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斯薇 杨伟兵 | 多尺度、多时空与多样性——2021年中国历史地理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期刊索引
《历史地理研究》2021年第4期,第128—139页
何斯薇 杨伟兵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上海 200433
由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办、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承办的“多尺度、多时空与多样性——2021年中国历史地理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21年7月17—18日在复旦大学召开,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日本、中国等国的230余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代表与会交流。复旦大学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张人禾院士,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国友研究员,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历史地理研究》主编吴松弟教授,复旦大学文科科研处副处长肖卫民,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张晓虹教授在开、闭幕式上分别致辞。为期两天的会议里,与会代表围绕历史自然地理与环境史、历史政治地理、历史军事与交通地理、历史经济地理、历史城市地理、历史文化地理、地图研究,以及文献、方法与地理学史等各研究领域展开了热烈讨论和深入交流,充分展现了新时期中国历史地理学迅速发展所取得的丰硕成绩。
一
大会报告
大会邀请了九位专家发表主题报告。2021年是谭其骧先生、侯仁之先生诞辰110周年和《历史地理》创刊40周年,而2022年将迎来史念海先生的110周年诞辰,复旦大学葛剑雄教授、北京大学唐晓峰教授、陕西师范大学王社教教授分别回顾了三位巨擘的学术遗产,以望前路。葛剑雄发表《锲而不舍、终身以之: 谭其骧院士与中国历史地理学》主题报告,以亲身受教的例子讲述谭其骧先生的治学精神与治学品格,深切回顾了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三位奠基人之间的学术友谊、合作与贡献,寄愿来者继承他们的优良学风,促使历史地理学科更好地发展。唐晓峰以《侯仁之先生与环境考古学》为题的报告,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论述了侯仁之先生晚年撰写理论文章、建设跨学科研究队伍和主编《环境变迁研究》等对环境考古学的贡献,并以侯先生在杖朝之年仍开辟了一个自己不可能完成的研究领域为例,呼吁青年学者传承前辈学者开拓进取的精神。王社教在《史念海先生对中国历史地理学学科建设的贡献》报告里,指出史念海先生对中国历史地理学科建设的主要贡献: 一是旗帜鲜明地强调发挥历史地理学“有用于世”的作用;二是不遗余力为历史地理学科发展创建优良平台;三是持之不懈地探索历史地理学研究方法,开辟新的研究领域。
其余六位专家则结合各自具体而精深的研究,分享了其最新成果和治学心得。中国人民大学华林甫教授以清代舆图为核心史料,复原了雄安新区地域范围内清朝各州县的政区界线,为历史县界复原研究做了有益尝试,也对今后雄安新区地域扩容或政区调整提出了展望。北京大学辛德勇教授通过对传世文献中岳山的具体所在进行精细考证,还原了“四岳”向“五岳”的演变过程,指出这一过程很好地体现了古史地域扩张的演进过程。哈佛大学关蔚禾教授的线上报告介绍了该中心自成立以来应用地理信息分析技术所开展的有关中国、美国、日本、非洲、南美洲、欧洲等乃至全球的24个历史地理研究项目。暨南大学郭声波教授针对秦始皇灵柩车队的返程路线与终点的学界争议提出了新的见解,认为返程路线取东直道的可能性更大,且终点非云阳,而是都城咸阳的甘泉宫,停殡地为始皇用自己寝宫改建的极庙。复旦大学吴松弟教授结合长年搜集、整理与研究中国旧海关内部出版物的经验,对其新近出版的《中国旧海关内部出版物使用手册》的编纂目的、编纂方法和各章内容进行介绍。复旦大学张伟然教授从研究机构、学术期刊、学术研究等方面总结了“十三五”以来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情况,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后续需要着重发展的空间实验室建设、基础数据产出、基于历史自然地理的环境变迁研究、域外历史地理等研究领域。
二
历史自然地理与环境史
历史自然地理与环境史是历史地理与相关自然科学结合最为紧密的研究领域之一。事实上,多角度、多手段综合考察历史时期人类活动与环境变迁的关系也一直是历史地理学的重要内容和见长领域之一,本次大会共有28位学者在此领域作了讨论。
