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毕业一年半,给理想的生活加把火!

念纯 念纯 2022-10-09

临时从昆明飞回泸州,在飞机上装着一些糟心的事,写目前生活,应该别有风味吧;和朋友约好的花市没有,和师兄约的饭也没成。


但生活哪有风调雨顺呢,只是计较的多与少而已,眼睛放在哪里,看到的就是什么。


下半年的gap  day选在了云南,发了简单两条朋友圈之后没有在更新,一边留恋青石板的古迹忘记好好的拍照,一边被去的村子震撼到,原来真的有保存的如此 完好的地方;

 

很多朋友留言,出行没有提前告知,早知道安排时间一起去呀,或者直接约了下一次的行程。中间除了同行的伙伴说最近的近况外,好几个朋友也在说一些糟心的事。


用一些美美的照片疗愈郁闷的心情,或者认真的听着。

边走边看

从小在交界处长大的山里娃,云南贵州是不陌生的;村里不免有本地人娶了云南的媳妇,或者那家的闺女嫁到了贵州;说起来是几个不同的省份,其实对于边界的人来说,就是一条河的距离。

 

建水是云南保存比较完好的古城,老漂12年时在这里住过大半年,那时候他的年纪和我现在一样,听着他穿越7年时空的的记忆攻略,一边找着当时的足迹,好多东西都物是人非,前后变化的现场直播,让这个古城变得更有趣。

 

2毛钱数玉米粒的烤豆腐,变成5毛钱一块,一手微信支付一手翻烤;

朝阳楼门口早已不是随处可见的担担豆腐;

下棋的老人们还在,不知道是不是同一批人;

城门上风铃的摇曳的声音脆耳,在嘈杂中不失自己的美调。


去过丽江,去过阆中凤凰镇远,建水不是最惊艳的,大街小巷极少有特意为游客开设的摊位,更多的是服务当地人。


10块钱3件的物品主要是生活的,不是景区卖给游客的纪念品;花20元钱能吃完整条街的小吃,坝坝舞配上凤凰传奇的音乐,不影响在湖边散步的人。

 

老漂不止一次的感慨说,建水让他知道什么是怡然自得的生活,也是第一次发现老建筑的美;那半年几乎走遍所有红河州所有的古城和老村。


在后来他的工作中,这段经历给了他很重要的参考,一个人似乎更加体悟生活的意义。

 

我想,如果我会再来,肯定也会喋喋不休的给我的朋友种草,因为它是让多数人都消费的起的美好生活的样子。


不管什么收入什么职位,在吃烤豆腐这件事上,也只能围着火炉,如同成都你想吃的好吃的,挤地铁和开宝马的都要遵守先来后到。


这次出门带了一个老朋友,被兄弟帮戏称“奇葩组合”,原本定下的行程一改在改,最后都提前各回各家。和银川的东丫小叔一样,丫头,你说去哪里就去哪里。

 

在好的生活面前,每个人都是平等的;

幸福感这件事,不是钱多钱少说了算的。

 

有些执念,需要更好的规划

古城和古村是我旅程的执念;

单独出行或者有伙伴,住上一到两个晚上,才是圆满;

梦想着自己在某一处有座院子和一小块的土地;

没有毕业前,觉得这种生活遥远,起码也是XX年之后做的事情;


毕业留在成都后,发现这种生活就在身边,在去年下地之前,我总认为这么年轻就开始种地,浪费光阴;


但这是成都呀,穿着老北京布鞋下地和踩着高跟鞋上班不冲突的。

 

很多前辈说,刚毕业就好好练就一种技能,成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我把这种技能分成生活和工作:

工作技能,我安身立命之本;

生活技能,在间隔时间中,我依旧保持自己喜欢的事;

 

工作上,项目管理和传播是我的优势,在一年半全职打磨中,可以开始为需要的伙伴去分享很落地的经验,都是实打实经历过的;


从全是输入到自己慢慢的输出,这个过程不算是快的,它让我一走一步,过的很踏实;

 

生活上,把自己喜欢的拿出来;知识付费很很贵的年代,怎么样才能最具性价比的拿到自己想要的?

