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党心与民心相连:国家凝聚力之源泉

常士訚 学术界杂志社 2022-04-25

常士訚教授


摘  要

当今世界,有的国家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的国家却走向衰败。对此国内外产生了各种不同的观点:如战争制造国家论、暴力—资本结合论、民族—民主国家论等,凡此种种主要是从一种外部客观条件上认识国家建设的。实际上,国家建设的关键是国家的凝聚力,尤其是作为执掌国家政权的政党与人民之间的关系。中国古代早有民心向背决定国家生死存亡之警句。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伦理价值、制度和执政力紧紧地和人民利益结合在一起,由此而形成的党心和民心相连铸就了中国现代国家建设的强大凝聚力,中华民族实现了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转变。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在一个世纪的征程中,近代中国经历了沧桑巨变,由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且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独立自主和繁荣富强的新国家。百年巨变何以发生?原因诸多,其中最为关键的是中国产生了代表人民利益、为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正是这一政党将自己的目标和纲领紧紧地与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才赢得了千千万万人民群众的支持和信赖,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勠力同心,汇集成了一种强大的建立自己新国家的力量。无论外部敌人如何强大,不管前进路上千沟万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组织起来的人民以排山倒海之势力压强敌,高山低头,河流让步,使国家终于可以自立于世界之林。

中国何以发生如此大的变化,人们有不同的解释,有学者认为是财富、军队、官僚体制和交通线路联合作用的结果,也有的学者认为是“文明国家”逻辑使然。王绍光认为:中国的崛起在于“独立自主、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姚中秋认为:中国的发展得自于中国的文明优势,“人本主义的国家及其对民众承担全部责任的政府的积极有为,是中国所具有的文明优势之一。”凡此种种都从不同方面解释了中国现代国家的成长和成功,都有着自己的真知灼见。要补充的是,一个国家成功的关键还在于人心凝聚状况。因为在笔者看来,财富、军队、官僚体制或人本主义等等都有着重要价值。但资本换不来民心,脱缰的资本可以造成贪腐横行、民不聊生;军队固然可以攻城夺寨,但决定战争胜负的是民心士气;官僚可以深入基层,但以力服人并不能够使人勠力同心;人本主义固然重要,但缺乏道德理想同样难以强国。

历史的事实证明,基于资本、官僚或是自发的“民族国家”构想并不能解决不少发展中国家出现的一盘散沙的状况。而在中国,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人民五亿不团圆”的现象,民众凝结成自觉的人民(民族),正在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汇集民意,反映民心所向,引导和领导人民实现了团结和凝聚,因而成为了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核心力量。人民由于有了中国共产党,逐渐克服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局面而结成了中华民族。由此,中华民族实现了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转变。显然,在这里,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初心与人民心之所向相连,铸就了建设国家的磅礴力量。

不可否认,现代国家绝非是一个虚幻的现实。今天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要想生存和发展下去,没有一定的物质实力不仅难以在世界立身,而且难以面对国内芸芸众生。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就是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同时马克思主义也认识到一定的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文化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和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发展的历史表明,人是生产力中最为活跃因素,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今天世界各国的物质财富、军事实力均突飞猛进。但也要看到,尽管今非昔比,但为什么有的国家强,有的国家弱。能够出现巨大的差异其实都与人的创造力密切相关。除了单个人或集团的作用外,整个民族的凝聚力对国家的强盛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人心聚,国家强、百姓安;人心散,国家弱、百姓危。放眼今天的世界,处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并没有因为参与了世界竞争走向强盛,而是出现衰败。原因在于在一个为利益和认同而竞争的环境中,一国领导集团和政党内部各有所求,难以凝聚。党争、族争、民争常使国家举步维艰,难以繁荣。即使有了一定的制度,但缺乏良好的政党领导和政策执行力,同样难以形成各方共同行动的力量。即使力主发展,相信“发展神话”的国家,获利的也是那些国际上或国内的经济大鳄,民众收获的不过是残羹剩餐。社会的两极分化,离散的人心不可能成就一个强盛的国家。

与之不同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经过70多年的奋斗历程使国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个重要的机制就是党心和民心相连,党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团结在党的周围。党不断地从人民所思、所求和所想中获得更新和更好的思想观念和更大的动力源泉,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合作,并努力按照党所指引的方向前进。党心和民心相连,铸就了中华民族昂扬向上的力量,也成就了中国国家建设的成功与辉煌。


