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纪念赴云南47周年】《旅程》

2016-10-28 知青情缘

 

六年前由水利二团龚韬英战友编辑成文的水利一团三连战友们在网站上回忆离开上海的情景,今转载到微信,以此纪念赴云南47周年,纪念我们的青春岁月。




曹国宏2010-11-26 22:12

 11月27日----对当年金山县赴云南水利一团的69届初中生来说,是刻骨铭心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我们离开了生育我们的土地,离开了含辛茹苦把我们养大的父母,离开了朝夕相处的父老乡亲兄弟姐妹,离开了……。还记得,1969年11月27日天蒙蒙亮,枫泾镇人民广场上就已人头攒动,近十辆老式的公共汽车一辆接一辆地停靠在那里,父母的叮咛嘱咐,亲友同学老师的告别与现场的送别锣鼓,高音喇叭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古镇从来没有这样热闹过。随着我们上车,车子一辆一辆驰离了枫泾向上海北站进发,北站上火车告别的场景虽然没有家乡的热闹(记得当时只允许一名亲人送到北站),但是更觉伤感,在火车又经过家乡枫泾时,我落下了伤心的泪……儿满十六独远行,稚气未脱骨未成;父母别时殷殷泪,不知何日见娘亲。


小小胖子2010-11-27 11:53

  看到班长的回忆录,四十一年前的情景就在眼前。看到饱含深情的小诗,已是热泪盈眶,特别感谢班长引用我爸赠言忆往事,把淡忘的过去重现。您知道吗?我爸是松江一中教师,他英俊多才、和善好客{阿咪了解}当年,他带我和一中的师生一起到上海北站送别了第一批去黑龙江的知青,当列车启动时,顿时车上车下一片哭声,有人追着列车跑,有人当场晕倒~~~我站在站台的角落呆如木鸡~~~爸爸找到我搂着我说:中央有指示上山下乡没办法,你也得走,回去报名吧。就这样,爸爸为我准备行装,日记本上写下赠言,把我送到上海北站,火车长鸣,我们缓缓离开了家乡~~~爸爸苍老了,两鬓花白了,他才40岁。我爸那么热爱祖国、热爱工作、热爱家人、热爱生命,却让文革给整死了,我没法回家,让我遗恨终身。今天第一次吐露心声,追忆、缅怀父亲,同时谢谢班长的提醒。


韩景萍2010-11-27 12:44

  那天,人很多,我个子小,拥挤的我挤也挤不上车。我父亲说:“不放心啊,你人小,看现在连上车都成问题,到那里怎么办,” 最后没办法,只好最后上去。.当时我哭成泪人.,到底是第一次出远门.也不知道去向那方。

.



小小胖子2010-11-27 12:55

 今天的四十一年回忆,拨动了心灵深处的那根弦,大家由衷地呼唤:战友情、情谊深、夕阳红、红似火。


阿咪2010-11-27 11:01

  41年的今天:现在是北京时间上午11点正,列车马上就要启动,我的心也随着时间的转动而紧张,无法表达······告别了:生我养我的故乡,再见吧我的亲人和朋友,我的泪水啊模糊我的眼睛·····


吴丽华2010-11-27 11:55 

  阿咪你好!难忘的四十一年前的现在,眼泪还没擦干呢!可怜的童工们就要远离家乡离别亲人啦!此刻的心情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




