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冬心梗席卷31个省…这张预防卡片大家都收着!必看
有数据统计,一年中心梗发病率最高季节就在冬季。在BTV我是大医生节目里,阜外医的杨跃进教授和其团队一次关于心梗的研究分析中,1.4万名心梗患者竟然覆盖了全国31个省市……
在这一场覆盖109所医院的研究中,他们还发现了一件事:心梗的后果虽然严重,但是其发作前一般是有症状的。
▲2016年11月上旬心梗发病较多省市,图片来源:我是大医生
我们将这些症状高度浓缩提炼总结在了一张小卡片上。当出现卡片上这些症状,您一定要提高警惕,高度怀疑心肌梗死,抓紧时间平躺下来,打电话求助。建议大家将这个卡片转给自己的朋友看~
以下几种情况特别容易诱发急性心梗:
1、过度劳累和睡眠不足。
2、强烈的精神刺激。比如过度高兴或悲伤,以中老年人居多;
3、气温忽降忽升。在气候异常变化的情况下,比如气温过高或过低、温度骤降骤升等。寒冷最容易激发人体的应激反应,天气冷可导致血管痉挛,喝水少也容易增加血液黏稠度;
4、暴饮暴食。因为人吃得过饱后,机体为了满足消化的需要,心脏必须输出大量血液供给胃、肠等消化系统,这就增加了心脏负担,使心脏自身血液循环处于相对缺血状态,从而诱发心梗。
急性心梗也是有前兆的,大家一定要留意,尤其发生在凌晨的时候:
1、近期突然出现心绞痛,或疼痛时间超过15分钟。
2、伴心慌、气短、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烦躁不安等。心慌憋闷、胸痛、乏力等先兆症状多在发病前3~7天内出现,少数甚至提前数周就出现了。
▲疼痛位置
3、出现原因不明的胸背疼、肩颈胳膊疼。疼痛的发作特点常常是今天脖子疼,第二天改成了下巴疼,或是今天疼,第二天又不疼了。出现这种疼痛转移的现象,就要引起注意去医院就诊了。
4、胃疼。患有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而平时又没有上腹部不适的患者,如果出现胃疼要高度警惕。因为冠心病、心绞痛或急性心梗有时表现为胃部有烧灼感。
5、牙疼。通常3分钟左右就会过去,如果是牙周炎则不会这么短时间就好。比如一骑车牙就疼,停下后就不疼了,可是再骑的时候又开始疼。可能在1周内反复出现。
6、焦虑失眠。从来没有失眠经历,或是没发生什么刺激、焦虑的事情却毫无缘由的焦虑时,可能是心梗信号。这是由于心脏供氧不足的原因。一些患有心脏病的患者反映,心梗前几个月会突然出现极度焦虑感和失眠。
这种失眠不是像普通失眠那样睡不着,而是半夜忽然无征兆的惊醒,思绪像万马奔腾或是涌现出无法解释的恐惧感。
7、心跳加剧。如果在没有任何诱因的前提下,忽然发现自己无缘无故的心跳加速,持续时间在1分钟到10分钟之间。并且常常是在体力活动、情绪激动或过度饱餐后出现。应警惕这可能是身体发出的心梗指示。
心梗的抢救要闯过三道关,第一道关是患者自己,也就是自救;第二道关是急救运送;第三道关是医院救治。对于老百姓来说,最重要的是这第一道关。
如果在家里发生急性心梗,那么应该如何自救:
步骤一:躺下休息,减少耗氧。
步骤二:打电话求救
步骤三:适当服用硝酸甘油药物(需确认血压状态,如果血压过低不宜服用硝酸甘油)
如果家里有人,应该先让病人躺在床上,然后拍打一下病人看他有没有反应,如果没有反应就很有可能是心脏骤停了,家人就要给病人做心外按压,并及时呼叫120或999。
【心外按压】双臂绷直、双手交叉,在胸骨下三分之一的地方,左手放下面,右上放上面快速的按压,按压频率要100次1分钟,按压深度为4~5厘米,每按压30次进行一次人工呼吸。
如果病人要呕吐,一定要把他的头侧过来,无论吐什么一定要全部给捞出来,防止反吸进去堵住气管,引起呼吸问题。
1规范用药,及时监测
冬天因为气温、激素水平变化等原因,血压会比夏天高;一些常年服药的病人也会发现,与夏天同样剂量的降压药,秋冬季节效果变差了。所以,冬天要做好血压监测,每周去测一次。
有两类人要特别注意:
1、有高血压,但平时不用药;
2、用药,但控制不好的。冬天可能血压一下飙高,就容易出事。
冬天早上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一方面早上气温低,血管容易收缩,另一方面是,突然间体位的变化,容易出现脑供血不足。尤其老年人调节能力差,更容易发生体位高血压。
早上起床,记住三个半分钟,可以把风险大大降低:
1、醒过来不要马上起床,在床上躺半分钟;
