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是不会妥协的!”硬刚记者,被告上法庭,是谁看不惯易中天?

网络转载 人文英华 2021-04-24

作者 |浮世人物志
2020年6月,一纸举报易中天“破坏民族团结”的举报信被送到了北京市相关部门。
原由是一个叫爱新觉罗焘赤的人认为易中天在演讲中对他的祖先乾隆皇帝信口雌黄,破口大骂,破坏了民族团结,伤害民族感情。
这种玻璃心的举报理由让人啼笑皆非,不过当然最后易中天没有受到影响,熟悉他风格的人都知道心直口快“易怼怼”的美名。
上《百家讲坛》被质疑想红,接受采访被质疑作秀,写书被质疑捞钱,易中天在媒体上碰到的钉子可比这一封举报信麻烦多了,但他仍然一如既往的头铁,正面刚媒体,解释该解释的,而不理会那些无意义的指责。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易中天大火那些年的是是非非。

一、蹿红的“麻辣教授”

作为靠央视节目进入大众视野的教授,易中天有多红就有多黑。自第一期《百家讲坛》播出后,对他的质疑之声便不绝于耳。

有人说他不务正业,一个研究美学的教授上节目讲历史,有人说他只是想红,知识分子都要走出来恰烂钱,玷污知识的美名,还有人说他就是胡说八道,治学不严谨,要晚节不保……
对于外界的种种批评,易中天只回应道:我这是圈养动物跑圈外面来了,所以才挨打。
因为讲课风格活泼有趣,不拘一格,易中天在厦门大学教书的时候就已经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次次讲课座无虚席,场面火爆。
05年《百家讲坛》的节目组找到易中天,想让他做几期历史节目,易中天以为不过是换个地方讲课而已,于是便欣然接受了邀请。

同年4月,他所录制的《汉代风云人物》一经播出,《百家讲坛》的收视率便居高不下,易中天在台上操着一口带着湖南口音的普通话,在台上侃侃而谈,妙语横生,穿插其间的“帅哥”“公司”等现代词语生动形象,台下笑声连连。
当人们拿着遥控器换到易中天的节目时,只要稍微停留一会,就会被他所吸引,通俗有趣的讲课风格,独到的平民视角,加上易中天的个人魅力,一个个古书上的人物鲜活了起来,他用自己独到的讲述方式把《百家讲坛》的严肃讲坛给“盘”活了。
一个学者,单单靠在电视节目里的几堂历史课,火遍全国,喜爱易中天的年轻观众们纷纷建起粉丝后援会,许多小孩子也因为他的节目喜爱上了历史,可以说当时易中天的节目一举激发了民众们对历史的强烈求知欲。
他的《易中天品读汉代风云人物》讲稿集合出书后,热销全国,邀他做客访谈节目的专栏称易中天为“麻辣教授”,媒体送他外号“学术超男”。后来他在香港时,一位老太太叫住他,问他是不是易中天,一时间让易中天感慨良多。

那段时间易中天出门都要带墨镜。

二、争议与回应

人红是非多,知识分子收获名与利和语言颠覆历史学科的严肃性,这些热点让易中天招致了海量的非议。
主持人王志在采访他时,开头先问易中天变富和变红的感受,质疑易中天上节目的动机,让易中天哭笑不得,“难道这就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吗?”
之后王志又不断逼问易中天作为一个学者对上媒体的感受,易中天对这种问题显然没有了耐心。
他冷着脸说:“有时候舒适,有时候不舒适。”
“不舒适就是碰上一档无聊的节目,一个蹩脚的主持人,问了一堆八卦问题。”

