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疫后重振承重托 迎峰度夏惠民生——湖北能源襄阳宜城发电公司首台百万千瓦机组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纪实


汉江之滨,云日生辉,蓝天净土,机炉轰鸣。
2023年7月14日14时16分,湖北能源襄阳宜城发电公司1号机组顺利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

三载创业路,千日攻坚战!

从一纸约定到落地实施,从荒芜农田到繁忙景象,从建设攻坚到迎峰度夏,襄阳宜城发电公司一路披荆斩棘、一路书写奇迹、一路高歌猛进。

这是勇开新局、谱写新篇的践诺,这是背水一战、克难奋进的拼搏,更是振兴经济、助力保供的使命担当。


电厂全景


区位独特 功能显著

襄阳宜城火电项目由湖北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76亿元建设,采用EPC总承包建设管理模式,新建两台超超临界、一次再热高效燃煤百万千瓦燃煤机组,同步建设烟气脱硝、除尘、脱硫装置。项目位于襄阳市襄城区与宜城市交界处,北距省域副中心和汉江流域中心城市襄阳市20公里,毗邻“浩吉铁路”运煤专线进入湖北的首站,电厂铁路专用线从厂外7公里的欧庙站接轨,煤炭运输条件极为优越。水源取自厂址东边7公里的汉江,水量足,水深好,水源可靠。供水系统采用带自然通风高位收水冷却塔的二次循环供水系统。项目外送采用两回500千伏线路接入华中电网樊城和双河变。项目锅炉由东方电气供货,汽轮机和发电机由上海电气供货,兼具适应性与经济性,是国内一流百万火电机组选型的理想组合。项目色彩设计依据三峡集团视觉识别系统标准,采用“山水三峡”的色彩元素,极具三峡特色。

项目正式投运后,年设计发电量超90亿千瓦时,年实现产值逾34亿元,年实现税收达1.8亿元以上,将大力优化电网调度,完善湖北能源“风光水火储”调剂运行体系,在鄂西北地区电力供应中发挥“稳定器”和“压舱石”的兜底保障作用。


承载重托 应运而生

2020年春节,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席卷中华大地,湖北地处疫情风暴中心,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艰难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亲赴湖北,强调“在湖北最艰难的时期搭把手、拉一把”,举旗定向、坚定信心。

为打好疫后重振民生保卫战,保障区域能源安全,2020年6月,湖北能源临危受命,与襄阳市政府签订项目框架协议,并火速组建项目筹备组。

签订框架协议

然而,这个造福一方的“绿色电厂”“能源引擎”,从谋划到落地却并非一帆风顺。

厂址重大变更,项目前期工作几乎要从零开始,而作为“十三五”项目,必须要在半年内纳入规划、完成核准。

在危难时勇担当,在奉献中行使命。15人筹备组“起步即冲刺、开局即决战”,昼夜赶拼研读政策文件,4个月完成社会稳评、土地预审、可研编制及审查和20余项前期专题报审;数月驻扎蹲点式的沟通汇报,环评专题数易其稿,湖北能源与地方政府联合发力,出具减排承诺函,确保高标准满足环评要求。签订框架协议短短5个月后,筹备组成功取得省发改委核准批复,为项目“十四五”全速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自此,搭乘着湖北能源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发展东风,襄阳宜城发电公司肩负着“再造一个湖北能源”排头工程的光荣使命,开启了书写奋斗历程的第一页。


起步决战 勇开新局

为尽快发挥项目功效,三峡集团要求宜城火电2023年迎峰度夏前实现首台机组并网发电。

项目核准后,公司就迎来半年内开工的艰巨挑战。开局之初,技术准备周期短,设计方案几度优化,人手配置捉襟见肘,困难接踵而至!

面对日益临近的开工节点,2021年大年初一,以筹备组为班底的项目管理团队仍在通过视频开展招标文件编制、澄清答疑。正月初七,在春寒料峭的寒风中,全员收起行囊,义无反顾地奔向工地“主战场”,踏上艰苦创业之路。

如何超常规、不违规实现既定目标?面对众多棘手难题,公司领导班子带领五个职能部门握指成拳,坚定信心,紧盯目标不动摇;压实责任,狠抓落实不放松。项目开工“四证”办理、招标采购、五通一平、开工准备、外部协调工作同步展开。项目初设编制及审查仅用时2个月,从启动现场清表到正式开工仅用时3个月,项目推进速度之快,远超同类项目,“钉钉子”精神得到充分彰显。

