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刊 | 《历史地理研究》2024年第1期目录
《历史地理研究》2024年第1期目录
《历史地理研究》
2024年第44卷第1期(总第57期)
目次
· 专题研究 ·
从地质背景看汉魏隋唐时期洛阳盆地的河道变迁
尹玲玲 罗丽娟
从漕利到迂谋:明代高邮湖的“圈田”兴废与河工建设
张 叶
唐宋元时期乐温县治考
马 剑
再论北宋河北四路安抚司的形成
朱国兵 黄义军
治广以狭与人地相宜:晚清南疆二道政区变迁及基层职官的选任
吴轶群 王雪花
唐宋扬州北部驿站、交通及相关问题研究
魏 旭
蒙古国地利山岩刻所见唐与漠北交通及交往
张庆祎
清代前期山西省的荒地数字与垦荒进程新探
张 力
近代江汉平原粮棉种植空间变动特征分析(1861-1949)
李 辉
清末民初东北亚的食盐进出口——兼论近代中国涉外盐政运作逻辑
张鹏程
· 地图史 ·
从冯桂芬测绘方法看中国近代地图绘制的转型问题
任桂磊
· 考察研究 ·
乾隆西极纪功碑址的寻找与定位
侯杨方
· 札记 ·
《孟子》“石丘”地望考论
樊 宁 谷玲玲
孙吴故鄣郡新考
常泽宇
摘要
从地质背景看汉魏隋唐时期洛阳盆地的河道变迁
尹玲玲 罗丽娟
洛阳盆地伊、洛、瀍、涧四水流向与其地质背景密切关联。四水走向均受控于盆地基底的地层断裂线。伊、洛二水的走向主要取决于东西向及北东向的断裂线,洛水的流路主要受麻屯—偃师断裂影响,伊水的流路主要受宜阳—偃师断裂影响。瀍、涧二水的走向与北西向的断裂线一致,主要受新安—半坡等断裂影响。洛水在汉魏隋唐时期表现出持续北迁的态势,伊水则持续东延南移。伊、洛二水历史时期以来渐趋南北分离,伊洛交汇点逐步东移。盆地内的南北不等量沉降、沉积中心的向北倾斜导致洛河北迁,中央凸起、“两堑夹一垒”型的复式断陷致使伊河东延南移。
从漕利到迂谋:明代高邮湖的“圈田”兴废与河工建设
张 叶
明弘治年间,白昂在高邮湖东穿民田开凿康济河,在新河道和湖面之间形成了被称为“圈田”的湖田。正德、嘉靖时期,随着湖滨田土的开垦、赋役征派方法的变化,涵洞、浅铺遭到破坏,运河淤塞、湖水上涨的趋势加剧。隆万之际,运河屡次决口,针对是否保留康济河和圈田,地方志编纂者与河漕官员产生不同观点,前者试图巩固作为课税客体的田亩,后者更加强调堤岸的作用。最终吴桂芳傍老堤改建高邮越河,康济河被废弃,圈田也失去了河工意义。高邮的湖滨田土兴废与水环境变化互相作用,交织在赋役改革进程中,共同影响了运河河工的方略和成效。
唐宋元时期乐温县治考
马 剑
唐代乐温县并不治于今重庆长寿区仁和场,其迁治长江边也并非在明初。唐初设县时,乐温治于龙溪河下游山间的长寿区邻封镇,永安治于河口处的羊角堡。开元末两县合并后,乐温治所迁至废永安县治附近,于长江北岸、桃花溪西岸的河街一带设治,并沿用至清嘉庆年间。厘清这一空间发展过程有助于理解唐宋政区和治所调整在功能取向上由堂奥转向门户的历史趋势,并为当下地方文脉延续和地名命名、更名提供依据。
再论北宋河北四路安抚司的形成
朱国兵 黄义军
关于宋代河北四路安抚司的设置原因与经过尚存在争议。通过历史政治地理的观察视角,从区划与组织两条线索入手复原河北四路安抚司形成的全过程,提出新的解释并丰富若干历史细节。就区划而言,河北军事区划经历了从太祖时的将帅分部守边到太宗时的(行营)都部署,再到真宗时的三路都部署,最后于仁宗庆历八年正式形成河北四安抚使路的过程。就组织而言,庆历边防危机时有关设置河北经略安抚使的提议并未被朝廷采纳,庆历年间卒骄将懦、兵变频繁,是有着明确地理区划的河北四路安抚司得以形成的根本原因。
治广以狭与人地相宜:晚清南疆二道政区变迁及基层职官的选任
吴轶群 王雪花
清代收复新疆后,南疆地区的喀什噶尔道和阿克苏道于光绪八年建置,是新疆建省的重要准备,也是清朝国家政治制度在边疆地区不断深化的具体表现。其后以“量地置邑”及“治广以狭”为基本理念进行的政区增置和调整,则是政区设置对边防危机与治理困境的反应,突出表现了政区设置对巩固边防、完善基层治理的作用,并奠定了现今南疆地区行政区划的基本格局。在政区设置的同时进行政区分等,与之相对应的还有一套较为成熟的职官选任体系。为最大限度地使地方社会治理“人地相宜”,作为新设政区,南疆二道虽有明确的缺分等第,却并未照章办理。政区分等与职官选拔基本背离,成为光绪三十四年五月全国州县“停部选”的先声。
唐宋扬州北部驿站、交通及相关问题研究
魏 旭
