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奉化师范③:那年毕业,你我正值芳华

宁海教育 2022-10-17

     奉化师范录取通知书到的时候,学校还特意附上了一张小纸条。我记得上头写到要带一样乐器,还告知寝室放皮箱的水泥框子的尺寸等等。在那时,温饱还成问题的情况下,很多人和我一样,人生估计还是头一次听到有“乐器”这一说。父亲在文革期间,是村里京剧班子中的京胡手,但是,自我记事起,我就没见到他拉过京胡。小学、初中,正是长身体,学知识的黄金时期。可有几个中师生的日常生活不是在田间地头忙碌,啥叫“艺术”?那根本与生活不沾边。记得,我当时是买了一把口琴,后来无师自通,竟也学会了。


       永远不会忘记,我的老巢——2501。

狭小的搁板,容不下我“豪华”的木箱。


    装行李的箱子是托一个堂叔做的。说实话,对于这个箱子,我更倾向于买一个,哪怕不是一个皮箱子,一个小小的木箱子也好。可是,父亲的第一反应就是做一个,何况家里还有前几年砍下压干的樟树板材在。做也就罢了,堂叔尺寸理解错误,硬是按照学校实打实的尺寸,给我做了一个“航空母舰”般的木箱子。记得师范报道那天,拿到寝室一放,傻眼了——箱子放的东西是多了,但是,箱子放进水泥搁板里头,却不能在里头掀开,以至于以后每次要拿放点东西时,我都得把箱子挪出“窝”才行。毕业后,怎么把箱子带回家也成了个问题。


左:求学、工作时买的乐器——二胡、京胡、板胡、越胡、箫、笛子、口琴、埙,还有找寻不见的葫芦丝、唢呐、镲等,都不精通,无师自通。

右:退出历史舞台的那只大樟木箱子。


    回来那天,恰巧没有直达宁海的班车,我一个人背着个大箱子,到奉化南站、下陈、西店、梅林、上应,一路辗转,终于安全抵达,累得我够呛,但是好歹没有把整个箱子丢在异乡。不过,那时的中师生,没有一个会把贵重的东西丢掉。在那个年代,在父母的教育下,孩子的眼中,哪怕是一块毛巾,一双拖鞋都是要带回家的。与之相比,感慨现在的学生,真是“去时空空,来时空空”,“行李”这一概念真成古董了。


    在这儿冲过澡、洗过衣服,那双崭新的白跑鞋被我洗成“黄跑鞋”。

大家曾经洗饭碗的地方。遗憾的是,那些师范就餐时的饭碗已经遗失,记得我的饭碗和热水瓶编号是“109”。


    说起奉化的南站,在我想到要写回忆关于奉化师范这篇文章时,我打电话给我的师范同桌,问他:南站还在吗?他说还在。这样问不是不无道理,因为,我们这些奉化师范毕业的中师生都认为:像母校这样地处“荒郊野岭”的地方,怎么到现在说没就没了呢?更何况南站地处如此繁华的地段,那些地产商的触手不可能不到那里呀?幸好南站还在,每一个奉化师范毕业的学子都有他的记忆,因为,去学校报道的第一站就是在那里汇合的。


现在的超市,曾经的南站。



    和无数奉化师范学长、学弟们去报道的那天一样,1992年的8月,天气也是无比炎热。那批第一次出远门的中师生(宁海、象山、奉化、北仑部分),在父母的陪同下,来到一个既遥远,又是咫尺之间的陌生县城,心里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那时,宁海到奉化,还没有直达的班车。我是梅林的,那种蓝皮客车从梅林出发,一路途经凫溪、西店、下陈、尚田等十来个站头才到奉化南站。每一个站头都得上下客,所以,在现在看来只是40来分钟一节课的路程,那时候得开上两个来小时。这也是我有生以来坐得最远的一趟班车。



     相比于初中生活的单调而言,师范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一日上七节课,一些舞蹈、琴法、语基、心理学等全新的课程是我们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晚上还有夜自习,上上推普课,那时整个校园灯火通明。夜自习结束,大家便自由安排。有人去琴房练琴,有人去阅览室读书,有人则去操场锻炼。那时的奉师人真正生活在一个“世外桃源”一般的世界,如果经济允许的话,可能生活会更精彩,或者相反。现在回想那时的生活,虽清苦,但充实。

吹笛的少年。悬挂着众多音乐家画像的琴房。


    周末照例两天的休息时光。教室里放了电视机,那时,男同学们迷恋上看乔丹,整个上午,一群人就窝在教室里。要是喜欢,还可以去奉化大街上走走。奉化师范坐落在大桥镇,镇上还真有一座大桥,经常看到桥上有人在钓鱼。还真是的,硕大的桥墩周围,游着许多大鱼。只是,这桥现在早已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一座现代化的廊桥,只是,对一些奉师人而言,怎么看,怎么不是味道。


而今改建的“惠政大桥”难有20多年前的古朴和沧桑。


左上角曾安放着电视机,我们曾在这里仰望外面的世界。


    说实话,说是大桥镇,其实就和我们的老城关一样,充其量,只是名头好听一些,唯一多了点奉化剧院、中山公园,还有电影院,至于其他的,也只是和一些普通乡镇差不了多少。那时没有听说过奉化名头很响的“奉化牛肉干面”,可能是自己吃不起吧,兰州拉面、葱油饼还打肿脸皮,充回阔佬。



    电影院附近是我们去得最多的地方,因为,那里最繁华。电影院隔壁有家影像店,老板是位四十多年纪的妇人。店面很小,墙壁上挂满了磁带。不同的时代,相同的年纪,我们那时候也“追星”,四大天王、郭靖黄蓉、大话西游、饿狼传说……偌大的店面,可以让我们驻足半天。那时,这老板娘赚得是盆满钵满。不过,世事难料,有一次在与奉化同学再次回忆起她时,说是她家庭出了重大变故,现在生活很是凄苦。人生呀……


电影院,还依旧;炸鸡铺(音像店),人难见。




翻新的“服装城”,那时,你可能去过。

惠政路,奉化曾经最繁华的一条路。奉师人,你一定去过。

往期推荐  点击题目即可跳转

    作者 |自愚自乐

编辑 | 沙海

   责编 | 王小飞

宁海教育 | nhxedu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获取宁海教育信息

投稿邮箱 | 368704069@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