1号机组主厂房第一罐混凝土浇筑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在公司的精心组织和各方不懈努力下,参建人员陆续进场,现场终于响起震耳欲聋的轰鸣声——随着1号机组主厂房第一罐混凝土缓缓入仓,这个湖北能源“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工程如期开工,继核准后又完成了一项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极其艰难又异常坚定地迈出了万里长征第一步。


党建引领 建设攻坚

重任在肩,襄阳宜城发电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秉承“建精品工程、造一流电厂”的初心,发挥工区大党建引领作用,凝聚全体建设者,展开长达700多天的艰苦鏖战。

工区大党建动员会

2021年8月,工区遭受500年不遇的强降雨灾害,降雨量达到宜城市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大值。由于厂区周边地势偏高、管网老旧破损,现场雨水倒灌,受灾严重。

2022年3月至8月,受新冠疫情、高温限电影响,项目主机生产厂家所在地上海、成都停工停产达两个月,汽轮机、受热面供货滞后90余天;叠加欧洲能源危机冲击,进口材料价格上涨,清关、排产、运输环节寸步难行,材料设备迟迟无法运抵现场,施工计划被迫一再调整。疫情期间,人员复杂、人员密集的工区更面临极大考验。

2022年6月,罕见超长极端高温天气达46天,让正值施工高峰期的冷却塔、烟囱工效受到极大影响,施工受到重重阻碍。锅炉大板梁、发电机定子,超长、超重、超高的烟囱钢内筒吊装作业同时开展;195米的冷却塔、240米的烟囱施工,23台塔吊交叉作业,190项危大工程,安全风险点多、面广、交织复杂,安全管理面临巨大挑战。

第一榀钢架吊装在困难面前,是退缩还是奋起?公司和全体建设者把工地当做阵地,把现场当做战场,用实际行动作出了回答。

公司内部挖潜蓄力,以重大工程建设搭建人才历练舞台,外引优秀人才,以“九大板块”“五个突破口”推动三峡集团企业文化落地生根。工程建设期,公司全体员工多岗一人、身兼多职、边学边干,把一天当成2天用、甚至3天用,每晚7点钟发往工地的班车“人满为患”,夜里10点办公区灯火通明、人来人往。

面对异常繁杂的工程建设任务,公司党支部将“工区大党建”机制作为破题之举,“红色引擎”充分激发了建设攻坚合力,党建实现了与工程建设同向发力、同频共振。以工区大党建为纽带的参建各方坚持“合作共赢”理念,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筑“一个项目一家人”的大党建工作格局。部署会、动员会、季度工作例会陆续召开,各党支部统筹组织,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闻令而动、领命出征,战疫情、斗酷暑,成功经受住了双重考验。高峰期逾四千名建设人员与时间赛跑,多道工序同时进行,24小时不间断施工,建设期两个春节不停工、不停产,全面加快工程建设。

公司始终把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努力实现本质安全,这是湖北能源做出的庄严承诺。大力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建设工区安健环园地和文化墙走廊,安全隐患排查APP、智慧工地全面应用,塔吊防碰撞系统、高支模监测等信息化手段,提升隐患排查效率,为安全管理注入科技力量。开工以来,在工程建设保持多工序、快节奏、高密度的情况下,“安全管理区块化、质量管理专业化”模式有效发挥作用,安全标准化一级达标有序开展,安全管理体系有序运转。截至2023年7月14日,实现连续安全生产746天。

大板梁吊装狠抓质量,精益求精。公司对标三峡集团“精品工程”要求,坚持筑牢“质量底线”不动摇,坚持创建精品工程不动摇,坚持零缺陷移交不动摇,将精品工程与达标创优工作有机融合。劳动竞赛、技能比武在工地火热开展,样板引路、举牌验收、创优达标、QC小组等活动亮点纷呈,通过优化施工工艺、工序的顺畅衔接,确保“超前策划、样板引路、过程控制、一次成优”,为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奠定坚实基础。

作为湖北省重点工程,项目社会关注度高、影响力大。各级党委、政府在政策优惠、土地征迁、外部协调等方面对工程推进给予大力支持。三峡集团领导高度重视,现场“把脉问诊”;湖北能源主要负责人亲自挂帅,现场督导。

从共谋共建到共享,全体建设者在荆襄大地上奏响共赢的奋进凯歌。



高标谋划 创新引领

建设一座新型高效清洁的绿色电厂,既是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追求,也是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战略选择。

