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公益人跨界成长,运营思维和NGO项目的碰撞

念纯 念纯 2022-10-09

在锦基金的筹款线下营中

被意外的邀请分享朋友圈传播的技能

以前因为你的朋友圈好好看呀

会不定时的有传统公司邀约

去分享自己朋友圈打造的技巧

表情包走一个,开心的看文章写东西

经过“一家一画”的项目筹款后

对于我们NGO公益人来说

朋友圈的作用

完全不压于支付宝的智能推荐池等流量平台

而流量平台的C位不是人人都有的

在自己朋友圈

可以从0开始,受自己把控,关键是免费


朋友圈的开端

1


最早开始玩朋友圈,是在大学开始“赚外快”的时候,前期的朋友圈都是自己的生活,因为爱好旅行和社群活动,爱记录的性格把朋友圈的内容填充的很丰富。


一开始的定位就是碎片时间来赚钱,所以需要固定时间的兼职都没有考虑其中,想来想去动了微商的念头,时间完全是自己控制的。


观察当时不到600个人的朋友圈,多数都是在户外的时候认识的,如果我去买化妆品之类的,肯定不符合我自己的“气质”,要知道在大二之前,我靠着大宝熬完整个冬天,清晨室友早起化妆,我用这个时间在床上做梦。


那段时间很迷恋文玩和银器,自己身上的串串也时常引来别人的好奇,比起市面上10块钱3对的耳环,文玩和银器给人的质感是甩好几条街的。


这两种物件都有自带的属性,越老越贵,市面上的配饰如果质量不过关的话,时间长了,褪色生锈是常有的。


恰好自己喜欢,静妞又在拉萨和尼泊尔之间飞奔,手里的物件好些都是来自她的代购,价格和质量自己都可以接受,所以就开始啦。


在朋友圈卖文玩有两年半的时间,一直把产品和自己的生活结合在一起发圈,对于照片有洁癖的心里,把美感不好的图片过滤掉,文字偶尔粘贴,多数是自己的原创。


收益效果不比在外兼职的同学差,自己还算小确幸;


省下来的时间去别的公司见习或者忙碌自己的事;

赚来的钱支撑着我在老家的所有花销,偶尔有盈余的时候在P2P薅点新手羊毛。


特意去问过之前比较忠实于我朋友圈产品的伙伴,为什么两年多以来,会一直跟随呢?得到最多答案是:你的朋友圈积极向上啊,一看就是个靠谱的,价格不贵,拿回家经得起检验,有问题也会及时的解决,与其在淘宝上找陌生人,不如找你......


毕业后,因为工作原因,保留了给一个朋友公司供特产的渠道,其他的没有精力就放弃了。


运营圈子计划年会上YTT分享过一个观点,大致意思是说:在你自己有点感知力、摸着石头过河去做的时候,知识付费更系统的让你知道前因后果,做起来更有底气


我想我是属于这类人,幸运的是我摸着石头过河时,把试错的成本无意间降低很多,几乎0成本。


在去年年底,上完小老师的运营私塾课后,倒回去发现当时摸着石头过河的那套,不就是运营的用户+产品+内容思维哇,一不小心把运营全栈的内容在自己朋友圈搞了个遍;

私塾课毕业

把这些东西用在目前的NGO工作,也同样是很顺手的事,毫无违和感的提高工作的质量,下面我们来好好说说,运营思维和NGO;


谁让我是一个不谈“情怀”,只谈“预算”的公益人呢.


朋友圈的输出

1


不做微商之后,我反观自己朋友圈前半截的生涯;在无形的积累下,朋友圈给与的保障虽不能大富大贵,但也不至于饿死。


很多KOL说自己朋友圈是打死都不会出售的,虽然我的变现能力还达不到KOL的级别,但总归来说,朋友圈依旧是我的无价之宝。


在时常发圈时候,我把我负责的项目,参加和组织过的有意思的活动展现出来,偶尔会在深夜加完班后,抒发一下95后空巢青年的碎碎恋,常常收到有些朋友的评论:你的生活好丰富呀;NGO 同行说,为什么同样是做项目,你们的就那么有意思呢?


