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 相互拥抱才能走得长远
点击北京政协关注我们
编者按
“提升金融服务科技创新能力,助推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是北京市委确定的市政协今年的一项重点协商议题。在北京的四个中心建设中,“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是最“年轻”的一个,尤其当前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充分发挥金融的服务作用,畅通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发展的“血脉”,推动金融业与科技产业良性互动,是催生支撑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强大合力的重要方面。为此,为了深入研究北京市金融服务科技创新中面临的新老问题、机遇与挑战,北京市政协科技委会同经济委,民盟、台盟北京市委会等组成联合调研组,开展专题协商调研,涉及的金融服务主体和科技创新主体超过600家,最终形成了“1个调研总报告、6个专题调研报告”的调研成果,为召开相关主题的议政性主席会议做了充分准备,也为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注入更多力量。
关键词:股权融资
北京市普遍股权融资对科技型企业的支持作用相对有限。私募股权投资发展不充分、生态不健全,“募、投、退”不通畅,主板资源有限,创业投资对科技型企业的支持覆盖面不高,对硬科技支持相对有限,由于缺乏专业投资人导致“投赛道多、投选手少”现象明显,同质化竞争激烈,单笔融资额超10亿的44家头部企业获得投资额占全部的72.54%。政府引导基金支持方式有待持续完善,受经济下行压力及资管新规等政策影响募资难、退出难问题愈发凸显。
多措并举引导扩大股权融资比例。
注重提升政府引导基金的投资“风向标”作用,建议完善有利于股权投资基金在京注册、发展的激励机制,强化政府引导基金对硬科技的投资引导作用,完善政府引导基金与参股合作子基金的合作和分配机制,重点对投资科技成果转化等早中期项目以及具有重大产业支撑作用项目,适当加大“政府出资部分利益让渡”比例。
进一步引导长期资本、耐心资本集聚。鼓励国有资本作为长期资本进入创业投资,扩大市场化、多元化资金来源,建立长期资本常态化对接机制,探索组建中关村长期资本联盟。
健全不同层次资本市场的衔接机制,积极落实新三板深化改革举措,推动新三板市场成为定位明确、特色突出的北京证券交易所,与创业板、科创板形成错位发展,增强科技型企业股权交易的流动性。二是提升北京股权交易中心服务能力,推进北京区域股权市场与新三板深度合作对接,主动配合国家部门研究资本市场分层标准,更好地支持各阶段、各类型的科技型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并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特点资本市场平台。
争取国家强化新三板持续深化改革支持,研究在北京市出台鼓励投资新三板的先行先试政策。推动完善北京市国有企业股权管理制度。推动将新三板纳入北京市金融业扩大开放试点项目。
关键词:信贷产品
符合科技型小微企业特点的信贷产品供给不足,金融体制缺乏创新。科技信贷支持阶段偏后,获贷企业平均成立年限在3年以上。针对科技型企业特点的信用评价体系尚不完善,缺少差异化、针对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作用有待提升,支撑技术市场的交易机构尚未充分发挥作用,知识产权融资面临规模有限、质押率偏低、不良率较高等问题。投贷联动试点有待完善,尚未形成较成熟的风险抵补和收益共享制度安排。
引导金融机构联动创新科技型企业信贷产品服务。鼓励银行开发新型科技信贷产品,积极扩大知识产权质押类贷款(知识产权贷)规模。探索开发企业研发类贷款(研发贷)、投贷联动类贷款(风投贷)、政府采购类贷款(订单贷)、前沿科技型企业贷款(前沿技术贷)。
积极推广投、贷、保联动模式。鼓励本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以投资收益对冲信贷风险,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支持创业投资机构与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合作,探索投贷联动、投债联动、投保联动等新模式。
建立适应科创小微企业特点的信用评价模型,发挥市级大数据平台等具备公信力的数据平台集聚作用,通过科技项目申报、科技服务、众创孵化和创新创业活动等多元化手段动态采集科技型企业数据,应用金融科技进一步完善具有首都特色的大数据信息共享与信用评价系统,多渠道帮助初创期企业积累“首信”,缓解因“首信”不足导致的首贷难问题。
强化金融科技对金融业务优化和服务创新的支撑,积极开展聚焦业务创新的沙箱监管试点,探索在京设立服务科技产业的数字化银行,依托“国家级金融科技示范区”搭建金融科技跨国交流合作平台,加快推动金融科技跨国技术转移,争取在金融科技基础研究及成果应用转化方面与国际接轨。
