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知青在云南】老照片的故事(沈成林)
这是一张特殊的车票,一张迈向“广阔天地”征途的凭证, 一段无法磨灭的历史印记。
这张乘车证的背面记载着:70年6月5日623次赴云南专列。
早在出发前的三、四月份,我们赴云南兵团的知青就以专列的一节车厢为一个连的单位,在工宣队的带领下,进行了多次的列队操练。以至后来在学校集中、乘坐专车出发去车站、北站上车,一系列秩序井然。我们这节车厢主要有徐汇区五原中学和市四中学的同学。我是这节车厢的连长,市四中学马金香同学担任副连长,我们共同负责7号车厢的秩序以及盒饭的分发等后勤事务。
拍摄地点:云南勐腊农场三分场九连
图片人物:沈成林(原上海五原中学69届初中生)
图片故事:这张照片是当年农场宣传干事下基层采访知青生活时,我站在连队门口拍摄的。我记得很清楚,宣传干事采访结束后,要挑选个别知青代表拍照,因当年我是连队的武装班班长,大家一致推举我作为我们九连的知青代表给照了一张。照像的时候,大伙在前面引导我微笑、微笑再微笑。以展示我们知青的精神风貌。故照片上的我笑得这么灿烂。这张照片宣传干事是用海鸥120方镜相机拍摄的。后来我用数码相机翻拍成4:3规格的。
拍摄时间:1971年7月
拍摄地点:云南勐腊农场三分场九连
图片人物:沈成林(原上海五原中学69届初中生)
图片故事:这张照片也是当年农场宣传干事下基层采访知青生活时,在一个重庆老知青宿舍拍摄的。桌子上的毛主席像章以及铁壳热水瓶等显然是为了宣传的需要作道具摆拍的。这张照片其实我并没有收藏,而是知青朋友翻拍后转传给我的。
拍摄时间:1971年7月
拍摄地点:云南勐腊农场三分场九连
图片人物:陈黎华(原上海力进中学69届初中生)
图片故事:这张照片也是当年农场宣传干事下基层采访知青生活时,在陈黎华宿舍拍摄的。手捧毛主席语录、衣服上的像章和红卫兵袖标以及桌上的摆设显然也是为了宣传的需要而设置的。陈黎华后来调到农场学校当老师了。
(图片由陈黎华提供)
拍摄时间:1971年7月
拍摄地点:云南勐腊农场三分场九连
图片人物:陆惠珍(原上海力进中学69届初中生)
图片故事:这张照片也是当年农场宣传干事下基层采访知青生活时,在陆惠珍宿舍拍摄的。桌上的摆设以及面带微笑地在写“心得笔记”显然也是为了宣传的需要而设置的。
陆惠珍后来担任连队的文书。(图片由陆惠珍提供)
拍摄时间:1971年7月
拍摄地点:云南勐腊农场三分场九连
摄 影:营部宣传干事
图片人物:顾凤娣(原上海川沙在校学生71年5月赴滇)
图片故事:顾凤娣是我们连队的文艺小分队骨干,舞跳得很好,每次到营部演出都得到上级的表扬。这张照片是营部宣传干事专门来连队拍摄的。照片背景是九连的宿舍和文化活动室。(图片由顾凤娣提供)
拍摄时间:1977年10月
拍摄地点:云南勐腊农场三分场九连
图片人物:沈成林银东力夫妇及女儿
图片故事:我们连队分别由湖南移民老职工,上海市区和郊区,云南昆明以及重庆的知青共120多人组建的。当年连以上干部均为现役军人,实行军事化管理。男女知青间根本不许谈情说爱。自从兵团“还原”为地方国营农场后,政治环境也较为宽松些了,且知青们岁数也大了,自然会接触异性朋友并考虑谈婚论嫁。我就是在这种氛围中接触了同一连队的重庆籍女知青。我们于1975年底在云南勐腊知青连队结的婚。结婚证是专门步行10多公里到勐腊县红旗公社去办理的。公章上显示的是“革命委员会”,显然“文革”还没结束。公章上的傣文说明勐腊县系少数民族自治地区。
由于农场的条件实在是太艰苦了且医疗条件也有限,我妻子有了身孕后,我岳父母强烈要求我妻子回重庆生产。77年初她挺着个大肚子千里迢迢只身回到重庆待产。女儿出生三个月后,母女俩又一路风尘回到了勐腊知青连队。这张合影是我们三口之家的第一张照片。
拍摄时间:1977年10月
拍摄地点:云南勐腊农场三分场九连
摄 影:沈成林
图片人物:沈成林女儿
图片故事:我们连队老职工、老知青较多,有相当部分都成家并有了娃娃。为了更好地“抓革命,促生产”故连队设有托儿所。所谓的托儿所也只是一间屋子,挂几只吊篮,派一个老职工照看一下小孩而已。连队当时的“政策”,凡是托儿所娃儿的母亲专门组成一个班,从事离连队驻地较近的农活。可以晚出工、早收工并有一小时哺乳时间。照片上是我的女儿,坐在托儿所的吊篮里。背景上的竹排围墙清晰可见。这就是生活在云南边疆艰苦条件下的知青后代。
拍摄时间:1977年10月
拍摄地点:云南勐腊农场三分场九连
摄 影:沈成林
图片人物:沈成林女儿
