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成电拾光】列别捷夫在成电503教研组的峥嵘岁月



成电五系503教研组成立于建院后不久的1956年10月, 由于苏联专家列别捷夫即将到来,同时还将接收来自南京工学院的关本康、张其劭、查春江、曾绍箕、叶幼璋、耒尧丰等6名1956届应届毕业生作为专家的研究生,并由1955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电真空专业的刘盛纲老师担任专家的俄语专业翻译,同时还从北京部里调来曾任苏联专家顾问俄语翻译的孙诗瑛同志担任专家翻译,协助刘盛纲老师完成口头翻译、答疑翻译及部分书稿翻译与整理工作。此外,又从外语教研组抽调董永昇老师作为专家及夫人的生活翻译,有时还有其他外语教研组的老师进行协助,总之,翻译力量是比较强大的。


当时除503教研组(超高频教研组,又名微波教研组)外,五系尚有501教研组(电子管教研组)、502教研组(电子束管教研组)、504教研组(电真空工艺教研组)、505教研组(真空教研组)、506教研组(离子管教研组),后来经过一些改组,名称也有相应的调整与变化,不久后又建立了附属于五系的507厂。


503教研组主要从事超高频技术、超高频电子管的教学与科研工作。1956年刚成立时只有三名教师、两名实验员及一名实验设备仓库保管员,1957年暑假后增添了陈瑞征与张兆镗两名应届毕业生,1958年夏又增加了列别捷夫专家的两名研究生留校工作,他们是关本康(已故)与张其劭。

503教研组成立初期全体成员合影

前排左1为郭玉恆,左2为孙诗瑛,左3为刘盛纲, 左4为毛清明,右1为刘德胜(已故),右2为关本康(已故)。后排左1为主任王祖耆,左2为秘书潘师瞻(已故) , 左3为张兆镗,左4为陈瑞征(已故)



503教研组于1959年获得成都市先进集体奖,并于建国10周年前夕选派陈瑞征同志作为代表赴北京参加全国群英会,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


1959年及1960年后又增添了大批的年轻教师,因此组建了人数较多的教研組。

503教研组主任王祖耆(前排左5),张其劭(后排左5) ,张兆镗(后排右3) ,关本康(后排右1(已故) ,孙诗瑛(前排右2), 候露莹(前排左2), 张德骝(前排右4已故), 欢送西电进修教师(前排左4) 时合影



苏联专家依•弗•列别捷夫偕夫人于1956年10月抵蓉,被安排在现新华大道红星路附近的专家招待所内居住。专家来校时年仅33岁,为苏联副博士、副教授,其夫人为光学专家,被安排在四川大学物理系讲学。


列别捷夫等苏联专家在吴立人院长陪同下考察学院建设



教研组刚成立时只有刘盛纲、孙诗瑛及1956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的潘师瞻老师,由潘师瞻担任教研组秘书。记忆中当时没有主任一职,原来是虚位以待,等待王祖耆老师。他于1955年与钱学森同船自美国回国后,在南京工学院任教。按照最初的计划,南京工学院的师生本该于1956年7月与交通大学和华南工学院的师生一起西迁到成都组建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后因故南京工学院的无线电系师生员工大部分不再入川,只有10名左右老师分别于1957、1958两年内分批调入成电,其中包括王祖耆、王同煦、王端骧、葛允怡、谢处方、魏志源、陈星弼、范隽元、沈庆垓、王欲知等。


由于学校初建,教学人员奇缺,加上南京工学院多数教师不能来校任教,因此将1957届应届毕业生中15名正在作毕业设计的学生派往成电作为教师,其中金矛昌与陈瑞征两人正式成为503教研组的青年教师,尽管尚未报到,但已经算是503的编制了。


王祖耆毕业于美国IOWA大学电机系并取得硕士学位,毕业后在美国西北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1955年,由于一个偶得的回国机会,他毅然中断博士学位的学习,加入了由钱学森等几十名在美工作多年的各个专业的科学家队伍,绕道日本与香港,回到祖国。解放前他在上海交大读书时,由于参加进步学生运动而被特务打伤,不得不逃亡美国,再次回到祖国时不由感慨万千!从美国回国后,王祖耆被安排在南京工学院电真空技术(当时又称为电真空仪器系)系工作,时年29岁。1957年初, 王祖耆老师从南京工学院正式调入成电后被任命为503教研组主任。他一边工作,一边参与专家的听课来提高自己,很快就成为骨干(王祖耆1980年调杭州电子工业学院任副院长,在成电度过了23个年头)。

503教研组主任王祖耆(中间坐者)与部分教师合影

前排左1为张兆镗,前排左2为陈汝全(已故)前排右1为北京邮电学院进修教师,前排右2为金长伦,后排左一为张其劭,后排左2为谢丰忠(已故)



1956年11月,苏联专家抵校后立即投入到研究生的教学工作中去,听课的除了6名研究生外,尚有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工学院、北京12所、京字0038部队等单位十多名进修教师, 他们学成后回校后都创办了相应的微波实验室或相应的专业。


