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全集

时点心语 2021-05-22
文物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由中央宣传部指导,国家文物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策划出品,全国近百家文物博物馆单位鼎力相助。自2018年元旦首播以来,已播出第一季、第二季、第二季共75集,每集5分钟,讲述中国文物故事,展现中华文化魅力。


《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一季
长按图片
识别图中二维码观看视频


第一集
人头壶:最初的凝望

人头壶的形神似在说话,人类的历史中人是主角,人头壶是人的造型。那个时候是母系社会,人头壶体现了母性特征,蕴育生命。


第二集
贾湖骨笛:穿越九千年的笛声
把仙鹤的翅骨凿成乐器,这是一次勇敢的尝试,一支朴素的骨笛由此诞生,它的孔排列上下不一,吹口也还没有那么讲究,但先人们用神奇的灵感创造了一种朴素的乐器,并延续发展、不断丰富。



第三集
陶鹰鼎:陶,醉了六千年
陶鹰鼎是中国远古陶器中最特别的一个,它是六千年前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陶塑。仰韶文化以彩陶为最重要特色,器物多是生活用品,陶鹰鼎是唯一一件以鸟类为造型的。



第四集
龙山蛋壳黑陶杯:0.2毫米的精致
四千多年前,中国黄河中下游龙山文化时期,最质朴的材质邂逅了最巅峰的工艺,出土量极少的薄壁黑色陶杯留下了那个时代的千古绝唱。



第五集
红山玉龙:寻龙玦
在内蒙古翁牛特旗发现了一件神秘玉器,玉器雕刻的动物鼻头上翘、眼睛微凸、颚下有网格状的纹理,项背上似鬣毛,有飞腾的动感,造型简素,玉质温润光洁。


第六集
凌家滩玉版玉龟:玉中谜藏
凌家滩玉版玉龟——玉中迷藏,有人说它和星象学有关,有人说这是数字起源的数字卦,也有人说它和历法相关,还有人说这是传说中的洛书。



第七集
良渚玉琮王:神之徽章
它的目光,穿越五千年望向我们,用我们尚未了解的语言,讲述着文明起源的秘密,良渚玉琮王,神之徽章。

第八集
镶嵌绿松石铜牌饰:金玉共振

镶嵌绿松石铜牌饰,出土于二里头文化(公元前1750-前1530年),弧形铜胎上镶嵌许多绿松石片,排列成兽面纹。在烈火中范铸的贵金属——青铜,镶嵌本土崇尚的玉石——绿松石。金玉共振的局面,开启了东亚的青铜时代。

第九集
殷墟嵌绿松石甲骨:刻辞骨柶

这是中国博物馆现存的唯一一件文字镶嵌绿松石的甲骨。田猎好比当时的军事演习,是重要的仪式。野牛体型巨大,难于捕获。为了纪念这次田猎,王将此事刻在野牛的肋骨上,并嵌入象征王权礼器的绿松石,彰显权威。

第十集
后母戊鼎:国之重器

三千九百多年前,殷商国力强盛。工匠们正在铸造一个巨大的青铜器。这项工程在当时堪称尖端科技,从采矿,冶炼,运输,合金,铸造,修饰成形,过程漫长。它就是我们熟知的后母戊鼎,因鼎身的三字铭文而得名。


第十一集
妇好玉凤:凤凰传奇

这件玉凤线条流畅,风韵迷人,侧身回首,转顾生姿。它属于商王武丁的王后妇好。殷墟妇好墓出土多件玉龙,而玉凤仅此一件。也许妇好是当时最著名的女人,在安阳殷墟出土的1万余片甲骨中,提及她的就有200多次,内容包括:征战、生育、疾病,甚至包括询问她去世后的状况如何。

第十二集
鸮尊:一只猫头鹰的待遇

鸮尊,身高将近半米,头微昂,面朝天,双翅并拢,尾巴垂到地面,和两只粗壮的腿,构成了三个支撑点,稳稳地站立,通体遍布十几种形状各异的动物形象。外形从整体上看,有一种后世少见的扶摇直上的动感,被年轻人美誉为最呆萌的青铜器。