图片故事:这是我女儿半岁时在连队拍摄的。是用海鸥120方镜胶卷相机拍的。但我已记不得那台相机是从什么地方向谁借的了。七九年大返城时,知青们象逃难似地撤离边疆,许多人基本上没携带多少东西回城。我也如此。但在云南八年知青岁月时留下的照片,都带了回来。给自己,也给后代留下的记念。
拍摄时间:1977年10月
拍摄地点:云南勐腊农场三分场九连
摄 影:沈成林
图片人物:沈成林女儿和老职工小孩
图片故事:这是当年老职工专为制做的木质童车。每天下午收工后推着这辆车车在连队的球场坝上兜风,其惬意胜过现在的宝马。同时也给枯燥的知青生活带来点点乐趣。
图片上坐在木制童车里的是我的女儿,时年半岁。站在边上的男孩小名叫老芋头。他的父母原是上海赴新疆知青龚根发和孙惠英夫妇。云南距新疆相隔万里,而他们又怎么来到云南勐腊的知青农场的呢?听我讲述:龚根发的弟弟龚建发是上海川沙71年5月来我们九连的农村知青。71年下半年的一天,收工后在回连队的途中,横穿公路时不慎被一辆过路的解放牌军车压死了。由于他父母远在上海川沙农村且无文化,也从未出过远门,故由他哥哥专程从新疆来云南勐腊处理龚建发的后事。后事处理得很顺利。鉴于那年月新疆的条件更为艰苦,相比之下,我们云南的条件要好得多。气候温暖且吃大米。于是龚根发要求组织上将他们夫妇转来我们云南勐腊农场继续当知青。照片上站着的男孩就是他们夫妇来到云南勐腊后生的。七九年云南知青大返城时,他们一家也随着知青返城洪流回到了故乡上海。
图片故事:七八年二月我和同连队的重庆籍知青王建化通过语文、数学、政治文化考试,被中国科学院云南热带植物研究所“七.二一大学录取。录取通知只寄至农场营级单位,再由营部(分场)另行下发通知到连队的。
“七.二一”大学名称的由来是根据1968年7月21日毛主席的一段讲话。在此不多叙述。
此《通知》原件,已于2015年捐赠给了上海知青研究资料中心了。
图片故事:当年我们“七.二一”大学的部分教材是由师生们用钢板、蜡纸手工刻写后油印的。这是其中的二套教材的封面影印件。说实话,我们69届初中生,哪里学得懂哟。七九年知青返城时,我将这二套教材及七二一大学的其它一些学习材料带回了上海。2007年4月我重返西双版纳时将这二套油印教材捐赠给了中科院云南热植所档案室了。
热植所现在更名为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
图片故事:云南勐腊属边疆地区。在勐养镇设有边防检查站,过往进出需通行证的。当年我们知青如要探亲回家,必须先经连部准假,再到营部开具通行证。当年有个别知青想家心切擅自不假离队,在途径检查站时为了躲避检查,死于非命者不在少数。在此不作详述。
图片故事:七九年初知青大返城时,上面规定需办理“退职”才能回家。当时我正在七.二一大学读书,在学校办了退学后返回农场再到场部办理“退职”后才得以返城的。办此证时自己填表自己盖章。《孽债》电视剧有个场景就是反映当年知青返城时情形的。
此原件,已于2015年捐赠给了上海知青研究资料中心。
图片故事:七九年知青回城后,我们对那片红土地还是有着眷恋的。毕竟在那里留下了我们的青春。九五年央视播映反映勐腊的《绿色的净土》和《堀起的边城》电视片后,我给勐腊县委书记写信求索那两部电视片的录像带。当时的勐腊县委岩庄书记在百忙中阅读了我的信,并委托勐腊县广电局给我寄来了那两部录像带。
录像带和信都是寄到我爱人的工作单位的。前面图片故事已叙述了,我爱人是重庆籍知青,七九年知青返城时,依照当时的政策,“哪里来回哪里去”,为此她回到了重庆。而我则回了上海。八0年再将户口迁移到重庆并在重庆找了份工作,直至2013年4月退休再回沪定居。这是后话了。
拍摄时间:2007年4月
拍摄地点:云南勐腊农场三分场九连
图片人物:沈成林
图片故事:自七九年离开农场回到城市后,始终没有忘记那片曾经奋斗过,洒过汗,流过泪,留下青春的热土。经常梦见当知青时的情景。在返城二十八年后的2007年4月,我和妻子重返了云南勐腊,去寻梦、去怀旧、去了却那份知青情结。这张照片就是在连队门口的留影。
比较一下(图片2)我站在连队门口的照片,不难看出,连队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
这是2007年重返连队时与留守在连队的老职工合影。
沈成林2017年2月28日于上海
作者系赴云南勐腊一师六团三营九连(勐腊农场 三分场九队)
【摄影】边陲小城--云南勐腊(沈成林)
【知青摄影】孔雀的故乡--西双版纳(沈成林)
《知青情缘》微信公众平台欢迎你!
朋友们请长按上面二维码加入关注,积极投稿,成为《知青情缘》的读者和作者。
投稿邮箱:
56463613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