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成电拾光】“计”海无涯 天地有“芯”——忆计算机学院刘锦德教授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一起吃瓜!
人物名片

刘锦德,195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电讯专业,1956年7月参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的创建,1982年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EECS系客座研究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至三届计算机与技术评议组成员。1984年到1995年期间任联合国微型计算机开发与培训中心微型计算机研究所主任。他先后获得国家三部一委授予的“六五”、“七五”科技攻关表彰奖和“八五”国防预研科技进步奖,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近十项次, 2001年被全国科技大会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017年获中国计算机事业60年杰出贡献特别奖。他是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奠基人,他所领导的微型计算机研究所成为国内学术界声誉卓著的研究单位之一,为中国电子工业的发展,特别是在微处理器、UNIX系统和工程工作站的开发方面作出过杰出的贡献,是将计算机新技术引入国防建设和电子工业的开拓者之一。


1956年夏,上海码头,一个青年站在船头,身边放着两只皮箱,向新婚不久的妻子挥手告别,轮船徐徐离去,妻子眼眶含泪,双方的身影也在彼此的视线里越来越远,直到模糊慢慢消失。他向着目的地成都,向着心中的目标成都电讯工程学院,一路向西,向西……


2018年10月15日,一位88岁的老人在成都平静地走完了他的人生,仿佛乘一叶扁舟向着计算机领域的茫茫云海悠悠而去。面前摆放着先生身前在各个时期写作的古体诗20首。每一首背后都是一段不平凡的岁月,每一句都是一段不平凡的往事。时光如流水,先生已归去。而先生数十年在计算机领域的辛勤耕耘就浓缩进这20首古体诗里面,永远驻足在天地之间。


轻舟一叶齐入川,奉命共建电讯园


“轻舟一叶齐入川,奉命共建电讯园。背井离乡思亲苦,开拓天地育新才。”这是先生在他二十首诗集里的第一首诗。先生在以前是否做过诗我们不得而知,但他却把这首诗作为他诗集的开篇,应该是先生把入川作为了人生的一个全新的起点吧。在这首诗里,先生是这样注释的,1957年夏,奉调与交大电讯工程系全体师生同舟入川,筹建成电。虽然经历了离别亲人之苦,但在众人的共同努力奋斗之下,开拓建成了国内崭新的培养新一代电讯高级人才的园地。读着朴实的诗句和简洁明了的注释,我们却可以从中体会到先生当时的报国之情,思亲之苦,创业之辛和功成之慰。



在先生以前接受的采访中看到先生的回忆:上世纪50年代,二战刚结束,整个世界由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对垒随时处于战争状态,而新生的中国刚刚经历抗美援朝战争,可以说是依然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当时我国和苏联处于一个阵营,出于对国家安全和备战的需要,当时苏联专家建议我国建立一所专门的电子技术专业的学校,以培养急需人才。而成都处于祖国的大西部,属于战略大后方;另外一方面就是当时成都有许多电子类的工厂,也应该有一所配套的大学。因此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部署下,决定在成都建立一所培养电讯专门人才的学校。由此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的筹建就紧锣密鼓地拉开了序幕。


1955年下半年的某一天,一位特殊的客人在上海交大的会见了当时已经成为讲师的刘锦德老师,这位特殊的客人就是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的创建者、首任校长吴立人先生。吴立人给他讲了学校构建的方略,要把学校建设成为亚洲乃至世界一流的无线电技术大学,并准备成立一个电子计算机系,并告诉刘锦德这个系就由你们这些年轻人来筹建。当时电子计算机系是包括解算装置(即现在的计算机)的,这个名字是苏联的舶来品。两人作了一个小时左右的交流,但短短的交流,吴立人干练、雷厉风行的作风、建设一流大学的凌云志壮志以及极富感染力的话语点燃了年轻的刘锦德的激情。

