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速递 ‖ 《海交史研究》2022年第二期目录提要
新/刊/发/布
88
NEW ISSUE
CSSCI(2021-2022)扩展版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扩展期刊
《海交史研究》2022第2期
目 录
Contents
摘 要
Abstract
P01
《东莞县重修文庙儒学记》之“舶可刘公”正讹——兼论明代广东东莞地区的市舶管理运作(吴宏岐 朱丽)
民国《东莞县志》所录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东莞县重修文庙儒学记》中的“舶可刘公”实为“舶司刘公”之讹。万历年间,陕西高陵人刘复初任广东市舶提举大约有十年之久,在明代广东海外贸易史上应当占有一席之地。有明一代东莞地区的市舶管理运作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明前期广东市舶司主管东莞等地市舶时期,在史料中未见到有东莞地方官员直接参与相关事务的记载;正德初到万历前期海道副使主导、东莞等地方官员参与市舶管理时期,除东莞地方官外,前任番禺县令也参与了整顿东莞抽分之事;万历后期至明末海道副使兼督、市舶提举专理、东莞县官员协助管理时期,东莞县还要从地方赋税中划拨出广东市舶提举司官员、提举员下官员和吏目的马丁编银,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明后期东莞地区市舶管理与具体运作的复杂情状。
关键词: 明代 广东市舶司 东莞地区 市舶管理运作 刘复初
P12
宋代南海地区的海上贸易模式探究(李佩凝)
本文通过对印坦、井里汶、“南海I号”以及泉州湾沉船货物装载方式的分析,提出在宋代南海地区存在两种不同的海上贸易模式。其一以印坦和井里汶沉船为代表,占据了商船上大部分空间的主要货物归拥有大量资产的单个或少数几个大商人或组织,这些大宗货物将在同一个终点卸载,剩下的空间则租借给不同的几个私商进行零售业务;其二以 “南海I号” 和泉州湾沉船为代表,船上的大宗货物由多个商人经营,它们可能并不在同一个港口卸载,而是在多个停靠港进行买卖。
关键词:宋代 南海 沉船 货物分布模式 贸易模式
P21
宋代阇婆国语言及相关问题研究 (孙博)
阇婆是宋代与我国交往较多的南海国家,现存史料对阇婆国的语言及其首次通贡的情况记录较为详细。本文在前人基础上继续对阇婆语词汇进行考释,根据考订结果可以确定阇婆语为古爪哇语,并进一步判断宋代之阇婆就是位于东爪哇的马打兰王国伊莎纳王朝。同时,前人所考阇婆他称“莆家龙”为“北加浪岸”有误,该地实则为伊莎纳王朝的首都“巴图·加鲁”。阇婆国首次通贡中国的缘由是为了与三佛齐的战争中寻求军事协助,但是北宋对于介入两国纷争并无过多兴趣,其对南海诸国的关注重点在于华夷秩序的构建。另一方面,从两次三佛齐-阇婆战争的结果可以看出,北宋是左右当时东南亚局势的重要域外力量,凸显出当时中国与东南亚之间的紧密联系。
关键词:阇婆 语言 马打兰 莆家龙 朝贡
P35
中世纪欧洲海商法典中的海上合伙(韩晨光)
何种模式更适合贸易发展是商业复兴时期商人们普遍探寻的问题,海上合伙便是基于海运产生的代表性贸易模式之一,这充分体现在中世纪欧洲各地的海商海事法典中,以此为主要材料,可以把它的法律要件归纳为模式架构、财务管理以及风险分担,涵盖出资、利润、风险等要素。海上合伙并非一成不变,部分地区立法中出现了合伙人扩散化、船长地位下降等变化,它们对海上合伙法律要件的取舍,恰能体现其固定的模式架构、严格的账簿管理以及有限责任等特点。海上合伙满足了中世纪欧洲商业复兴、尤其是远洋贸易复兴的需要,在海洋贸易立法方面做出大量创新。通过海洋法典的视角观察商业复兴背景下海上合伙,将有助于探寻经济疲软以及动荡国际形势下国际贸易复兴及其配套海运立法的更多创新可能。
关键词:中世纪 海商法典 海上合伙
P45
二战后西方海洋史研究述评 (陈剑)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时代变迁与史学潮流的双重影响下,西方海洋史研究取得新的发展,先后出现了“学科化”与“空间转向”两股主要趋势。在此背景下,西方海洋史形成了新的研究方法,包括引入主流史学的问题意识,确立海洋本位的研究视角,发挥海洋空间的方法价值。学者们围绕跨洋流动、海洋经济、边缘群体、滨海区域、海洋环境、海洋文化、海洋军事政治等议题展开探讨,丰富了海洋史研究的内容。西方海洋史研究的革新影响深远,它拓宽了历史研究的视野,超越了民族国家与帝国叙事框架,削弱了欧洲中心论,并有助于加深全球化现象的历史认识。
关键词:海洋史 学科化 海洋空间 世界史 全球化
P60
“共同体”视野下的中国“海洋强国”建设(朱 雄 曲金良)
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任务,这一战略任务既是应对“海洋时代”海洋发展的必然之举,同时根源于我国数千年来形成的悠久、灿烂的海洋文明历史,其本质特征和最终目标在于实现“人海和谐”“共享太平之福”的美好追求。“海洋强国”建设必须站在中国的立场,按照中国的需要,符合中国人的文化认同,用中国话语体系定义,同时从“共同体”理念下着眼于“天下”普惠的“海洋强国”建设。中国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目标,就是以对外构建海洋和平世界,对内构建海洋和谐社会和海洋可持续发展为指向,进而实现全球海洋和平,共建“海洋命运共同体”。这是中国能够为世界、为人类“海洋时代”做出的贡献。
关键词:海洋强国 海洋命运共同体 目标定位 文明内涵
P69
粤海关与澳门关部行台的创设及演变诸问题考辨(谭世宝 谭学超)
关键词:粤海关 澳门关部行台 中西贸易史
P86
《武安王灵签》纸背所见明万历十九年浙江沿海地区海防力量之加强(田琳)
关键词:海防 倭警情报 台金严区 纸背文献
P95
宋代两浙地区的市舶司行政([日]山崎觉士 著 高雅云 译 陈硕炫 校译)
9世纪以后,海上贸易的兴盛使中国政府重新面临沿海地区地方行政(暂称沿海行政)的问题,即市舶使、市舶司及沿海巡检、沿海制置使的设置。自宋代以来,作为沿海行政一环的市舶司是在沿海地区率先施行的,随着市舶司收取的贸易利润在国家财政中所占比例不断增加,市舶司行政成为一项重要的政治课题。聚焦于三种与两浙市舶司行政有关的文书,可以厘清宋代沿海行政的特征及其在政治上逐步重要化的变迁历程,以期重新审视两浙市舶司的历史地位。关键词:海上贸易 沿海行政 市舶司 文书 两浙地区
P111
{书评}杨斌:《流动的疆域:全球视野下的云南与中国》(蔡伟杰)
P117
{书评}郑维中:《海上佣兵:十七世纪东亚海域的战争、贸易与海上劫掠》(何金骑)
P122
{书评}张海鹏:《中国海域史》(黄慧)
投稿邮箱
hjsyjbjb@163.com
‘
来源:《海交史研究》编辑部
图文编辑:王绮蓉
二审:陈少丰
三审:林 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