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知青回忆】偷听“敌台”

2016-10-18 作者:李国庆 知青情缘
请输入标题




  1969年,在上山下乡的洪流中,我响应毛主席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主动报名到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勐腊公社曼庄大队曼庄生产队插队落户。


  两年以后,由于我在插队期间表现积极,被上调到县商业局工作。就在这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一次,我无意中偷窥到某军代表和女知青幽会时的黄色镜头,这下可招来了大祸。军代表利用手中的权力,把我发落到秘藏于深山老林的瑶区公社四大队,以泻心头之恨。


  四大队山高坡陡,与世隔绝,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看不到电影,看不到书报,也没有什么文娱体育活动,唯一的乐趣就是可以收听半导体收音机。可是,那时候的广播里每时每刻都在“大批判”,声嘶力竭,杀气腾腾,听多了真是头脑发涨,两眼昏花,苦不堪言。


  这时候,一些“另类”的声音偶然之间传进了耳鼓,这就是所谓的“敌台”,其中有“美国之音”,英国的“BBC”,前苏联的“莫斯科广播电台”,澳大利亚的“澳洲广播电台”,台湾的“自由中国之声”……


   这些“敌台”所发表的言论,当然与我们的官方宣传大相径庭;当时,我们这些历经“文革”风雨淘洗的红卫兵小将早已大梦初醒,悔不当初,对“四人帮”的倒行逆施、胡作非为莫不深恶痛绝,怒气填胸,加之自己时运不济,命途多舛,故而对“敌台”的宣传不谋而合,正中下怀。“敌台”在播音风格和节目编排方面也有很多优势,例如播音员注重与听众的互动,语调亲切柔和,娓娓动人;报道真实客观,生动具体;评论有根有据,以理服人;节目栏目丰富,音乐欣赏、广播剧、曲艺、学英语、长篇小说连播等节目都令人耳目一新,怡情悦性。


  就这样,我收听“敌台”入了迷,常常一听就是几个小时,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特别是晚上,更是收听“敌台”的最佳时机。那时,夜深人静,干扰少了,信号特别清晰,可以说是难得的精神享受,真是过瘾极了。


  感谢“敌台”,帮我熬过了那漫长的寂寞难耐的时光,让每一天都有等待和希望。


  俗话说:“常走夜路必闯鬼,”我的厄运来了。


  一天深夜,我正听得入神,也许是音量过大,被睡在隔壁的大队党支部书记黄够(化名)发觉了,他当即向我发出警告,我吓得连忙关机,好在他没有再说什么。


  后来,我因为一件小事得罪了黄够,他一直怀恨在心。1977年秋冬之际,我参加高考上了“红线”,他趁机携隙报复,将我偷听敌台的“劣迹”向有关部门作了举报,就这样,半只脚已经跨进大学之门的我硬是被拽了出来,造成终身遗憾。


  如今,当年“敌台”的所在国(地区)都已经成了我们的朋友或兄弟,江山依旧,人事全非;我辈黔黎,世事沉浮,命运难测,真是令人不胜感慨唏嘘之至!



作者系上海赴勐腊插队知青


   《知青情缘》微信公众平台欢迎你!

朋友们请长按上面二维码加入关注,积极投稿,成为《知青情缘》的读者和作者。

 投稿邮箱:

564636138@qq.com

宅豆聚惠

点击“阅读原文”

抢起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