 

技能交换是我目前在实践的一种,自己拍活动和写推文的技能,去置换我想要参加的活动,或者在业余时间为一些好的社群免费服务,它持续不断给我输入的价值;


在柳江时,我们常发起蹭饭趴的活动,同频的人聚集在一起,吃吃我地里的食材,说说大家最近的情况和接触到新鲜的东西。

 

今年最大胆的事,将二者首次的结合起来,用最小的可行性去实践;


4月份联合闺蜜们发起“一家一画·全家福”项目,拍照和项目管理是我会的事,和闺蜜们最大的共性就是我们的从小生长的村子,将他们组合一起发生新的化学反应,过年我们回到村子里给村里人拍一组全家福。

闺蜜和恋人一样,走到最后一定是同频的;每年做点我们共同的事,给我们一个相聚的“借口”。

 

用有点抠门的习惯,为品质买单

大学中的某一段时间,有点小骄傲;

总觉得自己好不容易赚了点钱,不要亏待自己;爬个山给自己置办了身鸟装,买鞋子也只看款式,不看价格;


直到有天发现银行卡上连200块都刷不出来时,心里没底;晚上回到宿舍子床上拉了账单,两个月的时间花完自己所有的积蓄,不知道钱用在哪里了;

 

买来的东西,有一大半时用不着的;后面家里出事需要钱时,2到4折的价格让他在闲鱼上发挥自己最后的价值,前后不过是半年的时间。

处理完家里的事回成都时,第一件事就是把所有的外债和收入列一个清单,给自己设定目标还钱,让自己在某些方面“抠”起来;


购入的物品都是能反复多次使用且性价比较高,消费的东西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很少为品牌和面子买单。


记账是一直坚持的,一直感觉用不了多少钱;上半年每个月的清单下来总是吓一跳,在没有必要或者能减少支出的地方节省,挤挤公交车没什么的。

 

我是爱出去晃荡的人,除了有时候主办方安排之外,自己和同伴晃荡用最少的钱玩出最好的品质;


9月去了峨眉,整个费用车票最贵,住了很好的酒店,也吃了很棒的火锅。好的品质是需要一定的消费能力,但不是决定性的因素。

 

但在保障、食品、知识付费上,没有任何犹豫;


保障

妈妈的商业保险按照最高额度配置,今年和雷丽

姐(专业第三方保险经纪人)沟通后,给自己现目前阶段配置相应的保障,最大可能性的减少意外带来的经济损失;


有了父亲的变故后,保险算是自己应对紧急情况的底线,但并不意味着有了保险就没有风险,该努力和该赚钱的地方仍旧不能松懈;

 

食品

因为工作和自己习惯,一直在关注;

用比普通食材价格贵一点点的价格,购买一些安全的食材,多出的那一点消费是我少在外面吃一顿饭就能补齐,并不会影响整个开支;


从一年级开始寄宿学校到大学毕业,拥有一个能做饭的小家是一直心心念的,找房子首先看的是干净的厨房,淘一些自己喜欢的餐具,真正意义上给自己一个家


厨房和女主人决定一个家的温度,和租房还是买房没有任何关系;


租了柳江房子之后,在搬走之前成为很多伙伴在成都的聚集地,有家的感觉,累了的时候开门进来,打开冰箱给自己做顿饭,然后收拾完离开或者休息。


一切像是没有发生过一样,却悄悄温暖了很多人,4岁的侄女从泸州来住过一晚之后,不想离开,回家念叨了好一阵子想来我在成都的家。

 

知识付费

为有用的东西买单;在信息流量泛滥的环境中,知识付费提炼出相对精华的部分,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比如小马老师的运营圈子,近一年的学习之后,运营的底层逻辑服务了我的生活和工作,我成为她几个主要社群的管理志愿者,近朱者赤,越近越好。

 