历史气候研究方面,学界在重建历史时期不同尺度气候序列的同时,近些年亦重视历史气候变化与人类社会响应关系。复旦大学杨煜达综合利用历史水文分析、梅雨期判定与历史地理研究等方法,对1849年长江流域极端降水事件作了较高分辨率的时空重建研究,讨论其特征与成因。广州大学李腾重建了晚全新世柴达木盆地气候变化序列,认为是周边山地降水而非盆地降水促进了盆地东部古文明的繁荣,并讨论了太阳活动对柴达木东部山间盆地降水的影响。张盛达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与空间可视化技术,从长期趋势和周期模式两方面论证气温对历史时期中国人口中心和战争中心时空变化的影响。西北大学张健通过梳理民国十八年(1928)陕、甘、晋年馑与两次寒冷事件的史实,探讨寒潮侵袭与黄河中游气温变化对加重灾情的影响。复旦大学鲍俊林以上海崇明岛东部为例,从长时段视角探析气候变化下沿海特大城市边缘湿地历史开发进程及其驱动因素,进而评价特大城市未来的适应策略。中国科学院任小林对河南省大河村的孢粉分析和中原地区考古遗址的放射性碳年代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研究,提供了史前植被与人口同步变化的新证据,为讨论新石器时代与青铜时代中原地区应对气候变化的社会韧性增加了例证。太原师范学院孟万忠从1573—1643年气候变化影响下的华北地区粮食生产着手,探析极端气候事件下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的响应关系。
在历史水利与环境研究方面,上海师范大学杨霄复原了1570—1971年长江镇扬河段江心沙洲的演变过程并进行原因分析。郑州大学申志锋考察了明清时期“河下沙碱地”的历史形成及空间分布原因,对其土地景观进行分类。陕西师范大学聂顺新总结了天宝十三载(754)黄河决溢后济阳郡政区调整的三种方案,分析其利弊,探讨黄河水患下政区调整受到的人文因素与河防制度的影响情况。云南大学潘威认为咸丰五年(1855)黄河“铜瓦厢改道”与乾隆后期以降累积的河务问题有密切关系,根本原因在于清代治河商品化程度过高。山东财经大学古帅则探讨了铜瓦厢决口对黄河下游河道沿岸区域地形与河湖环境的影响。西南大学马剑考察清代绵州治所在洪水与战事中迁而复回的动态过程,体现“人”作为活跃因素发挥的变量作用和地理区位在更深层面上发挥的稳定性作用。信阳学院陈杰以水利公司和地下水开发为中心,梳理了清末民国时期豫北地区水利事业变迁。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牟旭平研究了明清至民国时期四川牛踏堰灌区水利纠纷,考察该地区以“水”为中心的地域社会关系。西北师范大学潘春辉提交的报告将新疆、甘肃西部、内蒙古西部等仰赖高山积雪融水为主要水源的西北地区划分为“融雪型”水利社会并归纳其特点。
历史时期人类开发带来的地貌变化与人地关系变迁,也是与会学者讨论的热点。浙江工商大学徐建春提交的报告围绕其“浙江史前资源环境与文明兴衰研究”项目,对前人相关研究和项目主要内容做了介绍。山东师范大学王保宁以清代秦巴山区为例,分析玉米扩种背景下政府的山区治理困境,讨论嘉道年间山区水土流失的发生机制及其影响。美国波士顿学院张玲以消费分析模式研究环境史问题,围绕北宋河工卷埽消耗,探讨了黄河治理引发的资源消耗—政府财政压力—民间赋役负担—生态环境破坏的涟漪效应。兰州大学黄银洲从多层面、多维度对鄂尔多斯高原历史城址与环境的关系予以关注,强调建立城址数据库与把握不同空间尺度的重要性。上海师范大学吴俊范以清中期以来杭州湾海岸带水环境与人类活动的互动过程为例,介绍了从历史地理学科出发研究水环境的思路。西北师范大学冯玉新以平罗沿黄滩地为研究区域,考察清代至民国时期陶乐县的政区建构,揭示环境变迁、地方开发、族群关系等因素对政区变动的影响。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孙冬虎关注河北官厅水库征地移民及其引起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问题,从微观视角探讨区域人地关系变迁。复旦大学王大学聚焦清代海塘技术选择背后的环境与政治因素,讨论乾隆朝两浙海塘中范公塘附近石坝与柴盘头的兴替问题。贵州师范大学严奇岩分析了清代以来贵州苗疆地区禾田养鱼与谷田养鱼的差异,以及“禾改谷”对经济、环境效益的影响。云南大学张轲风以编发军犯的《道里表》为中心,梳理清代法律体系下“烟瘴地面”的空间分布,探讨其演变及原因。山西师范大学王大宾以清代河南救荒作物为例,考察特定人地关系条件下农业灾害与技术选择间复杂的适应过程。陕西师范大学程森着眼于平原抗日根据地军民挖道沟运动,指出道沟是持久抗战的地理依托,从社会动员角度反映人在平原地貌改造中的能动作用。
三
历史政治地理
历史政治地理是历史地理学科中基础最深厚的领域,成果丰硕,新见迭出。这也是本次大会提交论文数量最多的领域,共有46位学者发表报告。
