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像Patti Smith那样在马斯洛金字塔上攀爬

七寸丁 七寸丁 2022-05-05


去年朋友送了我一本Patti Smith(派蒂·史密斯)的传记《只是孩子》,前几天终于把尾巴读完,几年前我看到过这本书的一句书摘,当时很打动和吸引我,那句话是:


在这一小段时空里,我们交付了彼此的孤独,又用信任填补了它。


Patti Smith (1946— ) 美国歌手、作曲家、诗人、视觉艺术家,纽约朋克摇滚乐坛的中坚力量之一。有“朋克教母”之称


她所说的“我们”正是自己曾经的恋人、已故的美国先锋艺术家Robert Mapplethorpe(罗伯特·梅普尔索普),《只是孩子》记录了Smith在艺术之旅上艰辛而又多彩的心路历程,同时也是她与自己的灵魂伴侣Robert的爱之书。


Smith和Robert 


Smith所说的“孤独”,我想绝不仅仅是我们普通人所说的乏味的生存状态。这个辍学的打工妹在经历了一次意外怀孕生子,面对平庸人生无果后,选择独自前往纽约,这种“孤独”属于伟大的艺术之路,而在她留名青史之前却没有半点伟大的迹象,生活似乎并不充满善意,也并不那么酷。


在《只是孩子》中Smith事无巨细的建立了一个庞大的私人认知系统,早在少艾时代她就一心向兰波和波德莱尔看齐,收集福克纳、王尔德的绝版书,童年时随父亲拿着一家积攒的钱去费城艺术馆远足时就被莫迪里阿尼、毕加索、诸多印象派作品散发的光芒所倾倒。这,不正是一个根正苗红的文艺青年范本么。


《Starting Out After Rail》 .1871. 布面油画,来自Smith在书中提到的美国现实主义画家托马斯·伊肯斯,你完全可以把《只是孩子》当成一本文艺小百科全书,Smith从个人经验出发,介绍了大量的作家、诗人、画家、音乐人、乐队



同时《只是孩子》还是一部美国上世纪七十年代流行文化大观的侧写,那是约翰·列侬、鲍勃·迪伦、安迪·沃霍尔被封神的年头,是米克·贾格尔在演唱会上向伦敦天空放飞了三千五百只蝴蝶的弧光时刻,是反越战运动、嬉皮士、摇滚青年、同性恋、吸毒者风起云涌的文化大爆发时代。


坐在迷幻装饰车辆上的伍德斯托克系嬉皮士青年



马克·吕布镜头下反战的美国青年


Smith还与爱人Robert 生活在当时纽约文青们的精神坐标——切尔西旅馆中,那里曾经住着大文豪马克·吐温、欧·亨利、殿堂级大导库布里克、科幻巨匠阿瑟·克拉克,有一次Smith在切尔西旅馆里拿着一个黑乌鸦标本,这时候有个人看到后对她说“你就像一只乌鸦,哥特乌鸦。” 说话的人正是鼎鼎大名的达利。


还有一次,Smith在买三明治时发现钱不够,这时来了个人,她一看这不是“垮掉派”诗人艾伦·金斯堡么?金斯堡帮她付了钱,却把她当成美男子。Smith说我是女的啊,一想这老gay准是拿我当男的想泡我,说三明治的钱是不得还你啊!金斯堡说不用,怪我“精虫上脑了”,然后说正给杰克·凯鲁亚克写挽诗呢,他死在兰波生日的三天之后。


颇具中性气质的Smith



但是,《只是孩子》这本书真正感动我的并不是以上这些划时代名人们的光环,有两个点:第一,是Smith在逐梦路上,看起来很寒酸而又时不时被美好点缀的平凡生活;第二,是作为人和人所能建立起伟大关系的美妙可能,Smith和Robert 超越了艺术生活、性爱、亲情友情而形成的羁绊。




在那个价值观剧变的美国六、七十时代,浮华与奢靡共存,很多人成为了名利场、吸毒、滥交的牺牲品,而Patti Smith就像个捡破烂的快乐小天使,有时赚了钱就和罗伯特去吃甜甜圈,两个人漫步在纽约布鲁克林的夜晚,过着拮据而快乐的生活,这种美好可能就是来自于那么一点点得不到完全满足的贫穷,这种不完美和小确幸切实的来自于此时此刻身处的现世,和伟大梦想并不冲突。


一般说来,我们的钱只够买一个热狗和一杯可乐,他会吃掉大部分热狗,我干掉大部分酸菜。但这一天,什么我们都有钱买双份。


我们穿过沙滩去向大海问好,我给他唱起了“杰出”乐队的《科尼岛宝贝》,他在沙滩上写下我们的名字。


——《只是孩子》



至于Smith和Robert 的关系,他们在艺术的理念上其实是不尽相同的,Smith会困惑于艺术对自己的意义,而在她所描述的回忆录中,Robert 更像是一个与世无争的kidult,他说“我从来不想,我只感觉”,由此他也成为了日后争议很大的一位艺术家。





