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科南京人物】朱文雷:从法官到律师的多彩人生
朱文雷,1990年毕业于四川大学法律系法学专业,被分配到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20世纪90年代初,正值全国高校法律院系恢复不久,法院系统里法学专业的本科生凤毛麟角,因此入职之后备受重视,不到三个月,就开始独立办案
“在大学里四年法律知识的系统学习,应该说法律功底在当时还算是比较扎实的。当时法院的气氛也比较好,法官对我们这些科班出身的毛头小伙子也很尊重,案件合议时书记员也能发表意见,一些从书本上学来的观点能被法官所接受,因此审判员也放心把案件交给我主办,由于身份是书记员,按照规定是不具备办案资格的,因此主要办理二审案件,因为当时大部分二审案件是书面审理,无需开庭。从阅卷笔录到结案报告直至判决书,均是我一个人独立完成,只是最后在判决书上署审判员的姓名,而自己仍然署名书记员。”回忆起在法院的日子,朱文雷依然是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
1994年,社会涌动着一股下海经商的热潮,很多政府官员停薪留职,试探着在商海中实现自己在机关无法实现的抱负,窗外的五颜六色也同样吸引着朱文雷的目光。可法院系统没有停薪留职这一说,要么留要么走。“我当时年轻,做事情根本没有考虑后果,一时兴起就辞职了。回家突击看了两个月的书,信心满满的参加全国律师资格考试,一次通过,顺利的当起了律师,现在想想还是有点害怕的,司法考试的题目非常灵活,说实话真需要一点运气的成分,如果当时没考过,现在还不知道在做什么呢,不过现在看来,律师这个职业还是挺适合我的,虽然事先没有任何铺垫,但下海的第一年,我的律师费收入就达到了3万元,一年就还清了租场地和买办公经费的借款,而我离职时最后一个月的工资是375元。”回忆起创业的初期,朱文雷颇为感概
“法院不仅锻炼了我的业务能力,而且还培养了我很多良好的习惯,一直保持至今,比如说案件的登记:我离开法院时带走了一本空白的办案登记簿,我所代理的每个案件都记录在上面,一本记满了,我就自己做了第二本,委托人、对方当事人、案由、审理法院、收案和结案时间等等信息一应俱全,虽说现在都是电脑办案,法院都已经淘汰了纸质的办案登记簿了,但我仍然保持着这个习惯。而且我经办案件的所有法律文书,每年装订成册,一年不少,在我的书橱里排列的整整齐齐。所以我想要了解我办理的哪个案件,哪怕是十年前、二十年前的,我可以保证在十分钟内找到当时的法律文书。曾经有一个厦门律师,想办一个律师博物馆,看见我这些年代久远的法律文书原件,十分惊叹,希望我赠送给他的博物馆,我犹豫再三,还是没有舍得”。朱文雷回忆当年在法院工作时不无感概。“再比如说案件结案以后,很多律师没有及时归档的习惯,但我在一个案件结案后一周内,卷宗肯定就归档了,这个习惯就完全是在法院养成的。”
朱文雷律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感染力,在行业内是出类拔萃的,从2004年到2010年,他参加了历届的南京市律师辩论赛,江苏省律师辩论赛,律师和检察官辩论赛等,均充当主力,不仅代表的队伍都能获得好的名次,而且每届均在个人奖项上有所斩获。2010年后,朱文雷逐渐淡出了各类辩论赛事,年纪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让他慢慢感觉到自己的精力应该放到更有意义的地方去,他经常给企业、协会举办讲座,如给保险公司讲《保险公司的安全性》,给银行讲《支行长职务的法律风险防范》、《金融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又以兼职教师的身份为大学学生系统的讲授《合同法》、《物权法》等法律课程,在党的四中全会提出“依法治国,依宪治国”后,朱文雷又专门制作了一个有关宪法知识的课件,从宪法的起源,英美宪法的比较,中国宪法的历程等各个方面系统介绍宪法知识,在机关企业义务巡回宣传,这个课件已经受到中央媒体的重视,准备向全国推广。由于他的课案例丰富,语言生动,知识面广,所以深受学生和听众的喜爱,朱文雷自己说过:“能把宪法讲得让听众入迷到不玩手机不上厕所,这也是个本事。”对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专业基础,朱文雷就是这么自信。