2、坐起来半分钟;
3、两条腿下垂在床沿,再坐半分钟。
上厕所,哼哧一下太用力,会使血压和腹腔内压力瞬间增高,引起脑出血、腹主动脉瘤破裂等问题。
饭后散个步,平时多喝水,多吃瓜果蔬菜,增加膳食纤维,提高肠道蠕动功能,保持大便畅通很重要。如果这些方法不行,建议到肛肠科、消化科等相关科室就诊。
心脑血管疾病,最怕一冷一热刺激,所以要做好保暖,避免一下子从冷的地方到热的地方。
比如冬天泡温泉,从室外到室内,要注意温差。类似的意外夏天也时有发生:浴室洗完澡出来,房间空调打太低,一冷一热,引发中风。
另外,心情也不要忽冷忽热,避免情绪波动。
过年聚会,不少人喜欢打麻将玩牌,久坐不动,加上冬天喝水相对减少,血液粘稠度增加,容易形成血栓。
牌瘾再大,也别舍不得喝水、上厕所的时间。坐着的时候,绷绷脚尖,做踩刹车的动作,让下肢活动起来。
山楂能降脂是出了名的。除了降脂,山楂所含解脂酶还能促进脂肪类食物的消化,有消积化滞的功效,堪称“第二胃动力”,建议每天吃3~5颗山楂。
香菇香菇能降脂,还能降糖。它含有多种生物酶,有明显降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脂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和降低血糖的作用。日常饮食一定要吃少不了菌类食物。
木耳木耳热炒、凉拌都有营养,不仅能减少血液凝块形成、预防血栓,还有排毒养颜的效果。
大蒜大蒜中的硫化氢可诱导组织内部脂肪代谢,降低胆固醇。把大蒜做成蒜泥吃,效果最好。
海带在进食肉类食物时掺些海带,会使脂肪在人体内的蓄积趋于皮下和肌肉组织,减少在心脏、血管和肠膜上积存,有效地预防心脏病、高血压、血管硬化和脂肪过多。
绿茶如果这餐吃得油腻了,推荐饭后来杯绿茶清清肠胃。绿茶中的儿茶素能降低血浆中总胆固醇含量,还能减少脂肪细胞堆积。
葡萄皮葡萄皮含有比葡萄肉和籽中更丰富的白藜芦醇,具有降血脂、预防动脉硬化、增强免疫力等作用。
特别是紫葡萄皮中的黄酮类物质,还有降低血压的功效。而且葡萄皮中含有的花青素,具有强抗氧化、抗突变、减轻肝机能障碍、保护心血管等功能。
燕麦国外有科学研究发现,每天早餐只吃1碗燕麦粥,持续8周就可使人体血液中“坏胆固醇”浓度降低10%。由于经常摄入燕麦能有效地控制体重和减轻超重者的体重,促进血脂高者恢复正常水平,适合肥胖、高脂血症、冠心病患者及健康者日常保健。
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在燕麦片包装上明确标示出:食用燕麦片是改善血脂的一种饮食方式,可减少冠状动脉硬化及心脏病的危险。
豆制品是优质植物蛋白质的来源,也是又便宜、又安全有效的降脂食物。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食用大豆蛋白以取代动物蛋白,可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
即使胆固醇水平正常的人,进食较多豆制品也有好处,它能增加高密度脂蛋白(HDL)胆固醇的水平,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洋葱几乎不含脂肪,却含有前列腺素A、二稀丙基二硫化物及硫氨基酸等成分。前列腺素A是一种较强的血管扩张剂,可降低人体外周血管的阻力,具有降低血脂和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
据临床营养学观察,一般冠心病患者每日食用50克左右洋葱(约半个),其作用比一些降血脂药还要明显。
心梗每年都要夺走很多人的生命,今年把这篇文章放到自己的微信里,提醒大家提早识别症状或许就能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后果~转起来吧!
(注意:本文所用为基本方,使用前请咨询医生指导。)
更多精彩内容
1、豆腐加一宝,不看医生身体好!每天吃一次,抗癌,降压,补钙!
2、血管病上身,它是真正元凶!医生一碗粥,通血管,病退人安~
3、中医世家老药师说出守了40年的秘密:老年健康问题,99%的人可以试试它!
商务合作请加荣经理微信: fwrw2016
本文由"养身参考微信(ID:ysck00)"发布,欢迎分享。未经授权,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