一、党的初心与人民的期盼相通铸就了建设国家的精神力量

一个国家有良好的物质条件固然重要,但比起这一力量更为重要的是一国之凝聚力。也就是一国的统治集团或政党真正能够在实现人民的利益上达成共识,上下认识相通,执政党或政府能够以人民为中心来制定大政方针,人民能够认同和支持执政党或政府的政策。两种力量相互支持,彼此合作,齐心协力可以无坚不摧。中国自古以来就懂得人心向背事关国家生死存亡的道理。孟子提出的得民心者得天下的主张为历代政治家、文人墨客和百姓所传诵,成为了流芳百世的为政箴言。自中国共产党成立,直到今天中国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所坚持的“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既从中国传统的“重民”思想汲取了营养,更以马克思主义人民性思想为重要的理论依据。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中国共产党所进行的“敢教日月换新天”的伟大壮举就是在马克思主义“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理想下展开的。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人就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而奋不顾身,前赴后继,宣传、组织和带领人民进行了英勇顽强艰苦的斗争,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同样坚持了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的宗旨,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转变。党的整个奋斗历程如习近平指出的:“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正所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所有活动的根本出发点。正是党的执政理念与人民的期盼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从而获得了人民的支持,因而也就变成了一种强大的政治力量和民族力量。改革开放后,随着现代化进程和经济的发展,“人民”这一政治主体内部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中国共产党依然不忘自己的初心和使命。秉持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原则,秉持发展的目的在于造福于人民,发展的成果惠及人民的理念。更为重要的是,这一理念深深地体现在党的政策和党员行为中。每当国家出现危难,党员总是冲锋在前,以身示范,彰显了人民至上的精神,他们的行为感动了千千万万的普通民众。尤其是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时,危难中处处是党员的身影。2020年,全国累计832个贫困县,近1亿人口摆脱了绝对贫困,等等这些实践,都深深影响到每一个中国人。人民不仅从党的政策和行为中切身体会到了党的人民情怀,而且也从党的实际行动中感受到了安全感和幸福感。因而也使人民更加真心拥护和支持共产党,党和人民心心相通,从而汇集起了各族人民共建自己美好家园的力量。

与之不同的是,为什么今天世界上的不少国家,高举人民主权的旗帜而偏离了“人民”呢?实际上,这些国家的政党所考虑的不过是一小部分人的利益。不仅如此,由于各个政党或集团仅仅代表一部分人的利益,也就造成了整个社会的分裂,人民很难凝聚。


二、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构成了建设国家的组织力量

国家建设的重要体现就是它的组织力量。在现代化进程中,谁能组织、善于组织并能够组织有效是国家成败的关键。当代不少发展中国家出现种种衰败现象,原因之一就败在“组织”上。在中东的一些国家中,各路教派、不同部族之间负势竞争,政府难以起到领导作用,呈现出倒“U”结构。如亨廷顿指出的,在那里,政治忠诚的高峰点有两个:一个是对家庭、部落和部族的忠诚,另一个是对文化和宗教的统一体的忠诚。它的最低点是“民族国家”。在这种背景下国家难以统一和进行组织。在非洲一些国家,血族因素是集体归属的基础。在这样的氛围中,“部族主义”文化绑架了政府,政府很难发挥对整个国家的组织作用:要不依靠部族力量统治,要不依靠军人政权。政治问津的是家族而不是广大人民,就是那些表面上实现了“民主转型”的国家,也有可能“民”不作“主”,部族或宗教背景的政客或军阀主政,在这样的一种碎片化的社会中,各派争权夺利,谈何协调和组织?即使对立的双方经过妥协形成了官方的政策,执行起来也是路途漫漫。

什么是国家?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国家是一种“特殊的公共权力组织”。这一组织按照一定阶级的意志和要求组织起体系,构成这一体系中各个不同的职能部门相互配合而运转。当代中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党的领导、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是治国理政和组织国家的基本关系结构。其中党是领导中国各项事业的核心,党通过深入到社会的组织体系对国家进行着全面的领导,就是在最为偏远的乡村都可以看到支部的存在和组织作用,展现出党员带领当地人民进行国家建设的生动场面。

在国家层面上,党领导人大,但不是代替人大。人大是人民行使民主权力管理国家大事的机构。党在领导人大各项事务中,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具体的路径上就是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即党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听取和反映人民的利益要求和呼声,在此基础上确定方向、制定大政方针、进行具体规划和作出组织部署安排。从党的政策到最后国家的规划和政策制定的过程,是一个严格的、科学的和民主的决策过程。经过人大产生和确立的各项大政方针,每个环节都是集思广益的结果,都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更加准确和科学地反映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并将其写入到国家规划中去。经过党中央和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规划也就成为了党的组织和各级政府的行动纲领,同时也在党的领导和人大监督下变成了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行动。

