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二代人的大学梦(卢忠雁)

2017-10-11 作者:卢忠雁 知青情缘




   坐在宽敞的办公室里,对着电脑,手指敲打键盘,编辑着简报,或写写有关文章。我笑了,开心地笑了,笑得很甜,笑得很爽!我由衷地感谢“知识”对我的恩赐,是她使我长出了“理想”的翅膀,给了我飞翔的勇气,使我人生轨迹开启了新的一页,并谱写出许多新篇章!


   能成为大学的一份子,是我从小的梦想。改革开放的春风,让我梦想成真!


   1975年,我打起背包走向了“广阔天地”--江苏省大丰县海丰农场安丰分场一大队。但我深知“知识”的力量,所以一直没有放弃自学。在挥汗如雨的春种秋收中,我挤出时间读书学习。那时,我梦想着总归有一天会踏入大学之门的!


   恢复高考后,我参加了高考,虽然自己非常努力了,但无奈基础太差未能如愿,在我心里埋下了一个结!


   1981年,我顶替母亲回沪,进了纺织厂,当了一名机修工。工作之余,我仍然努力自学,一门心思考业余大学,但还是没被录取,心里伤心极了。幸运的是有了自学考这条路,我就决定参加自考。那时有很多人勿理解我,说我是发神经。他们业余时间热衷于打牌、喝酒、嘎山糊。只有我每天一有空就跑到堆放零件的三楼仓库里做自己的“功课”。说真的,那时我自己也感到有点不合群,但我还是去仓库里读书、看书。记得有好多趟,被人告发不务正业。一次,我被负责机修工段的一个技术员抓了个现行,那个月我的奖金泡了汤,还被挂在大黑板上挨批评。他们像抓住贼骨头一样开心的神态让我更感悲哀,用上海话讲,真是“懊门痛”。但是不要紧,心里有个强大的“理想”左右着我,推动着我。工作之余,我还是坚持自学,后来总算通过了一门课一门课的考试,1989年我终于拿到了中专法律自学考试毕业文凭!


   靠着这张文凭,我考进了普陀区市容监察中队。回想起来,当初是否进这个单位家里还起了一段波折。市容监察中队是个执法单位,但它隶属于环卫局。那时环卫局在人们心里是勿大灵光的单位,而我的那个纺织厂是国营单位,四、五千人的大厂。我心里已经七上八下的了,我老婆和她家里人都反对,老婆呒清头,又吵又闹,还和我打相打,骂山门,阴阳怪气地提出“离婚”来要挟。一时间家里人对我的态度冷兮兮,吓得我身上汗滋滋、汗滋滋,赛过是犯罪一样,惶惶然,勿晓得做啥才好!


   后来我去了趟市容监察中队,了解到收入较高,还是坐办公室的工作。我赶快做出决定:办手续。我进去后拼着老命工作,1990年4月,我以一篇论文,在政治思想研讨会上获得二等奖,还得到了嘉奖;1990年10月我被调到办公室工作,1991年底被任命为办公室主任,1996年我光荣地入了党,1997年被任命为法制科科长。这阶段我没有放松学习,完成了《经济管理》大专课程,获得了大专文凭。


   啥人晓得,当儿子读高三时,他跟我开玩笑:“老爸,侬也应该读本科。迭能介,我高考以后,侬就搭我是一个档次了。”孩子是开玩笑,讲过算数,我倒认真起来了,想想也是,儿子叫板 48 30565 48 14940 0 0 4099 0 0:00:07 0:00:03 0:00:04 4098,老子没理由不应战呀!于是,我去报考了《经济管理》专业本科。工作那么忙,再去读书,没介便当。但我知道这次读书,一是可以提升自己,二是可以激励儿子读书的劲头,勿能三分钟热度,是要坚持的。那段时间,每天夜里,我跟儿子一道读书、学习。我俩在一张桌子上面对面做作业,家里的学习氛围特别浓。后来我收获了大学本科学历,儿子成功考入同济大学,兴奋之余,我写了篇《家长要树立榜样》的文章寄给《新民晚报》,居然还发表了!虽然儿子是名牌大学,我是“野路子”,但我此生满足得来没啥话头了!去年儿子硕士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


   回想求学之路,刻骨铭心,终身难忘。我深深感到,是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了“生机”,是时代对我和我儿子二代人的“恩泽”,让我们都圆了大学梦。在人的一生中,关键还是勿能丧失自强不息的信念,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充满激情地去拥抱梦想。只要有追求,就会有收获;只要勿放弃,一定会成功!


 作者简介


    卢忠雁,男,河南镇平人,1957年3月13日出生于上海。1975年3月13日赴江苏省大丰县海丰农场安丰分场一大队农场当知青。1981年10月母亲病退而顶替回沪,进入上海市第六丝织厂做机修工。工作之余,自学考试1989年6月毕业于上海市司法学校法律专业,凭此法律中专文凭,1989年底考入上海市普陀区市容监察中队;而今在上海市普陀区桃浦镇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中队办公室工作。


    卢忠雁从小喜欢读报写文章,在小学三年级时,就投稿不止,因不知文章之“规律”,终于屡屡不中。其中的煎熬,实为难过。发誓不再投稿;然,又不知不觉写之、投之。1989年考入上海市普陀区市容监察中队后,特别是1990年调入办公室工作,编中队简报、发新闻稿,投稿热情空前膨胀。终于,有了第一篇文章的刊登。从此而屡屡投稿,又时时文章被刊登。至今刊登文章千余篇,有通讯稿、散文、诗歌等。在上海《新民晚报》的《上海闲话》栏目接连发了三篇文章:《过街楼》、《占位子》、《汤婆子》等。


2001年5月进入普陀区城市管理监察大队,在宣传科、办公室工作,2017年3月13日退休。

   《知青情缘》微信公众平台欢迎你!

朋友们请长按上面二维码加入关注,积极投稿,成为《知青情缘》的读者和作者。

 投稿邮箱:

564636138@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