第十三集
利簋:刻下商周的界碑
西周王朝经常举行各类赏赐活动,当年作为西周官员的利,也得到了周武王赏赐给他的青铜,很是高兴。他用这稀有的青铜铸成了这件“簋”,故名为“利簋”。利的官职在当时叫“有司”,也就是个部门主管。这件簋,样貌也称不上惊艳。却被认为是镇国青铜器。

第十四集
何尊:这里有中国
一件记载祖先荣光的青铜器,一个跨越3000年的都城,都源于两个年轻人不忘初心的热血。器物内记载的文字更像是写给数千年后13亿中国人的信。当考古学家铭文里发现“宅兹中国”四个字的时候,无异于看到了埋藏了千年的谜底。

第十五集
玉组佩:把世界戴在身上
让亿万年生命的玉与数十年生命的人,将彼此的生命互相给予,就是人对天地万物之爱的表达。玉组佩,以毫厘的薄片象征巅峰,以静止不动比拟河流,流经了生死与朝代更迭。

第十六集
三星堆青铜人像:人性的光辉
在三星堆的祭祀坑中,始终没有发现用于祭祀的人牲,更不见一件兵器。三星堆文明的掌舵者,展示了超越时代的慈悲之心,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第十七集
三星堆青铜神树:生命之树
残高3.96米 ,由基座和主体两部分组成。树顶已残缺,基座仿佛三座山相连,主干三层,于山顶节节攀升,人们很容易联想它是一棵大树。

第十八集
太阳神鸟金箔:照耀古今的光芒
古人创造呈现的形象多是一种符号,一种象征,来指代想要表达的事物。金沙遗址中的目形器、鸟形器,其实都是与太阳有关的象征性符号,表达出古蜀人对太阳的理解,也是对自然现象的一种认知。


第十九集
大克鼎:一本打开的青铜之书
一个家族几代传承的荣耀,在沉睡了两千多年后,重见天光。大克鼎,一本打开的青铜之书,一段带着体温的口述历史。

第二十集
古滇国贮贝器:走下神坛的牛虎
从战国到汉武帝近500年间,在云南滇池附近存在着一个滇国。关于滇国,文字记载寥寥可数,但通过出土青铜器,可以触摸到这个神秘的国度。牛虎铜案,是战国时滇国的一个祭祀中摆放供品的礼器,它表达了古滇人对生死的看法,是对生命的赞美,对繁衍的渴望,对超自然力量的崇拜,是古滇国的青铜重器。

第二十一集
莲鹤方壶:莲花怒放仙鹤欲飞
与旧在莲鹤方壶的壶体中融合。这也昭示着,脱胎于老成持重的西周,经历大变革的东周,正在开始一场盛放,它振翅欲飞,抬头仰望着此后两千年中国的天空。

第二十二集
曾侯乙尊盘:复刻传奇
曾侯乙尊盘是失蜡法的标志作品,一名来自湖北的老人揭开其复杂外形的制造之谜。

第二十三集
越王勾践剑:胜者为王
越王剑与吴王剑如今都是无价的国宝,见证着春秋时代的最后绝响。被英雄抚摸过的剑,带着气吞山河的豪情,哪怕悄悄靠近,寒气依然扑面而来。

第二十四集
错金银铜版兆域图:战国黑科技
用金银片、条镶嵌出战国时期中山国国王的陵墓区域内地上各建筑平面形状,以错金银阳文注明国王的诏命、各部位名称、大小、间距。是如今已知最古老的建筑平面设计图,比例尺为1:500。

第二十五集
虎符:执于掌心间的千军万马
战国时代战火频繁,军情紧急,稍有闪失就可能殃及城池。山高水远,没有现代通讯手段,君主就是靠虎符传达军令,为了保密,虎符通常设计成小巧隐匿的造型,实现“账户“和“密码”的有效对接。




