施也不过是辅助,真正关键的是提高专注度并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第二,五步阅读法。作者介绍的SQ3R阅读法要求在阅读时遵循五个步骤:概括了解、提问、阅读、重述和回顾复习。因此,在阅读一本书时最好不要直接翻开第一章一头扎入内容当中,这样做容易让自己迷失于书内细节,而缺乏整体把握;更好的做法是先读一读目录和前言,整体了解一本书。同样,也不要读完就合上书本结束阅读过程,因为这样容易使自己变得脑子空空,第二天回忆起来只会记得自己读过一本叫《民法总论》的书而不记得读了具体哪些内容,读完之后用笔记或思维导图进行重述是有必要的。具体的制作笔记的方法可参考该书的介绍。
第三,阅读密码。该书提供了一套阅读时在页边标示的“提示系统”,比如用V(Vorbedingung)代表前提条件,L(Literatur)代表文献提示,用D(Definition)代表定义等。这套提示系统看起来是为阅读教科书而设计的。但法学阅读的范围可不止限于教科书,各种文章(期刊论文、硕博论文等)也是法学生经常接触的阅读材料。对于研究型文章,可以利用加拿大犯罪学教授菲利普·钟和顺在《会读才会写》(重庆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一书中创造的阅读密码,例如用CPL(Critique of Previous Literature)代表作者对现有学术文献的评论和局限点的批评,用POC(Point of Critique)代表文章中存在的缺陷,可供吾侪在自己的文章中指出并加以弥补,用ROF(Result of Findings)代表文章的主要研究结果等。在文本边上标出阅读密码有助于理顺文本思路及嗣后记忆,也可以防止我们过于深入而迷失于文本细节中。
我和身边的同学都非时间管理大师,经常空有一腔努力的热血,却难做执行的强者,因此不免要陷入“平时疗养院,期末疯人院”的模式——日常闲极无聊,除了上课大概没有其他的学习活动,到了考试周则彻夜复习,以至于期末常有同学因通宵复习昏厥而召救护车送医。不进行日常的时间管理最直接的后果当然是期末熬夜,损害健康;但隐性的不利后果则是平常“划水”时往往带着学习任务没有完成的负罪感,难以尽兴。为了改变将一学期的学习任务堆积到期末复习周和平时不能尽兴玩耍的状态,管理分配时间并执行就变得至关重要。
欲管理时间,先要知道时间的花费如何。日子一天天过去,很多人尚不知时间如何分分秒秒地从自己的指缝溜走,不知自己的时间都花在哪里。针对此问题,作者的建议是每天填写考勤表,巨细靡遗地记录自己在何时做了何事,比如睡觉、洗澡、用餐、通勤、上课、跑步、社交、阅读等活动。现在则有更易用、结果呈现更直观的工具,例如Timetracker(iOS/安卓)、aTimeLogger(iOS/安卓)、时间块(iOS)或爱时间(安卓)等手机App。以aTimeLogger为例,点按某一类活动类型即开始自动计时,其统计功能可以按照日、周、月查看每一类活动的历史记录,也可以按饼图或日历视图查看历史记录。aTimeLogger软件界面
时间花费统计将很轻易地揭露现实,我们原计划一个小时内可以复习完一周所学的民法内容,实际上却花了两个小时以上;原以为自己只是和朋友玩了一小会手游,没想到却已经花了几乎整个下午的时间。在了解了自己真实的时间花费状况后,就可以真正地安排自己的时间,也可以更现实地制作自己的学习计划了。比如,你经过统计发现自己需要三个小时来复习一周所学的民法知识,就不会在计划表上只安排一个小时然后面对任务不能完成的失落了。同时,作者也建议不必刻意地减少压缩休闲娱乐时间,而是找到一个满意方案,平衡好娱乐和学习。
对于时间的安排,可以参考本文第一部分或自行阅读书本,获得更多详细建议。
在时间安排之外,专注力也很重要。当前损害我们专注力的“时间小偷”主要是作者提到的智能手机与依附于它的App,例如微信、微博、爱优腾(视频软件)以及后来居上的抖音。事实上,刷手机和App已经让很多人上瘾了(即所谓的有“网瘾”)。据2015年的一项调查,48%的美国大学生对智能手机和App上瘾([美]亚当·奥尔特:《欲罢不能:刷屏时代如何摆脱行为上瘾》,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年版),相信我国学生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因此,在学习的时候最好远离电子设备;当然,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也没关系,不过至少要让自己能够在一段时间内不碰手机。可以利用电子计时器或者Forest(iOS/安卓)、不做手机控(安卓)等手机App设定一段25~60分钟的时间作为工作时间,在这段时间内远离令人分心的手机。不做手机控功能很多,其中之一是定时开启锁机番茄任务,让用户在特定时间段无法使用白名单(可自定义)之外的手机App
