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很多人,都死在了朋友圈。

2018-04-08 读书做人网


点击下方图片更多精彩内容


这桩性贿赂几乎搞垮了整套领导班子,女主角不到二十岁

只保护首长的神秘部队,背景惊人 





以心换心,自然收获真心。


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安安朗诵




单位不景气,去年跟着朋友做了微商,没想到,微商这一年似乎没有了朋友。


许多老同学、老同事、甚至是亲戚朋友,他们即使没有删除也大都屏蔽了我,而你跟他们不一样,你和你家人的袜子都是买我的,谢谢你舟哥,我发自内心感谢你。




谢谢你,把我一直都留在你的朋友圈。


小丁说代客把他拉黑了。他把电话锤过去,质问代客为什么?


代客反问,你是不是屏蔽了我?


小丁说:


没有啊,我没事屏蔽你干啥,你发的动态我都看了啊,前两天你不是还去环翠峪爬山了吗?


代客更生气了:


你都看到我发朋友圈了,为何从来没有见过你给我点一个赞,或是留一句言啊?





小丁无语了。一直以来,他很少发圈,也懒得点赞互动,可是他实在想不到,一个赞,对一些人而言,有这么重要。


自从有了朋友圈,很多人就变得敏感了,发圈后,谁是第一个点赞的,谁是认真地评论了,谁是装作没看到的,内心都会产生一些微妙的变化。


就是这样的点赞和评论,让我们对朋友的态度有了全面又片面的、正确又错误的认识。


有人说,有了朋友圈,心都变成了玻璃,一碰就碎。


其实,每一个人在发朋友圈时,都期待朋友们的关注。


因为,每一个简单的点赞背后,都是默默地喜欢和“朕已阅”的诙谐。


点赞应该是最简单、最方便的情感互动,也许感情并不仅仅靠点赞来维系,可是如果这么简单的事,你却吝于给我,那么在你的心里,我又是处于一种什么样的位置呢?


所以,很多人,都死在了朋友圈。


“朋友圈第一条点赞,谢谢。”


相信很多人都收到过这样的消息,发消息求赞的,大多是商家集赞的活动,很多朋友看到这样的信息,都没有当回事,没有去点赞,很快也就把这件事忘掉了。


好友张杭却不一样,收到这样的微信,只要看到,她便第一时间去点赞,然后回复“已点”。


也许很多人对此不屑一顾,但她觉得,点个赞而已,又不是什么难事,举手之劳,何乐而不为。


张杭说:


  • 不论是谁,哪怕是微商和广告,她也会去帮忙点个赞,这其实就是一种礼貌,也是一种尊重。



张杭的与人为善,使她收获了许多友谊,她朋友圈虽然动态很少,但是点赞的朋友却很多,一些从未谋面的好友,还会给她寄来一些小礼品或试用装。


朋友圈的那个“赞”为什么设计成“心形”?


因为所有的点赞,在朋友看来,都会心生温暖。


以心换心,自然收获真心。


微微一笑,很倾城;微微一赞,很暖心。


谁不期望活在别人关注的目光里,谁不希望发个朋友圈瞬间点赞上百、留言刷屏?


由此来看,点赞是件大事。


一个不经意的、小小的点赞,其实就是在表明自己的态度:“嗨,我一直在关注着你。”


在社交阵地变化的表象下,不变的是我们的人际关系。朋友之间感情的分量其实并没有发生变化。


只是以前半年才写一封信,薄薄的两张纸,字斟句酌、小心翼翼,现在每天都能点赞,每个赞中蕴含的感情浓度虽然降低了,但是总量并没有减少。



我们的死党闺密、知己好友,以前是每天见面,现在转移到微信上,仍然是每天都有聊不完的天。


现在的点赞之交,不过是我们以前见面点点头的朋友。


  • 在这个点赞的时代,我们不可能频繁联系所有的朋友。


  • 如果你长期不给列表里的人点赞或是评论,好友会疏远,熟人会陌生,路人会等删。


天地悠悠,过客匆匆,潮起又潮落,恩恩怨怨,生死白头,几人能看透。


微信朋友圈,也是我们的三千红尘。


没看够?更多好文在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