专家每周两个上午讲课,每次3个小时,主要讲三门课程:超高频技术、超高频电真空器件、超高频电真空器件的测试。下午指导研究生论文工作,每一名研究生都有各自不同的论文题目,有时还在系里作学术报告,工作十分繁忙。列别捷夫当时尽管只有33岁,但他在工作之余还抓紧时间继续作他的博士论文,以便回苏联参加暂时中断的博士论文答辩。


列别捷夫专家虽然年轻,但学识渊博,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他不仅带来了莫斯科动力学院电真空技术专业全套教学计划、主干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日历、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指导大纲,还有磁控管、速调管和行波管三种管型的课程设计参考资料,磁控管及反射速调管的设计图纸,更难能可贵的是还带来了电真空器件制造过程中需要的焊接台、排气台等全套图纸以及几大箱3厘米及10厘米波段的空心波导管原材料,3厘米波段的波导元件,例如测量线、波长计、衰减器、定向耦合器、阻抗调配器、移相器、匹配负载、弯波导、扭波导、分支波导、波导开关等近20件,这就为我院生产成套波导元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详见后述)。波导元件的设计,图纸整理及生产后的调试工作由王祖耆老师领导,由我与陈瑞征(已故) 两位刚毕业不久的助教担任具体的零部件解剖、测绘、制图等工作,然后送实习工厂再编制生产流程进行批量生产,在测绘工作中我记得有-次在测绘波长计时因为无法量得内部的结构尺寸,于是我与陈瑞征两人就直接用工具将波长计拆卸后测量,正在这时, 被列别捷夫过来看见了,他狠狠地批评了我们两人,他说:“波长计校准定标时要花去很多时间才能完成,你们随便拆卸就要重新校准与定标”,这使我们惭愧之余也感到心服口服,从此以后一定铭记在心,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后来院实习工厂共生产了100套,供应全国各地急需,特别是高校及军工科研院所。


列别捷夫专家虽不是院长顾问,但吴立人院长却非常尊重他。本来高教部为吴立人院长派了另外一个苏联专家罗金斯基作顾问,但在重大问题决策上,吴立人院长似乎更愿意采纳列别捷夫的建议与意见。


专家对研究生的学习要求是非常严格的。一年后,其中一名研究生因在超高频技术课程考试中未能通过,他坚决要求其退学,该研究生不得已只好办了退学手续而转至北京电子管厂工作。


当时来院进修的还有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的系主任张克潜及刚毕业的周炳昆,后者进修几个月后又被清华大学重新委派至苏联莫斯科大学转学半导体技术,改革开放初期又被派往美国斯坦福大学学习激光技术,回国后由于在激光技术领域做出重大成绩而当选为中科院院士,并曾担任国家基金委副主任,此是后话。


除张克潜、周炳昆以外尚有复旦大学的袁榘(学成返校后被提拔为复旦大学的副校长),他后来撰写了一本《超高频电子管》的教科书。他在成电进修期间,将头发剃成光头,人们都开玩笑地说他这也是向列别捷夫学习,一时成为笑谈!


此外,尚有南京工学院的曹世昌、西安交大的钱慰宗、武汉大学的一位老师(忘记姓名)、北京0038部队的莫松涛、北京12所的杨存皋等。加上503教研组的王祖耆主任,潘师瞻秘书及孙诗瑛,陈瑞征与我共约20多人参与听课。后因我要赴南京电子管厂参加研发我国第一只微波电子管即磁控管,不得不中断向专家学习的机会,让我遗憾终身,但我也为能有幸参与研发第一只磁控管感到无比兴奋与自豪,从此影响了我的一生,与磁控管结下了不解之缘,并与它终身相守。我一生中撰写的教材、设计手册、科技专著及不少学术论文、发明专利和专题报告与咨询意见等都与磁控管紧密相关。

中排右4为列别捷夫、右7为罗金斯基、右2为刘盛纲、右3为王祖耆、左4为顾德仁,前排左2为孙诗瑛



列别捷夫对电真空器件的材料工艺测试及应用领域有很深的造诣,在繁忙的讲课与研究生论文指导时间之外,不忘继续完成他的博士论文。一年后,列别捷夫回国并顺利地通过了学位论文答辩,我们为他辛勤努力取得的成绩感到欢欣鼓舞,同时也表达我们诚挚的祝贺。


列别捷夫不仅为我国的超高频技术及超高频电子管领域培养了大批技术专家与人才,还亲自帮助建立了超高频技术及超高频电子管相应的实验室,除了带来近20件X波段的波导元件及几大箱我国当时无法生产的空心波导管原材料,为后来我院实习工厂生产国内首批X波段的波导元件奠定了基础,填补了国内的技术空白,满足了国内院所及国防微波实验室的急需。此外还从苏联引进了许多微波仪器,如信号发生器43И、大功率计ИМ-4、雷达测试仪РТ-10、外差频率计44И、宽带波长计35И、小功率计、噪声发生器(向英国微波仪器公司订购了6套完整的X波段的波导元件)上百件,这是国内罕见的!


