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家庭“必修课”!
点击 北京政协关注我们
8月22日,四川泸县发生一幕悲剧,一名15岁女生跳下25楼,父亲在楼下试图营救女儿也被砸伤,两人经抢救无效双双身亡。事发后,女孩母亲表示,女孩患有抑郁症,在事发前曾住院治疗。
在生活中,深陷焦虑之中甚至悲观厌世的人并不少见,这往往跟他/她的家庭成长经历以及由此养成的价值观有关。对此,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回龙观医院主任医师李献云表示,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家庭的日常“必修课”。
父母不应剥夺孩子
在试错中学习和成长的权利
我曾经接诊过一位患者小娜,自述从小就是一位悲观主义者,凡事都喜欢做最坏的打算。她不能理解乐观的人为什么能够做到乐观,为什么总往好处想。而她不管是上学时遇上日常的考试,还是工作后被领导呼叫,总是担心会有坏的或者很坏很严重的事情发生。这样的想法在她思维里反复出现,很是痛苦。
在治疗过程中我了解到,小娜的性格和这种思维惯性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源于她的父亲。原来,小娜的父亲就特别胆小,遇到事情就会畏惧,不知道该怎么解决,需要给自己很大的勇气和动力才去做。
因为父亲有这样的性格,就对女儿施加了诸多保护,甚至女儿已经30岁了,出个门几点回来都得给爸爸报备,这让女儿感觉自己始终被看作小孩子或弱智儿。父亲总以为,女儿离开了他的保护就会出事,而这种过度的保护和女儿由此感觉到的被否认,让女儿特别气愤且敏感、胆小,内心里深深地认为自己无能、确实什么也做不了。所以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特别不自信,对个人感情也不敢、不想去前进。结果30岁了,谈了几次恋爱都分手了,工作和生活也都不顺心。
可怜天下父母心。我们相信,小娜的父亲经常在孩子捅娄子的时候骂孩子“傻”“不行”,批评孩子“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本意毫无疑问是出于对孩子的关爱,是想提醒孩子不要再犯错。可结果却事与愿违,一方面因为“谎言重复一千遍就会成为真理”,何况幼小的孩子被这样负面评价多了,也会学着在内心如此看待自己。另一方面因为他这样替孩子安排好一切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在试错中学习和成长的权利。
其实面对犯错,人通常都会觉得自己不行,都会进行自我否定。而在这种失落的时候,再次被家长怒气冲冲地否定,自信心就更受打击了。在这样的双重打击之下,痛苦中的孩子常常会不自觉地发展出了一套帮自己的策略——一是遇事先做最坏的打算,让出来的结果好于预测,以此来证明自己不傻或者不是不行;二是在人际接触时保持足够的敏感性,以避免被人看作傻人或不行。可是人际交往越敏感,就更容易察觉到他人的批评或对自己不满意的迹象,认为对方在否定自己,从而不敢多说话以避免出错,进而更紧张焦虑恐惧,以至跌入人际交往的恶性循环中,无论是面对友情还是爱情都是如此。
◆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回龙观医院主任医师 李献云
父母共同成长
才更可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孩子
为了持续帮助小娜走出恶性循环,我在治疗中教授小娜在某一具体情形下感到焦虑恐惧的时候,学着尝试用“苏格拉底式提问”帮助自己,同时还需要学着去发现自己做了哪些事情、说了哪些话可以证明自己不傻且有用,要学着看到更多事实,以转变对自我的看法。
与此同时,我也鼓励小娜学着在人际交往的时候不那么敏感,去按照自己的既定目标和计划跟人接触,学着特意忽略那些所谓批评或否定的语句。也就是说,引导小娜发现既然她是从她父亲那里学会否定自己,也就可以学着不再那样看待自己,重新看到自己的不傻和有用。这是受到不良养育方式影响的小娜在长大后可以学着转变的方法。
其次,为人父母,在养育子女的过程中,如果发现自己类似小娜的父亲,从小娜的案例中可以学着做些转变,以避免自己像小娜的父亲那样给孩子的心理健康埋下隐患。
比如,父母们需要反思,能否学着允许孩子犯错、不剥夺孩子犯错的权利、不因为自己恐惧就替孩子安排好一切?我们都知道失败是成功之母,对孩子同样如此。如果我们在孩子犯错后,就妄下论断、气急败坏地评价、批评孩子,而不是学着去安慰孩子,那就是我们作为父母更把孩子推向了坏情绪的深渊,而没有起到一个养育者应尽的职责。
其实,心理健康的孩子,成长的家庭环境也有大概的相似性,那就是孩子的父母或者其中一方,会注意在孩子情绪平稳后鼓励和引导孩子自己思考,下一次再遇到类似情况应怎么做才会避免重蹈覆辙,并引导孩子从这次的失败中发现自己做得好的方面,以树立或强化孩子的自信心。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会遇到难题。在孩子遇到难题的时候,父母跟孩子一起想办法,给孩子一些必要但不过度的指导,而不是因为孩子犯错了或自己心情不好就拿孩子撒气的话,最终孩子的成长可能就会朝向我们父母期望的健康方向。为人父母,并不是因为生养了孩子就具备了资格证书,而是因为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学着跟孩子一起成长,在跟孩子的互动中发现自己的问题,甚至以孩子为师,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让自己的所言所行有利于孩子的成长,这样才能成为真正有资质的父母!
面对挫折,我们大家都需要尝试去改变。改变当然并不容易,无论是孩子还是父母,但并非不可能。
北京政协
来源:人民政协报
责任编辑:孔祥妮
近期要闻
● 识别二维码 关注北京政协 ●
聚焦北京政协工作|反映委员真知灼见|搭建互动交流平台
尽在“北京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