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群英】李海潮:行走在抗“疫”前线
点击北京政协关注我们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李海潮(右二)与队友们在医院门前合影
2月6日,在北京卫视《老师请回答》特别节目《疫情之下的逆行者》录制的尾声,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大内科主任李海潮将右手紧握于胸前,和现场另外一位医生一起重温医学生誓言。节目录制之前李海潮已得知他将和北大医院的“百人天团”于第二天赶赴武汉。“出征前重温这样的誓言,很符合当时的心境。我是一名呼吸科医生,面对这样的疫情,是有责任去第一线的。”作为曾经的抗击“非典”首席医疗专家,也曾随国家卫生部医疗队赴印尼实施救援,李海潮和他的很多同事们早早就报名要去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最前线。“我们不去谁去呢?”他说,“我们要招之能战,更重要的是战之能胜”。
2月7日,由111人组成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第三批援鄂医疗队整装出发。大部队抵达武汉后,加上前两批队员,这支共计135人的围绕重症肺炎和多系统损害救治而专门挑选的高水平多学科战队就此扎根武汉前线,准备打一场抗“疫”硬仗。
北大医院医疗队独立接管的病区在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B栋9层西区。按照要求,医疗队接管病区的第二天就要正式开诊。摆在眼前最紧急和艰巨的任务就是争分夺秒改造病房,建设新病区。实地踏勘、出入口分区、确认设备需求、感控培训、战前动员、人员到位、熟悉环境、紧急调配医用防护口罩……短短24小时,一切准备妥当,此时正是元宵佳节。当夜,第一批10名重症患者住进病区。
▲第一次进入接管病区前,李海潮(左二)与他的队员们
医疗队肩负的任务非常明确——救治危重症患者,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抢救病情最重、最危急凶险的病患成为李海潮和伙伴们最艰巨的任务。三天左右,病区50张床位就几乎住满了。
救治病人的第一要务是做好防护。新冠病毒具有非常强的传染性。病区内必须要以科学精细的防护来控制被感染的风险。李海潮介绍,医疗队特别重视感控,医护人员在进入病房前要经过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在通道房间中穿戴好各种防护用品,从污染区出来时再一层层脱掉。“我们来到这里是治病救人的,把防护做好了才是治病救人的关键,一定要用科学的方法、理性的态度去对抗风险,保证大家共同不出问题。”
接管独立病区初期,防护物资是不充足的,口罩、防护服等配置很紧张,往往当天才能确定这一天的防护物资是不是到位了。因为防护物资来自不同渠道,以致不同班次穿的衣服都不一样。
病人不少,重病人更多,医疗资源却有限。在救治病人的过程中,李海潮和伙伴们迎来了更大的挑战:药品配制、氧气供给,包括呼吸机的数量都达不到要求。重症病人很多都需要氧疗,然而氧气站最大的供应也无法满足这么多病人同时吸氧。“开了最大流量的氧,实际可能达不到真正的给氧量。用于基本治疗的呼吸机才3台,剩下的5台都是家用的,只能凑合用,有时还需要去借。”李海潮和伙伴们想到的办法是,用氧气罐弥补给氧量的不足,药物方面尽量找合适的药物替代。“最大限度地使用现有资源,尽可能给病人规范化的积极的处理,帮助他们从危重的状况中恢复过来。”
然而,新冠肺炎的复杂程度还是超过李海潮的想象,“重症持续的时间很长。我们给病人很多的支持,每天需要关注很多细节,氧疗里的各个环节都要关注,整天处于高度紧张和警惕的状态”。
一天清晨坐车去医院的途中,李海潮收到一位重症老人氧饱和度达到90以上的消息,瞬间热泪盈眶。后来知道那只是一个瞬间。“但即使是瞬间希望,我们仍拼尽全力,紧盯各种指标和参数。为避免哪怕是短暂摘下面罩造成的氧合下降,营养全部改为静脉输注……但几天的坚持的确已经非常疲惫。感谢她的坚韧,让我们还能继续期待……”李海潮在日记里写道。