王雅芳2010-11-27 12:29

  战友们!四十一年的今天,现在列车已经启动,我们一批金山县的69届知青,含泪告别家乡,告别亲人,踏上了上山下,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征途.一路颠簸,来到了,西南边疆,勐腊县,猛棒地区.干革命,这一去,就是整整十年.记得,那时,动员报名去云南的报告会上,把那里说的天花乱缀,把一群年幼无知少男少女们说的心花怒放,都纷纷下决心,表忠心,一定要好好干革命,用实际行动报答党和毛主席,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没想到,到了那里,眼前的一切,与来时想象,完全不一样,简直傻了眼,什么头顶香蕉,脚踩波箩,跌一绞,左手抓花生,右手抓甘蔗,要路没有路,要地没有一块平地,到了了猛腊,下去,就是推土机,前面开路,解放牌大卡车紧跟其后,一个个哭得眼泪似雨点,头天晚上,连行李也不肯打开,硬生生的哭了一个晚上,就在行李上座了一个晚上,围着护送干部要回家,(后来他们偷偷地溜走),住的茅草房顶着天,睡得竹篱笆床撑着地,苦菜汤,红米饭是当时最好的招待!到后来要吃还吃不上呢!就这样一呆,整十年,战天斗地,开荒,种菜,挖水榘,修公路,筑水坝,种像胶,热晒雨泠,流血流汗,到头来,许多战友还留下了伤疼,病根,可能至死也难愈.一件件,一幕幕,一辈子,那能忘记,啊!老生常谈......,不谈了.就是思念!


曹国宏2010-11-27 17:30

 天色已渐渐地暗了,呼啸着的列车过杭州越金华向江西境内驶去,车上的孩子们的思绪,也渐渐地从与亲人离别的痛苦悲伤中恢复。车窗外,暮秋与初冬交接之际的风加上火车的速度,再加上刚与父母离别的心情,这风就显得格外的刺骨寒心,一排排行道树向后倒去,一幕幕渐渐缓慢变化的星空图,仿佛向孩子们预告着他们的艰难而又变化莫测的前程……此刻耳旁又响起了知青之歌“蓝蓝的天上,白云在飞翔,美丽的黄浦江畔,是可爱的家乡。告别了妈妈,再见吧家乡,金色的学生时代,已伴随着青春史册,一去不复返。啊,未来的道路多么艰难,曲折又漫长。生活的脚印,深浅在偏僻的异乡。跟着太阳出,伴着月亮归,沉重地修理地球,是光荣神圣的天职,我的命运。啊,用我的双手绣红了地球,绣红了宇宙,幸福的明天,相信吧, 一定会到来。……”(注:歌词经过删改)




韩景萍2010-11-28 08:48

 喔!!!!阁起~阁起!!!!!火车正在开往昆明方向,哦?战友们在车上,有的闷闷不乐,有的吃着家里带的东西,我带大白兔奶糖,五香豆.[那是自己家里烧的]买不起.糖也只能买半斤,放一点在身边,其余的打行李.那时的我,真还没懂事,脑子里,想入菲菲,到那里没大人管了自由了,自己有钱能自己支配了.好开心.根本没想到那边是什么情况.


阿咪2010-11-28 20:38

  回忆录二:41年前今天是11月28号,列车经过一天一夜的奔波,我们也从分别的痛苦中慢慢进入了似醒似睡梦想,窗外是一片漆黑。当东方又透出黎明的时候,我们惊奇的发现,列车怎么掉了车头,在开来的路上返回去了,我们激动啊!大家粉粉义论着:估计这一定是在考验我们,这下好了我们可以回家了,幼稚的心灵充满了快乐······要知详况明天继续。


龚韬英2010-11-28 21:15

  41年前的今天,我们已经坐上大卡车继续南下。第一天晚上宿杨武,晚饭后大家到马路上走走,只见一片甘蔗地遥无边际。有人说:“宣传队说得真不假,头顶香蕉脚踏菠萝手扶甘蔗,摔一跤手捧一把花生。看!这么大甘蔗地,我们去吃吧!”于是,一群毛头小伙子钻进甘蔗地大吃大嚼。一个打着饱嗝的小伙子说:“我们再弄点给姑娘们明天路上吃”,小伙子为姑娘服务个个愿意,每人弄了几根放到女生大卡车的草垫子下面。又一位小伙子说,我们男生车上也弄点吧。他们又扎进了甘蔗地。突然,听到民兵大声呵斥:“出来!偷甘蔗的统统出来!否则开枪了!”一阵拉枪栓子的咔咔声把胆小的吓了出来,民兵没收了甘蔗让小伙子们排好队,又每人发了一根甘蔗。正当小伙子们不明白究竟是怎么了,民兵宣布,每人扛一根甘蔗游街。一队约有七、八个懵懂小伙被民兵押着在杨武街上兜了一圈,并且责令他们写检查。小伙子们害怕,不敢回旅馆,在卡车上就着电筒写检查,写完检查就在卡车里蜷了一夜。第二天,卡车开了,撕碎的检查就着漫天的尘土飞扬在山路上。