关键词:融资担保
融资担保的增信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考核制度之间存在冲突,低费率服务小微企业的业务定位考核要求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盈利要求相悖。风险分担机制不完善难以充分调动相关机构的积极性。管理制度风险较高阻碍担保业务规模扩大,担保机构缺乏像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的风险处置会计核算制度安排,易形成呆坏账“堰塞湖”。
完善增信支持和风险分担补偿机制,设立科技信贷和科技担保风险补偿资金池。推进设立针对科技信贷的政策性导向、市场化运作的风险补偿资金池,引导金融机构与市区两级财政共同出资,并探索根据企业规模及成长阶段分梯次按比例进行风险补偿。
完善政策性担保机构管理制度,研究推进市级融资担保基金与融资担保集团的统筹联动,积极争取北京再担保公司成为国家融资担保基金首批股权投资机构,试点差异化的政策性担保机构监管制度,推动其战略目标与考核办法一致,更好地服务北京科创企业。
提升融资性担保机构管理运作水平,着力提升风险管理和控制能力,争取在具备条件的担保机构试点开展类金融机构坏账核销,提高其风险评估、控制和处置能力。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担保增信模式,鼓励担保机构研究推出知识产权运营担保、新技术新产品应用推广担保等增信产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关键词:供需对接
金融机构和科技创新主体的供需对接平台尚不完善,信用基础设施及供需对接平台建设有待加强,支撑技术市场发展的交易平台仍需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专业化服务体系有待健全,高校院所和市场之间缺乏高效对接渠道,作为技术需求方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不了解高校院所的最新科研进展,面对技术难题和需求常常问“技”无门。
健全科技型企业融资对接服务平台,建立健全北京金融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提升金融公共数据专区的数据汇聚能力,依托市级大数据平台,积极争取更多国家级权威数据接入。支持金融公共数据专区运营商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探索创新应用,打通政府管理和社会应用的数据壁垒。有序推进社会化金融数据收集,稳妥开展社会化金融数据共建共管共用试点。
做大做强中关村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在规范开展金融公共数据专区建设运营的经验基础上,稳妥推进科技创新公共数据专区建设,试点建设中关村创新创业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全面整合资本、空间、技术、政策、人才等资源,形成对科创企业的全周期、一站式的创新生态集成化管理和服务,打造“数字中关村”。
提升建设技术交易全程服务支撑平台,增强中国技术交易所在本市技术交易市场中的作用,支持开展新交易服务模式探索,推进设立“北京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支持率先开展知识产权全过程服务探索。
建立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与资源整合服务平台,建议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与资源整合服务平台,在已组建的“北京高校技术转移联盟”的基础上,充实完善成立“首都科技成果转化联盟”。
关键词:监管与协同
金融监管和政策协同方面存在“断点”,金融监管部门缺乏协同,银行、证券、保险、交易结算、金融控股、非银金融机构等管理职能分散在多个部门,不同市场相对割裂,难以形成高效衔接、接力式的金融服务,政策的“同质性”和“一刀切”现象并存,导致资金配置的扭曲,部分政策在具体落实中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和冲突。
完善高效协同的政策制定实施机制,强化全国科技创新中心金融工作领导。建议组建由市领导牵头、相关部门参加的全国科技创新中心金融工作领导小组,健全跨部门、跨层级的工作协调机制。
持续完善以市场规律为基础的科技金融扶持政策,鼓励打造各部门科技金融政策“组合拳”,通过贴息、奖励、补偿等多种方式联动强化政策实施效果,创新价格补贴和风险补偿机制,进一步降低乃至消除民营科创企业在融资时的“隐性成本”。