在历史疆域变迁与政区设置、调整研究方面,宝鸡文理学院韩虎泰按照四至方位对春秋时期卫国疆域的盈缩变动进行逐年考证。河南大学梁万斌讨论县与秦县的起源和性质,对秦是县的移植者还是创造者的问题提出独特见解。复旦大学黄学超对悬泉里程汉简所载里程与路线进行比较和计算,研究其所反映的河西政区、驿置和交通路线等问题。苏州科技大学赵海龙以出土印章、封泥为中心,推断西汉侯邑的时间断限,逐一考证两汉、新莽时期邑类印章封泥性质、存在时间、所属郡国等问题。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鲁浩考察了三国时期“交广分治”的契机和原因,讨论其对交阯三郡地方社会乃至岭南双中心政治地理格局的影响。袁方以北宋古渭寨向通远军升级的政区化过程为中心作讨论,认为这一过程是古代新置统县政区的一种生成路径。天水师范学院晏波梳理了唐代侨州与行州的设立过程并探讨其原因。陕西师范大学宋婷考察了武周政治斗争背景下唐东都河南、洛阳二县的分界演变与影响;葛洲子讨论了唐肃宗、代宗时期同、蒲二州地跨黄河的政区改隶活动;宋亮通过梳理陕西、河东、河北三路在宋太宗朝的分合情况,探讨北宋时期北方三路的分合模式及其演变机制。遵义师范学院陈季君对唐初至明末播州的自然地理环境、行政区划沿革与民族分布情况进行考证;韦薇介绍了贵州四大土司的文化遗存。宁波市镇海口海防历史纪念馆徐春伟考察了明代浙江总督备倭的沿革、辖区及驻地。中国人民大学胡存璐梳理了明代政区分等制度的确立与变化过程,探讨政区等第的空间分布以及该制度对清代的影响。中山大学(珠海)赵文涛围绕明清之际偏沅巡抚从“因事而动”到固定驻扎的转变,讨论明清区域巡抚驻地选择机制与建置转型。内蒙古大学姑茹玛提交的报告对入清前漠北喀尔喀蒙古游牧地的范围及变迁作了讨论。复旦大学于昊分析地理区位、经济结构和政治宗教等因素对近代磴口设县的影响,探讨边疆政区内地化的作用机制和内在动因。新疆大学吴轶群对晚清新疆喀什噶尔道地方行政建置的调整与变迁问题展开研究。中国科学院赵逸才以清代县级政区调整模式为研究对象,对调整的程序、沿革、分类与空间影响等情况作了讨论。
在历史地方行政治理与制度变迁方面,中山大学江俊伟主要依据甲骨金文,分析指出殷周“四国”具有强烈的边境缓冲区特征,并对殷周政治区域划分与边域治理体系演进等问题作了思考。上海交通大学龚志伟考察了西汉于定国改制的核心内容及其对刺史制度乃至汉代地方监察制度的影响。中央民族大学曹流从《亡辽录》与《辽史》所载投下州之异同入手,研究辽代政治体制“由行国入郡县”的变迁,以北方民族政权自觉加强中央集权的选择来检讨所谓“征服王朝”理论。浙江师范大学魏超提交的报告阐述了越南在中国古代地理思想与红河平原环境的影响下,10—14世纪红河平原地方管理模式的演化与重构过程。四川大学许若冰围绕明清西固地区的政区调整与州县化转型,考察佐贰分防体制与地方赋役改革、卫所裁并、改土归流以及番民治理的关系。云南大学刘灵坪从明末清初川滇交界区土司争界案切入,讨论西南边疆政区疆界管理所面临的具体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宋培军围绕1912年蒙古参议员提出的旧土尔扈特是否归新疆巡抚管辖问题的讨论,对西北边疆治理历史作长时段和整体性考察,透视近代甘肃、新疆乃至伊犁地域空间内统辖、节制关系的变迁。孙景超以威县附近地区为例,展现明清时期华北平原南部地区插花地与地方社会之间的关系。孔迎川梳理了清前期湘黔间省界调整与插花地清理进程,讨论清朝如何通过行政区划手段加强对湘黔交界地区的控制力。扬州大学王大文以梳理清前期三江营地区缉私机构相关问题透视两淮盐务的治理困境。中山大学(珠海)李梦圆着眼清代中期两淮盐官制度变迁,探寻其前因后果。信阳师范学院张乐锋梳理了民国时期淞沪特别市筹备过程,分析其区域划分及各方影响因素关系,揭示城市化进程、地方社会与政治运作之间的复杂关系。湖南大学李伟以太湖渔民外流事件为例,指出高度集中的人民公社体制、太湖渔民的统一管理、太湖渔民与沿岸各地社会经济联系的切断,是影响20世纪60年代太湖水域政治地理变迁的关键因素。
针对文献中尚不明了或存有争议的地名,与会学者做了扎实考证和精深研讨。郑州大学陈隆文考辨《史记》黄帝居轩辕丘地望,推定古轩辕丘基本范围在今新密市与新郑市一带。兰州大学郑炳林提交的报告考察了西汉玉门关、阳关的设置时间及得名由来问题,认为玉门关是于太初四年(前107)后移到敦煌郡西北部成为专门的军事关口,阳关则是后元年间(前88—前87)为方便西域通使而置于原玉门故关。武汉大学郑威对长沙走马楼西汉简牍中首次出现或与史籍所载有出入的南阳、广汉、临沩、烝阳、醴陵、富阳等地名进行考证。复旦大学马孟龙从对一枚张家山汉墓残简性质的重新认识出发,考证“氐道”的位置,指出汉至魏晋士人对“漾水”与“嶓冢山”的地理定位是随着对汉水源头认知的变化而转移。俄罗斯阿穆尔国立大学王俊铮对出土“临秽丞印”封泥和“临秽县”进行考释,讨论二龙湖古城临近“濊地”为“临秽县”治所的可能性。首都师范大学马保春结合考古资料辨析“地”字的形音义并揭示其演变脉络。兰州大学妥超群基于唐宋西夏时期的兰州地名文献,对汉代金城郡乌亭逆水与涧水、龙泉水三条河流的位置进行辨析,考订了金城郡郡治允吾县的位置。四川文理学院马雷认为东周以前的“华山”是今日秦岭和华山的统称,今日秦岭名称经历了“华山经”“南山”“秦岭”的演变过程。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郑永华重新厘定金中都燕京八景之“太液晴波”的地望,认为琼华岛及与之配套的太液池应位于中都离宫。通化师范学院赵春兰针对真番人来源、真番国与真番郡地望等问题进行考证。复旦大学费杰结合明清方志、民国航空测量地图和Asiatic Pilot等中外文献,考订《筹海图编》所载“橄榄山”地望应为宁德橄榄屿。