但是到成都是一件大事,创业艰辛,他到成都最大的困难不是自己,而是家庭。当时,他和葛圣漪已经结婚,刘锦德家境殷实,衣食无忧,妻子在上海也有一份很好的工作,而成都相对于上海来说,确实在物质条件上差别很大,何况学校还在筹建中,工作、学习、生活都面临方方面面的困难。妻子能到成都吗?妻子不到成都,那和妻子可能面临长期的两地分居,妻子能同意吗?也许是上海太舒适的环境让年轻的刘锦德更有一种创业的冲动,因为年轻,有一种要报效祖国、创一番事业的激情,加上自己是学电讯的,而学校当时是中国第一所无线电大学,这对他来说都是致命的诱惑。尤其是学校要准备开设计算机这个新专业,他一直想在计算机专业有所发展,对他来说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于是他回家和妻子商量,两人相对无言,妻子靠在他肩上,泪水哗哗地流。他爱人理解他,也知道他的理想和抱负,心里支持他去成都,可心里又实在不舍,最后约定:刘锦德先去成都,发展好了妻子就来成都,如果发展不好,他就回上海。过了妻子这一关,还有母亲这一关,刘的母亲就他一个儿子,她不愿意自己的儿子离开上海,事业家庭都发展的好好的,干嘛去成都受苦?亲友们也劝他别到成都来。但是其他人还是很支持他去成都。为了让母亲同意,他记得当时上海交大两个教授的夫人主动来给他母亲做工作,希望他母亲能够同意他来成都。最后母亲才点头同意。这一来,从此就在成都扎下了根,从此中国多了一名电子计算机领域的权威。


 据先生生前回忆,学校的老师是从三个地方来的,第一个是上海交大电讯工程系,第二个是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的无线电系,还有就是华南工学院的电讯系。学生呢?当然也招新生,但是太慢了,所以就决定把三个学校相关的学生也一起搬过来。上海交大不只是把一年级的学生搬过来了,甚至连高年级的也一起来了。还搬了好多的教学设备、图书甚至桌椅。到了学校一看,学校当时简直就是在乡下,四周没什么房子,只有几幢楼,有的还在装修中。路特别不好走,特别是下雨天,走在路上就像是在扭秧歌。当时学校的主楼也是刚刚修起来,装修还没有全部搞好。但当时的师资是最强的,设备也很多也很好的。图书是按需要到三个大学选的;专业设备先派人到厂里联系,由厂里赠送。刘锦德是56年7月乘船到重庆的,来了以后,交大的都在一个系,重点发展有线保密。报到时系里就只有许德纪教授一个人,后来加上了江明德教授。苏联专家建议办国内第一个解算装置,当时这个系叫电子自动化系,包括解算装置(计算机)、自动控制、遥测遥控。


创立之初,先生和同事们克服了许多困难,虽说头绪繁多,但他感到浑身是劲儿,一个广阔的天地在他面前打开,他和吴克忠,章建汀一边从事教学,一边开始研发模拟机,耗时无数。有一次科研到了关键时刻,为了不打断思路,他们五天五夜没有休息,不断推演,终于推出了一台可以解8阶微分方程的模拟机。这在当时可是件大事。1958年8月份的时候,在市文化馆举行了展览,然后又去了北京。在北京展览的好多都是模拟机,还有展览数字机的。但是他们这台是唯一一台能正常运行的。这下刘锦德和他的同事们的勇气和自信都有了。


记者采访了先生的一些同事,据刘心松教授回忆,1956年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成立计算机专业,当时计算机分为模拟计算机和数字计算机。通常来说,人们所理解数字计算机就是组织计算,而模拟计算机则不同,其在航空方面的作用表现的尤为显著。从航空的控制系统角度来讲,数字计算机和模拟计算机两者都是可控的,但是模拟计算机相比数字计算机而言其控制精准度却更高。所以航空的控制系统一直以来用的便是模拟计算机控制,并不是数字计算机控制。刘锦德将运算放大器的低漂移技术用于国防设备和设施中,为重要的工程完成做出了关键性贡献。在60年代文化大革命以前,可以解8阶微分方程的模拟机达到了国际的水平,解决了航空的某个系统的精度问题。并且这个模拟计算机是能够正常运用的。