建立完善金融服务科技创新政策的常态化评估机制,为真正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持续发现和完善的政策薄弱环节,建议建立完善金融服务科技创新领域重大政策措施的常态化评估机制,找出政策落实的薄弱点,提出意见建议,从而促进政策措施尽快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加强多方联动的科技金融政策宣传引导,搭建人行营管部、市级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企业四方交流的平台,定期更新政府各部门优惠政策汇总,并在网站专栏进行公示,同时以公众号等各种方式广泛宣传。
议政建言现场
中国银行首席科学家郭为民
近期,蚂蚁集团宣布启动在上交所科创板和港交所主板同步上市的计划,市场估值2000亿美元,超越建行,是中行的1.5倍,传统金融机构发展面临拐点,创新转型是唯一出路。建议聚焦当前金融创新最迫切的痛点问题,出台相应的支持措施,并通过广泛宣讲达到应知尽知,最大程度发挥政策效用,对符合区域功能定位的企业出台针对性优惠政策,加快推动产业升级转型。科技企业走在数字化发展的最前列,而囿于现有制度框架,传统金融机构在数字化转型时却面临“船大难掉头”。
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联想创投集团总裁贺志强
要加强早期基金布局,提高早期基金政府出资比例,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早期核心科技企业;同时加强非上市退出渠道建设,政府引导设立S-基金,降低早期投资机构退出风险;针对科创领域的中小微企业开发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建立并完善针对中小微企业的信用评级机构,适当放宽信贷政策,同时政策引导设立一批服务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机构,加强“投贷联动”,简便快捷的以合理的融资成本赋能中小微企业发展。
民盟北京市委会专职副主委宋慰祖
科技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说了多年的老大难问题,其根源之一是信息不对称,科技企业找不到对口的投资者,金融机构找不到合适的融资对象。条件不匹配、资源不匹配、服务不匹配、对象不匹配是表象,缺少资源协作交易的平台是根本。在平台建设上,要加强供给侧服务能力,建立健全国际化的北京金融与科技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支持创新创业,做大做强中关村科技金融服务平台,促进科技创新资源协作,全面提升建设技术交易全程服务支撑平台,发挥高校院所集聚优势,建立科技成果转化集成创新服务平台。
中国农业银行总行大客户经理李胡昊
大型国企央企的信用评价,主要参考人行征信报告、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等,且大型企业多通过发行股票及债券等多种公开市场方式融资,信息披露制度较为健全。科技创新型企业多属于成长期,发展历程较短,企业规模基本属于中小微型,信息披露能力相对较弱。受限于信息获取渠道较少,银行往往无法对科创小微企业的信用做出精准评价,最终造成“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为解决该困难,建议“通过建立健全符合科技创新企业特点的企业征信体系,探索应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建立具有首都特色的大数据信息共享与信用评价系统”,最终形成一个公共图书馆一样的共享机制。
中关村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赵长山
创新生态作为公共产品,离不开政府的“有形之手”,核心是发挥政府“雪中送炭”的作用,通过优化“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创新政策,构建具有“良性循环、自我造血”功能的制度体系。建议增强政府科技金融政策的协同性和可操作性,减少由于“政出多头”和“多头监管”而造成的体制性障碍,提高科技金融政策的实施效率,同时做好对新业态新模式的审慎包容监管,平衡好政府创业引导基金的政策性和市场化之间的关系,建立顺畅的社会资本退出机制,培育适合风险投资和创业投资集聚的土壤。
北京市外企新联会会长孙子强
投资机构愿意投资一个项目,不光是将钱投到了项目里,更是将信任和对未来的期许投到项目里。这笔钱不再是投资人的,也不是创业者的,而是属于双方对未来共同的愿景。如何有效利用每一分钱构筑公司的未来是创业者拿到钱后唯一需要考虑的问题。资本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创业者要有足够的职业经理人精神和工匠精神。一些科技公司不重视资本的力量,往往只关注融到资金,而没有充分尊重资本对企业方向及商业化的判断和建议,资本与科技公司从大的角度看,是互补和互相需要的。
一次全频谱调研协商
记者手记
“提升金融服务科技创新能力,助推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是北京市政协今年的重点协商议题之一,也是北京市政协第三十八次专题议政性主席会的主题。要知道金融与科技,每一个单拿出都是一篇“大文章”,要将两篇大文章融合在一起,形成更强大合力,难度可想而知。但,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北京肩负的使命与职责,在当前大背景下,金融服务科技创新,已经迎来“破题”的关键时刻。