此外,亦有学者探讨近代东北亚地区政治地理问题。日本大阪经济大学阎立梳理了1906年载振和徐世昌视察东北的缘由、经过与东三省总督人事任命的讨论,提出这次东北视察是清末东北新政开端的看法;梶居佳広论述了从华盛顿会议到日本退出国联期间,国际社会对日本驻中国领事馆警察的态度与辩论。山东师范大学杨蕾从海洋史视角考察近代“北鲜三港”的开发与日本构建“陆海交通大干线”的企图,审视海洋在日本“北进”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四
历史军事与交通地理
历史军事地理方面,共有14位学者关注不同历史时期的边防体系、海防布局、军事机构设置情况、兵源与兵力等问题。上海大学朱继平在考辨西周史密簋铭文中相关族、地字形及地望的基础上,厘清长必一役周夷双方的行军路线及战略意图等问题。贵州师范大学王兴锋通过辨析赵武灵王所言“先王”功业及赵国南疆的“漳滏长城”,提出战国赵南长城应始建于赵襄子时期而非赵肃侯时期的见解。信阳师范学院姚磊基于肩水金关汉简,研究戍卒、田卒的籍贯、爵位、年龄、身高、体貌等问题。武汉大学冯博文针对桓玄代晋事件剖析荆州军在兵源和军府僚佐层面的困境,透视武宁、长宁、绥安三郡的设置对扩充荆州军兵源的意义和隐患。西华师范大学叶凯通过解读《旧唐书·元载传》中元载筑城原州的战略构想,探讨安史之乱后唐蕃战争北线的军事地理格局。北方民族大学张多勇结合文献研究与野外调研,考证北宋细腰城防御系统古城遗址的位置及原环古道的路线。广西民族大学由迅从兵力部署的时空分布与变迁入手,考察南宋荆襄战区军事重心的转移,并验证其军事防御效能。陕西师范大学刘景纯对明代西安卫的屯田、屯聚及其分布展开了研究。广西师范大学江田祥论述了明代广西兵备道的设置、类型、变迁过程及其动因机制。华南师范大学田海梳理了明代顺天府地区巡检司的设置与演变情况,探讨其时空分布特征与驱动因素。上海社会科学院刘晶对壬辰战争后东北亚海洋空间秩序的重构过程中,胶辽沿海国家权力与防海军人的互动态势如何呈现的问题作了讨论。厦门大学李智君从内、外洋军事防御区两方面论述了明清福建海洋军事布局的空间结构与特征。河南理工大学鲁延召考证了清代前期虎门海防炮台的始建时间以及虎门三台格局的形成和持续时间。四川大学霍仁龙围绕1824—1882年间英帝国在察隅地区的考察,剖析英帝国对察隅地区的认知演变,揭示英帝国以考察为手段建构殖民话语体系、不断蚕食中国藏南地区领土的历史过程。
与会学者对历史交通地理的研究主要涉及古代交通路线复原、丝绸之路与近代以来的铁路修建等问题。中山大学(珠海)于薇对西周交通结构中的“枢纽城邑群”展开探析,指出其在文献中的地名结构为“城邑名+路邑名”。南昌大学周博通过考证鄂君启车节的车行路线,辨析西周汝水通道的走向。天水师范学院苏海洋以两枚悬泉汉简为基础,对西汉长安通姑臧南道的走向、线路及里程问题进行复原研究。上海大学郭红探讨了洪武年间卫所设置与驿路交通的关系。北方民族大学周明帅对清代西北地区道路里程的记载进行细致审察,指出里程记载存在明显的区域、官民及边疆差异情况。河南大学赵炳清在梳理丝绸之路发展变化的基础上,论述河南在古丝绸之路中的地位和作用。南京农业大学李昕升从反思“中国人发现美洲说”的死灰复燃说起,讨论海上丝路物种起源与交流的研究方法、动因和影响等问题。福建省委党校徐文彬以海上丝路申遗点为研究对象,考察海上丝路遗址群的时空分布,并分析其特征及形成机制。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宋立州对光绪七年(1881)为丝绸之路实地考察元年及相关问题展开了研究。河南大学武强对中国蚕桑技术如何西传欧洲这一问题进行历史考察,从宗教与文明的层面探讨西方对蚕桑技术西传的传说建构。齐齐哈尔大学刘晨曦探究了清末民国时期铁路开通对黑龙江驿道沿线聚落的影响。复旦大学段伟以焦枝铁路为例讨论三线铁路的修建与发展情况,分析了其重要意义与不足。
五
历史经济地理
历史经济地理方面,既有基于实证探讨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研究,又有大胆开辟新路径的创新研究。本次大会共有26篇论文关注该专题。
中国近代经济地理研究方面,日本关西大学松浦章依据道光年间的《邑关庄牌簿》统计上海棉布庄的商号和商标,梳理上海土布通过沙船运输销往东北地区的情况。大阪经济大学萧文娴依据耿爱德的《中国造币史》(The History of Minting in China)和《北华捷报》,以货币铸造权的实施与银元供给的制约要素为中心,分析1889—1933年中国银元的铸造及流通情况;吉田建一郎根据日方调查资料描述的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华中地区茶叶贸易情况,指出用“衰落”来概括这一时期茶叶贸易的说法还需斟酌。华东师范大学王列辉基于1890—2008年英国劳合社的航线数据,从港口功能和航线连通两个维度来研究亚洲-地中海区域的航运连通网络,引入波特的钻石模型来分析其演化机制。