小小胖子2010-11-29 08:52

 响应班长号召,将11月27日的列车驶下去。今天是29号,这些孩子离家第三天了,列车继续向云贵高原挺进,也不知停靠了多少车站,每当白天停靠,我们总把身体挤出窗外,好奇地东瞻西望,站台上的人会问:你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们会骄傲地回答:从上海来,到西双版纳去。一天傍晚,列车缓缓停了下来,探身一看,紧挨我们停着的是一列昆明--上海的火车,看到我们探身张望,对面也有人伸出头来问:小朋友,到哪里去?“到西双版纳去”我们答。哎呀,去不得,我们就是那里逃出来的,你们进去就出不来了、、、。 原来是一帮先去的上海知青,听到这里,我们坐不住了,马上乱轰轰的去找带队的,要求火车调头,我们要回去。甚至一些人又哭起来了。那些带队的乱了阵脚,一边安抚,一边关窗,一边信誓旦旦地保证:不要听他们的、不是这样的、两年很快的、会回来的、、、。就这样一路颠簸,来的昆明。


韩景萍2010-11-29 09:36

 阿咪所说的,[车子转了头以为又往上海方向],那时的我们都高兴的无法形容.火车开了一天一夜,感觉到怎么平地越来越少,山一个比一个高,不象是回头开,心恢已冷.喔!!!!!!!阁起~~~~~阁起!!!!继续往目的到开.整整三天三夜,到了昆明下车来,天下着小雪,二个脚浮肿,硬棒棒的.到了休息地因为几天没有洗脚,很是不舒服,而且很脏,可是没有热上水,只好用冷水洗,当时二行眼泪就哗哗的流下来,我不会说,要听且听下回:



阿咪2010-11-29 20:06

  回忆录之三:41年前的今天11月29号,我们又熬过了一个漫漫长夜,列车还是在崎怄的山脚下无情地奔驰着,我们还在天真的期盼着奇迹的出现。可是突然听到列车员通知大家关窗,因为列车要进入遂道(就是山洞),长的遂道要十多分钟才能通过,短的也要五分钟,浓浓的烟雾会让人无法透气,这天我们穿过了无数只遂道。我们在迷迷糊糊中又迎来一个早晨,可是出现在眼前的是:列车怎么又掉头又朝着反方向开了呢?大家知道幻想中的考验根本不存在,回家的希望没有了,只能听天由命吧。原来从上海到昆明是条N 形的线路。上海—株洲后掉头开,株洲—枊洲后再掉头开,然后继续直往昆明。一场空欢喜梦想失败了。又一次伤心地抱在一起痛哭·····


曹国宏2010-11-30 08:59

  连队的初夜:带着拖车的卡车,嘶吼着趟过南腊河爬上了南润河边红土足有20公分厚的便道,扭扭捏捏地蜿蜒前行,半小时后终于来到了这山河之间的临时驻地……。夜,渐渐地临了……。夜,渐渐地深了……月光与星光辛苦地从原始森林的枝叶的缝隙中挤进来,泻在了这匆忙搭就的茅草棚前,“咕咕……咕咕!咕咕咕咕!”“嚯嚯嚯嚯!”这空谷幽灵般的动物叫声,使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躺在嘠吱嘎吱作响的竹床上的我们,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伤心吗?……这与父母亲人离别时撕心裂肺的痛……;后悔吗?……这7天的遥远路途,这行前动员宣传花好月圆的描述,自己的选择,以后怎么办……?这些个沉重的问题,稚嫩的我们又怎能承受……听天由命吧!坎坷不安中迷迷糊糊……祈盼着明天…… 