由于长时间使用呼吸机,病人身心俱疲,尽管医护人员已经拼尽全力,遗憾的是,有些病人在即将见到曙光之际,因为烦躁或别的原因,突然摘掉面罩,造成低氧,治疗一下子发生逆转,以一个很糟糕的结局而告终。“对所有人来讲,心理和精神都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对此,李海潮痛心不已。
2月16日,好消息传来!医疗队首例成功治愈的患者走出了接管病区的大门。这位患者是一位88岁高龄的奶奶,从2月8日进入医疗队接管的病房后,经过9天的系统治疗,达到国家最新诊疗方案确诊病例出院标准,顺利出院。此后,受益于医生们的精湛医术和倾情医治,越来越多的患者康复出院。截至2月29日,医疗队共收治65例患者,出院32人。
▲李海潮为病人诊治
克服了前期重重困难,尽管条件依然艰苦,但目前医护人员的排班和治疗已经趋于正常化、规范化,医疗资源的调配能够得到基本保障。医生8小时一个班,护士4小时一个班,合理分配体力,保障工作质量。呼吸科一共7名大夫,李海潮和其他两位正高职同事,固定一人3天的长白班,保持观察和治疗的延续性。每逢白班,李海潮都会和同事们穿上防护服、隔离衣,戴上护目镜和面屏,进入病房中,对整个病房的病人进行巡视、查房,调整呼吸机参数,观察患者的监护数据。对危重症患者来说,如何克服焦虑、抑郁等情绪是关系到治疗的重要问题,所以在查房过程中,李海潮会鼓励戴着面罩进行无创通气的患者要相信自己、相信医生,一定要忍耐长时间佩戴面罩所带来的不适,忍耐低氧造成的憋气,努力和医生护士们配合。相对较轻的重症患者,除了不同类型的氧疗,“话疗”也是必不可少的。医护人员还会针对病人们关于新冠肺炎病情、传染、家人患病、治疗措施等种种焦虑,一一进行耐心的解释和沟通。武汉的病友们对于这样的“话疗”感觉非常宽慰,医生和病人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这样一轮查房下来,把所有的事情都处理妥当,大约需要4个小时。因为戴着全套防护装备,工作强度极大,有些年轻大夫出来时,常常汗湿衣衫。李海潮则说,自己感觉还不错,体力没有问题,只有少数几次出来时,后背的衣服都湿透了。
除了白班,李海潮每天都要到医院参加院区的行政例会,参加北大医学部三个医院的疑难病症讨论和学术交流。在住地,每晚7点还要和院长,医疗组、护理组、后勤组负责人交流沟通。另外,医疗队会定期组织年轻医生集思广益,从各自的专科出发,为完善救治方法和措施出谋划策。李海潮还要和医院后勤部门打交道,协调领取临床一线必备和急需的设备、药物和其他物资,协调出院病人的各种事宜。
“目前的情况比较胶着,重点人的情况也很危重。湖北以及全国目前从数字看是下行的趋势,但现在还不能松劲,疫情还没有结束,要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各方面的防控还不能轻易放松。”李海潮说,“我们的工作是整个救治体系的一部分,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把自己的阵地守好,争取让更多的危重症病人康复,这就是我们对这次抗击疫情作出的贡献,这是国家对我们的期待,也是我们对自己的要求”。
“后续还有很多需要总结和提高的地方,需要进行更仔细的回顾和分析。我是负责医学教育的,年轻医生、医学生们怎样成长,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知识结构、专业技能,如何应对突发的局面,都是我应该去考虑的。还有科学理念、科学素养、职业精神、医患关系、极端情况下的生与死,都是医学教育里很重要的内容。这次的经历使我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思考有了进一步的深化。”李海潮最后说,“这次疫情对整个医疗卫生体系,包括我们所有从业者,都是激发思考的一次很重要的机会,千万不要把这次机会浪费掉,现在看是磨难,是艰险,如果我们认真地思考了、分析了、研究了,未来我们的体系会因此而变得更加完善,民众的健康素养会得到提升,我们会更加清晰地认识生活的本质,热爱生命、敬畏自然,希望这一切,在历经劫难和痛苦之后,成为我们未来的宝贵财富”。
北京政协
来源:北京观察
责任编辑:孔祥妮
近期要闻
● 识别二维码 关注北京政协 ●
聚焦北京政协工作|反映委员真知灼见|搭建互动交流平台
尽在“北京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