云南师范大学张永帅梳理了抗战时期云南美烟的引进与推广过程,分析市场需求、地理环境与人力作用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上海师范大学尹玲玲考察了近代上海叶榭总廒的松盐收销状况与运销分布,指出上海地区的松盐产销差主要靠借销余姚与岱山两场的浙盐以解决,并分别梳理余姚场各廒与岱山场商廒的食盐专销情形。复旦大学王哲对1936年《中华民国邮政舆图》进行数字化,利用泰森多边形和分区统计等GIS工具计算得出邮政能力作为城市人口的代用指标,从而进行城市体系研究,发现近代中国城市位序规模分布符合齐普夫法则。河南师范大学葛风涛将近代焦作地区乡村城镇化路径与同处于“矿路之间”的六河沟和唐山进行比较研究,探析煤矿产业规模和铁路交通网络的具体差异对城镇化速率和发展水平的综合影响。厦门大学伍伶飞以民国时期东北北部流域江捐制度的形成与运作为例,探讨海关税收制度在多重因素影响下的地方实践过程。复旦大学程军分四个区域展示了近代浙江行轮内港的时空变迁脉络,通过对比区域内部差异来探寻近代浙江轮运业发展的地理变迁规律;严晨梳理和分析了近代中国水产品进出口贸易状况及入超严重的原因。
资源、产业与人口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部分学者对历史上的情况做了相关研讨和交流。德国海德堡大学金兰中通过对明光六厂的研究,认为银矿大规模开采对明代西南地区经济发展与内地化起积极作用。云南大学马琦认为嘉道年间云南矿业衰落引发经济停滞下的资源争夺与社会危机,是导致咸同战乱爆发的根源所在。重庆工商大学刘静对20世纪50—70年代青海湖湟鱼捕捞活动与渔业资源做了研究。沈阳大学张志全作了依托“辽西古道”建设旅游绿色古道,为辽西北乡村振兴旅游产业发展提供参考路径的报告。暨南大学罗诚以清代玉环厅的个案展现了移民垦殖与海岛开发的历史进程,讨论东南沿海岛屿如何从“新疆”纳入王朝国家的“旧疆”。内蒙古师范大学王婉婷利用GIS对1934年归绥县人口分布及其特征和原因进行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张涛依据宣统至今的人口普查数据,研究百年来湖北省人口时空分布格局,探寻其规律与形成机制。四川外国语大学王毅提交的报告从历史工业地理学的角度,探讨三线建设对川渝地区现代工业基地布局的影响。
与会学者对明清基层社会与市场亦有关注。中山大学谢湜以明代江南地区为例,聚焦地方水利徭役如何应对乡村社会结构变化与货币化财政制度带来的田赋制度变迁的问题。云南大学周妮通过分析清代“湘西苗疆”设置的塘汛与集场之间耦合与交集的互动关系,探究苗疆基层社会从“羁縻”到“军政兼理”再到近代逐渐“民治”化的转型过程。上海社会科学院余开亮基于清代粮价数据,从市场整合程度、价格的空间相互作用、地区价格差三个维度对1738—1820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市场扩张及地区分工模式的演变进行分析,探讨清代“斯密型增长”模式达到极限的问题。
大会还有涉及农业地理的报告。新乡学院王连旗考察了北宋后期王韶、王厚父子开发西北土地对西北边疆安全的影响。陕西师范大学黄嘉福对北宋东京城郊农业是否存在转型这一问题进行商榷,并对北宋东京与唐代长安、北宋一般城市的城郊发展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南京农业大学闫哲对明清以来云南方志所记载的玉米别称进行考释,对玉米在云南传播的多源性问题作了探讨。清华大学武海平提出县域耕地面积分配修正系数,构建县域耕地面积估算模型,重建了明末极端干旱气候主要覆盖区域的县域耕地面积。
六
历史城市地理
历史城市地理方面,共有24位学者发言。他们的研究聚焦于古代都城、聚落起源与演变、城镇空间结构与城市形态的变迁等问题。
古都研究方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潘明娟将先秦、秦汉文献对畿服制的记载划分为三种类型并进行比较,讨论畿服制反映的圈层结构与择中立都的政治观念。东北师范大学韩宾娜比较了唐朝和日本的陪都,指出在城市布局上两者同大于异,而从建置原因、陪都类型与发展的整体进程来看异大于同。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王永莉以十六国时期大夏都城统万城为例,讨论赫连勃勃的环境感知、恋地情结与地方感对其选择定都统万城的影响。陕西师范大学周宏伟指出地下水污染对中国古都存续时间和生命历程的影响。南京师范大学姚亦锋探索中国四大古都的多尺度地理空间及其历史变迁轨迹,分析地理空间机制造成的历史现象、城市格局与城市文化景观生态。
在聚落起源与演变问题上,浙江大学罗喜全同样从多尺度地理空间视角切入,研究先秦时期宁绍平原城镇起源和早期雏形,探索区域城镇空间演化的路径、规律、人地关系及可持续发展方式。复旦大学王妙发依据考古资料,将旧石器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的新疆地区分三个阶段,考察不同阶段的人类居住分布区及其地理环境、规模与开发状态。长春师范大学刘海洋研究了东北地区唐朝渤海国古城遗址的分布格局与特征,探讨其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兰州大学温鹏辉讨论了新石器时代以来鄂尔多斯人类活动遗址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变迁原因,探寻人类活动整体变化的规律。绵阳市东辰国际学校张书涛从火烽村库楼湾古桥切入,考察了嘉陵江流域乡村聚落形态的演变。