小小胖子2010-11-30 11:54

  继续响应班长号召:将11月27日的知青列车开下去。回忆之四---火车经过:浙、皖、赣、云贵高原,呼啸着直奔昆明而去。今天是11月30日,列车终于停靠在昆明车站,我们终于下车了。一下火车才知道:我们的双脚都肿了,我们被带到云南大学住宿,虽然只是打地铺睡草垫,但漂亮的云大校舍让我们享受了几天来最舒适的睡眠。带队的宣布:休息2天,我们乐了,玩去了。昆明不愧是春城,虽已冬季,但人们穿着很轻便,我很羡慕,心想:能在这里工作就好了。昆明的马路上人少、车少,偶尔有马车驶过,我们很好奇,又好动,爬上一辆马车,让车夫带着我们在城里兜了一大圈,车夫知道我们是从上海到西双版纳的娃儿,充满慈爱地赶着马车转了一圈,也没收钱,谢谢你赶车的大爷。玩完了,回到云大,有的同学又在哭了,因为明天又要离开昆明去西双版纳了,那是个神秘的地方,大家心情很沉重,只听得阿惠边哭边喊:金库、银库、不如喔里只草库呀,我要回家、、、。这时护送人员大声斥责:你等着,等我送掉他们,再来带你回去、、、。其实护送人员已经感觉到:下去更苦,他们只能大声呵斥来压倒这些孩子,免得闹事。2天后,一大早,我们被赶上了解放牌大卡车,连同行李{在拖车上}又上路了、、、。




王雅芳2010-11-30 09:29

曹网座你好!看了你的初夜......,让我回想起,连队里一片哭声,特别是女生宿舍,男生是有泪不轻弹,有泪只能往肚子里咽.连里的干部和几个被派来的老职工,东劝劝,西劝劝,哭声,起伏不断,这样的局面,连续好长一段时间,他们就是不理解我们的心情,后来,一直到慰问团到上海后,才理解到,原来上海的生活水平与那里有着,天然之别,用他们的话说,在上海,吃水,洗衣,不用挑水,自来水一开就来了,烧饭不用柴,煤球炉上一阁,就好了,(那时还没有煤气),要什么有什么,商店里,只要有钱,就行,简直就是天堂里过的日子.实际上,在70年代,现在想想,每家的日子还是很苦的,根本不能与今日比.当时,我所在学校校长的女儿来上海后说,在上海,干活,特别干家务,就是,一天干到晚,她都不觉累!太省力了!当然这是,当时的感受,现在,她已长住上海,我不知道,她还有没有这样的感受.


曹国宏2010-11-30 12:20

  毕竟是稚气未脱的小孩,我是记得到翠湖公园青云街以及动物园转了一圈,后来又去了昆明唯一的上海餐馆吃了饭。


王雅芳2010-11-30 12:39

  在昆明整修2天中,我们几个去看电影,走在大街上,韵头转向,就是找不到北,问了好几个大爷,大娘,都说不知道电影院在那儿,已经走了好长一段路了,不敢再往前走了,怕迷路,因为,自出娘胎,还没有出过远门呢,心理非常害怕,只好返回云大,路上,每人买了根棒冰,结果只吸了几口,甜味就没有了,和家乡的完全不一样,只剩下淡谈的冰棍了,谁还要吃呀!就丢了!回到住地,又是一场大哭,啊!太幼稚了!


小小胖子2010-11-30 12:55

  雅芳!你们几个也满乐观的,想看电影了。班长他们又去公园、动物园、又上餐馆吃饭。都满会玩的。我们当时买了昆明的地瓜,{因为看到别人在吃,说是又脆又甜}结果难吃4了一口也咽不下。


王雅芳2010-11-30 13:00

  电影好象是安排的,结果没找到电影院,好多人都看不成,你想想看,是不是这样的?