《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
识别图中二维码观看视频

第二十六集
鹰顶金冠饰:你好 我的对手
这顶金冠曾陪伴主人策马草原。鹰顶金冠饰,展现了战国时期中国北方民族贵金属工艺的最高水平,它,代表着草原的荣光。

第二十七集
战国嵌错宴乐攻战纹铜壶:战国春秋
壶身静默,却非无声。壶身可度量,却也无边。这件铜壶,用嵌错法记录了战国时代贵族生活中的情境。

第二十八集
曾侯乙编钟:中国之声
作为国家一级甲等的国宝级文物的它,被纳入国家首批禁止出国展览文物目录,限制出境已达40年之久。

第二十九集
木雕双头镇墓兽:天地一角
一呼一吸间,镇墓兽已存在两千年,以木头和动物的角质对抗时间的销蚀,依然完好,与天空并肩,和星辰同行。

第三十集
人物御龙帛画:天上见
事死如事生——这样的生死观影响了中国的后世千年。生而为人,死后成仙,这才是完整的生命记忆。而生死之间,应御龙而行。


第三十一集
跪射俑:帝国的镜像
秦始皇陵兵马俑二号坑东端的阵型前锋出土了160尊跪射俑,他们头挽发髻、身披铠甲,持握弓箭的双手置于腰间,眼睛注视正前方,面容铁一般冷静。

第三十二集
战国商鞅方升:一升量天下
的容量只有一升,体格不大,颜值不高,隐约可见的铭文,却暗示着它并非寻常之辈。标准、统一、天下,这些关乎中国历史走向的决定性瞬间,就铭刻在它的身上。

第三十三集
秦始皇陵铜车马:图谋远方
一号车高152厘米,长225厘米,相当于真车马的一半。尺度令铜车马区别于陪葬系统的其他物象,虽然略显缩微,却不减精致。这辆车重量超过一吨,然而它并非凝固的雕塑,而是由三千多个零部件组成的灵敏机械,数量庞大、形状各异的零件挑战了金属铸造与组装的技艺。

第三十四集
里耶秦简:秦朝县城那些事儿
里耶秦简,现藏于湖南里耶秦简博物馆。这些木片看似不起眼,但模糊的文字,却隐藏着大量信息。这些信息来自秦朝的一座县城。2002年6月,湖南湘西里耶古城一座古井里发现的三万七千四百余片秦简,震惊世界。

第三十五集
南越汉玉:有玉而安
南越国,秦汉帝国的南土。这里的玉,承袭了中原玉文化的正统,也融汇合了海外异域的风情。玉,石之美。玉,比王字多一点。即使身为王,也会在时间里湮没。有了玉,便多了一点能与时间并肩的力量。

第三十六集
霍去病墓石刻:磐石之志
体形粗壮的石人,掐着一只凶猛的野熊,昭示着战争的惊心动魄。熊处劣势,难逃掌心。骠骑将军霍去病,在千里大漠中闪电奔袭,六天转战匈奴五部落。这位19岁的少年,孤身进入敌人的营帐,一个人,却仿佛拥有千军万马,让帐外四万兵卒八千乱兵,归顺大汉。

第三十七集
五星出东方织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汉风西传这件护臂或许是中原王朝给精绝古国的馈赠,织锦的纹样间自右及左横列八个篆体文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这是一句吉利的占星语,五星即金、木、水、火、土,也称太白、岁、辰、荧惑和镇。地分九州,中国指的是中原。人们相信每当五星会聚辉映东方,中原地区就将获利。

第三十八集
四神纹玉铺首: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仰望星空带给古人视线之外的想象。黄道二十八个星宿中,东、西、南、北四方的每七个星宿,组成天上的四种神兽。“天之四灵,以正四方”。四神就是四方的象征和守护者。

第三十九集
熹平石经:破碎与重聚
古埃及的罗塞塔石碑刊刻了法老的诏书,古巴比伦人刻制了汉穆拉比法典,中国人在石头上镌刻了一套儒家经典。它是现今留存最早的官方定本石经,东汉熹平石经,双面刻字,不是一块,而是一组,共46块,内容为儒家七部经典,全辑二十多万字,史无前例。

