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做事的标杆 做人的楷模(笑容)

2017-08-10 作者:笑容 知青情缘


——我读知青作家修晓林《文学的生命—我和我的作家朋友》


 2016年8月22日上午,上海书展西阳光蓬活动区,《文学的生命—我和我的作家朋友》新书签售仪式上,我排队购得两本,并获得作者修晓林及嘉宾曹可凡、叶辛、王唯铭的签名。

 此前,经诸炳兴群主介绍,得知修晓林也曾是云南兵团知青,现在是上海出版文化界的知名人士,作为曾经的云南知青,我们当然要去捧场!

 当天,修晓林的新书签售仪式会场座无虚席。售书刚刚开始,便招架不住读者狂购的热情,一位负责售书的先生高举双手挥舞着喊:每人限购两本!每人限购两本!……为何,一位普通的编辑、作家出书,会得到这么多人的关注和青睐?

 在排队购书时,一位同去捧场的云南知青问我:这本书值得买吗?


《文学的生命—我和我的作家朋友》,55万字,2016年7月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作为资深文学编辑,作者修晓林历时五年,写下与现当代91名作家的交往和由此建立的深厚感情。翻开目录,其中有我们所熟悉的著名作家冰心、巴金、柯灵、萧乾、陈荒煤、梅志、刘白羽、冯牧、菡子、何满子、峻青、王元化、嵇鸿、欧阳文彬、何为、贺友直、袁鹰、张笑天、陈忠实、蒋子龙、刘心武、冯骥才、张抗抗、王小鹰、王晓玉、梁晓声、陆星儿、竹林、陈村、叶辛、史铁生等;知青作家20位;上海作家38位。91名作家年龄跨越了四个时代。在中国文学史上,迄今为止,这样的题材内容尚属首例。

 回来后,我将该书立于书架的“头排头座”,并给自己订了一个阅读计划,每天看一篇,三个月时间基本能看完。事实上,一直到2017年的春节期间,我才初步翻阅完。掩卷思考,如今进入互联网时代,信息量“爆炸”,阅读成了“浅水滩”、碎片化,要看完一本书,实属不易。便想将该书的每个章节,编辑成电子版的千字文,并配以图片,制成“文学微语”。如是,可以突出文中的名言警句,便于读者在一分钟内阅读完一个章节。在征得原著作者修晓林的同意后,我将该书重新编辑成92个章节(91名作家加1篇序言)的“文学微语”,每天通过我的个人“微信公众平台”发送。在整个编辑过程中,我对该书又精读了一遍,获益匪浅!梳理一下,我觉得该书的阅读价值,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即:做事的标杆、做人的楷模。

      1969年初,勐腊农场一分场(修晓林前排中)。


一、铁肩担道义

 著名评论家陈思和(复旦大学教授,博导。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在为该书作的序中,是这样阐述的:“修晓林先生对自己的工作岗位充满感情,对自己所联系的作家们也充满感情。但作为一个优秀的编辑,他的价值所在,说到底还是执编了多少优秀作品。我很喜欢修晓林执编的两本书:彭小莲的《他们的岁月》和杨显惠的《告别夹边沟》,这两本足以传世的大著作,能够顺利编辑出版并在社会上发生持久的正面影响,不仅需要有良知的眼光,更需要有足够的智慧和勇气。如果《告别夹边沟》当初没有顺利出版,也许后来就不会有《定西孤儿院纪事》这样的共和国信史;而彭小莲的《他们的岁月》必将会成为后人研究胡风冤案的必读材料而载入史册。仅以这两本书为代表,修晓林的名字也会被后人所记得,可以说是功在当代,恩泽后世。”

 读到这段文字,顿时令我对修晓林平添了几分敬意!

 1999年7月,杨显惠在给修晓林的来信中,谈到自己“要写一些‘右派’的故事,计划写十几篇,把它们辑成一本书。”

 修晓林的父亲是我党南下干部,却因当年敢于直言而被打成“右派”,受此政治株连,品学兼优的他,从此站队只能排到最末,直到上小学四年级时,才戴上红领巾,幼小的心灵受到极大的伤害。因此,收到杨显惠的来信,他对杨显惠用文字保存一个民族的真实苦难和记忆的想法,十分赞赏。他认为,“直面或是追忆苦难,不仅仅是勇气,更是一种责任感。”他即与杨显惠通信、通话,希望将具有真实可感细节的“苦难叙事”,一一写出来,先在刊物上发表,然后出书,并明确表态:“我愿意当这本书的责任编辑。”