城镇空间结构与城市形态变迁也是多位学者的关注对象。宁波大学来亚文从宋朝腹地“郡县无城”与“小城大市”的现象着手,探讨宋朝对地方筑城的态度、政策与自然地理环境对边境、腹地州县城墙存废的影响。扬州大学王旭分析了宋代大型市镇的兴起对县域经济与政治空间格局变化的影响。华中科技大学夏增民围绕明代中期汉水入江水道的变化,探究明末袁公堤的修筑及汉口早期城市空间的拓展问题。复旦大学田大刚以明清时期的朝邑为例,采用要素研究法探究古代地方城市的城市形态及其变迁的复杂性与特殊性。内蒙古师范大学乌敦依托GIS对古旧地图进行转译,研究近代以来内蒙古中部地区的城市空间结构。北京大学王长松梳理了民国时期北京的义地、停灵场所、公墓等殡葬空间的分布与特征,考察其形成原因及对城市形态和社会结构的影响。上海社会科学院罗婧以开埠初期上海医疗机构为中心,复原其空间分布,并讨论其在城市规划和城市扩展中的作用。天津大学杨明以1939年和1947年这两个时间切面的上海英租界为研究对象,透视外资洋行与银行合作关系的行为模式特征及其空间映射。上海海关学院姚永超以江海关港警档案为核心,剖析黄浦江城市垃圾治理顽疾的根源,对江海关港警的治理方案、运作情况及实际成效予以评析。湖南大学谢一峰从北魏灵太后时期兴建的浮图切入,对北魏洛阳都市景观的背景与底色、灵太后浮图体系的逐步成立及其对洛阳都市景观的重塑展开论述。河南大学吴朋飞梳理了明代开封城五重城垣平面格局的发展历程和“卧牛城”镇水仿生意象的生成背景。西南大学张亮着眼于地理环境影响下近代四川各城市饮用水源类型的区域差异,以成都为中心考察了民众在不同用水方式中的选择性行为与观念。山东艺术学院陈丹阳从想象地理的角度,探讨20世纪后期人们对九龙城寨“三不管”“孤城”“家园”等意象的建构和感知。英国萨塞克斯大学毛里齐奥·马里内利(Maurizio Marinelli)的报告以香港街市为中心,从多维度视角探究香港城市空间分层的形成及如何在多元因素下实现社会生态的可持续繁荣。
七
历史文化地理
此次大会有关历史文化地理的研究充分体现了其研究对象开放性强的特色,题材广泛,又以宗教、信仰、观念、景观等为重心多面向展开,共有23位学者对此专题予以关注。
宗教信仰层面,中国社会科学院沈国光通过复原芙蓉道楷的弘法行迹,勾勒道楷及其法嗣弘法的基本区域,探讨北宋曹洞宗复兴初期的弘布与时空进程。南京大学胡箫白对15世纪藏传佛教僧人政策是如何促进藏传佛教在汉藏走廊的发展与传播作了论述。贵州师范大学罗权就诸葛亮南征及其对贵州的影响、诸葛传说产生背景与分布、诸葛信仰时空变迁及其原因等作了研究。广州大学孙廷林对五代至明清时期池州昭明太子信仰演变作了个案研究。燕山大学冯柯讨论了清代北海神庙在国家祭祀层面的文化意义。
文化观念层面,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尹弘兵探讨了自新石器时代到周代江汉地区的人文地理格局从分离走向整合,从独立的区域、文化主体向华夏边缘区转变,再跻身华夏主流的时空进程。广西师范大学刘祥学考察历史时期南方地区“早夭之地”形象的流播过程,反映古人对南方地区地理认识发展与南方地区融入中华统一格局的曲折过程。复旦大学朱海滨论证了乌伤县得名于孝子颜乌与乌鸦的故事为民间传说,辨析“乌伤”地名的历史来源并蠡测该传说的产生背景及年代。上海交通大学李玉尚通过梳理文献所载鼠类灾异的内容、涵义和变化,对中国历史灾害文化的传承、变迁与原因作了思考。扬州大学陈航杰讨论了南宋方志书写中反映的地方等第意识,并以具象的匾额为例论述等第如何从制度层面走向实物层面,以及等第为何被书写的深层意蕴。安徽大学陆发春对康乾《江南通志》反映的安徽省域认知与特点展开分析,指出安徽省域认同内在机理呈现由弱化到强化的趋势特性。天津师范大学罗艳春以静海独流镇为个案,从方法论的层面解读近代报纸中的华北集镇书写。华中师范大学魏幼红着重梳理了中国历史疫灾物质文化记忆的建筑和器物载体。江西师范大学赵明考证了慨口、上缭、昌邑城、磐山、太史城、故县等与海昏县、海昏侯国相关的历史地名及文化遗存。山东大学王加华从中国古代耕织图的景观描绘入手,分析其以农为本的观念表达。南京大学金陵学院赵娜运用图像学、符号学等方法解读“新金陵画派”的创作,探讨十七年时期新型人地关系的建构与艺术表达。
人文景观层面,张晓虹分析了近代鄂尔多斯地区声音景观的基本特征,指出汉族移民文化与比利时天主教的传入,使得鄂尔多斯原来较为单一的蒙古族音乐景观呈现出复杂多样的地域特征。北京林业大学郭巍从圩田水系及开垦等剖析日月二湖景观与宁波传统城市、圩田聚落的关系,揭示东南滨海平原地区湖泊景观营建的历史共性特征。海南师范大学程涛论述了宋元以降海南岛军话的形成、地域分布格局与历史成因。安庆师范大学沈志富讨论了元末明初江西、徽州等地外来移民群体迁入繁衍对大别山区人文景观的塑造。
此外,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梁志平对民国以来经常被混淆的上海姚文楠家族与嘉兴姚文楠家族进行考辨。黄冈师范学院郑鹏对宋人游记的行游路线及其选择特点,以及不同类型游记所载行游路线的差异问题作了思考。东北师范大学闻虹以民国时期环渤海区域的铁路指南为例,考察其与铁路沿线旅游地空间结构变迁的互动关系。
