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姐有话说:北师大附中,一个探索未来无尽可能的地方
编者的话:想了解一所学校、优秀毕业学生的发言是最值得参考的,从今日起名师汇正式启动学姐学长有话说这个栏目,希望家长和同学喜欢,本篇文章的作者是北师大附中高三优秀毕业生杨旻同学,今年杨同学拿到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offer,再次表示祝贺啊。
一、初入AP,初触留学
进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AP班的过程可以说是“误打误撞”。由于自己将要接受全新的教育模式,师大附的国际部又是那样“年轻”,自己在最初踏入校门时,心里还是忐忑不安的。但是随着之后来自学校,老师,和校外机构的帮助与引导,我认为自己在三年的AP班生涯中,是在不断探索,不断前进的。
初入国际部,学校老师巧引导
由于自己的经验不足,在高中生活的一开始,我是手足无措的。不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利用时间,不知道自己应该把重心放在哪里,更不知道应该在哪些方面付出努力,可谓是“力有余,心不足”。师大附AP部的主管老师非常理智的预料到了新生对自己未来方向不明确的情况,就此规划了各种项目和课程,帮助同学们尽快适应,并且早早开始为学生将来真正的大学生活做准备。
首先就是学校对于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视。这种重视体现在多个方面。第一就是督促帮助学生们进行各项标化考试的准备。高一刚入学,我的课程表中就被安排进了许多已准备托福为导向的外教课程。课程的分类也同样细致,并且模式与真实考试无缝对接。首先是阅读,阅读老师是托福四科对应课程老师中唯一的中教老师。但这一点也是AP部规划老师刻意为之:学生们刚刚开始接触托福阅读,排开词汇量不足,对各种语法现象还不够熟悉的限制外,对于英文文章的逻辑和整体框架把握也是十分陌生的。
英文文章和中文文章风格完全不同,以解决语文文章的方式来理解英文文章时一定行不通的。我起初也被这种思维异质的冲击所困扰。就算文章逐字逐句能够看懂,但是就是做不对题。这时中教老师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外教作为美式思维已经固化的人,是无法理解更无法帮我们矫正我们与理解英文文章所需的逻辑方式的,然而中教老师则可以根据自己的亲身经验,帮助我们做渐变式的调整。在此基础上,由外教教授的口语和听力写作,则在语言地道性上帮了我们很大的忙。
其次,学校也很重视我们的专业知识学习。在为各种裱花考试做准备的同时,我们的高中课程也没有落下。但是为了避免我们负担过重,重心偏移,学校针对我们未来将要面对的留学专业知识考试(例如AP,SAT2等)进行了精心调整。对于未来考试有帮助的部分会加以保留,把不涉及的部分则进行精简,即为我们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基础,又不会耽误我们准备申请需要的各项硬性指标。
然而,对于美本申请来说,仅仅拥有优异标化成绩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美国大学同样重视学生们的各项“软性”技能,比如领导力,交流能力,阅读能力,思辨能力等。我们的指导老师深知这一理念,所以对于我们的培养方向也是全面发展型的。在我刚刚入学时就会收到来自各式各样的社团活动的邀请。社团形势也很多样,有传统并且热门的像经济社,辩论社和模拟联合国。也有十分有趣新颖的,比如我当初加入的就有DIY社,微电影社,以及美食社等。与此同时,学校也大力鼓励我们创办自己的社团。我们的组织能力,以及各项在将来大学生活中所必须的技能也都得到了锻炼。学校在课外活动上非常鼓励我们以自己的兴趣为导向,不要盲目追随大流,更不能因为觉得大学看重某项活动而刻意为之。而这样为自己的真实理想和热情而付出,同样是美国大学的招生官们想要看到的。
二、升入高二,名师汇老师助力加速
进入高二后,我们就开始了美本申请中的冲刺阶段。此时我们不仅要应对托福这样的语言考试,还迎来了所谓的“美国高考”,SAT。也是在这一阶段,我开始逐渐认识到提早规划的重要性,这一点在下文中我也会详细说明。
学校在对我们的SAT备考上同样十分花心思。首先学校对于学生会分层。英语水平较好的同学会被分配到A班,也就是进度更快,课程容量更大的班。英语水平还有待提高的同学会被分到B班,B班的课程会根据学生的水平进行调整,略微放慢,同时也更注重基础知识。但是层级分配并不是恒定的,B班的学生如果后期考试成绩优异会被挑到A班,所以在这样的氛围下,同学们都会卯足了劲争取A班的席位,这也是我校学生们不断进步的原因之一。由于SAT考试的特性,我校教授SAT的老师全部为外教。因为考试考察的并不仅仅是语言,还有学生的真正的阅读能力和思辨能力,这是传统的应考型课程无法培养的。
