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短篇小说】 过年·冲天炮·姻缘 (李长寿)

作者:李长寿 知青情缘 2024-02-02













 


短篇小说 

过年·冲天炮·姻缘 


作者:李长寿

----------




 过 年 


   老父亲有个习惯,总是在睡觉前,要将墙上的日历撕下一张 。今天是12月30日,寒冬岁未。父亲照例撕下最后一张后,转过 身来自语道:“时间过得好快,又是一年了。”并随手将新的日历 装挂在原来的老地方。此情此景已是很多年前的了。


    父亲说的“又是一年了”,指的是元旦新年。其实他自语的 含义更深,那就是做儿子的又长了一岁,因为1949年以后出生的 人,都是按公元纪年来确认的。 


    中国人说过年,原则上是指农历新年,即春节。以公元纪年 为标准的元旦新年与世界同步,而农历新年则是中华民族历经千 年农耕文化后的独有。


    过农历新年“春节”,这是孩子们做梦都在祈盼的传统节日 。女孩子盼的是花衣裳,男孩子盼的是鞭炮响。 


   在过去的老习俗中,过年前总还是有些东西要操办的,炒沙 胡豆和红苕泡便是其中之一。


    顾名思义:沙胡豆就是在滾烫的沙子里将胡豆炒熟。所谓胡 豆即蚕豆。那所谓的红苕泡,便是今天还能看到的红薯干。只不 过,这两样东西都需要釆用传统的加工方法处理后,才能名正言 顺的成为待客佐茶,聊天的零食。 


   将胡豆或者薯条在滾烫的沙中一阵翻炒后,胡豆和薯条都会 发出乒乒乓乓的爆裂声。经此爆裂,原本生硬的胡豆和干薯条就 变得喷香酥脆了。一个“泡”字,就点出了酥脆的含义。 


   在节日的这些天里,不管是男女老少登门拜年,或是邻里攀 谈恭贺,一杯热茶旁总不会少此二物。 


   生活中常有顾此失彼的事情发生,“沙胡豆”“红苕泡”也 是如此。在翻炒爆裂的同时,就有很多细微的沙粒夾藏在那些爆 裂的缝隙中。那个年代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们只要孩子和客人 的嘴里嚼着,脸上笑着,那就是最大的礼数和满足了!


    现如今,在新年元旦后,到处都能看到商家在推销那或黝黑 或油光金黄的腊肉。但那年月,每家每户吃肉都要凭票限额供应 。什么是腊肉,生活在城里的孩子们真没见过。


    然而,孩子们从奶奶的讲述中完全能够想像出腊肉的形态, 刮洗干净后的皮是如何的金黄,腌制后的瘦肉又是红得如何的鲜亮。经父亲更为细致的描述,仿佛已有一片经烟熏火烤后,微微 泛黄透亮的腊肉,已经进入了我的口腔:经火烤后,油膘居然有 种微微发脆的感觉,肉质更加紧密,在牙齿的切割过程中,那柏 树枝桠之香,在舌尖味蕾间搅动。但最具含义的,却是隐藏在烟 熏之后的沉稳中那一份眷眷的乡情。


    所有的形态描述都在油汪的顺滑中,经过食道全部进入了贪 婪的胃囊。那奇特的腊肉之味还在口鼻腔中廻旋,但满足的感受 已由点称赞的方式写在了脸上。


    原来满足竟可以如此简单,它居然就隐匿在一片腊肉之间。 但真正兑现奶奶和父亲对腊肉的描述,那已是两年后的事情了。


    普通百姓家的日子虽然过得很紧巴,但在春节之际却也还是 要想方设法顾及自家的面子。正所谓自家的孩子自己养,平日里 爹妈省着吃省着花,也要在春节前给孩子做上一两件新衣裳。如 同杨百劳年关躲债七天,也要给孩子扯上两尺红头绳。这不仅仅 是为父的脸面与喜庆那么简单了,更是为了给孩子一份尊严。


    家中男孩多的,就得老大穿了老二接着。如有老三则缝缝补 补再三年,这样倒真就能节俭与传承了。不知当下的孩子们能否 接受这种节俭,能否理解这种传承过程中传递的那一份亲情与温 暖。 


   家中有待嫁闺女或尚及腰际的小娇娃时,父母就得单独考虑 和别样的对待了。一件暖和的素色棉袄或碎花短衫则是必不可少 的。


    幼稚时,邻居家就有一个梳着两条羊角瓣的小女孩儿。家有 两个哥哥她位居老三,她在家中自然就是爹妈的心肝宝贝。 


    吃饱睡足的孩子,见天就是一个长。去年才添置的小花棉衣 ,今年拿出来一比划,衣袖短了一大截。贤惠母亲用近似顏色的 花布再接上一截,但花布毕竟不同于青蓝二色的素布,稍有不合 便十分的抢眼。女孩儿无言地撅着嘴,表示了她的不开心。母亲 见状,心生爱怜:女儿的心情马虎不得啊!