就党和政府的关系而言,同样是党领导着政府的工作。党在政治方向上领导和影响着政府,防止政府脱离人民,脱离人大监督和脱离党的领导,归根到底就是要使政府真正做到全面地落实党提出的各项方针和政策,准确地使人大确定的各项规划落实到位。政策落实使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到保证,人民群众反映出来的问题得到解决。正如有人大代表所说的,“在党的领导下,人民的期盼被写进一个个五年规划(计划),党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生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彰显了中国制度和中国之治的独特魅力。”

在当代中国,人民政协不是权力组织,但它同样是党与不同界别代表进行协商对话的平台。人民政协中的不同代表通过他们所联系的群体,广泛地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和要求,以便党更加准确和全面地了解人民的呼声。根据中国的特点,中国也建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民族地方建立了适合于民族文化特点的地方人大和政府权力组织。不仅保证了各个民族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参与,也使民族地方的人民群众参与到当地的政治和社会生活的管理中来。除此之外,党还通过工会、妇联和共青团广泛地听取不同群体的意见。

显然,上述种种制度的建立都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之间广泛的联系。通过各种实实在在的党和人民的对话和协商,使党的构想和人民的期盼处在不断的沟通之中,通过常态性的沟通,党也在不断的回应中更新着治理理念,制定出更适应于人民利益要求的政策。人民通过各种途径参与社会和政治生活,将自己的呼声和利益要求反映给党,通过共产党的政治和组织上的保证,使政府能够为人民办实事,从而保证了人民的利益和要求得到实现。通过治理吸纳民主,民主促进治理和法治建设,通过法治保障使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结合起来,做到党的领导有方,人民民主有效,避免了不少国家出现的民主“扯皮”现象。正是党的领导、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使得各族人民团结在了党的周围,按照一定的理想、目标组织起来,实现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局面,保证了国家不断走向繁荣富强。


三、党的先进性与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结合汇集成了建设国家的实践力量

在强手如云的国际社会中,一个国家要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就要不断地保持奋发向上的昂扬斗志。然而,在现实中,一些国家要不停滞不前,要不内部争斗不休,要不身陷“贫困陷阱”,难以自拔。自15世纪新大陆的发现,世界掀开近代历史一页时,处在明晚期的中国虽然为世界强国,但由于地处亚洲大陆东边,对世界的变化了解甚少,没有认识到此时的西方世界已经进入新的变革时代。由于对外部世界的孤陋寡闻,中国依然在一种封闭的环境中过着“田园诗般的生活”,但衰弱之势已现。此时,西方国家开始了对外的征服和对世界市场的寻求,最终衰落的清王朝不敌洋人枪炮,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建立了“民国”,但依然不能改变中国受外部欺凌的悲惨状况。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的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经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族儿女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终于站立了起来,中国的民众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在一起。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无论在任何艰难条件下,为了民族和人民的利益,都勇于担当,敢于奋斗,不怕牺牲,践行着党的奋斗目标,率先垂范,影响着周围的群众。同时也正是通过基层党的组织和千千万万的党员深入民众之中,通过自己的先锋带头作用把人民群众团结在了自己的周围,在共同的奋斗中,民众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从而使人民群众深深感到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人民才有希望。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员都冲锋在前,他们以自己的血肉之躯保卫着人民,影响着人民,带动起了千千万万民众加入其中。可以说,中华民族正是有了这样一个先锋队才变成了一个民族整体,才能够实现从站起来到今天的强起来。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发展的各个时期中,中国共产党代表了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在红色根据地进行了土地革命和后来的土地改革运动,这些运动沉重地打击了农村的封建地主阶级,解构了封建土地制度的基础,调动了千千万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同时也为中国革命提供了大量的人力和物质支持。