作为NGO的公益人来说,朋友圈无疑也是和资助人,受助人保持良好链接的渠道。


文艺点说,我每天知道你在干嘛,只要你好,我就放心了

现实点讲,每个人一天就是24小时,我们都有自己的事,谁天天私信问你好不好呢?


4月份,一家一画的项目开始上线,这个项目的点很小,和闺蜜们过年回家,一起为我们山里的家庭拍一组全家福。


项目想法源于我们对于全家福这件事上,或多或少的有些遗憾,加上各自共同的技能整合,从拍照到修图,印刷和文案,都是不同闺蜜擅长的部分,组合起来,就是一条蛇的产业服务,所以就想,把大家擅长的部分串起来,共同做好一件事。


项目出来之前,和老大就探讨过,我想用这个项目来把学到的运营思维落地,同样也是检验自己的不足,是骡子是马,总该给大家看看,纸上谈兵始终来的不痛快。


项目的文案设计开始,就邀请闺蜜们一起探讨,他们来自不同的行业,给出的建议十分丰富;在传播期间,因为前期对项目的参与,任何人问到项目问题,他们都可以作答,小的问题能独自解决;


项目准备上线到正式上线的空白期,我们对目前手里的资源进行梳理,志愿者和资助人,那些人群会为我们提供流量,那些伙伴会成为我们的金主爸爸,那些资源是在项目执行中可以助我们一臂之力,那些人群会为我们转发,这些人群的关键人是谁,我们应该怎么去撬动他们,都有一一分析,拿着分析结果,各自分头行动,必要的时候,5个人一起上。


项目上线之后,把所有需要的物料整理出来,海报,不同人转发朋友圈的文案模板,图片内容,每天需要达到的目标和海报曝光量,我们群里输出的内容,以及在长期筹款时间中,那段时间由那些人群输出,持续两个月的持续作战,我们怎么蓄势;


5月份我们集中开始宣传,几个公众号同时转发的阅读量在3万+,联合商家的单张海拔曝光量最多的有5万+,算是给我们开了一个很好的头目,在后面的宣传中,自然的形成转发的矩阵,志愿者帮我们维护,筹款大使在自己负责的群里带我们的节奏;


前期一系列物料准备,所以在正式推广的阶段,很多伙伴诧异,们的捐赠就怎么简单?你们参与过程真的就是随手公益,连朋友圈的文案。图片都有。


这恰好用到的用户思维,记得运营课上有说到,在用户线上购买中,多一道程序会从上一环节中减少50%的成交率,我想买东西都是这样,捐赠也肯定的,毕竟大家献个爱心就是举手之劳的事,太复杂的环节谁有愿意呢?


筹款中,我Get到一个很重要的点:在朋友圈维护中,你所传递的信息80%决定着在你需要的时候,有多少人为你站台;


自筹结束后期,我私信过很多主动为我们转发的伙伴,为什么看到帖子后会主动的转发呢?很多伙伴给了我这样的答案:因为感觉你做事很认真呀,你平时的项目很好玩,这个应该不会差......


而这些信息的传递,全部来源于我朋友圈平时的内容;把有价值的东西和大家分享,把每一件事背后的意义彰显出来,时常也在自我反思和自我成长


NGO人把项目设计的内容,团队脑暴N次的过程,在项目执行中的感悟,都可以成为朋友圈很好的内容,加深和资助人,受助人的链接;


小马老师说朋友圈至少要花80%时间去做内容,20%时间去变现;反观一下自己,在内容上占据的时间起码是在85%以上,这些内容并非单纯的发发圈去秀,在落地的活动中,自己的准备,学到的东西,怎么运用,都是内容,发朋友圈只是最后一步;


大家平时都能看到你的努力,看得到你为项目的付出的心血,自然为你站台;反之,如果朋友圈前期没有积累,你突然要做这件事感觉很突兀,人家凭什么要相信你呢?