不过,不碰手机并不是目的,静心才是。即使不碰手机,人依然会胡思乱想,心猿不定,意马四驰,虽然看似坐定在书桌前,实则不能专注,效率低下。这是因为人的内心总有千头万绪,只要稍不注意,这些思绪就会攫住心智,让人不能专注于眼前的任务。当发现自己开始分心,我的做法是,先看自己是否已经持续学得太久,如果是因学习超过45分钟引起了专注力下降,就放心地起身走一走,喝几口水,让专注力恢复;如果不是,那么就想一想自己定下的目标(职业目标和当前任务的目标),而后考虑这个任务是否过于简单以至于让人感到无聊、分心,或者是否过于困难导致精神焦虑(任务过分简单或困难都会阻碍人进入专注的心流状态,见[美]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中信出版社2017年版)。如果是任务过于简单,那么可以做的是提升任务的难度,比如单纯记忆单词太简单了,那么就该用造句的形式来记忆,增大难度,让自己不感到无聊,也就会变得专注了。
除了上述问题,还会遇到该书提到的同学邀约和不速之客等意外情况。看起来似乎存在这样一条规律:当你决定专心做一件事的时候,整个世界都会成为你的阻力。专注之路实在道阻且长,要在书桌前安静专注地坐下来实在需要付出很多努力。
(三)其他内容
王泽鉴先生说过,法学的训练在于写作和案例研究。写作和案例无疑是法学双璧,对于初学者可以简单了解以下内容。
写作:依我愚见,该书较为薄弱的地方就是对写作的指导不够。法学课程常要求提交的课程论文和学校规定的学年论文、毕业论文都非常考验论文写作技能,而从中学升上来的同学们对于论文写作大概是一无所知的。如果有机会参加一门论文写作指导的课程当然很好,但很多同学无此机会,好在尚有“自力救济”的可能。写作能力的一个方面是中文表达能力,学一点汉语语法和修辞知识是有好处的。更重要的方面是,法学写作要研究真问题,还要用专业的思路和方法。比如要避免继承中学议论文的遗产——“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单一思路。这种思路在论文中常表现为随意找一个问题(并非真问题)批判一番,而在文章的最后一部分提出一个简单粗暴的立法建议。这不过是“做戏无法,出个菩萨”(当戏曲剧情中出现了主人公无法解决的困难时,便出现一个超然的菩萨来料理一切),此种不假思索的立法建议像不像为作者缓解尴尬的菩萨呢?论文写作的内容太多,恐难展开,可以参考何海波教授的《法学论文写作》(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和大村敦志教授等合著的《民法研究指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这两本书详细介绍了法学论文的选题、体例、结构、行文、文献阅读与运用、学术伦理等内容。案例分析:案例是法律人发挥作用的主要战场,因此案例分析是法律人必备的技能。该书第九章详细讲解了如何运用“鉴定式”方法分析案例,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养成缜密的思维,并且涵摄过程可检视,有助于察觉自己分析中存在的缺漏。当然,案例分析十分仰赖法律解释,相关简明教程可参考与该书同一译丛的《法律解释》([德]旺克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即出)。简单而言,对于案例要有一种“从构成要件到法律后果”的思维,只有将案件事实一一对照由完全性法条拆分出的各构成要件(即涵摄),都得到肯定结论后才能确定其应有该条文中的法律后果的适用,而不能凭着朴素的法感情下 “此人论罪当诛”“他就应该赔偿”这类的论断,这体现不出专业价值。
此外,该书还介绍了课堂笔记和摘录、索引卡片和学会学习等内容,相信对法学生会有一定帮助。
三、法学入门
法学如何入门是该书所没有谈到而每一位初入法学院的同学都感到困惑的。那时的我也有同样的困惑,低年级时读了许多废书,做了许多无用功,直到接触到一些良师益友,上了一门无学分也无成绩的鉴定式案例分析课程,我才算是跌跌撞撞地走到了法的门前。但反过来想,也许很多人学法四年都未能真正一窥法学门径。其实,若是没有真正了解法学,掌握法律思维,纵使每一门课程都及格甚至取得高分,通过法考,那也不过是知道些法律知识的“做题家”,而非真正的法律人。因此,法学新人们只有尽早入门法学,前面所讲的规划、时间管理和专注等能力才能在正确的方向上发挥最大效用;用时间管理专注于成为“做题家”,岂非杀鸡用牛刀吗?