1989年夏,左起:修晓林、魏心宏,作家嵇伟(稽鸿的女儿)、郏宗培。

 2000年起,杨显惠的“夹边沟纪事”系列文章,开始在《上海文学》和《小说界》连续刊登,反响甚佳。多位死难者家属告诉作家,虽然他们身处偏远的西部,还是发现了《上海文学》和《小说界》上的文章,他们一页页地读,一页页地哭,将文章收集起来,清明节上坟时,将其焚化以告慰冤魂。当年从夹边沟九死一生逃出来的八十二岁的裴天宇老人说,他的一位在大学里当教授的学生,给他寄来了四本《上海文学》,他竟用了半个月时间才读完这四篇文章,他说,每次读杨显惠的文章,不上十分钟就泪流满面,伤心得读不下去!

 2008年8月,《告别夹边沟》在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立即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著名评论家雷达用其心力,以《阴霾里的一道闪电》为该书作序。

 2004年第1期《当代》杂志对《告别夹边沟》作了较长篇幅的选载,并特别写了“推荐理由”编后感:……我们相信,作者杨显惠的名字,一定会成为读者尊敬的名字。我们也渴望借此机会,向原书出版者――上海文艺出版社的同行,表示衷心的感谢。

 出版家、编辑家丁景唐先生看了此书对修晓林说:“这是一本难得的好书。我是多年不看纪实文学作品了,这本书,我是全部看完的。请你代我向作者致敬。”一位读者给修晓林电话:“修编辑,向你们的工作致敬。你们是当代出版业的先驱。”

 修晓林如此叙述对出版《告别夹边沟》的感想:如果我们丧失了对于苦难的集体记忆和关注,那么,就会导致人们对于苦难的普遍麻木和善良之心的退化,这就会让人在某种客观条件下,失去对于自身行为的价值判断,或许,有些人就会成为新的苦难制造者。可见,作为一名资深文学编辑,修晓林首先思考的是文学的价值与力量,是作家对于社会所应担当的责任和良心。

修晓林(右)

 彭小莲所著优秀纪实文学《他们的岁月》,反映了“胡风集团重要骨干”彭柏山(彭小莲的父亲)一生的坎坷命运。正义刚直、饱经磨难、学问深厚的何满子先生用了一天的时间,进餐时也手不释卷,一口气读完这部书,他认为:小莲不仅饱含激情地叙述了她的父母的一生、她的家史,更感慨和深沉的是,她诉说了我们大家都置身其中的时代,特别是一代知识分子的辛酸史。

 胡风反革命集团案是1950年代在中国大陆发生的一场从文艺争论到政治审判的事件,因主要人物胡风而得名,在民间和学界被广泛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生的一场大规模文字狱。该事件也与此后中国大陆发生的历次文艺批判运动息息相关,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一场文艺界的大规模政治整肃和清洗运动。直至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为“胡风反革命集团”案平反,1988年6月1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出(1988)16号文件,胡风案得到官方彻底平反。彭柏山是当年所谓“胡风反革命集团”中党内职务最高者,最后惨死于“文革”造反派的迫害殴打。

《他们的岁月》于2001年1月获上海文艺出版总社2000年度优秀图书奖、2001年10月获第14届华东地区优秀文艺图书二等奖,作为该书的责任编辑,修晓林当初创意策划本书的胆子也够大的!新闻出版业,历来是“红线”、“高压”地带,尚若在整个出版过程中,出现政治上的反复,他的编辑生涯不就完了吗?当然,修晓林并非愚昧之辈,出版这样一本书,是要承担一定的政治风险的,但他似乎并不在乎。《告别夹边沟》和《他们的岁月》的编辑出版,反映出了修晓林的人生哲学,即:不作颂圣者,敢于鼓与呼!

上海文艺出版社选题会议,崇明岛彩虹桥(修晓林前左二)

 修晓林还曾责编梅志(胡风夫人)的《斑斓的老树》和《我的“师傅”》,副标题是“我的劳改队生活琐记”。这是梅志一段特殊生活的回忆。因其题材独特、文笔生动,更因为沉重又还带些幽默气息的正义感,修晓林主张发表梅志的来稿,却又担心此种揭露“伤疤”、关心“底层小人物”生存状态的文章,会因为“政治敏感”、“不利于社会稳定”而遭到“枪毙”。是否送审?有过犹豫。最终他认为:历史的进程是多么的艰难,而社会最底层民众的生存状况,总是与一个社会是否公平和正义有关。我们的文学刊物,不能老是“四平八稳”、“莺歌燕舞”,在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还是需要文学对于社会责任的注重和担当。