第四十集
孔子见老子画像石:溯源定本
孔子和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一位是儒家思想的开创者,一位是道家文化始祖。但他们见面时还并未有儒道之分,更像是后辈向前辈的请教。孔子回去后三日不语,对弟子们这样形容老子:“见到老子,远超出我的想象,他就像变幻莫测的龙一样,无人能识其全貌。”

第四十一集
长信宫灯:来自汉代的一束光
一位西汉宫廷女子,眉眼细长,脸型圆润,头上佩戴巾帼,身穿曲裾深衣,跣足而坐。两千余年,她未曾挪动一步,却从西汉启程,带来遥远的一束光明。她为灯而生,两手持握灯盏,向前投射光亮,身体是烟尘的容器。想象着她的温度,如同感知到久远的温暖。光阴长短如灯火明灭。

第四十二集
素纱襌衣:云想衣裳
两千多年前的一天,西汉长沙丞相利苍的妻子——辛追夫人下葬,贴身侍女挑出她最喜爱的几件衣服,仔细叠好、封箱,放在她的棺木旁。这一件是她的最爱。它没有衬里,轻薄、通透、柔软、神秘。可以想象当辛追夫人把它套在各种华服的最外面,华服上艳丽的纹饰在这层薄纱下,若隐若现。她走到哪里,哪里就是宴饮聚会的焦点。

第四十三集
二十八宿圆盘 圭表:周而复始 如期而至
汉代人将一年均分成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春种、夏长、秋收、冬藏,应天顺时,耕作有节,黎民生活有保障,农业文明基石得以建立。这份阴阳合历,沿用至今。 天行有常,周而复始,如期而至,是为天地之信,以利万民,生生不息。


第四十四集
狸猫纹漆食盘:漆盘上的喵星人
元前202年,汉朝建立。天下和平。社会气氛积极向上。长沙丞相家中,出现了一种纹样独特的盘子,它就是狸猫纹漆食盘。 圆圆的眼睛,胖胖的身体,尖尖的耳朵,与我们今天的家猫,并没有太大差异,但它的出现,并不简单。前爪稳稳落地,保持绝对的安静。两只耳朵竖起,进入警戒状态。尾巴高高翘起,预示着尚未驯服的野性。

第四十五集
算筹:运筹
这套象牙算筹出土于陕西省旬阳县佑圣宫一号汉墓,共枚,每枚直径厘米,长厘米,粗细均匀,长短划一。 算筹记数,有纵和横两种方式。在纵式中,表示一到五的时候,竖着摆放的每根算筹都代表一。而六到九,则用横放的一根代表五,余下的算筹纵放在下面。横式则相反。表示一个数字,最多使用的算筹数量不超过五。

第四十六集
错金铜博山炉:烟云的计算
香炉通高约26厘米,底座三条镂空的跃龙,头上仰,托起炉盘。炉身为豆形,炉盖被表达成了山峦,然后亟待解决的是如何在空白中诠释峰峦的边界,流行的云纹发挥了奇效。

第四十七集
长毋相忘铭合符银带钩:闪烁腰间的誓言
这枚银带钩,藏着迷人的秘密。它出土于⻄汉江都王刘非的第十二号陪葬墓。主人是他的妃子淳于婴儿。他们的约定,刻在这带钩隐秘的地方,被淳于婴儿生生世世珍藏,在公历纪元开始前带入墓葬。

第四十八集
错金银云纹青铜犀尊:万物有灵犀
一只犀牛从陕西走来,抖落身上的尘土,昂首望向前方。它喝醉过,但现在清醒,它叫犀尊,是一只酒壶。它的臀部隆起,尾巴弯成一个挂钩。倒酒时,扣住挂钩,借助杠杆原理,以蹄子为支点,撬动整体,酒从嘴边的流管倒出。

第四十九集
击鼓说唱陶俑:唱响我人生
眼睛如同弯月,笑容蓄满一池秋水,两颗凸出的苹果肌,仿佛熟透的冬枣,构成可爱的面容。

第五十集
铜奔马:天马行空
铜奔马口、眼、鼻张开涂绘朱色,鬃毛和尾丝后扬,令人仿佛听见嘶鸣与风啸,唯一支撑身体的马蹄轻轻踏在翱翔的禽鸟背上,鸟儿惊觉地回首探视上演了戏剧般的梦幻。




