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同饮一江水 】为李长寿饯行

笑容 知青情缘 2024-02-02

    

    38年前的1979年1月4日,在我国的西南边陲,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云南生产建设兵团一团、六团的知青代表,组织“北上请愿团”,从景洪出发,一路艰辛,到达北京,向中央领导递呈“我们要回家”的诉求。38年后的2017年1月4日下午,在上海二工大普陀分校1号楼108室,当年“北上请愿团”的部分骨干,李长寿、邹盛永等一行,带着《在命运的搏击中突围》一书,从重庆飞来上海,举行签售仪式。这本书的作者李长寿,耗时一年多,以自己的亲历,写下了具有史料价值的纪实文学。当日,会场座无虚席,老知青们怀着极大的热情,来到签售会场,660本书在会前便一售而空,李长寿不得不打了很多欠条。知青们纷纷与当年的“知青英雄”合影留念,以示对他们的崇敬。

        1月11日晚,原云南生产建设兵团六团知青、上海文艺出版社高级编审修晓林在徐家汇顺风港湾设宴,为李长寿夫妇饯行。席间,应邀的老知青与李长寿畅怀痛饮,掏心窝说知心话,话题越探越深。觥筹交错之中,大家都有新的共识:历史翻到了新的一页,当下,我们应尽自己的能力,抓紧时间记载曾经的知青生活,留给历史、留给后代。


        前排左起:李长寿夫人、李长寿、修晓林、毛祖蓉(孟定七团);

        后排左起:诸炳兴(景洪一团)、刘  平  (勐腊六团)、姜健身(景洪一团)、谢铁泉(东风二团)、朱一平(景洪一团、北上请愿团秘书长)、褚继彬(小字辈)。



修晓林首发感言



修晓林与李长寿深情交谈




为知青的健康长寿干杯


朱一平(右一)谈书中未及写到的北上请愿过程细节


谢铁泉(博士后、影视独立制片人、著名导演)正在谋划拍一部反映后知青生活的片子。


听者津津有味



诸炳兴(高产“知青作者”),已经写成“知青故事”100多集



积极探讨共同的话题


 刘平在精辟分析《在命运的搏击中突围》一书与同类书的区别后,告知勐腊知青代表历时数年,将知青经历编撰成书,即将完稿付印,而《在命运的搏击中突围》为一些尚未确切的人名与事件作了引证。


李长寿与刘平共诉衷肠,相见恨晚。



李长寿讲述编写这本书的过程



谢导听得凝目出神




姜健身的回城及回城后的创业经历精彩有趣,为谢导提供了素材。



李长寿夫妇听得目不转睛

    

    饯行的晚宴,犹如一场关于知青的历史、知青的后时代生活的小型研讨会。李长寿夫妇将要启程回重庆,向大家依依不舍地告别。

         修晓林说:我住长江尾,君住长江头;同饮一江水,共铸夕阳辉。长寿,今后常来常往!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驴友乐






   《知青情缘》微信公众平台欢迎你!

朋友们请长按上面二维码加入关注,积极投稿,成为《知青情缘》的读者和作者。

 投稿邮箱:

564636138@qq.com

宅豆国庆聚惠

点击“阅读原文”

抢起来!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同饮一江水 】为李长寿饯行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