阿咪2010-12-02 20:19

  回忆录五:41年前的今天是12月2号。我们从上海到昆明经过了4天3夜的火车路程,又在昆明停留2天后,今天将继续向目点地进军。早上我们来到停满解放牌大卡车的广场上,按指定编号找到了自已的车子,爬上空堂堂车子后,“呆了”没有坐的登子,有人讲,把旅行代放下来当登了坐,就这样我们紧挨着坐了下来,卡车慢慢驶向目点地——勐腊。昆明这所美丽的城市,在我们身后渐渐消失了。过了玉溪站,卡车开始进行入盘山公路,好可怕啊!往下看:车了象蚂蚁一样在慢慢爬行,再往下看是万丈深渊,如果驾驶员一不留神后果不可想象····由于车子的颠波很多人都出现呕吐,晕车现象十分严重,大家只能相互照顾着。这晚住宿杨武。


王雅芳2010-12-02 20:44

  阿咪:确实是这样子的,卡车上又是行李,又是人的,挤得不得了.为此,同学们还闹不开心呢!再加上,路况又不好,一路上灰沙吹得使人睁不开眼睛,头发连梳子都插不进去.又是晕车,又是疲惫,心情又差,弄得一个个人象灰孙子似的.眼看车子,越开,离家越远,心情越来越沉重,哭得更厉害了,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耷拉着脑袋,缩成一团.



曹国宏2010-12-02 21:13

  阿咪的记忆非常清楚。我倒是有点懵懵懂懂,特别是从昆明到勐腊一路上的吃喝拉撒睡是怎样挨过来的呢?我记得一次吃饭,接待的人就在路边挖个灶洞,大锅子往上一支,一勺一勺地打给我们了。一路上伙食很差,只有一次是海带烧肉,肉少得可怜,其余几次都是喂猪的菜,油水都找不到。


王雅芳2010-12-03 14:41

  回忆录之六:41年前的今天,是12月3日,解放牌大卡车,一路颠簸,继续向目的地行进,只觉得山高路远,坡度越来越陡,人烟也越来越稀少了.我当时头晕得特别厉害,大卡车被油布帐篷,严严地围着,只得用手推着油布,在车边栏的缝隙中呕吐,反肠倒肚,昏昏沉沉,汽车在崎岖的山路上爬行,望去,后面的车,象蚂蚁,一长队慢慢地爬上来,S 形的山路,崎岖不平,遥遥晃晃,走走停停,来到了墨江,天色已晚,我们的住处,好象连电灯都没有,只有半截蜡烛照明,饭也吃不下,因为,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尽管人都很疲惫,一下子也难以入眠,各人想着自己的心事.......到第二天早上,乘车子还没有启动前,在默江街上,生平第一次发现,原来鸡蛋还可以串着卖呢!后来才知道,这是云贵18怪中的其中一怪呢!一路上,我们还亲身体验到,18怪中的汽车比火车跑得快的,怪事!.


小小胖子2010-12-03 16:06

  对!墨江的夜很黑很黑,我们是摸着黑到睡觉的地方躺下就睡。再说一路上的饭菜越来越差,我们吃不好,睡不好,心情也越来越不好、、、。



 小小胖子2010-12-04 10:17

  回忆录之七:今天是12月4日,我们离开墨江又继续前进。大卡车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爬行,灰沙在车轮间飞舞,远看车后红尘滚滚;近看个个污头垢面。晕车又把大家折磨得几乎崩溃,车子里传出有气无力的哭声。

 司机是个南下的北方军人,他告诉我们:他们部队全体转业到这里支援大西南,他也远离家乡,远离亲人,他很同情我们,他说“你们别哭了,再哭,我手软了要翻车的”。坐在驾驶室的阿惠说:“你调头开嘛,把我们送回去。” 这样一路颠簸一路哭,傍晚时到了思茅。思茅是个美丽的小城市,晚饭后,我们出去逛街,还买了几分钱一碗的野栗子尝尝,突然碰到一帮比我们大的、上海市区的知青,他们叫着:“妹妹,过来呀,陪哥哥们玩玩。”大家吓得掉头就跑,逃回住所。后来才知道那帮人是一团、一营、二连的知青,是我们的邻居呢。