Robert Mapplethorpe的摄影作品


由于Robert 的生性不羁爱自由和同性恋倾向,最终无法和Smith走到一起,后来也由于滥交染上艾滋病,实话实说Robert 这种人如果生活在我们周围,也不是一般人可以驾驭的,道德礼法都无法约束。


罗伯特·梅普尔索普(Robert Mapplethorpe,1946~1989) 美国摄影家,以拍摄花卉,大胆的处理黑白影像中的黑人裸体、同性恋、虐恋闻名。图为感染 HIV 后的Robert Mapplethorp手拄骷髅手杖的自拍照



回头再看,Smith 的成就或许大于Robert ,但Smith知道相比自己,Robert 对艺术的态度更依靠本能、更一往无前,她知道自己在这方面无法赶上爱侣的步伐,也就不再用既定关系的框架束缚对方。


他的水手步态总是那么触动我,我知道有一天我会停下脚步,而他会继续前行,但在那一天到来之前,没有什么能把我们分开。


——《只是孩子》



脱离了情人这层关系,Smith 达到了与Robert 在精神层面的认同,是那种无条件的欣赏与认可,她在书中说了一句值得玩味的话——“一切通向彼此。我们成为自己。” 二元关系中既有包含,又各自独立,两个人是互相成就的,这对情侣做到了,厮守终生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1988年,Robert 为Smith拍的最后一张照片。二人并未育有孩子,此时,Smith已经成为别人的妻子并生下孩子,她写下了这部关于Robert 的回忆录,《只是孩子》既在说两个人都有孩童之心,同时这本书也是两个人爱的结晶







以上,关于《只是孩子》包括书中提到的伟大人物们,那一串串名字,他们都是各自领域万中出一的佼佼者,拥有着群星般闪耀的地位。他们无一不是文艺青年,但对于不甚了解的人很可能一头雾水,又有装X嫌疑。文艺青年在自身的领域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特殊语境。相比大众认知来说是一个封闭的语言系统。


文化名人影响了历史的进程、丰富了精神文明,但归根结底也都是人类智慧的一部分。我们可以为这些卓尔不群的人所倾倒,甚至只是把他们当成一个文化符号。


但同样推动文明前进的,丰富我们普通生活的动力可以有丘吉尔那样的政客,也可以有比利·怀德《七年之痒》里面对庸常人生蠢蠢欲动的小公务员。苏格拉底端说过——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一过。那么文艺青年所持有的审视方式是不是好的,如佩索阿所说:其他人也有灵魂,一个普通清洁工、快递员、上班族也理应有自己并不文艺的审视方式。


没钱没知识、有知识、有知识有钱、有很多钱

四种不同被审视的人生,各自有不同的局限



左一那个人才是“真·人生”吗



文青们所推崇的审视方式其实也只是一种角度——文化与艺术。审视来源于经验,而人获得经验的方式有无数种,卖油翁所说的““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就是个例子。文艺的审视之于有价值的人生是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追求文艺的趣味的高级的,但并不是唯一的。


在这篇推送中我在想的就是作为芸芸众生的一部分,文艺青年们该怎么做,或者说如何才能成为一个良好的文青,归根结底变成一个令自己喜欢,为他人有益的人。


第一点,文艺并不是高不可攀,习惯性的排斥是大众对文化的一种误解。文化的力量在于潜移默化的影响了每个时代每个阶层的生活,很可能你听到的某首广告曲就来自于古典乐,你身上穿的T恤很可能来自于经久不衰的文化符号,你所说的词语很可能就有典可出。真正不高级的是肤浅的文艺,不想让文艺背这个锅,就需要文艺进阶。


那么第二点,文艺有高下么?肯定的回答,是“有”。文艺狭义上是文化和艺术,广义上可以在任何方面,不仅仅是书籍、绘画艺术、影视媒介、音乐、摄影,甚至在穿搭和谈吐上也最为普遍。我绝对不相信一个过分热衷于现代消费、口水综艺、视觉猎奇的人会是真文青。


在这点上我发现到了一定阶段,想实现文艺进阶是非常难的。如果你对一个文化领域热衷,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衍生的是一种媒介的“超级体”,什么都知道,什么事都能聊两句,这种“博物”建立了一个虚假的殿堂,并没有“致知”,才有八斗,七斗是空斗。技能让文化转化为实际生活的动能,又不失其纯粹的乐趣,挺难的。


举个例子比如看电影,这种基于视觉的艺术只要首先满足官能需求就可以从艺术品瞬间跌落为商品,并且已经成为大众文化的一种硬通货,人们在互相输出的信息中成为日常谈资,他充其量只占有平均两个小时的时间,转化率很高,发个朋友圈可以完成一次塑料点赞,就像晒美食一样。而读完一本书则需要用很大的时间代价,而且存在交流的可能性不高,为此你必须经历长时间的独处时光去完成,并认为这种私密低调是值得的,自己能享受的、不功利的。而如果需要形成一个有连带的经验体系,你还可能要接受各种政史地文领域的大量信息。