八
地图研究
地图是历史地理学研究的工具和资料,也是研究的目的和成果,既帮助人们认识世界,也反映人们如何认识世界,因此地图研究历来是历史地理学科的特色领域之一。本次大会共有19位学者就相关问题的研究和思考作了报告。
古地图研究方面,南京大学陈刚梳理明清江苏方志地图的分布与种类,指出城镇景观内容在其中的重要性,继而以常州府、县志地图为例考证其源流及发展。浙江大学杨雨蕾对艾儒略《万国全图》朝鲜彩色改绘本的版本流传、绘制时间、尺幅内容等问题进行考辨。上海师范大学林宏通过与卫匡国制图时使用的梵蒂冈藏《广舆记》工作本的比对,分析《中国新图志》山川绘法的资料来源、存在问题与致误原因。复旦大学张怡雯考察近代在华新耶稣会的地图编绘活动,探析地图的编绘目的、阶段特征、制图传统及其影响力有限的原因。宁夏大学李新贵对台湾藏《青海图》的绘制时间、背景与范围开展研究,指出其内容反映了道光二十八年(1848)左右清军防御贵德番部抢劫的态势;田清根据美藏《甘肃舆图》中的建置年代、民族分布等要素考证其绘制时间,探讨图中左宗棠行军路线的绘制过程。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李诚对反映八国联军分区占领北京的美藏《京城各国暂分界址全图》展开研究,考证其内容、源流、时段等问题。
舆图亦是史料,这已成为学界的广泛共识,与会学者于实际研究中就如何利用舆图进行了诸多探索。闽南师范大学刘烨通过分析《大明地图》和《古今形胜之图》这两幅明代地图分别流传至日本和西班牙的原因,探索异域文明对中华历史的理解和选择。苏州大学王晗考察了自国家到地方不同层级舆图反映的清代陕西黄龙山区情况,讨论编绘理念异同及其符号化技术处理过程,反映古人对山区乃至中国脆弱生境地带的认知历程。中国人民大学胡恒通过解读德藏《吉林蒙江招垦局五社十五甲全图》以透视晚清吉林长白山区的开发过程与省界变动。南京师范大学潘晟围绕《申报》广告地图,探析近代报刊广告地图与企业地域形象和企业社会形象的相互关系。内蒙古大学姜建国在搜集和统计大量近代地图的基础上,挖掘其中蕴藏的内外蒙古交通信息。南昌大学罗桂林着眼于20世纪30年代台湾鸟瞰图对台湾形象的建构,探讨鸟瞰图如何将台湾“殖民地”置于日本“帝国”框架之中。德国拜罗伊特大学马库斯·穆尼科(Marcus Mühlnikel)介绍了德国拜恩州政府与拜罗伊特大学合作的“Bayernatlas”(拜恩州在线地图集项目),并以库尔姆巴赫为例具体展示该在线地图于历史研究中的应用。
地图学史方面,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易德生探讨了商周时期方位测定方法及先秦地图测绘技术。上海社会科学院牟振宇从测绘技术的角度出发,考察晚清上海道契的土地面积精度并进行原因分析。复旦大学韩昭庆依托GIS对康熙《皇舆全览图》进行数字化,并与《中华帝国全志》记载的地理坐标进行比对,进而分析长城以南地区康图绘制精度的空间分异。内蒙古师范大学那顺达来则对康图长城以北的外蒙古地区湖泊进行数字化,再与蒙古国现代地图矢量相比勘,进而探究康图外蒙古湖泊的绘制得失及其原因。安徽大学刘猛利用上海市档案馆藏有关《中国历史地图集》的档案,进一步梳理谭图的编绘与出版过程。
九
文献、方法与地理学史
与历史地理学科发展密切相关的传世文献、地理学史与新理论、新方法的应用等问题,也颇为学者所关注。在这些方面,与会学者共提交了22篇论文。
文献是历史地理学研究的基础。西北大学史党社考订了《山海经·海内东经》附录的性质及年代,认为其与《山海经》其他篇章都是方士作品,成书于汉武帝时期或之前。河南大学张保见对嘉庆《四川通志》的纂修缘起、机构队伍、体例内容、版本与收藏地等进行综合述评,指出“西域”门对研究西藏事务的重要价值。广州大学王元林从官儒交往情况出发,考察了近代《海国纪闻》一书的编撰与流布过程。金陵科技学院郑利锋对《舆地广记》的版本流传和授受关系作了讨论。中国人民大学董嘉瑜对《滇西兵要界务图注》的版本、内容、影响与价值等问题开展了研究。安徽大学王开队阐述了徽州族谱中蕴含的人口地理、商业地理、社会地理、风俗地理与人地关系方面的历史信息及其学术价值。复旦大学路伟东对大阪三大工商情报机构有关近代中国及“海上丝路”沿线调查的基本内容和数字化整理情况进行介绍,并评述其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地理学史方面,郑州大学李昊林从学术脉络与社会背景的角度,论述了隋至唐初地理学风气是以重建大一统的学术话语为目标。日本滋贺短期大学秋山元秀介绍了历史地理学在古代和近代日本的发展情况。北京大学邢云追溯了19世纪中后期以来历史地理学自欧洲到日本再到中国的输入过程,比较中日两国地理学近代化的异同及分析了原因。香港岭南大学张雷考察了民国地理留学的途径、学术网络与影响。中山大学(珠海)王鹏玮梳理了20世纪初,清初学者刘献廷被解读为“人生地理学”先驱的层累过程,以此讨论这一认识过程所反映出的地理学观念。河南大学庄宏忠在考证比利时传教士乔德铭生平的基础上,梳理其在察哈尔地区的旅行考察活动。浙江大学范今朝提交的报告梳理了谭其骧先生于1940—1950年在浙江大学史地学系任教期间的学术活动,突出这段经历对谭其骧个人学术发展及此后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的影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张耀南以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为中心,解读中国文化史书写中的地理环境决定论。复旦大学樊如森从前期学术基础、专题资料数据库和网络平台、人员构成、交流合作成果四方面详细介绍了复旦大学东北亚丝绸之路研究团队及其学术进展。
