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理论的未来版图》南科人文学术系列
内容简介
《科幻理论的未来版图》综合分析,指出未来科幻理论发展可能围绕如下三个方面。首先是对通过哲学思考,拓展对科幻本质的认识。在跨越认知、思想边界探索、思想实验等方面,科幻文学和相关艺术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这些优势还没有被广泛开发出来。其次是当前科技变化对科幻的影响,会导致科幻理论形成一个跟学科重叠的重要方向。这个方向不但朝向科技发展,也朝向伦理和消费与社会文化的发展。第三是在研究方法方面,科幻理论的研究可能更多结合当代信息科技、人工智能科技,并且逐渐从博物学走向演化学。对所有这些方面的研究,我觉得都必须围绕中国科幻本身的问题来进行。在中国的世界地位逐渐改变、中国文学的世界影响力逐渐发展的状态下,科幻文学中国性和世界性方面的相关研究可能会形成一个热点。
书名: 《科幻理论的未来版图》
丛书名:南科人文学术系列(第三辑)
作者:吴岩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印刷日期:2023年6月 出版日期:2023年6月
京东商城:https://item.jd.com/14148950.html
作者吴岩教授简介
科幻作家、学者、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科学中心教授兼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作家协会科幻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科普作协副理事长、美国科幻研究协会SFRA托马斯.D·克拉里森奖获得者。他是中国科幻未来主义观点的提出者和科幻教育的倡导者。主要作品包括《中国轨道号》《科幻文学论纲》《20世纪中国科幻小说史》《科学幻想:青少年想象力与科学创新教程》等。
执行主编序言
吴岩
2017年秋天我到南方科技大学任职,在人文科学中心陈跃红主任的领导下组建了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中心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承接高水平理工大学建设人文专项“世界科幻革新背景下的中国科幻发展与产业化趋势”研究。在这个项目的引导下,我们聚集全国科幻研究的力量,先后召开了“追寻想象力的本源——2018人类想象力研究年会”、“重新定义文化——二次元与娱乐互联网”、“科技时代的中国文学状况与科幻文学变革”、“从科学前沿到科幻前沿”、“中国当代新古典主义科幻暨刘洋《火星孤儿》创作”、“人类现代文明的历史经验与未来梦想”等重要会议,并参加了国内外的一系列科幻研讨。我们的目标是对国际科幻发展的前沿状况有所了解,对国内创作、产业、理论研究的状况也尽量到位。
几年下来,在这个领域中我们逐渐积累起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成果,并对未来的发展做出了我们自己的判断。除了跟中国科幻研究中心共同发布《年度科幻产业报告》之外,大家拿到手中的这套“南科人文学术系列(第三辑)”,就是我们这个课题研究的最终成果。
这一辑丛书一共三部,分别探讨科幻创作、科幻理论研究和科幻产业发展的未来趋势。
在《科幻创作的未来版图》一书中,主编刘洋认真分析了这几年对创作发展的研讨成果,他结合我们邀请的作家撰写的文章提出,当代世界的科幻创作存在着四个重要趋势。这四个趋势是:类型之间相互交织频繁,边界显得越来越模糊;在西方创造的科幻小说类型模式之外,各民族的本土叙事意识和能力在不断加强,科幻正在真正成为世界性的文学;科幻小说从边缘走向主流的通路已经被铺设;以及科幻正在从文学走向其他产业形式。刘洋指出:“总体来看,当代科幻创作呈现出越来越多样化的趋势,包括故事题材的多样化、作者群体的多样化、叙事方式的多样化以及传播媒介的多样化。在这一多样化发展的浪潮中,不断创造和呈现出新的惊奇感——这是科幻这一文类本身最核心的魅力所在,是所有科幻创作者们共同的使命。”这一看法无论对科幻的从业者还是爱好者,都是值得认真思考的。
《科幻理论的未来版图》分册的主编是我自己。这一分册的撰稿人分布较广,有学者、科幻作家、文化管理者和从业者。我通过阅读和跟他们的讨论,在序言中一改过去对科幻形象死亡的看法,指出当前科幻发展正在走入一个小的繁荣期。这个繁荣期起源于人们对未知和未来动荡的焦虑,且受到当前科技和时代变革的影响。在这样的时代,通过对文集中文章的综合分析,指出未来科幻理论发展可能围绕如下三个方面。首先是对通过哲学思考,拓展对科幻本质的认识。在跨越认知、思想边界探索、思想实验等方面,科幻文学和相关艺术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这些优势还没有被广泛开发出来。其次是当前科技变化对科幻的影响,会导致科幻理论形成一个跟学科重叠的重要方向。这个方向不但朝向科技发展,也朝向伦理和消费与社会文化的发展。第三是在研究方法方面,科幻理论的研究可能更多结合当代信息科技、人工智能科技,并且逐渐从博物学走向演化学。对所有这些方面的研究,我觉得都必须围绕中国科幻本身的问题来进行。在中国的世界地位逐渐改变、中国文学的世界影响力逐渐发展的状态下,科幻文学中国性和世界性方面的相关研究可能会形成一个热点。
在《科幻产业的未来版图》一书中,主编张峰博士先是梳理了科幻产业这一概念的生成,认为“科幻产业的核心部分是一个以科幻创意为内核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子集,即“科幻文化产业”;而它的延伸部分是与旅游、教育、制造业、城市建设、科技创新等产业融合形成的“科幻+”新业态,称为“科幻相关产业”。科幻文化产业和科幻相关产业共同构成了科幻产业体系结构。”随后,他回顾了中国科幻产业发展的历史,并分析了近年来人们对科幻产业的讨论以及我们征集到的重要作者文章的观点。张峰认为,狭义的科幻产业,至少包括科幻内容创作、科幻休闲娱乐服务、科幻生产服务、科幻生产装备制造、科幻消费终端制造五个部分。此外,科幻可以分别跟旅游、教育、制造行业、城市建设、科技创新相互叠加,形成“科幻+”形式的产业拓展。文集中的文章来源于各个产业方面的从业者以及这一领域的研究者,他们多数是在这样的划分方法之下针对某个独特方向进行了未来发展的分析。这些思索和分析常常配合着作者的数据统计或职业亲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我们认为,科幻是具有广泛跨界性的文学艺术甚至产业类型,这种存在本身具有无限的广延性,也受到多重因素影响,可能产生多种不同的走向。我们提供的文章大多数只是一些灵感或持续关注后得到的思考结果,方向和深度差异很大。如果这样的文集会对中国科幻文学、文化和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我们就已经非常高兴。
本文集是在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科学中心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完成的。中心主任陈跃红教授鼓励我接受了这个课题,并在各个时段给我许多指导。他也欣然同意我们将这套著作放入南科人文学术系列。
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的刘洋、张峰在得到编辑这本选集的任务的时候,都欣然接受,没有任何怨言。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和学术信誉,征集到了许多重要作家和学术工作者的参与。
人文科学中心的管理人员参加了项目的各个时期的管理。冯爱琴老师参加了图书项目的前期谈判。重庆大学出版社的张梓慧老师自始至终对我们的项目给予绝对的支持,并亲自参加文稿的编辑,在此项目结题的时刻感谢大家。
在本书编辑之际,《流浪地球2》走红影院,获得了超过40亿票房。国家电影局和中国科协组织我们到安徽物质科学研究院调研中宣部电影局“科幻十条”对科幻电影发展的影响。我们相信,在未来的几年,中国的科幻事业会像本书中预测的那样,在多个方向走出自己的全新道路。
购买本书请访问:https://item.jd.com/14148950.html
或点击本文左下角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