《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三季
识别图中二维码观看视频
第一集
洛神赋图: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黄初三年,曹植自洛京东返封地。黄昏时,疲惫的旅人到达洛水 ,车马暂歇。此时,一阵微风吹起。恍惚之间,有位伊人映入眼帘。烟波浩渺中,那如朝阳般新鲜的一瞥,瞬间击中了旅人内心。


第二集
王羲之《兰亭序》神龙本:神往
#兰亭序#,中国书法行书第一名帖。它是最自然的书写,不是带有任何功利目的的表演,王羲之的性情、文采、书法完美融汇,跃然纸上。


第三集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六朝模范
隐士、树木、题名。294块编有序号的砖,纵横堆叠,拼凑出隐隐远去的时代模范。这组画面集合了魏晋之际的竹林七贤和春秋时期的隐士荣启期,呈现了存世最早的七贤群像。


第四集
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生命
青州佛造像,南北朝时代,那时,人们凿空山石,在自然材料上留下人类思维活动的痕迹,他的第一次生命就此诞生。右手竖立在胸前,掌心向外,这是佛教中常见的无畏印。左手搭在腰际,仿佛福祉会从掌心流向指尖。



第五集
飞天:天衣飞扬
飘浮,飘浮。蔚蓝天空下,缤纷花雨中,溅起彩色的涟漪,那是飞天在向上、升腾、起舞。1650余年、270多个洞窟、4500多身形象,诸天伎乐、百千万种。乘着时代的风云,以微毫诠释盛大,且歌且舞而来,曼妙丰姿里,就是生命。轻盈飞过处,就是天空。


第六集
云冈石窟昙曜五窟:世界在这里大同
公元460年到465年,一万名工匠在僧人昙曜的主持下在山西大同武周山南麓绵延一公里的山崖之上建造了云冈石窟最初的五窟。五窟的佛像,是北魏历史上五位皇帝的面容。


第七集
花树状金步摇:一步一欢喜
步摇实在是在中国古代红极一时的头戴饰品。冯素弗墓出土了一件金步摇冠饰构件,但其整体造型难以复原,而在朝鲜和日本却有一些实例出土。



第八集
鎏金银壶:远来的风
希腊神话故事被铭刻于鎏金银壶之上,它曾随商队来到古代的中国,被贵族收藏,成为殉葬品,千百年后在考古发掘中重见天日。它承载着古文明的辉煌以及丝绸之路的记忆。



第九集
唐代仕女俑:胖妹的春天
说到仕女,就会想到唐代仕女俑,少女特有的双垂髻,小巧的嘴巴和鼻子惹人怜爱。在中华数千年的帝王时代中,只有大唐的女子选择可以如此之多。


第十集
立狮宝花纹锦:大唐新样
立狮宝花纹锦是唐代文物,其上的花卉环中的动物纹样创自唐代初期,是典型的将西域传入的动物纹样与中国审美的花卉纹样相结合的产物。此件织锦纹样带有自由的写实风格,是唐代晚期流行的典型代表之一。通过这件文物,人们可以感受到唐代辉煌灿烂的文化。


第十一集
昭陵六骏:奔腾的纪念碑
昭陵是唐太宗的陵墓,以陕西省礼泉县的九嵕山为中心营建,在关中十八座唐代帝陵中,规模无出其右。陵山北麓,石头做成的屏风之上,六马或挺身直立、或腾空飞驰,作为唐王朝的开国纪念碑,凝固在神道两侧。



第十二集
水晶缀十字铁刀:百炼成刀
水晶缀十字铁刀经过1400多年的沉睡,已是锈迹斑斑。水晶缀十字铁刀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近身冷兵器,精湛的工艺见证了它昔日的辉煌。


第十三集
回洛仓刻铭砖:天下粮仓
隋代起为统筹管理粮食,修建贯通南北东西的大运河,隋唐粮仓布局庞大,设计科学,每一粒米都有来处和去处。回洛仓约有700座仓窖,间距10米,东西成排、南北成行,中间十字形道路,分割四块区域。