由于先生很快在成电站住了脚,7年后,他的妻子也随之来到了成电,一家人终于又团聚在一起了。


大集成不怕,微处理器何难


先生到成电10余载,学校的计算机专业迅速发展,并且在全国同行中得到了认可。正当他准备大展宏图之际,“文革”却不期而来,科研乱成一团,成天处于运动之中,人人担惊受怕。先生为自己虽有满腔热情和才智而深感无力,就在1968年这一年间,先生就愁白了头。有他自己的诗作为证:“春申江畔寒窗苦,芙蓉城里跃战忙。黛绿年华何所换,几多白发几多愁”。这一年,先生仅38岁。尽管如此,先生一直在跟踪着计算机的最前沿,70年代国外已出现6800等微处理器。文革刚刚结束,国内对微型处理器这方面的研究一片空白,微处理器的结构是什么,怎么样运行、工作,国内都不清楚。这时先生已在技术上预感到微处理器和微型机的重要意义,为了解开微处理器之谜,1977年3月,电子工业部委派他指挥西南地区(以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和四机部1424研究所为主)与东北地区(以四机部1447研究所为主)开展联合研究,剖析和研究国外最先进的某VLSIC 。



由于这是国内首次对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开展逆项工程,难度极大,再加上集中攻关之地处于炎热的火炉区――四川永川,生活上的艰辛大家可想而知。那个年代,没有空调,连风扇也只能开小档不能开快速挡,否则几千张照片就会跳舞,工作就无法进行。所有的工作人员任凭汗流浃背,每天呆在炎热的环境中工作,而且一呆就是三个月。生活的不便和炎热的气温还算不上大困难,最大的困难来自于同事们对计算机知识的严重缺乏。这怎么攻关?刘锦德并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以豪迈乐观的精神给大加鼓励儿,他精心做了一个方案,首先就是给这些同志补课并提高他们的计算机水平。他一方面组织攻关,一方面自己精心编写教材,他根据大家的实际状况,撇开二进制,用深入浅出的方法,从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开始,为同志们讲授了整整三个月的微机课程。据他的学生回忆,每次上课的时候,刘教授都是带着自己的教案来,但从来都不去看它一眼,所有讲课的文字内容全部都是倒背如流,就连所有复杂的逻辑线路,也能背出来。面对这样一位认真努力、严谨治学和学术水平高超的老师,同志们深受感染和鼓舞。大家发挥愚公移山的精神,终于在三个月内顺利完成任务,揭开了这本无字天书的庐山真面目。1977年9月,三局局长郭平欣在长沙庆功会议上高度评价了这项成果:它对半导体界今后自行研制国产微处理器芯片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参考,为国内计算机界推广应用微处理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使半导体界和计算机界人员学会了如何联合作战,揭开大规模集成电路之谜。


“大集成不怕,微处理器何难,众立愚公志,无峰不可攀。”正是先生和同志们取得攻关成功之后欣然而作的感怀。


由于刘锦德教授在微处理器研究的卓越贡献和学术影响,1979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联合国发展组织为推动计算机系统和软件工作在中国的发展与中政府签署了UNID/CPR/79/020援助项目,旨在我国建立联合国微计算机开发与培训中心,四机械工业部以四外观字2121号文下发电讯工程学院,由我校代表中国政府执行该项目。



学校当即决定由刘锦德为项目主任,着手牵头组织计算机技术队伍实施完成此任务。先生通过请国外专家来我校工作和特派学校技术骨干去国外进修学习的联合实施方案,联合国微型计算机开发培训中心很快在我校建立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由于对中国政府的这一工作非常满意,当即下达了UNID/CPR/80/050。1988年,该项目顺利通过了联合国开发署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及中国政府三方的验收,其结论为该中心的成果产出比原计划产出多得多。第二个援助项目先后下达了60万美元的项目援助经费,为了配合联合国微型计算机开发培训中心的工作,四机部批准同意成立了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微型计算机研究所和微型计算机实验室,先生为了让这笔经费发挥作用,他精心挑选了计算机专业的十多名教师赴国外留学。学成归来时,周明天、熊光泽、李智渊、卢正良、袁宏春等人后来都成为了计算机学院的学术中坚力量。