因此,北京市政协对这一协商议题非常重视,在调研协商活动启动之前,学习先行,这是此次协商议政活动的亮点之一。
“提高政治站位、对国家战略的理解”被作为思想引领的着力点,组织委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六稳”“六保”等重要讲话精神,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以及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发展科技金融等国家和北京层面相关政策要求。围绕调研专题充分知情明政,及时梳理归纳政策文件资料,编写包括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有关论述在内的、13万字的《政策资料汇编》供委员学习参考。
在自我学习的同时,还安排两次金融服务科技创新工作进展通报会、一次专题报告会,进一步加深了委员对提升协商议题的理解。
不做则罢,一做就要做好,不研究则已,一研究就要研究透。调研组此次的协商议题非常之专业,如果没有充分的学习与调研,又怎样提出专业的意见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带着这样的“压力”转化的“动力”,调研组在前期调研中下足了功夫。
金融服务科技创新,金融服务体系本身有哪些内容?紧扣金融服务科技创新实践,调研组围绕金融服务体系全频谱开展调研,覆盖了多层次资本市场、债券、创投、银行、担保、保险、融资租赁、信托等直接、间接融资渠道,全面梳理北京市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的现状和成效,创造性地把金融服务的全频谱与科技创新的全周期结合起来,突出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既关注科创主体的融资需求和痛点,又注重供需对接的质量和效率。
在此过程中,为了充分深入地了解多方面情况,通过网络视频会议、电话访谈等方式,调研组率先启动“一对一”访谈,包括19位各具代表性的科技界(14名)和经济界(5名)委员专家。针对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现状、存在的困难和瓶颈,赴30家重点企业、机构开展分类分层调研。组织了4次界别群众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围绕融资渠道、领域分布、资金用途等重点关注点设计问题,累计收回科创企业类问卷354份、金融服务机构类问卷278份。
同时针对北京市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的课题,调研组克服困难,尽量跳出北京。针对美、日、德、以等若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体系建设和服务模式进行研究,发函商上海、浙江、深圳、成都、武汉五地了解相关工作及成效,梳理风险分担、供需平台建设等先进经验,尤其借助互联网打破地域行业限制的优势,在线上广泛征求意见,通过委员履职平台开展网络议政活动,得到各界别委员热烈响应,专题评论数超过166条、4万余字,联合“知乎”网开展网上征集社会意见建议活动,关注浏览量近万人次,多数“知友”以“论文”方式非常认真坦诚地出谋划策。
众所周知,金融+科技创新涵盖的范围非常宽泛,剖析问题既不能以偏概全,又不能面面俱到。最后经过深入调研研讨,围绕北京市科创中心建设的工作重点,联合调研组将调研协商进一步分解出6个专题调研报告:“三城一区”科技创新融资现状和问题、北京市科技创新融资现状和问题、国内外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经验、北京市金融赋能创新创业创造的实践、科技金融新模式新业态、畅通金融与科技创新对接渠道的路径。
6个专题分报告精彩纷呈,进一步凝练挖掘,调研总报告最终成形。在主席会上,为了让有关方面对具体情况与建议有一个直观对照,调研组专门将报告提出的5个方面具体53条举措,以列表方式制作成提升金融服务科技创新能力对策建议清单,什么领域提出的哪些具体举措,涉及部门、事权所在、已有政策优化创新完善还是新举措,都一目了然。
“有个特别想说的是,这次的协商主题,我们科技委实现了所有委员的全员参与。”北京市政协科技委员会专职副主任郭文莉对此次调研的深入与广泛感受深刻,整个调研组的委员们都有一种共识,就是要瞄准在金融服务科技创新上的点线面贯通,为进一步助推北京市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做一点实实在在的事情。
北京政协
来源:人民政协报
记者:包松娅
责任编辑:刘垚
近期要闻
● 识别二维码 关注北京政协 ●
聚焦北京政协工作|反映委员真知灼见|搭建互动交流平台
尽在“北京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