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堵 哈哈 墙
今日有个朋友问起我,英国庄园里可有墙名为"哈哈"?
起先我只当其在戏谑,不料深究起源,这哈哈墙实为英国园林中一个重要的元素,细细数来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17-18世纪的英国乡村庄园多为生产性功能,士豪乡绅拥有大片的草场,以饲养连绵的羊群。为了将私人花园和草场分开,栅栏被广泛地运用其中。然而,这样的措施既不美观,又无法有效地阻止动物进入花园。
“哈哈墙”(Ha-ha wall)便在这样的时代应运而生。据考,其由英国造园家布里奇曼创作,由下沉石墙和深沟组成, 与中国古代的护城壕沟颇有异曲同工之妙。设立“哈哈墙”后,人从建筑望向草场,沟岸从高往低,是一片连贯而没有间断的草坪,最大程度地保持了视线的完整性。同时,由于草场上的动物无法从低岸爬过干沟到达人活动的花园里,其也能充当对牲畜有效的屏障。
哈哈墙的原型源于英国传统鹿园 (deer park) 。在鹿园设计中,鹿需要纵深跃过一条深沟与一个陡峭的边界(往往为由木铁砧做的栅栏或篱芭)。这样的设计允许鹿进入公园, 但无法离开。在诺曼征服时期,修建鹿园需要经过国王授予,所以对垄沟的深度和高度都有着详细的要求和记载。而在达特穆尔 (Dartmoor), 这一跃也有了一个专有名词,被称为 "leap yeat"。
那么,哈哈墙到底是如何得名的呢?
下述漫画很好地阐释了原因:从人活动的草坪远处看,是看不见这堵墙的,等走近一看,才发现这个沟,于是大家不免“哈哈”一笑,故而命名为“哈哈墙”。
在霍勒斯沃波尔关于现代园艺的开创性文章中,把哈哈墙描述成新风格的园林花园中的 "领先的一步"。在十八世纪末的浪漫运动,这样的隔离墙是改变个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个很好的探索:它通过简单而明确的操作,得以"将整个自然纳入花园 "。
哈哈墙在二十一世纪的运用典例,即是华盛顿纪念碑。出于9/11 事件和其他恐怖事件的威胁, 当局为防止大型机动车驶近纪念碑,一度设置了泽西岛式的屏障。这个临时的屏障随后被一堵新的哈哈墙替代:华裔女设计师林璎运用一堵下沉式花岗岩石墙壁,将照明和祭祀的功能蹂入其中。简明而特色的操作手法,既有效烘托出了肃穆而庄重的祭祀氛围,也很好地延续了视线的连贯性。
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哈哈墙的变体依旧常见,最大限度地营造了无边无际的空间体验与氛围。
yours 老板娘
咱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