2016年7月,一个偶然的机会,朱文雷被江苏综艺频道的一档家庭情感类节目邀请,担任了《一转成双》的嘉宾。“后来我才听说,当时制片人找了四个律师,准备每人录制一期节目,但在我录制完成以后,当时分管节目的频道负责人就对制片人说,其他人不用录了,就用他吧。其实我知道,就婚姻法专业知识来说,我并不占优势,可能是我的年龄、稳重的台风、谨慎的表达方式,更符合这个节目的要求吧”。朱文雷如是说。这个节目的收视率不仅在江苏非常高,版权还输出到全国15个省级电视台,覆盖人口超过8亿,据电视台统计数据的工作人员说,现在每天从早上6点到晚上11点,全国总有一个或几个电视台在播出这个节目,再加上每一期节目网络上百万的点击量,朱文雷也就自然成了名人,甚至在日本、越南,都被当地热情的华人观众认出来,还受到了新华网、人民网等国家级媒体的点名表扬,人民网旗下的人民慕课也聘请他为平台专家讲师,向全国基层党政机关推出他讲授的法律课程。对媒体给他带来的荣誉和资源,他倒体现得非常谦虚:“《一转成双》这个节目真的很好,主持人的一身正气,专家们的敬业精神,编导们的认真负责,都让我学到了很多,而节目本身弘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婚姻观,才是节目受到观众喜爱的根源,我能借此机会普及一些法律知识,也算是为社会尽到一些自己的力量。”
这样一个已经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律师,没见过他的人可能以为他是个日日钻在法律典籍堆中抠字眼的学究,可事实上了解他的人才知道,他的业余生活竟是如此丰富多彩
他喜爱运动,除了常规的跑步打球等大众项目,他还是一个优秀的业余击剑选手,而且获得国家二级击剑裁判的证书,铿锵的剑击于他而言,就如法庭上的辩论同样充满刺激与挑战。
他喜爱旅游,每年总会有至少一个月的时间,自由自在的走在异国的大街小巷,体会别样的风情,2010年的春节,他在泥泊尔蓝毗尼释迦牟尼佛诞生地的一个寺庙中度过,近距离的感受佛教的气息,2012年的春节,他在越南从胡志明市一路北行到河内,惊讶于当地现代化的程度和浓厚过年气息的完美结合。“你能想象得到吗?我从西贡一直走到河内,wifi的信号就一直没有断过”,他对着我说。2014年,他又到了南非,好望角的荒凉景致让人想起了几百年前哥伦布上岸时的情形(南非政府把这一块地方划为保护区,不进行任何开发,和几百年前相比没有发生丝毫的变化),而迪拜酒店的豪华,德国小镇的宁静,都给他不一样的体会和感受。而现在他又担任了盈科旅游的总法律顾问,更是把工作和生活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人活着是为了享受生活,如果只知道工作,不知道生活,那挣再多的钱又有什么意义呢?”
在他众多的业余爱好中,不得不提的是集邮,这是他自幼年时就喜欢,已经坚持了三十多年的爱好,说起集邮,朱问雷显得颇为得意:“我在集邮界的地位,肯定远远高于我在法律界的地位。”确实,江苏省集邮协会会刊《江苏集邮》的编辑,《南京集邮史》编委会委员,南京市集邮协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邮展委员会委员,江苏省邮展评审员,江苏省集邮展览镀金奖,中华全国集邮展览银奖……一系列头衔之下,还出版有《朱文雷集邮文选(一)》,目前《文选(二)》正在编辑,年内即将出版……眼见着他的那份自豪,不得不叹服,朱律师在每个自己喜爱的领域都能崭露头角啊!
不知不觉中,已然走回了朱文雷律师位于河西新城科技园内的办公室,盈科律师事务所在这里拥有两个整层、近4000平方米的办公场所。望着书橱内排列整齐的案件卷宗和窗外现代化的高楼,不由得再次羡慕起这办公场所的舒适与惬意,环境可以改变,而人的心境同样如此,在工作中力争成为行业的翘楚,在生活中也要有别样的风采。击剑,强健了体魄,旅游,开阔了眼界,集邮,丰富了知识……这就是律师朱文雷的生活,这不也就是我们在追寻的人生目标吗?
大学毕业后就从事司法实践工作,距今已经25年了,做一个职业律师也已经21年,作为一个主要从事诉讼业务的律师,朱文雷办过的案件已经破千件,他说:“每个案子都不一样,有共性,有个性,每个案子都是一个故事。”
《一转成双》是一档大型婚姻调解真人秀节目,朱文雷律师作为特邀嘉宾,为遭遇婚姻危机的当事人提供法律方面的帮助
华丽的舞台效果,强大的主持及嘉宾阵容,给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憾效果,使节目发展又迈入新的台阶,精彩纷呈,并凭借真实的力量,切实的服务,专业的团队,以及高企的收视得到了众多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