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智慧民航 | 智慧空管:开启高效运行时代
首都机场塔台(汪洋/摄)
协同——信息共享下的决策
精细——以秒为单位的运行
制图/王世鑫
融合——可靠管控下的无人飞行
光点
技术革新开启发展新纪元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语音识别和集成塔台等新技术的应用,高度依赖技术进步的民航空管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民航空管必须把握机遇,抓住关键,率先应用先进技术和设备,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充分激发智慧空管发展潜力。
近年来,民航空管高度重视智慧建设,大力推进强安全、强效率、强智慧、强协同的“四强空管”体系建设,“智慧”成为其中的重要一环。今年初民航局发布的《智慧民航建设路线图》,为智慧空管擘画了蓝图,指明了方向。其中明确,构建安全稳、效率高、智慧强、协同好的新一代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实现广域覆盖感知、深度网络互联、数据融合赋能、智能协同响应和智慧高效运行,提升空中交通全局化、精细化、智慧化运行能力和服务水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民航空管将智慧空管建设摆在突出战略位置,争取率先应用先进技术和设备,加快科学技术创新,努力实现国际接轨,早日实现智慧发展。
激发智慧空管活力,必须坚持不懈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应大力推进新技术运用转化,积极推广地空数据链、点融合、智慧塔台等成熟技术应用,为民航空管安全高效运行提供有力支撑;深化四维航迹精细运行研究,推进航班全生命周期精细化管控,提高安全水平,实现扩容增效。信息技术将在空管领域掀起浪潮,云计算可以将空管运行数据储存并部署在云端服务器中,迅速实现数据无缝连接;大数据可以将空管运行数据分析得更深入、更透彻;管制智能化能够将管制员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降低出错率,提高管制效率。因此,必须加强新技术与空管的融合研究,早日共享新技术发展红利。
激发智慧空管活力,必须加快国产化步伐。作为保障民航高效运行的技术中枢,提高空管设备的国产化水平至关重要。要大力支持国产民用卫星使用,强化北斗系统在民航领域应用,开展北斗星基增强系统验证评估;提升空管装备国产化率,集中力量做好仪表着陆系统等核心空管设备国产化攻关。此外,还要完善科研基础平台,加快完成空管规划技术研究院筹建,推进空地一体综合验证平台建设,加快空管保障基地和重点实验室建设,有效整合系统内外部科研资源,凝聚空管创新合力。
放眼全球,智慧空管是互联网时代的大势所趋,数字技术在空管领域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民航空管唯有稳扎稳打、精准发力,奋力跑好这场事关长远、考验耐力的“马拉松”,才能有力支撑多领域民航强国建设。(中国民航报 记者高雅娜)
《智慧民航》导刊每周三与广大读者见面
让我们一起
聚焦智慧民航建设热点
擘画全新未来
期待您的来稿!
投稿邮箱:icanews@163.com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