也许很多人认为,跟着学校安排的课程不就能入门了吗?其实未必。大部分法学生的第一学期只会上一门专业课——《法理学》,这门课程实在不是很好的入门课。究其原因,当下此课程在某程度上与通常意义上的法学(即法释义学,Rechtsdogmatik)有些脱钩。它固然介绍了一些各部门法学共通的知识,但仍有相当多的内容没有太大意义,还很具特色地承担了一些不属法学领域内的任务,比如思想教育。这使得它与释义学各行其道,对提升我们的法学素养用处有限。此外,目前大部分法理教材“只见概念不见问题、只见枯死的材料不见鲜活的意义”(雷磊教授语),若无好的教师随自己心意指导学生,几乎可以肯定,大部分人上完这门课后对于何为法学(认识法学远非掌握概念即可,更何况某些教材给出的概念结论恐难谓合理合“法”)、何为法律、法学如何学、如何分析案例、各部门法都有些什么内容等问题,仍然一无所知。其实法理学之于部门法学习,既非必要条件,也非充分条件(德国大学通常只在高年级开设法理论课程),第一学期只学这门“专业课”,对入门就有点损害了。
我想,一个更好的入门途径应该是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在开学前的暑假(姑且称作“前入门状态”),不妨读读法学家们的随笔或评论文章(如邓子滨:《斑马线上的中国》,法律出版社2016年版),通过轻松的阅读对法是什么产生一点感性认识,也有助于潜移默化地形成法律思维。这一阶段还可以阅读一些法学通识作品,如何帆的《大法官说了算》(中国法制出版社2016年版)、任东来先生等编著的《美国宪政历程》(中国法制出版社2015年版)和译林出版社的“牛津通识读本”中法政系列的读物等。即使是对法学一无所知的学生阅读这些大众类图书也绰绰有余了,而步入大学校门后则应尝试阅读一些更难、更硬核、干货也更多的专业作品,由“前入门状态”逐步深入。在这一阶段,除了学校课程外,可以先阅读一些入门书。我浏览过一些以“法学入门(或“概论”“概要”)为名的书,即使名家所作,质量也不算高;其中陈惠馨的《法学概论》(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版)略高一筹,初学者可花少许时间阅读,以求对法学有初步的较为学理的认识,对各部门法的内容有一概括性的了解。但这还远远不够,在读完此书之后最好选择质量较高的民法或刑法教科书开始自学,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之后,就可以阅读如前面提到的《法律解释》之类的简单的方法论书籍了。相信走完这条从随笔通识到专业阅读的路,法学新生一定能在成为法律人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一步。
法律人的修行之路很长,过完本科四年到不了终点,甚至会发觉自己仍只是在起点。惟愿我能与诸位一道在这片我们共同热爱的领域卑微耕耘,在这条法学之路上一往无前;也盼望读到此文的后浪更比前浪强,不负韶华,不留遗憾。即颂夏安!盼你进步的朋友2020年7月
⌨ | 本文责编 | 谭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