 意料之中,梅志的稿件送审后,在最后一关被“卡”住了。但修晓林心有不甘,于两个月后再次送审,并在审稿意见中加重了对此作品的评介份量。终于,作品获得终审通过。此作在2000年第3期《小说界》发表后,反响不错,《当代文艺评论》还刊发了文艺评论家陈惠芬对该作的评论文章。


二、感恩重情义

但是从编辑的角度说,我更欣赏修晓林策划编辑的两本纪念集《谢谢老谢》和《一朵雅云》,这两本书分别是为纪念老编辑谢泉铭和评论家李子云而编辑的,但我想说的不只是书的一般缅怀前辈的意义,我看重的是作为编辑的修晓林与这两位老人之间的深厚感情。……在这部书稿,所写的他作为一个编辑与作家们的交往过程,他与作家的关系,那种组稿过程中形成的敬重作家、敬畏文字、敬业岗位的自觉意识,以及组稿后对作家念念不忘的感情交流,都是非常动人的。……”(引自陈思和“序言”)

 修晓林专注于编辑职业三十年,一路走来,除了父母,还得到了许多文学前辈的提携和关爱。如:菡子、丁景唐、欧阳文彬、谢泉铭、李伦新、周明、张昆华、李子云、……而他,是一个极其懂得感恩回报的人。最为典型的,是体现在他与恩师谢泉铭之间的感情上。

 1972年底,勐捧农场一分场(修晓林前排左二)。

 1978年底,修晓林结束十年知青生涯,回到上海,进入上海文艺出版社,得到了该社编辑前辈谢泉铭的直接关怀与培养,给了他不断上进的勇气和信念。这种具有无比亲近和信任感的压力,使他转化为“努力学习,拼命写作”的强大动力。老谢对他谆谆教导:“当编辑,写不写东西是不一样的……”“作为负有策划开拓选题的文学编辑,一定要以自己的热情和学养,结识最有创作实力和潜力的当代作家,力争组到他们的好书稿。”

 此后,在逐步成长、成熟起来的修晓林手中,名家佳作相继出版;评上正高职称;不断发表小说、散文、报告文学、文艺评论;被文艺社的老编辑评说:能在晓林的身上看到老谢的作风、得了老谢的真传……这些,都使晓林强烈地感受到,自己的成长与进步,都是与老谢给予的切实关爱和启悟、指导分不开的。

 2000年3月31日傍晚时分,谢泉铭突发脑溢血。修晓林得知消息,立即赶到医院急救室,最后为老谢擦去溢出在嘴边的流状物,握着恩师的左手作了最后的送别。

此后,每逢清明时分,修晓林总会到老谢墓地,为他燃香祭扫,已经整整十七年了。十七年,不应是一个短暂的概念,而修晓林做到了!他仅是一位与文学编辑前辈毫无血缘关系的后辈。

《谢谢老谢》首发座谈会(修晓林,左)

 为了感恩与缅怀,2011年6月起,修晓林策划、组稿并编辑《谢谢老谢——深情怀念谢泉铭》一书。这本谢泉铭去世十周年的怀念文集出版后,许多当年得到老谢开导扶助、受到老谢提携相助的作家,对于修晓林代表很多人心意做的这件好事,编了这本有意义的好书,都给予激赏和赞美。其中著名作家张抗抗,更是将这本书的编辑与出版,视为“感动人心”的一件大事。她在该书的纪念文章里写道:“修晓林编辑承担了这本书稿从联络组稿到编辑出版的全部工作,其热心敬业,大有老谢当年之风。”


三、做“大众情人”

现代出版业在建设文化强国,传承中国精神、中国情怀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作为出版社第一指导思想的社会效益,则来自“编辑将军”的突出业绩;所谓“编辑将军”,就是有好的社会形象和业内口碑,作家源源不断向其提供好的书稿;出版有“卖点”的好书,出版社才得以有良好的生存条件和立身资本。

 怎样才能成为“编辑将军”呢?