夜里的工地灯火通明

带着超低排放、高效设备选型等课题,公司奔赴国内各大电厂开展技术交流和学习调研,展开了充分严谨细致的技术研究,在“机组运行灵活性、节能高效性、排放环保性”上多点发力。

项目设计标准高,性能指标先进,具有参数高,容量大、低排放的特点,是保障湖北安全稳定能源供应的重要支柱、清洁高效先进节能的示范项目。项目环保设备设施投资占工程总投资20.8%。全厂实现大气污染物超净排放及废水零排,各项设计指标均优于国家标杆水平。机组按深度调峰进行选型设计,降低电厂出力最低至20%,全面适应和服务国家“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要求。实现无“油”电厂、塔池合一、高效脱碳“3个首创”和深度调峰、超净排放等“12个创新”技术,以科技引领、技术创新实现绿色发展。



矢志不渝 践行使命

坚定不移打造精品工程不动摇,这是三峡人向内而生的精神共鸣;坚定不移按期投产发电不动摇,这是湖北能源人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

能源需求快速增长、能源供给持续偏紧、能源保供压力不断加大,2023年湖北省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能源保供形势严峻。

打造绿色环保电厂在铁路专用线无法按期投运的严峻形势下,湖北能源不讲条件、不计代价,全力以赴解决煤炭“口粮”供应问题。公司对来煤通道、货运站点、运煤路线开展长达半年的调研,制定并实施公路汽车临时运煤应急保障方案,短时间完成煤场改造,落实汽运安全保障措施,协调地方政府完成道路疏通。

2023年3月,来自距厂址23公里处的余家湖港第一车煤炭历尽艰辛顺利到厂。

经过三个半月的日夜抢运,在1号机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之际,公司完成20万吨储煤的既定目标,为1号机组顶峰发电提供了口粮保障。

作为新成立的“建管结合”的火电企业,公司以校园招聘引进生产运行人员,培训时间紧、任务重。随着工程的快速推进,公司从“五大电”引进紧缺技能人才,磨合时间短。公司周密筹划精心部署,生产准备在另一个战场上吹响冲锋号角!建立科学有效的生产管理制度,高度重视发展新生力量,科学培养筑根基,导师带徒传帮带,“赛跑机制”比赶超。100余名生产准备人员在火热实践中用奋斗书写“工程有我”的青春誓言。

精心调试项目整套启动期间,公司领导坐镇指挥,在确保2号机组安装调试工作有序开展的同时,公司有限人手“三班两倒”“连轴转”,全体参建和调试人员奋战一线。

6月19日,1号机组并网发电。

6月26日,1号机组成功带满1000兆瓦负荷,具备了带连续大负荷能力。

7月14日14时16分,1号机组一次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期间各项指标参数优良,机组各系统设备运行平稳。

在湖北能源坚强领导和统一部署下,公司将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能源保供的重大决策部署,提升政治站位,强化使命担当,在关键时段顶峰发电,为省迎峰度夏能源电力保供贡献力量。


光耀鄂西北,用执着追求点亮璀璨灯火,惠及千万百姓;

情暖青山,用忠诚信念擎起绿色大旗,助力经济腾飞。

三年征程,历经风雨破茧成蝶。

一路壮歌,践行能源保供担当。

在“工区大党建”凝聚作用下,广大工程建设者春抗疫情、夏战高温、秋防暴雨、冬斗严寒,实现了五个月如期核准、三个月按期开工、两年投产发电的“三大奇迹”。

从15人的筹备组发展成为如今近170人的规范企业,襄阳宜城发电公司开拓奋进、锐意进取,在工程建设重任中逐步发展,在复杂外部环境中不断壮大,风清气正人心齐的企业氛围更加浓郁,“担当有为、奋进争先”的良好企业文化逐步形成。

宜城火电项目的建设既是襄阳宜电人风雨兼程、难中求成的创业史,也是湖北能源人抢抓机遇、敢为人先的奋斗史,更是三峡人矢志不渝、践行使命的生动实践。谋在长远,干在当下。步入新征程,襄阳宜城发电公司将不忘初心,不负韶华,坚持文化兴企、人才强企,继续谱写奋进之歌,在投身加快建设湖北能源“一流区域综合能源集团”和三峡集团“奋进两翼齐飞、创建世界一流”的宏伟征程中扛起新使命、展现新风貌。
文字:陆世轩图片:襄阳宜城发电公司提供
编辑:王权校对:蒋寅秋责编:鄢文芳、彭俊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疫后重振承重托 迎峰度夏惠民生——湖北能源襄阳宜城发电公司首台百万千瓦机组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纪实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