外教老师们独有的美式文化背景则能够帮助我们从根本上理解SAT所要考察的知识,比如在我印象中,我们的语法外教老师就会把语法知识从最基本的时态讲起。学生们可能一开始会认为这些知识过于简单,但是老师的讲解其实解释了我们长期以来对语法的错误理念,并且打破我们传统上的语法应该“死记硬背”的印象。这样基础打牢了,应对起题目来就能以不变应万变,不会因为考题稍一改动就不知道从何下手。
然而我在初入高二时由于自己本身英语基础还比较薄弱,所以在准备SAT的同时还要兼顾着托福,所以即便有外教老师的系统教学,我应负起考试来还是很吃力。这也让我意识到尽早结束每一阶段对应的标化考试的重要性。高一属于基础建立期,主要应对的也是像托福这样的语言基础考试。高二在有了高一时建立的语言基础上,则应该全力冲击SAT这样基于语言,但是测试范围更广,对学生各项能力要求更高的考试和以专业知识为导向的AP考试上。
可以说每个考试任务都有一个相应的截点,在一个阶段结束之前,也一定要尽力结束对应的考试。虽然这些节点并不是硬性的,各项考试也都可以多次参加,但是这些遵循着时间节点是为自己整体高中三年不断进步和取得相应成就作保障。
而最后帮助我“重回正轨”,达到应有节奏的,则是名师汇老师们。就像我之前解释过的,SAT向较于TOEFL要求更高,范围也更广,学生们的问题也暴露的越来越多,而且每个人的问题通常不同,所以这时学校里面的以班级为单位的课程可能无法满足每个人的需求。那我自己来举个例子,我的问题主要在于阅读。但是并不是由于词汇和句型的积累缺乏,而是因为我的系统性阅读能力没有得到足够锻炼。而名师汇的老师们则十分善于帮助学生发现自身问题,并且很有针对性的提出建议。当时针对我的问题,老师就悉心指导我拓展阅读量,推荐给我书目病指导我正确阅读的方法,我的托福也从名师汇老师那里受益良多。写作老师上课时会根据我本身的问题对我的破题思路和文章结构进行调整,并且分享一些好用的万用词组,增加我的写作语言流畅度。
其实我认为好老师的标准并不是对于考试有多丰富的应试技巧经验,因为各项标化考试的可变性也越来越高,此外每个学生答题的方式也不同,一位老师的经验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学生。这时老师的认真负责,从学生本身出发才是最重要的。在名师汇上课期间,老师们对我课下在微信上的提问就算不能做到秒回,也是有问必答,并且解答的同时会告诉我我之所以有这样的疑问是因为在哪些方面还需要提高。正是因为这样的细心解答,我在各项标化考试上最后才有了质的飞跃。
三、进入高三,文书为申请季画上圆满句号
在高二结束之前,我就很幸运地与大部分标化考试“和平分手”。所以有比较充裕的时间来准备文书,我认为这一时间节点的把握还是比较合理的,所以也推荐大家参考。(也就是在高三开始之前结束标化,在高三开始后全心全意准备文书)。
如果说成绩是申请的敲门砖,那么文书可以说是打开梦校大门的金钥匙了,可见文书对于成功拿到offer的重要性。近些年由于中国考生的学业成就越来越高,各大院校对于成绩的参考比例也有一定幅度的下降,反而是对于文书更加重视了。拿我这一届的申请结果来看,尽管学术水平高的同学们依然炙手可热,一些在硬性指标上稍稍欠缺,但是胜在对于自己想要申请的学校了解深入,也肯花心思发觉自己身上能够吸引自己的女神男神校的同学们也同样拿到了来自一流学校的录取。而文书就是向各院校展示自己最有效的途径。
在文书准备上我校同样花精力。在高三,我们多了一门名叫“学术写作”的课程。这一课程除了帮助我们继续加强书面写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外,也意在帮我们完善自己的文书。授课的依然是写作功底过硬的外教老师。老师在课上会带我们阅读各式各样的文书题目,也会分析尽管风格不同,但是都帮助申请生申请到了理想大学的优秀文书,让我们逐渐体会什么样的文书才是招生官们想要看到的,让我们慢慢领悟该如何把自己最真实也是最美好的一面通过文字形式展现出来,更带给我们个钟文书主题的灵感。外教老师也同样乐于帮我们批改文书。我的主文书就曾经给每一位外教老师都阅读过,外教老师们也会指出我作为迷糊的“当局者”无法意识到的问题。
在写文书的阶段,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从熟悉自己的人,像家人,朋友,老师那里寻求帮助。因为我们身上的一些闪光点,往往自己无法意识到,但是却会给与我们亲近的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也是我们的文书指导老师鼓励我们的。
高三接近尾声,offer让我们的最后一年硕果累累
紧张忙碌的三年高中生活即将落下帷幕。同学们的辛勤付出和不懈努力也在这一年中算是pay off了。原本就只有75人不到的2018届AP班同学们收获了来自世界各地名校的offer,以下是一部分录取结果,可供参考。
更多好文请点击链接:
22个美国常春藤、80%学生进入美国前30名校,"北实验"凭啥这么牛?
70%美国前30,10位常春藤,北京四中国际校区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托福从73到113,SAT从1350到1500,她的逆袭经验值得多读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