我这么说并不是说电影低级,就像严肃文学和大众文学的区别一样,如果想从流行商品上升到艺术作品,除了积累之外,就我的经验来看,到了一定阶段就不可能仅仅是官能和感性的享受,但当自己无法获得更多的信息或者共情能力降低时,就要想想是否要先承认自己天赋和感知力的有限,或者是经验的稚嫩了。


第三点,我也可以明确的说:生活并不一定需要文艺。文艺是一种追求,而生活本身则是生存的最低限度,这也是我一直在说服自己的,当我想一味地跨越和忽略这个最低门槛去踮脚摸高时,往往会失去爱好带来的乐趣。关于这点,有这段话说的挺对:


你不懂微积分,不懂高等物理,不会为此愧疚,那你不懂古典乐或者后现代小说?不懂就不懂了。看不懂球赛,球迷并不会因此鄙视你。你会用烙铁焊电路,别人就不会。


过了三十岁,我就不再为我不懂什么而焦虑了,因为我已经了解了自己。



我想无论一个人如何去独处,最终都不是为了把世界局限成自我,都会需要与外界的交流,需要认同感,同时也理所应当接受挫败感。面对理想化与现实的差异,类似“即时退出当代生活”或“人间不值得”其实说的没错,这类似上了年纪的人说“难得糊涂”,有时候可能只是一个口号。


如曾漂流在纽约街头的Patti Smith一样,不管是北上广拼尽月薪、合租取暖也要寻求一个平台的年轻人,还是更多的二三四线城市做着机械工作的人,面对种种现实的衣食住行问题、饕餮无厌的购物车、五彩斑斓的口红色号、成人规则各取所需的社交、滤镜下的生活,当然也会有食不果腹、基本权利无法保障的阶层存在,大家无一不是“马斯洛金字塔”的攀爬者。


这座金字塔由底到高代表不同层级,最底层是吃喝拉撒睡的本能需要。


接着是安全需要,不过即使在时局稳定的社会里,想到享受人身安全和健康医疗资源,可能需要更高层的资源支持才可以。


再向上就是社会需要了,包括社群团体、友情、爱情等社会关系的获取。


快接近塔顶时,也就是社会地位的体现,即被他人承认的需要,获得额外的尊重和被需求。


最终是自我实现,让自己的价值充分发挥。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Abraham Maslow 提出的一种心理学理论。他用“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自我实现”和等术语来描述人类动机通常通过的模式。最终目标是金字塔的顶尖:自我实现



按照我的理解,“马斯洛金字塔”并不是单纯的层层递进,这让我想到特德·姜那篇有趣的科幻小说《巴比伦塔》,信徒们在通天巨塔上攀爬渴望叩开天堂之门,正当距离天国只有一步之遥时却发现自己身处于地上的河水里,原来天与地的奥义正是二者相连互通,天地只是一个卷曲的圆筒,一个不可思议的莫比乌斯环,从A点到达B点的目标终将幻灭,只是从A到A完成了一次循环。


正如《只是孩子》中的Patti Smith心中追求着伟大梦想时,肚子还填不饱。囊中羞涩并未获得社会认可且没有足够能力掌控社会资源的文艺青年们,有时往往想跳过去到达金字塔顶尖完成某种自我实现。或者是想将金字塔倒置,用理想化的世界制成宽大的地基。但面对的总会有现实的无奈 ,这个时候你能像Patti Smith一样,忍住饥饿只吃一个廉价的甜甜圈吗?






往期标签:


阿马蒂亚·森 ▏ 米歇尔·图尔尼埃  石黑一雄  罗兰·巴特

达利 细野晴臣 司马辽太郎  菲茨杰拉德

爱伦·坡  博尔赫斯  ▏王尔德  维姆·文德斯

远藤周作 弗洛伊德  阿列克谢耶维奇  

阿兰·巴迪欧  ▏冯内古特 ▏ 菲利普·迪克  

简井康隆  ▏太宰治 ▏三岛由纪夫  ▏石川啄木

正冈子规  ▏葛饰北斋  ▏大岛渚 

鲍勃·迪伦 ▏邵逸夫 ▏白南准  ▏博斯  ▏梵高  

亨利·米勒 ▏ 安迪·沃霍尔  ▏ 筱山纪信  







七寸丁微信群纳新


这是一个基于七寸丁公众号粉丝的微信群体,建立已经有一年半左右,核心是个文艺群,但也挺俗的,想进群的人,需要满足下列要求:


1、年满20岁,积极阳光点可以给大家分享有益的东西,不是很欢迎人格缺陷、自说自话自大的人;


2、遵守社交礼仪,适当保持距离,否则会被无情请出;


3、入群前,需分别说出你喜欢的:三位导演、三个作家、三组音乐人;


4、10天内潜水者将被请出


想入群的,微信后台联系我,我会很专断的凭自己的感觉决定是否拉你进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