新理论、新方法的应用方面,中国社会科学院孙靖国以四种明清大同左卫道地图为例,通过GIS和Python编程批量计算图上地物的相对位置关系,讨论运用信息化技术对古地图地理信息进行量化研究的可行性。复旦大学柴宝惠充分挖掘美藏“东部中国·上海”地图中的颜色和符号形态与结构信息,以半自动方式提取图中地表水体信息,以此提出一种基于图像形态学的古旧地图数字化方法;李爽引入地理网格基本原理,耦合CHGIS中的“生存期”模型,探讨历史地理数据组织的规范性方法与数据整合等问题。中国科学院张学珍阐述了历史气候变化集成研究的意义、路径、存在的问题与前景,从数据采集与挖掘技术、数据的再分析与加工两方面详细介绍了集成研究的具体工作。华南师范大学陈浩东在当前学界检讨施坚雅“中心地模型”的基础上,引入“轴辐式网络”理论描述和解释明清江南市镇体系的发展过程。首都师范大学赵寰熹结合社会关系网络分析和历史地理空间分析的方法,对一位清代旗人的居住空间和日常生活开展个案研究。
综上所述,本次大会从会议规模与论文数量上看都盛况空前。值得注意的是,大会与会青年学者人数创历史新高,大批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科研人员和大会专设的“研究生论坛”代表们踊跃参会交流,与大会上隆重举行的“第五届谭其骧禹贡基金优秀青年论著奖”颁奖等相得益彰,反映了历史地理研究队伍和学术力量的日渐壮大,也体现出历史地理学科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纵观所有论文的研究对象、问题意识、基础数据和研究路径与本次大会主题——“多尺度、多时空与多样性”高度契合。
参会论文中,既有对单年份气候事件的考证分析,也有中观尺度的断代研究,还有从长时段视角观照历史时期整体变迁的研究。既有对某一地区的个案研究,以细致观照事物的具体演化逻辑;也有以某一区域为对象,探究其地域特色与地方性的中尺度研究;还有在大数据支撑下,探求规律性认识的大尺度研究;更有学者善于把握不同尺度的相互转换,以多层次、多视角地研究具体问题。
参会学者的研究视野也相当开阔,上至史前文明,下至当代现实,纵论古今,兼容并包。研究区域广阔,对中国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地区均有涉猎,甚至将视野延伸至邻国,关注了越南和东北亚的历史地理、中日地理学史以及中日陪都的比较等,还有德国州政府与大学联合共建的在线地图集项目助益城市研究的他山之石。
最后,与会学者关注的议题丰富,囊括历史地理学科的各个领域,百花齐放。根据议题的不同,资料的选择也十分多样,包括孢粉与树木年轮、出土文物、历史文献、地图图像、卫星影像、器物建筑等。能对种类如此丰富、类型大不相同的资料信手拈来,体现了历史地理学的跨学科特性,注重地理学、考古学、建筑学、文献学、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的深度融合。尤为可喜的是,从参会论文所涉技术手段来看,依托GIS技术进行地理信息的转译,发挥其可视化和空间分析功能已经得到学界广泛的重视与利用。大会还隆重发布了由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研发的“中国历史地理信息平台”,该平台基于CHGIS项目和各类历史GIS数据资源,构建了统一的历史地理时空框架,促进了多源数据的存储、管理、共享、可视化、时空分析和综合应用,对传统历史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和科研创新等将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有理由相信,本次研讨会所展现的数字人文与相邻学科碰撞交流的取向与趋势,将有裨于历史地理学科开拓更多更新的研究领域,以及在研究深度和精度上达到更高的层次。
大会期间,由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主办的“锲而不舍 终身以之 献身学术 服务国家——纪念谭其骧院士诞辰110周年图片展”在复旦大学三个校区同步展出,由《历史地理研究》编辑部主办的“致知力行,继往开来——纪念《历史地理》创刊40周年(1981—2021)展览”在大会举办地点光华楼巡回展出。大会还公布了《历史地理研究》期刊2020年度优秀编委等奖项。
(End)
编 辑:张 珮
初 审:张金贞
终 审:杨伟兵
历史地理研究编辑部 | 关注我们
在线投稿 : http://www.lsdlyj.com.cn/
点击可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