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履职现场带到群众中间——北京市政协委员工作室首场活动小记
点击北京政协关注我们
7月31日,北京市东城区海运仓小区社区青年活动室里,窗外突如其来的大雨,丝毫没有影响正在这里进行的活动节奏。
“建议大家都拿出自己的手机,打开微信,上面有一个面对面建群。今年是7月31日,咱们就都输入密码0731,加入同一个群。让委员工作室从线下延展到线上,让委员与青年们的联系‘不断线’,随时有问题随时找工作室沟通。”活动主持人,北京市政协常委、团市委副书记王洪涛拿出手机,发出“建群”倡议,一片欢声笑语中,大家纷纷掏出手机添加微信的画面“定格”在了活动尾声。
这场北京市政协共青团、青联界别委员与社区青年“面对面”活动,与以往有所不同,这是北京市政协按照“不建机构建机制”原则,推动建立委员工作室以来的第一场活动,同时也标志北京市政协共青团、青联界别委员工作室正式启动。随着在不同地点、不同界别群众中委员工作室的建立,形式丰富、内容多样的活动还将陆续展开,形成常态化机制。
“我是一名餐饮行业的从业者,我们这个行业受疫情影响还挺大的,就业压力也比较大,就想问问在这个行业怎么能提升竞争力。”
“我是今年的应届毕业生,虽然已经找好了工作,但从大学突然走进职场,一下子有不少精神和心理上的困惑,也不知道能找谁说说。”
……
“面对面”现场,餐饮、保安、社工、教练、快递小哥、网络作家、自由职业者、大学生等各行各业的青年代表与委员们并非真正坐得面对面,而是比邻而坐。“左邻右舍”的身份穿插,让大家沟通起来更直接方便。
这不,美团外卖“快递小哥”常凯,就挨着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二级巡视员刘小军,他既高兴又紧张,“我们这个群体流动性比较强,又缺少职业指导规划,在劳务外包服务中,就缴纳了一个意外险,心里挺没有底的,觉得没有依靠,以后有点纠纷找谁呢。”
刘小军是这个问题的“最佳”解答者,他耐心地解释道,你说的这个问题确实是普遍存在的,现在各级政府都很重视,要破除一切阻碍灵活就业的限制,“如何保护灵活就业群体,现在主要是社保问题,我们也在探索依托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对这个群体真实情况进行认证,同时对互联网平台企业责任分担机制也在研究之中,相信逐步会有一个妥善的解决”。
常凯点点头表示理解,但这个话题并没有就此结束。现场委员们接续给常凯支招,鼓励他以后可以学点技术慢慢转型,找个能缴纳社保的单位长期才有保障。
在与社区青年的面对面中,大家最多的问题就是关于就业以及职业发展,为此工作室也是“有备而来”,除了人力社保局有关负责人现场答疑,更有法院、大学、企业、医院、团市委、律师事务所、媒体等领域委员的出谋划策。
此前,共青团、青联界别委员工作室专门就主题的选择上进行了深入调研,面向全市学生、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社会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国企、私企职员等各类青年发放8000多份调查问卷,并进行了专业分析。根据大家关注度高且集中的话题,将活动主题定为:化疫情之“危”,促就业与发展之“机”。
“咱们青年人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时,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提醒一下,比如要明确具体岗位、明确工作地点、明确劳动报酬,同时合同最后不要有大段空白,以免被增添不利的补充条款。”
“现在社会真正缺的还是技术和技能人才,具体在餐饮行业要注意自己经验和技术上的提升,提升服务能力,能提供高品质的服务才有竞争力。”
“网络作品交易不公平问题上,要提高网络作家的法律意识,对合同条款要有基本了解,在签订合同时就要做到心中有数,遇到问题可以向公益律师、行业协会反映。”
如今,青年们又多了一条了解情况、反映问题的渠道———北京市政协委员工作室,再加上与委员们在同一个微信群,青年们心里更有底了。“太有收获了,有这样的机会认识这么多的政协委员,以后不管遇到什么事情,咱心里至少知道可以找谁问问。”中石油大厦保安李奇说。
北京市政协主席吉林坦言,委员工作室的建立,不仅是一种创新,更是一种境界上的提升,能够真正实现政协工作的双向发力,既就有关问题建言资政又在有关方面凝聚共识,使政协履职活动能够更多地办在基层、放在一线、开在群众身边,实现了政协工作紧紧地联系群众,与社会和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同频共振。
据了解,探索建立委员工作室(站)是今年北京市政协重点工作之一,按照出台的《政协北京市委员会关于加强委员联系群众工作的意见》,将发挥市政协委员界别代表性强和区政协贴近基层的优势,探索通过多种形式建立委员工作室(站),市政协委员个人或委员群体经批准,可建立委员工作室,或在网上建立工作平台。
北京政协
来源:人民政协报
记者:包松娅
责任编辑:刘垚
近期要闻
● 识别二维码 关注北京政协 ●
聚焦北京政协工作|反映委员真知灼见|搭建互动交流平台
尽在“北京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