朋友圈给NGO人的启迪

1


我想每家NGO都面临着筹款的问题,很多筹款平台都能上项目,但根据实战经验来看,没有C位的曝光和自己的链接,筹款的效果微乎其微。


然而C位有限,不是每家机构或者每个公募都能拿到的。


我们找平台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他们的流量多,可以背书,筹款相对容易,所以大家对朋友圈不太引起重视。


朋友圈一个微信号5024个的位置,你有5000位好友,如果有5%,也就是250人愿意为你的项目转发站台,每个微信好友的数量在1000左右,曝光量都是2.5万,所以维护好了朋友圈资源不比一个大平台差,而且朋友圈的C位是自己决定的;


好友每天在朋友圈看你,5000个人实实在在的,通过内容不断的链接和背书,在筹款的时候比撬动一个陌生人更加容易。


看的见项目背后的努力和成长,如同自己看着长大的孩子,总比在轻松筹上给一个陌生人捐款更容易产生黏性。


我们总陷入想去拿到更多的资源的困局中,并没有发现自己的朋友圈就是一个资源池子,你想要的都有,但你不维护只能看着它溜走无能为力,然后不断的找资源,不断的丢失,很困惑,不知道所以然。


朋友圈对于我个人的启发

1


通过走心真实的内容输出和输入,我的朋友圈目前形成一个良好的小生态,有些需要的资源发个圈就能链接上,而且多数为头部人群,更加的好谈合作。


注重平时的炼成,更加的自律;在朋友圈的内容上,与其说我在不断的输出,不如说我在输入,只有脑子里有货之后,才能更好的告诉别人,所以这也是激励我不断去学习的方法之一;


成长的目的不是让别人看见,而是给自己蓄能,被别人看见给自己加分,有怎么不可以呢?


你永远都不知道你会什么,去寻找更多的可能性发现不一样的自己,然后会有很多有意思的收获,比如:原来高大上的东西就是这么的简单,比如很简单的一个理论,落地起来这么的复杂......

有的伙伴说:你在朋友圈发这些,不掉价吗?我凭着自己努力得出来的结果,为什么会掉价?


如果说朋友圈的高大上类似于卖减肥产品吹得天花乱坠的,今天喜提兰博基尼,明天飞大英帝国的才是真实,那样我真的做不到,而在朋友圈输出的这么久,除了和伙伴之间更紧密之外,我并没有掉价什么。


朋友圈不是韭菜,随时去割,你的输出有价值,更好的内容才能输入,如果平时不蓄能,关键时候神仙也不知道你在干啥呀


以上仅是一个入职1年全职NGO公益人的薄见之谈,很多前辈在这个行业深耕数10年,有着自己的见解和方式,同样值得我们去学习。


 最后,想实名表扬一下入职以来贵人们,这篇文章的沉淀,有他们很多的输出,全职的一年,给自己一些记录,同样献给陪伴我成长的你们!

守望家园的07叔,高中带我在芦山灾区做志愿者,一晃我在NGO的8年中,多数都是他在带领着我成长


积善公益中心王维老师,我的NGO全职献给了积善之家,我们今天还在讨论说,如果换做是现在的我,根本没有勇气去选择全职,恰好她明确表示给我兜底后,我这一年才敢使劲的造,才敢把很多天马行空的想法拿出来玩


壹玖公益李三乐老师,我从项目书不知道是啥开始,教我在怎么筹款,怎么处理项目,有了公益界老司机的开路,这一年的成长就是加速器


运营圈子计划的发起人小马老师,第一次见她的时候,我能感受到她内心的崩溃,啥都不知道,啥都敢问;在圈子成长的7个月,她让我看到运营思维在NGO的可能性,跟着她尝到成长的甜头之后再也没有停下来过


泉水生活园那是我们17个伙伴共同建造的自然之家,我有一小块土地在哪里,土地里有很多伙伴,拔不完的杂草和不停生长的水花生,他们和我的菜一起生长,我的菜经常长得很奇怪,懊恼过为什么我就和他们的不一样?在土地给我的答案中我知道,其实每一件事物都是不完美的,包括我也是一样,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和伙伴共生也是一种修行,我们不在去纠结失去什么,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得到什么

2019,公益人抱团成长


—END—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