第十四集
黄河铁牛:穿越时空的基建
黄河铁牛建于唐朝,为稳固蒲津渡浮桥,维系秦晋交通而铸。在漫长的岁月中,因黄河变迁,逐渐被泥沙埋没。黄河铁牛让人们领略到了大唐盛世高超的筑桥工程技术。


第十五集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时间之门
位于西安南城墙根的院落里保留着自东汉以来的数千块珍稀碑石,组成了碑的森林,每一座石碑都犹如一扇时间之门。


第十六集
 阿斯塔那俑与文书:折叠时空
阿斯塔那俑是晋唐时期高昌国的丧葬艺术品,这些精致的泥俑造型精美,出土数量众多。文书则被制成装饰品随俑入葬,上面所记载的历史事件也得以留存。



第十七集
唐三彩骆驼载乐陶俑:乐舞大唐春
1959年出土于西安西郊中堡村唐墓,是一件唐三彩陶俑的精品之作。驼峰上架着平台,方寸之间托起一支微缩的八人乐团,须眉欲活,驼背成为流动的舞台。骆驼从西域一路跋涉,驮来美酒和宝石,也驮来乐器、旋律和流行的音浪。


第十八集
银鎏金龟负“论语玉烛”酒筹筒:将进酒
银鎏金论语玉烛龟形酒筹筒是唐人饮酒时盛放酒筹的筹筒。龟是四灵之一,古人把龟视为祥瑞之物。以龟负玉烛为造型,符合了古人的思想意识和社会习俗。作为用于判定罚酒的器具,它体现出唐代饮酒行令既秩序井然,又热闹非凡,充满了欢乐与祥和。



第十九集
长沙窑青釉褐彩诗词壶:一别行千里
一句古诗道尽爱情中的离别哀怨,但当唐朝工匠将其镌刻在泡茶装酒的唐壶之上,原本凄婉的气质里,又平添出一份大唐升腾的烟火气,让观众看见千百年前一段普通人的爱情模样。


第二十集
阿斯塔那伏羲女娲图:化生万物
从1959年开始,阿斯塔那古墓群陆续出土了100多幅形制相似的伏羲女娲图,伏羲女娲图表现了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类始祖形象,连体交尾的蛇身象征着人们对生存和繁衍的渴求。

第二十一集
鎏金铁芯铜龙:龙行在唐
鎏金,是中国古代最高超的工艺之一,它的特点是鎏金层极其薄,与原胎器物贴合紧密,看不出刻意装饰,尤其是通体鎏金工艺处理的器物,几乎与金器一模一样,但这条飞龙,在唐代金属铸造工艺品中,极为少见。

第二十二集
唐彩绘十二生肖俑:十二生肖
唐代生肖俑样式丰富,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十二生肖俑,头部依旧保持动物形态,但是却拥有了人身,披上了唐时流行的宽袖长袍,笔直地立于圆台之上。

第二十三集
镶金兽首玛瑙杯:一杯敬万国
镶金兽首玛瑙杯,是一件酒器。玛瑙杯基调为酱红色,间有黄白石材纹理,好像动物的斑纹。多数学者认为,这种端部有兽首,整体呈角形的杯子,是西方所说的来通。

第二十四集
法门寺地宫茶具:不如吃茶
公元873年,唐僖宗举行盛大法事,奉归佛指骨舍利还法门寺并封藏于塔下地宫。1987年,地宫被意外发现,舍利及数千件珍宝器物出土,震惊世界。其中一套唐朝皇室御用茶具是我国目前所知时间最早、组合最完整、等级最高的成套茶具。


第二十五集
敦煌经变画:出尘入画
敦煌莫高窟172窟北壁的《观无量寿经变》绘于盛唐,描绘的是阿弥陀佛居住的西方极乐净土。经变画依据佛经绘成,为了向世人传达奥义,形象地描绘出各方佛国世界。


来源:国家文物局
——完——
图文由【博古格物】根据网络资料整理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阅读原文继续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