唐宋时期,扬州水路交通发达,但陆路交通的作用依然不容忽视。根据相关文献中的驿站、递铺位置,结合考古资料可以复原唐宋时期扬州城北部陆路的交通要道。较之唐代,宋代交通的起点与中心转移、部分道路废弃或形成,原因在于唐宋扬州城池变迁以及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宋代扬州城外特别是城东成为中心区域之一。道路的层叠与长期延续是古代扬州交通发展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和显著特征。此外,城外主要交通道路对扬州人文地理布局也有一定的影响。
蒙古国地利山岩刻所见唐与漠北交通及交往
张庆祎
蒙古国中戈壁省额勒济特苏木地利山地区发现的唐代汉文摩崖岩刻表明,该处彼时为草原交通线上的重要节点,《新唐书·地理志》所载出塞北渡碛至回鹘牙帐城的路线“回鹘道东道”(即“参天可汗道”)就经过此地。岩刻文字为麟德二年唐羁縻漠北时期所刻,证实了传世史料中该年唐高宗封禅泰山并邀请漠北铁勒诸部首领前来的历史事件,可以反映唐朝与北方游牧民族的交流互动以及唐政府对漠北羁縻州府的管控情况。
清代前期山西省的荒地数字与垦荒进程新探
张 力
清初确定以万历原额为准的定赋原则后,各地田赋重整中通过“剔荒征熟”形成大量荒地数字。通过对清初山西省的考察可见,这些数字主要指土地原额中的除豁荒地,受除豁政策影响,其中包含部分明中期以后形成的不堪耕种荒地,但不含大量明末清初形成的易垦抛荒地,在无主有主的分类处理和前后相继的清查除豁中,形成了滞后性、层累性和系统性缺失特征。清前期垦荒进程中,这些荒地数字是统治者判断垦荒情形的重要依据,报垦也以荒地数字为基础展开。因此,尽管雍正以前山西报垦情形不佳,实际的荒地垦复进程应比报垦数字反映的情况开始更早、规模更大、完成更快,其空间发展过程也与报垦反映情况有所差异。
近代江汉平原粮棉种植空间变动特征分析(1861-1949)
李 辉
江汉平原粮食生产以稻米为主,其长期保持优势地位,并一直延续至近代。随着中外经济形势变动,在港口腹地因素推动下,棉花种植比例逐渐提升,作物种植的空间分工日益凸显。通过对江汉平原作物种植变迁的研究发现,小农所处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其种植选择,工业发展刺激了作物的种植扩张,港口区位条件限制了地区经济结构的升级。以此为基础,对经济理性与生存理性问题、近代经济发展动力问题以及内陆与沿海的发展路径问题进行解释。
清末民初东北亚的食盐进出口——兼论近代中国涉外盐政运作逻辑
张鹏程
在传统盐政运作逻辑下,食盐进出口历来禁止。清末以降,东北亚地区多次发生盐务交涉,迫使当局形成不同的进出口管理策略。食盐出口有维护商民生计、拓展土货销路、维系宗藩关系等效用,且不直接损害国内盐政,因此借渔盐出海的制度缝隙得到默许。食盐进口则对国内盐政体系有结构性破坏,严禁态势继续维持。进出口的管理差异表明,政府对涉外盐政的实际态度主要取决于国内专卖体系的行政安全程度,同时不排斥必要的对外市场交换,体现近代以来传统盐政运作逻辑在内、外两方面的深层次延续。从冯桂芬测绘方法看中国近代地图绘制的转型问题
任桂磊
晚清思想家冯桂芬在其代表作《校邠庐抗议》中设计了一套地图测绘方法。该法以计里画方为基础,融角度、距离、高差测绘为一体,在川沙厅丈田绘图工作中进行了有效实践,也部分施用于同治《江苏全省舆图》的实测工作中。冯桂芬的地图测绘方法继承了中国传统的测绘技术,又适应现实需要进行了改良与创新,不仅折射出当时社会对准确地图的追求与渴望,亦透视出时人对先进测绘技术的探索与关注。它为研究中国近代地图绘制的转型问题提供了一个切入视角,而隐藏其中的是中西知识碰撞交融的复杂进程。
乾隆西极纪功碑址的寻找与定位
侯杨方
根据清代实录、志书,以中外考察报告、照片与地图作为线索,一个世纪以来首次寻找到了远在境外的乾隆西极纪功碑址,精准定位,将这一成果及时呈现在《丝绸之路地理信息系统》中以供学界与社会进行重复性检验,并绘制在《清朝地图集》中。此碑是清朝极盛版图形成的重要标志。
《孟子》“石丘”地望考论
樊 宁 谷玲玲
《孟子·告子下》有“石丘”地名,综合上下文意、传世与出土文献中古音
通假字,推测“石丘”或为《左传》中“赭丘”,位于宋国国都商丘(今河南商丘)
附近。
孙吴故鄣郡新考
常泽宇
今人多据宋代地志推定吴景帝永安中曾置故鄣郡,然《三国志》相关记载表明,至迟吴大帝赤乌十三年时已有故鄣郡建置。故鄣郡旋置旋废,于吴末帝宝鼎元年之前或已废并。
编 辑:宗晓垠
审 核:程心珂
历史地理研究编辑部 | 关注我们
在线投稿 : http://www.lsdlyj.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