“为什么在《百家讲坛》你现在最火?”
“没有任何诀窍,我就是平时怎么说话,到了那儿还这么说。”
“也有学者批评你,把历史通俗化,庸俗化,将现有的一些比如“垃圾股”这样的词套用在历史人物身上。”
“这个做法古已有之,只不过是电视媒体把它放大了而已。”
一位学者撰文抨击易中天“把庸俗当有趣,把俗解当真相”,易中天认为这不是把历史意义庸俗化,这只是用大白话讲出来的本质。
正是因为大白话,易中天的节目才广受欢迎,而批评他的人根本就不太看他的节目,那他为什么要改变呢?易中天一直强调说:“观众说了才算!”这是给人民群众讲的历史!
“我是不会妥协的,不喜欢的可以发动群众把我轰下去。”
“如果我也拿一本学术论文在那里宣读,恐怕台下就走光了。”
接着王志又问起易中天如何看待别人对他的批评。
“第一,指出硬伤,立即改正。第二,学术问题,从长计议。第三,讲述方式不争论。”
易中天接受真正的直击本质的批评,当他在节目中说出曹操做真小人,不做伪君子,隐隐透露出对后者的不耻,一位学者认为易中天在两端的对比中忽视了社会需要道德对人的克制与归化,在电视上发出此种言论并不是很妥当……易中天对此极为感激,并就此问题写了长达万字的文章回复。
在成名的同时,他也时刻保持清醒,“电视成就了我,但我也随时警惕电视会毁了我”。
易中天说自己由衷感谢自从上了《百家讲坛》后批评他,围剿他的那些网友和媒体,如果没有他们这么严格地要求他,他或许就膨胀了,或许就骄傲自大了,或许就不把谁放在眼里了,就此完蛋!

三、改变与坚守

我们回到王志开头的纠结中,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为什么知识分子必须贫穷?
在大众印象里,人们认为知识应该在象牙塔里被严肃对待,一提起学术问题,那就应该是清高晦涩,教师应该体面地教书育人,上电视节目教书获取曝光量,并领取报酬,未免有点动机不纯。
易中天无奈道:“一个教书匠凭着自己的劳动挣了点钱,怎么就撑破新闻界的眼皮儿了?”
易中天原先做的是美学研究,在经历了对学术界的失望和学术领域的改变后,易中天转向了中国的历史研究。
易中天年轻时曾到新疆下乡,后来在那里教书教了十几年,那段经历让他熟知底层劳动人民的状况,也练就了他平白通俗的语言。
后来易中天看了李泽厚先生的《美的历程》和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惊觉原来学术还能这样写,思考过后他决定彻底改变自己的学术风格。
易中天的师兄在讲台上突发意外,英年早逝,他去吊唁时发现师兄家中家徒四壁,空荡荡的只剩下一屋子的书,凄凉无比。那时易中天又开始反思为什么知识分子就该贫穷?
他在给师兄的挽联中写道:
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叹人间从此惜年少;
身跻九流,家徒四壁,问天意何时重斯文。
自古中国知识分子提倡安贫乐道,但是为什么乐道一定要贫穷呢?谁规定说读书人就该贫穷?如果说一个社会的创造知识的人是穷兮兮的,那么这个社会合理吗?
每次做客节目,主持人都要提到易中天获得的财富与名气,还有什么不务正业......
大众的苛责与质疑一直伴随着易中天,但他回答问题时所坚持的内核一直是不变的,从他谨慎地回答背后,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通透又固执的易中天。
在2011年《新周刊》创刊15周年的庆典上,易中天的颁奖词是:“他一度是中国电视史上最成功的学术布道者,他点燃了公众的求知欲。”
他用最通俗的语言向大众讲解历史,传播历史观。
易中天自称自己是一个萝卜——草根,健康,怎么吃都行。他追求的正是这样的一个目标,老少咸宜,雅俗共赏,学术品位,大众口味。
从节目和出书的热度反响来看,易中天的确做到了。





▍延伸阅读

易中天:中国人为什么爱请客吃饭?

易中天:其实焚书和坑儒是两回事,秦始皇坑杀的不是儒

易中天:中国的“贵族精神”是如何丢失的

易中天:中国人为什么爱捉奸?(深度)

易中天:一万个海瑞也无济于事

马国川:易中天的苦闷与“突围”

易中天:我的考题没有标准答案

易中天:只说真话不说假话,你也可以做到

易中天:以德治国遍地伪君子

易中天:你想做一个问心无愧的好人吗?

易中天:现在官场有一种不正之风

易中天这视频虽短,信息量不少

易中天:现状不可描述,未来无法预测...

易中天教授北大演讲:文明的意志与中华的位置

易中天:当了皇帝不可能不是王八蛋

易中天:中国历史纵横谈

易中天:猪圈里的一只猪得了抑郁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