80年代初,看到把年轻人送出去学习差不多了,步入知命之年的刘锦德终于决定自己出国学习。他来到美国berkely 分校,做了3年的访问学者,主攻UNIX操作系统的研究,并掌握了UNIX及其系统。1983年,从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进修回国后任教授,并当了两年的系主任。后来他组织梯队,剖析UNIX内核、实现UNIX汉化、掌握其移植技术,通过三年的攻坚,难点一个个被攻破,终于实现了两种以UNIX操作系统的微型系统。一是基于16位微处理器的高档型机,二是基于32位微处理器的工程工作站。以上成果都转化为电子部73厂和电子部第六研究所的产品,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使我国计算机产业的微型机产品跨上了一个新台阶。


上世纪90年代初,国家一些领域的计算机系统需要全面更新。上级主管部门指定了三个研究单位,其中包括刘锦德所在的微型机研究所。在半年内三个研究单位一起研究开放系统方案,终于有了结果。1992年8月刘锦德提出了有创新性的方案,这一方案经过若干次专业研讨会的研讨,最后在国家有关部门领导亲临现场主持的会议上拍板定案,肯定了刘锦德所提出的描述方案,并为此发了相应的红头文件,为了使这一描述进一步深入和完善,“九五”期间还专门下达了预研项目。到2000年,这个项目顺利完成。在对原有计算机系统进行改造后,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不知如何解决异种机之间的互操作性。理论上可以采用中间件来实现,但在90年代前期国际上出现的中间件都不完善。为了解决异种机互操作问题上的可行性,刘锦德和他所领导的梯队经过三年的研究和攻关,自主开发了一个中间件OSEware ,成功地将常用的VMS 系统、UNIX系统和DOS /WINDOWS系统3种异型机实现了互联互通互操作。该一成果解决了开放系统中的互操作性的难题,属国内首创,达到当前国际先进水平。


经历了八年的不懈努力,刘锦德等人成功研制微处理器,微型机和UNIX 系统,开放系统,中间件技术和C3I 系统等等。剖析了6800微处理器,为国内半导体解自行研制微处理器芯片奠定了基础。参加的65、75、85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和八五、九五、十五科技预研项目,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有力的推动了我国的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他自己也获得很多奖项,发表期刊文章和会议学术文章150余篇,1979年获得成都市劳动模范称号,1987年获得电子工业部劳动模范称号。1988年4月被成都市人民政府授予“成都市先进单位”。1991年获得了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89年微型计算机研究所申请技术点授予权获得批准。2001年被四川省教委评为优秀博士生指导老师,同年被国家科协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人生价值问何在,诚信奉献是要害


在工作上,先生从未松懈过半分。在他刚来成电工作的那些年经常在研究室里工作到深夜,由于学校大门关闭了,他只有翻铁门出去。先生个子大,身体也显胖,铁门上面还有尖锐的铁刺,因此十分不便,不过翻的次数多了,后来先生的身手也敏捷起来了。同事们都感叹:像他这样搞科研搞到如此忘我的人,又能有多少人做得到?究其原因,只因他对祖国的深深热爱。他曾写到:“白发东渡意何在,振兴中华志不浅。他日求得洋术归,愿为四化涂肝胆。”