今年9月份受邀在言几又“理想人生运营”系列中,分享自己在传统行业实战的经验;那些平时斜杠的部分,正是运营思维带来的启发;不局限于自己,低成本或者0成本的试错。


学习是在输入和输出中不断的迭代的,时间有限的情况下,优质的学习显得尤为的重要,知识付费算是一种“捷径”,在你明确自己的需求的情况下,越贵越有;


这一年半中,在以上不省钱的花销中,遇到一些相似的朋友,每个人都是经历过一些事后才体悟到这些的重要性,从事生态种植的新农人或者消费安全食材的家庭中,很多都是经历过病痛或者变故后,选择的改变;


所谓经验之谈,其实没有经历过很难懂得其中。上个月江河哥家蹭饭时说,以前开着一辆破奥拓翻唐古拉山,穿达板无人区,现在除非是要命,否则给钱都不干;

 

熟悉的朋友都知道,我很少去逛街乱买东西;

省下来的时间去看远处的光景或者去农场;

省下来的钱花在需要的地方,该“抠门”的时候,可以偶尔放纵的奖励自己一次,享受一下短暂的快感,继续努力才有动力,但不能成为常态。


最近经济压力小一些后,重新规划自己花钱结构,收入的50%用于平常的开支,生活,房租,房贷,中药等等,20%用于知识付费或者旅行,30%强制储蓄,一半理财一半存余额宝;

 

身边关系很好年入百万和月薪3千的朋友都有,拥有幸福感和能顺利面对变故反而不是高收入的人群,往往是那些将自己小日子过得风声水起,有合理规划的人


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是围绕着赚更多的钱来解决的,不看价格只管开心的买买买,也很难得到自己需要的。


这点在江河哥和娟子姐的生活中给我很重要的启发,郦姐今年生病之后,家庭财务减少一半收入,仍旧可以维持原有生活水平的处理过程,让我愈发的明白规划这件事的重要性。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人不规划何以去应对变故。

我们不排斥培养自己赚钱的能力,但真正的修行是在柴米油盐中;


之前实习工作接触过很多行业头部前辈,在有些犹豫的问题上我常会向他们请教,他们也很愿意给我一些真诚的建议或者掏心窝子的话;


我的习惯是先讲清楚自己的现状,面临的问题,以及目前初步的解决的想法,请他们在最后一步上把把关,不是盲目的任性做决定,这次临时从昆明混泸州也是这样,思考过几种情况;


在关键时候找一些智慧的人,有些话能一语点醒梦中人,不是陪你抱怨之后更加心烦意乱。

 

老漂的逆向思维常常被我吐槽,认识3年,不得不承认在很多问题的看法中,他比我高出好几个段位,亦师亦友,这点我服。


落地泸州了,悬着的心突然轻松了下来

这趟云南行程一波三折

感谢平时的修炼,在遇到问题时冷静的面对。


生活该踩得坑一个都不会少,鼓励将自己所感记录下来,我们曾经得到过很多人的帮助和恩惠,谨以一些体悟和几行字,记录这些路上的小波折,如果能给你一些参考,是我的荣幸。


---今日福利---

毕业一年半,前半年中规中矩的工作,后一年在和小马师父“偶遇”之后,运营思维让我折腾起来;我的本职工作不是专业的互联网运营岗,但并没有影响我在工作和生活中落地;

《我在阿里做运营》是小马师父孕育自己baby时候写的书,从她离开阿里回到成都,我算是年龄最小的一批受益者,也荣幸成为她音频课程的助理,书上的干货和她落地的案例真实的展现了,非互联网人也能将运营用于自己的生活工作;

这个月是书上市后第七次加印,如果你对运营有好奇心或者想要给现在的生活一些与众不同的玩法,欢迎在文末留言,截至11月2日凌晨12点以前,点赞最高的前两名可免费获得《我在阿里做运营》书籍一本,包邮!

念纯

NGO运营主理人

“一家一画”公益项目发起者

用文字和照片记录被忽略的美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