列别捷夫夫妇校庆40周年时与部分五系教师合影

后排右7为张兆镗,右8为张其劭,右10为刘盛纲,右11为刘树杞

右13为研究生班班长关本康(已故)



列别捷夫不仅来校讲课与培养研究生,同时还带来了几套微波脉冲磁控管的全套图纸,如我国第一台雷达发射机中的800kW脉冲磁控管МИ-26;2MW大功率脉冲磁控管МИ-14等。都是南京772厂及成都776厂建厂以来生产的第-只脉冲磁控管, 也是我国仿制苏联的首批脉冲磁控管,这是对我国的电真空工业做出的引领性的重大贡献。

列别捷夫夫妇与刘树杞(右2)、王祖耆(右1)、关本康(左1已故)、张其劭(左2)合影(1996年)




列别捷夫同时带来的电真空生产工艺设备如高真空排气台、大电流焊接机、真空镀膜设备、老炼台等全套图纸,后来都由我亲自送至成都九眼桥南门外的南光机器厂(708厂) ,按图纸生产的设备也是该厂生产的第一批电真空器件制造工艺设备,对我国的电真空工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当时苏联对中国的援助是无私的, 周围的776厂、773厂、715厂、784厂等都有大批苏联专家在各设计所及生产车间从事技术援助、产品开发及人员培训等工作,在东郊随时都能见到他们的身影。


列别捷夫专家讲授的三门课四本书分别由刘盛纲老师与孙诗瑛老师翻译后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1958年) 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1961年), 该套四本书成为当时全国该专业的主要教材,至今仍有实用与参考价值。


列别捷夫还在与大家的交谈中谈到他的两个宝贵的经验:一是上课不要带任何书本讲义或讲稿,最多带几张小纸片,上面记些繁琐的公式或数据等;另一个是进入图书馆后尽量不去洗手间,集中精力阅读书刊或作笔记。这两件看似极为普通的小事,却影响了我的一生!我在以后的各门课程讲授时学习列别捷夫,做到两手空空连个小纸片都不携带,那怕连上四节课,如两节微波电子学与两节模拟电路这样截然不同的课程也是如此。


列别捷夫不仅在成电培养了多名研究生和许多知名大学与研究所的进修教师,回国后仍秉承一贯的中苏友谊,在苏联培养了北京12所的贾学标,成都国光电子管厂前厂长贾高、副总师刘庆瑞、西安交大微波教研室的罗亦麟夫妇等。不仅如此,在我校建校40周年及50周年校庆时,虽然苏联已经解体,在1996年和2006年两次校庆时,虽已高龄但仍克服困难带领夫人前来参加校庆,并在大会上作了充满激情的发言。苏联解体后我校物电学院部分教师出访俄罗斯时都曾去学校或家中拜访过他,他对数十年前在成电的短期工作仍然兴趣盎然,回味无穷!记得1996年成电40周年校庆时,他携夫人参加校庆,有一天我们陪同他们夫妇两人途经主楼南侧右边门洞时,只见他夫人在手提包中取出一个小相机,请我们为她拍了几张站立在门洞前阶梯上的照片,并充满感情地说出了拍摄此照的意义,她深切怀念起四十年前(1956年)初次来成电时从此门进入主楼并上二楼学院会客室受到王甲纲副院长接见时的情景,情真意切!


如前所述,列别捷夫对成电的贡献无疑是巨大的,主要表现在:

1.为研究生及进修教师开设了三门超高频课程,并正式出版作为相关专业的专业课教材。

2.带来了电真空专业有关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日历、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指导书、课程设计参考资料、生产实习指导大纲等教学法资料。

3.培养了6名超高频研究生,近20名各院校科研所的进修人员。

4.带来了几大箱波导管原材料——波导管(当时国内无法生产的), 为我院生产X波段波导元件奠定了物质基础。

5.带来了多套磁控管设计图纸, 及多套电真空制造工艺设备设计图纸,为相关工厂提供了设计依据与方便,加快了产品的研发进度。

6.带来了几乎全套10多件套超高频测试仪器, 建立了西南地区唯一一个高校超高频实验室,在实验室中发送出了第一个微波信号。


1956年他来校时在众多师生面前坦然承认自己不是布尔什维克(非党员), 但在学校规划、行政管理、学科设置、教学计划等方面,校领导们总是先征求他的意见,尽管他不是院长顾问,可见他在吴立人院长和王甲纲副院长心目中的地位!他在成电期间,与他接触过的师生员工均留下深刻的美好形象。在他93岁高龄去世时,我们远在万里之遥的成都怀着十分悲痛的心情,祝愿他一路走好,就像苏联电影《萨特阔》中的一句名言:长眠就是幸福!安息吧!尊敬的列别捷夫老师!

(作者:张兆镗 

退休前系5系503教研组教授

2020.07.01)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