 修晓林感受到:“要成为一名好的文学编辑,最要紧的,就是不仅要有一支具有创作实力和潜力的作者队伍,尤其是对于自己真正感兴趣和佩服的作家,建立良好的通讯和情感联系。只有这位作家在心里认同你的不同一般的为人和编辑水平,他才会将自己艰苦创作生成的心爱作品放心交给你。而编辑呢,就好比是一位自我册封的将军,运筹帷幄,远攻近交,精心组织,巧妙安排,力争手里做的每一本文学书籍,都是一个发出不凡声响的具有闪光点的胜利战役。”他以此为目标,并努力践行之。

 修晓林在担任《作家 评论家 编辑家推荐·全国短篇小说佳作集》、《上海五十年文学创作丛书·小说卷》、《夏衍七十年文选》和旅美作家李黎的散文集《翡冷翠的情人》责任编辑时,著名文学评论家李子云则是这几本书的主编和推荐人。在此过程中,他和子云老师从相识到成为倾心相诉的知心忘年交。李子云老师以她的名望和权威,不失时机地在各种场合,支持他的工作,盼望他的成功。比如,参会时对出版社的领导说:“叫修晓林来,我要见见他。”比如,见到作家宗璞时说:“修晓林是个好编辑。”比如,家里的百合花盛开了,会在电话中分外欣喜地对他说:“小修,你送来的花朵都开了。谢谢你了。”比如,在电话里听修晓林说,她送与的秀英阿婆家乡的特色烤鸭好吃,就格外高兴。比如,碰到一些麻烦的家务事情,诸如修理滑脱的窗帘导轨、为家中客人购买火车票等,都会让他帮助解决。她说:“小修,你是一个有人格魅力的编辑。”

 李子云的眼力没错!懂得感恩的修晓林,在李子云去世后,着手策划、组稿、编辑了《一朵雅云—深情怀念李子云》,上海文艺出版社与上海作协于2011年6月10日,联合召开了该书的新书发布座谈会。

 《一朵雅云》首发座谈会(修晓林,左)

 作家彭瑞高说:“晓林哥是用自己的真情,用自己的泪水,来做这两本书的(《谢谢老谢》和《一朵雅云》)。他是个念旧情的人,知恩图报的人”。

 纵观全书,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他半跪在荒煤老人面前为他试穿新鞋;他为欧阳文彬解决住房问题跑腿;他为身体不好的外地作家买药,并叮嘱他们按时服药;他帮陈村搬家。

 他争分夺秒审稿发稿,将散文集《彼岸书札》捧到弥留之际的作家菡子手中。

 他带着许淇到何为家里去作客,让这两位未曾谋面的著名作家得以当面交流。

 他接徐开垒到家里与父亲(离休老干部、作家修孟千)见面叙谈。

 他到医院看望来沪治病的冯苓植夫人戴阿姨,并送去自己包的鲜美水饺。

 他积极推荐长篇小说《三生爱》成为中国作协2007年度重点扶持作品,

以至于该著作家叶文玲说:“拜年祝福万万千,不及晓林一笑脸!”“如果你不做我的责编,我们的关系不会这么好,感情也不会这么深厚。”

 他惊闻冯骥才家中遭窃,马上去信表达自己的关切之情。

 他将“组稿费”全部给了作家金瑜,20年后金瑜说:“当时这笔钱应该归你,你不说我也不知道的,晓林,你真是一个好人!”

 石楠称他为:您是我最信赖的编辑和敬重的朋友。

 他在梁晓声家采访时,听说家里的练习本都不够儿子画的,回沪后就给晓声寄去一包出版社的废弃校样纸。

 马原住在上海写作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上下都很平坦》,修晓林每隔三四天就骑着自行车去看望他,与他聊天,还陪他逛南京路商业街,到体育馆游泳,让他在紧张的写作间隙,放松心情,调适状态。

 俗话说:同行是冤家,他却和同行金平,相互介绍、共同分享作者队伍资源,将自己的“吃饭家什”端出来向对方亮底,心灵不设防,言谈无忌讳。

 陈村在《记修晓林》中说:“《鲜花和》出版后,他比我还忙,努力为书做宣传,陪我去大学讲课,去书店为读者签名,看到三个小时卖了五百本,比我还高兴。”

 修晓林与作家之间的交往,对于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爱好、不同需求的人,都是以真心获取真心、以真情换得真情,以致成为了“大众情人”。其中,最出彩的是其“兵乓外交”。