据先生的学生、现计算机学院的徐永庶老师回忆,刘锦德是上海人,父亲是一名企业家,他的家庭条件是十分优越的,可当时的他并没有选择子承父业,毅然决然地来到成都。先生最初从上海来到成都,生活环境差异很大,而且他的家人包括妻子都留在了上海,但他考虑的并不是自己过得怎么样,而是为了自己心中炙热的梦想和国家的前途发展,放弃了成为一个出色的企业家和商人而投身于计算机行业中去。正如他诗中所说:“背井离乡思亲苦,开拓天地育新才。”自从刘锦德来到成电后就完全以一个主人公的身份为学校培育新才,建功立业。在他看来不是哪里发展好才往哪去,而是将自己的心交给了成电,从此扎根于成电。


先生一直深受同事和学生的敬仰。徐永庶说,刘锦德对学生们十分关心。当时徐和妻子两地分居,单位上迟迟没有解决这一问题,因为需要解决的还有很多人,所以需要排队。而当刘老师听说徐还没解决这一问题,就亲自过问,单位上根据工作急需和实际困难等情况很快给徐解决了两地分居的问题。此后,单位上分住房,刘锦德再次帮助徐解决了住房问题。搬房后,刘老师和师母葛老师还亲自到南苑去看望了徐永庶。徐永庶还记得,有一次自己因坐骨神经站不起来,刘老师专门登门看望慰问。


先生还有一个得意弟子杜宣,当时杜宣的妻子在重庆工作,很想调到成都来与他团聚。可工作调动哪有那么容易,杜宣也是一筹莫展。刘锦德偶然得知这件事后决定要想办法解决弟子的后顾之忧。他匆匆忙忙的叫了一辆车飞速赶往省上,面见自己的一个老朋友领导,见面之后几经寒暄,陈情困难,恳请帮忙解决问题,随后杜宣的妻子调到学校附近的一家工厂。“这么一个大教授降下身段去求人,真的让我感动。”杜宣每次回忆起此事都充满了对恩师的感激之情。后来杜宣跟着刘锦德手下的大弟子李志渊到了深圳创业,现已成为了上市公司的老总。可以说恩师就是自己的再生父母,杜宣也把老师的感谢化为对学校发展建设的支持。


张显峰是刘锦德的一个博士生,刘锦德发现张显峰以前学的工程数学知识欠缺,而搞软件必须有较厚实的数学理论基础,为了让张显峰完善知识结构,刘锦德亲自向川大一位数学名师推荐了张显峰,并帮助张显峰交了学费。刘锦德的妻子葛圣漪说:“一般来说,老师都是有自己的尊严的,你请别人来教自己的学生说明自己的水平不够,这是很没面子的。但是老刘从没有这样的想法,他只希望他的学生能够得到最好的知识教育。”可见在刘锦德的心中只有学术和专业才是最重要的,金钱和所谓的面子都不值一提。


刘锦德对其他的老师和同事同样非常关心。那时有很多刚刚调来的老师由于没什么授课经验,讲课往往力不从心。刘锦德主动把自己的讲稿给他们串讲、学习,但他自己上课的时候却从不看讲稿——“讲课两个小时都不看讲稿一眼,这是他的习惯”。老师们很是感激刘锦德教授的帮助,也是从心底里佩服刘老的为人和对高超的授课水平。



原计算机学院党委书记周恒义每年都要给计算机和信软学院的新同学们讲成电故事,第一个就讲刘锦德先生。周恒义从先生的诗集入手,由诗集引出先生的一生追求和成就。周恒义给我们做了精彩的分享。诗集所选二十首诗集既展示了先生的人生轨迹又可籍此品味过去、引导未来。全集仅二十首诗寥寥数百字,却是字字在情,由此我们更能体味到他的光辉人生旅途、领悟一个时代的辛酸历程。

先生驾鹤西去,计算机领域失去一位巨擘,但先生的光芒和精神却长存世间。虽“计”海无涯,然天地有“芯”!


谨以此文深切怀念刘锦德先生!


根据刘心松、周恒义、徐永庶、李国华、葛圣漪采访及有关资料整理 

成电拾光工作室记者:向婷、刘静 、廖入桦 

指导老师:长江

整理、编辑:孔双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