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的近30年中,中国共产党同样忠实地践行了为人民谋福利的初心和使命,运用国家权力维护了社会稳定,推动了平等发展。主要体现在:1.打击了影响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流氓、盗匪、兵痞等,社会犯罪率大幅度降低。可以说与当时的发达国家美国和英国相比“不是低了一点,而是低了很多”。2.铲除了存在于社会中的各种“分利集团”,农村中的地主、城市中大量的奸商和不法资本家得到了彻底的改造。告别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解决了社会中的两极分化,维护了社会的平等。3.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平和教育水平,死亡率下降,大批人接受了“基础教育”。印度学者在评价中国改革开放前30年的状况时指出:“改革前中国在教育、保健、土地改革和社会变化方面的成就,对改革后的成绩做出了巨大的积极贡献,使中国不仅保持了高预期寿命和其他相关成就,还为基于市场改革的经济扩展提供了坚定支持。”正是在解放后的30年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人民群众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而且也正是实实在在的“解放”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响应党的号召,创造了一系列伟大壮举。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转移。以农村的变化而言,改革开放前,中国还是穷国。1978年,全国7.9亿农村居民中有2.5亿生活在贫困线(人均年收入100元)以下,相当于当时农村人口的30.7%。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不要资本主义,但是我们也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我们要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的、使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既然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使社会物质财富不断增长,使人民生活一天天好起来。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的这一理念在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中体现出来,每个规划都少不了解决关系到百姓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从不同群体、社会各级能够达成共识的环节做起。通过这些不同时期的规划,与百姓得到实惠的过程相协同,实现长远利益的举措和维护当前利益的做法相衔接。也就是通过这些相互衔接的规划,“让党同人民群众情连得更深、心贴得更近。”尤其重要的是,正是在改革开放40年成果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在艰难的疫情时刻,依然毫不动摇地落实了党在2015年11月23日提出的到2020年底贫困地区全部脱贫的计划。在这一伟大壮举实现的过程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这些计划和战略不仅极大地调动起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而且也使人民群众更加真心地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也是先进文化的代表。文化是一个国家之根,是一个民族凝聚起来的共同的思想和心理纽带。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有自己的文化和语言,不同民族在长期交往过程中,形成了多元一体格局。而能够把多元的不同族体结合成“中华民族”的最为伟大的思想和文化力量是社会主义的思想文化。这种文化一方面赓续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世界”的思想,同时更重要的是,社会主义的思想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创立起来的。它来源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同时也深刻反映了中华民族各族人民的一种共识,即唯有社会主义才能克服民众中存在的家族、地方认同,通过共同团结奋斗和共同富裕把各个民族联系起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坚持的主张反映了人民的呼声和希望,正是在中国共产党所坚持的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影响下,各个民族才联结成了一体,从而形成了团结起来的中国人民。

当代中国处在多元文化的世界之中,各种文化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人民整体的发展。尤其是西方的某些文化通过各种渠道渗透,试图改变民众的思想认同,破坏人民的团结。但中国共产党始终从中国人民的利益出发,始终把社会主义文化作为将人民结合起来的最重要力量。通过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民众,克服各种消极的思想影响,鼓舞人民奋发向上的精神,增进人民的团结。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构成了当代中国先进文化中的核心内容。这些思想和理论来源于人民的实践,深刻反映了人民的呼声,回应了人民的期盼,因而也就很容易转变为广大人民群众改天换地的实践力量。听党话、跟党走,这种思想在2020年新冠疫情时期和自然灾害面前人民的团结中得到了证实。

党的先进性中表现出来的人民性使党和人民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当代中国不断繁荣富强的重要力量。新中国成立后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党的先进性和人民的广泛性参与结合。党通过先进文化的引领,不断地培育着人民的共同心理和文化意识,处在社会中的不同群体和民众在这种先进文化的引领下,不断地超越群体的自我认同而结合成一个民族——中华民族,人民由于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而团结向上。


四、结   论

国家建设是当代诸多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重大问题,但在这些国家中,有的国家建设较为平稳,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的国家只能空有国家外壳,而国家建设成效甚微,甚至出现衰败。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就是这些国家的人民基础不牢。某些发达国家的国家建设也难说“成功”。资本的膨胀带来少数经济大鳄的霸权统治,要不为争“自由”而彼此攻讦,要不因为种族歧视和排挤带来族际间紧张,凡此种种都表明,在一个缺乏凝聚力的国家是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走向繁荣富强的。近些年来,一些学者曾试图通过强化民族国家的方式来获得国家凝聚力。但并非冠之以“民族国家”就能获得凝聚力;同时,也并非采用了“公民国家”就真正地实现了公民和国家之间的有效衔接。因为公民是各种利益和认同影响下的人。国家的凝聚力来源于执政的领导和政党与全体人民之间理念和心理上的相互依赖,中国的国家建设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就,其要旨正在于此:获得了执政地位的中国共产党心系人民,人民的智慧是改革的力量源泉,因而得到了人民的认同和支持,党也就获得了领导力。而人民由于有了自己的政党而团结凝聚,形成为一个自觉的民族整体,党心民心相连相通,国家建设才有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原文链接:

http://www.xueshujie.net.cn/upLoad/magazine/month_2104/202104271043547079.pdf


2021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