 2009年底,上海文艺出版社选题会议,文学室同事朗诵诗歌(修晓林右一)。


四、施乒乓外交

 貌似朱时茂、外表儒雅略带羞涩的修晓林,却打得一手好乒乓球,而在作家队伍里,球友们却也是藏龙卧虎、高手云集。共同的爱好,使得修晓林与这些作家朋友一下子拉近了心灵距离,亲密无间,情同哥们。其中,既有作家陈忠实、雷达、彭瑞高、高洪波、刘元举、朱全弟等,也有位居领导岗位的陈建功(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书记处书记、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等职。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他与这帮乒乓好友,只要有见面的机会,就会约在一起开战厮杀,最有趣的是,作家陈忠实从会场“逃”出来,拉着修晓林去“乒乓激战”。会议结束后,球友们都依依不舍离开,著名评论家雷达说:“晓林,沪上见面十分难得痛快。有了你这位好兄弟,我的生活更欢快。”

但大多时候,这帮“发烧友”或因所处地域不同或因工作节奏安排错位,彼此不能经常见面。但凡央视直播全国和世界性的乒乓大赛,修晓林都会提前用短信通知各位,使之能够在同一时间观赏比赛。对此,作家彭瑞高夸赞道:“在您报春鸟般的辛苦预报下,乒超精彩纷呈。感谢您的不老友情。”文友加球友,都将修晓林的短信作为“收视指南”和“情绪发电机”。他的短信,总是让朋友们提前消费快乐。有时,在球场上的几个球友,会同时收到他的快讯,并不约而同叫出声:“晓林哥短信!”

 身居高位的陈建功,也因了“乒乓缘”与修晓林情深意笃,在一些全国性重要会议和活动中,特地安排修晓林到场,使之能够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与全国各地的重要作家见面、交友、约稿。几次中国作协全委会,修晓林是全国唯一在场的出版社文学编辑。

     2011年5月,与乒乓世界冠军曹燕华(左)合影。 

 林林总总,每篇每页,都能读到修晓林对于作家之间的真挚情谊,我为之感动、为之兴奋、为之流泪。

“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他所做的一切,获得了作家们的高度认可,因此能够源源不断地收到著名作家的好书稿。

 比如:陈荒煤散文《一件珍贵的礼物》;彭荆风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重大题材的小说《挥戈落日——中国远征军滇西大战》书稿;邓刚由大连家中给他电话:“我的长篇(《曲里拐弯》)写好了,你跟出版社说一声,就说我让你来大连取稿。”采访梁晓声回沪十来天,就收到了他《从复旦到北影》的稿件;马原说:“晓林,你真是会做作者的工作。劳逸结合,玩得开心,写得就有劲。”两个多月后,他就完成了长篇小说《上下都很平坦》;陈村当场对他说:过几天你到我雁荡路家来拿稿子(长篇小说《鲜花和》),我拷个U盘给你;刘心武在详细了解修晓林为人后,回掉了其他出版社的约稿,用挂号寄给他长篇小说《四牌楼》书稿;叶文玲当场从口袋里摸出一个U盘,“晓林,这是我刚完成的一部长篇《三生爱》。”陈忠实来电:“晓林,我已经送走了两家出版社的朋友,我的白鹿原创作手记就交给你们出版,你与心宏说一声。”

 ……

    2008年“5.12”汶川地震赈灾售书。

 修晓林收获满满,尤其是获得了重要事件、重大题材书稿—《震中在人心》,2010年10月,《震中在人心》荣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报告文学类榜首。

2008年的5·12汶川特大地震,这是一个关乎民生的重大事件。修晓林首先牵挂着地震灾区作家们的安危,当天中午便给绵阳作家郁小萍去电话,一次不通,二次不通,第三次终于通上了,郁小萍没有想到,一位曾经在21年前与她在四川见过面的上海编辑,于今在远方的电话中,关心她的生命安危和生活情况;

 同时,他一遍又一遍拨打同是云南知青、时任四川文艺出版社社长金平的手机,等待对方的消息,直到当天深夜收到回信,悬着的一颗心才稍稍放下;

 当他拨通李鸣生的手机时,满耳都是嘈杂的汽车、吊车、推土机和人们高声呼喊的声音,“鸣生,你一定能写出关于抗震救灾的优秀作品!加紧采访,保重身体!”“晓林,我就站在地震废墟上。我一定写出好的作品。你等着吧!”