阿咪2010-12-05 16:09

  回忆录八:41年前的今天12月5号。卡车继续在崎岖不平的盘山公路上前进,经过又一天的颠波,大家昏昏阵阵,满头的灰沙弄得不象个人样。傍晚终于到达《团结大队》也就是现在的勐满,大家下车后,拖着疲惫的身体找到住宿地后,就和衣躺下。痛苦也好,思念也好,恐惧也好,一切都涌上了心头,各自在默默抽泣。有人说:晚饭后有文艺演出,是专门为欢迎我们上海知青的到来,而特按排的,我们也去看了一会就回来。晚上还是那根蜡烛伴着我们度过那个长长的黑夜。我们在似睡似醒中,有人说一起上厕所去,可是到门口一看,屋外是伸手不见五指,而且白天看到的厕所,是只泥坑上横着几根木条就算是厕所,,而且还男女合用的,看到就怕,一不小心就会掉下去怎么办,想想实在可怕,经商量就在门口方便一下算了。在这样艰苦环境下,我们又熬过来了。听说明天就要到达目点地——勐腊,未知还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小小胖子2010-12-06 00:41

  回忆录之九:今天是12月6日,大卡车拉着我们继续前行。自进版纳之后,美丽西双版纳的热带风景显而易见,傣族姑娘们肩挑竹萝、身穿筒裙、优雅行走的倩影时常掠过车后。可我们有的还穿着出发时穿的棉衣,个个像秋后的蚂蚱,蹦跶不动了。不知要把我们送到哪里?去向何方、、、?"车子过大沙河了”听到叫声,大家急忙推开车棚的帆布往下看:只见河水清澈见底,急流而下。大卡车一辆辆开过河去。{这也算云南十八怪之一吧}。过了河,再往前,路边开始出现一排排破烂的茅草房,心想:大概是村里废弃的牛棚吧。突然坐在驾驶室的战友探出头大喊:快看呀,一连到了;二连到了、、、车停了,只听得有人在喊:下车、下车,三连到了,我们探头一看,哎哟!这、、、“我们不下”大家“哇”一下哭起来了。谁知不一会,行李全被拿下去了,堆在路边,大家只好一拥而下,去拿自己的行李。反正很乱,我根本记不起是怎样搬行李、进宿舍、吃晚饭、睡觉、、、,反正一个字“哭”。那时,阿咪曾悄悄跟我说:我们逃吧。我说:往哪里逃呀?也不知哪天早上起来一看,护送人员全溜了,立刻引起了一场呼天呛地、全连大哭。就这样,一群孩子,在深山沟里扎下了整整十年的青春。


王雅芳2010-12-06 09:22

  汽车一路南下,天气也越来越热了,离家时身上穿得棉衣,毛衣,一件件脱下,提在手上的,搭在肩上的,一个个蓬头疙面,狼狈不堪,简直象逃难一样!到了连队的情况,我的感受,我前面已经写过,就不重复了,反正没有办法,就是建敏说的一个子"哭" !那时起,只有16---7岁的小小年纪.开始了''修地球"献出了,整整十的宝贵青春!


 钱建敏父亲临女儿远行前的赠言 


 

 后记:


    回忆是苦涩的、回忆是清纯的、回忆是伤心的、回忆是幸福的。回忆让我们珍惜,回忆让我们感慨。”


    最后,我用快乐的话来结束这篇回忆连续剧:“岁月是一条路,铭刻着曾经的感动.生活是一杯酒,品尝着酸甜与苦辣.用心去走路,用情来回味~~”



左起:韩景萍、雅芳、韬英、施柏生、陈忆筠、阿咪、小小胖子。


   《知青情缘》微信公众平台欢迎你!

朋友们请长按上面二维码加入关注,积极投稿,成为《知青情缘》的读者和作者。

 投稿邮箱:

564636138@qq.com

宅豆聚惠

点击“阅读原文”

抢起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