 不久,修晓林收到李鸣生《震中在人心》全书的最后定稿,即进行紧张的编辑工作。见到工作样书后,赶紧着从仓库领出新书,晚饭后到单位打包寄书。静悄悄的整幢楼里,除了值班师傅,就他一个人忙碌着,将李鸣生需要的几百本《震中在人心》捆扎牢实,快递寄到成都,为的是保证地震周年灾区现场捐书活动的顺利进行。

2007年夏,上海书展。 


我曾在企业报担任过十多年的编辑,深知编辑是一项“为他人做嫁衣”的工作。著名作家叶辛的长篇小说《孽债》发表和出版,曾轰动一时,尤其是改编后的同名电视剧播出后,收视率打破记录。但很少有人知道,修晓林是这部著作的责任编辑之一。他兢兢业业地在文学园地里默默地耕耘,坚守职业道德底线,践行真诚为人的操守,所责编的书频频获奖,可谓硕果累累。著名诗人龙彼德说:“我已经出过四十本书了,像这样的责任编辑还是头一次碰到,称他为谢泉铭的新世纪传人一点儿也不过份。”

陈村说:“认识修晓林已有多年,想起他就浮现出那张中肯的脸和有力的手。和他说话,不会被吓着,托他办事,他答应下就不会黄了。总之,不管社会如何变迁,他都是一个可以信赖的人。”

彭瑞高说:“他的性格跟他长相一样,厚道、持重。他对朋友,从来真心相待,一诺千金。”

冯苓植的长篇小说《出浴》早就和修晓林逐字逐句的相商完成了,他却又对那些份量颇重的澡堂子的行业术语不放心,愣是不远千里直追到呼和浩特。直到为他请来一位毕生在当地澡堂子服务的盲人按摩师,一一确认了这些专业术语,他才算放心。

2008年秋,上海文艺出版社编辑部。

冯苓植始信:一部好的作品绝不仅仅是作家的创作,那里面有一个好编辑太多的心血,那是作家和编辑共同的创造!可是,成书之后,得到鲜花和掌声的,都是作家,像修晓林这样敬业、博学、认真、奉献的资深好编辑,却仍是默默无闻。让我想不到的,是他倒从来不这样思考问题,他对当好一个编辑从来无怨无悔,让我在跟他很哥们地随意聊天的时候,心里常常泛起无声的感动。

老作家嵇鸿说:“修晓林,这位诚恳热情的文学编辑,还有哪位作者不愿将自己最满意的作品交付给他!他的工作做到这个份上,我觉得称他为优秀的文学编辑,也不为过吧。”

 修晓林获得了一位位作家对他的感激与尊敬,他的人品,在上海出版界有口皆碑。

 用云南作家张昆华的话来概括他的成功之道,我觉得再贴切不过了:“友情是有生命的。文学是有生命的。在友情中培育的文学,在文学中生长的友情,就更加富有生命。这是因为友情与文学或文学与友情,总会相依为命,既保存着昨天的岁月,又延续着今天和明天的时光!

     修晓林(右一)与作家张昆华,现任中国作协主席、中国文联主席铁凝(中)合影。

200612月。

 修晓林与我同样曾有云南知青农垦的经历,他的著作出版、签售、首发,促我前去捧场;修晓林曾以良知的眼光、足够的智慧和勇气,编辑过两本足以传世的大著作,让我对他敬佩;修晓林敬重作家、敬畏文字、敬业岗位的美德和作风,令我视为标杆;修晓林对我国出版事业的贡献,将留在我们每一位读者的心里。

在“拜金”时代,信仰缺失,物欲横流,人人痛恨的事,却人人学着做,人性被严重扭曲。然而,修晓林的做事为人,如沙漠中见到的清流,令人眼前豁然一亮,使人有一种发至内心的赞叹,也促人灵魂深刻地反思: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片爱,这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

至此,我可以回答那位云南知青的提问了:这本书值得看!非常值得看!

 

2017年8月

 

有关链接

该书于2016年10月再版。著名评论家陈思和教授将这本书出版后将会产生的功能归纳为:具有保存史料的功能、具有教育功能,而且是一份难得的编辑学培训教材。该书出版后,社会反响颇佳,很快在《新民晚报》和中宣部“党建”网站连载;先后于2016年8月上海书展和2017年1月“中国最美书店”锺书阁现场签售,出席嘉宾有叶辛、曹可凡、王唯铭、阮显忠、竹林、陈村等;2016年11月,由上海图书馆、上海文化出版社、上海海派文化研究中心、上海市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联合召开“修晓林捐赠手稿暨《文学的生命》座谈会”;2016年12月,由上海市闵行区文联举行了作者修晓林与本区作家、文学爱好者座谈交流会。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驴友乐

   《知青情缘》微信公众平台欢迎你!

朋友们请长按上面二维码加入关注,积极投稿,成为《知青情缘》的读者和作者。

 投稿邮箱:

564636138@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