    于是,又一番精打细算后,母亲又去扯回几尺花布。挑灯走 线,一件新的罩衫穿在了女儿的身上。开心的女儿象只小蝴蝶一 样在同伴中飞来飞去,一张小脸被新衣裳染成了三月的桃花。 


   年三十是除夕,也是春节前的最后一天。每家都有好多的杂 事要办但,最要紧的莫过于遵循传统习俗:有钱没钱剃头过年。 大家都得理发、沐浴、更衣,以洁净之身诚迎新春!既是对传统 的敬畏也是图个吉祥。 


   除夕的下午,一家人把里里外外都收拾得清清爽爽,就等着 那一顿丰盛的团圆饭了。说是丰盛,其实也不然。自然灾害结束 后,国家经济处于恢复时期,物资供应依然十分紧张。从粮食, 猪肉,菜油到食盐。从煤球,棉花,香烟,到肥皂。所有生活必 需品都须凭票证定量供应。

    春节前夕,供销社门前贴出了一张告示:为了保证广大人民 群众过好春节,国家特地准备了黄花、木耳。请各家各户凭户口 本前来购买。 


   那年月的黄花、木耳可谓绝对的山珍,供销社按每户人数多 少分别包成两种分量不同的纸包。比如一家有四个人的,纸包里 可能就只有一两木耳和黄花,这是最少的。一家如有七八个人, 那就是最大纸包的了,也许就会有二两木耳和黄花。 


   后来听说有好多人家没有买到。那时候的人非常知足,绝不 会为争论得失的多少而丢失了脸面。再者说,国家也很困难,能想到给老百姓多少就算多少,有总比没有强。感恩都来不及,谁 还能说长道短呢? 


   但就是这点黄花与木耳,百姓家将其炖进烫里端上饭桌,那 可是老百姓家团圆饭的一钵菜啊!


    晚饭后,孩子们又会聚在一起玩耍,但今天的玩耍却有时间 限制。因为爸妈或是爷爷奶奶说了:“早点回来烤火守岁。” 


   守岁,这可是传统。一直要守到十二点放鞭炮后才能睡觉。


    那是一个不知电视机为何物的年代,更没有如今的智能手机 。谁的家里有一台收音机,那他要么是过去的有钱人家,要么就 是有地位的革命干部。守岁的人们只能是围坐在火炉旁讲着过去 ,论着明天。


    很多人的家里早已烧上了一盘红红火火的烤火炉。炉上烧着 开水,炉旁的盘子中、盒子里,早已准备好了瓜子、胡豆、红苕 泡等香嘴干货。一家人围坐在火炉边,听爷爷讲那遥远的传奇, 听奶奶讲财主家的二小姐究竟有多傻,听父亲讲日本鬼子轰炸重 庆时的大火,母亲还补充着迫降在南纪门码头对面,那架美国的 大飞机上有三个脑壳。 


   小儿子傻了;“妈妈,你说的是什么飞机呀,怎么会有三个 脑壳呢?” 


   父亲哈哈大笑指着面前三个孩子的脑袋道:“你看看你们三 个不就是三个脑壳吗!”


    三个孩子依然不解。父亲继续道:“那是美国人帮我们炸日 本鬼子的轰炸机。除了驾驶室这个脑壳外,翅膀上还装有两个带 着大螺旋桨的发动机。飞在天上的时候,看上去就象是三个脑壳 了呀。” 


   三妹问父亲:“什么是螺旋桨?”大哥接口道;“就是牛耳 朵!笨得很。”三妹一巴掌拍在大哥哥的腿上;“你才笨!” 


   妈妈立即制止:“今天不许打人!”父亲笑着对宝贝女儿说 ;“我女儿才不笨呢,是妈妈笨。” 


   一屋子的人都笑了。老辈讲着他们老辈的那些故事,小辈们 太小,听不进去自然就弄不明白。可小辈们比手画脚讲的哪吒、 悟空却也是空前的热闹。只有在一旁咬着旱烟杆的爷爷,看着家 里的香火苗子,心里想起了已去世两年的老伴!


    看看时间差不多了,北方习俗的家庭开始了包饺子,重庆人 的家里开始了包汤圆。等到十二点鞭炮放过一人吃上两个又甜又 糯的汤圆,表示今年一年丰衣足食安泰吉祥。 


   孩子们玩了吃了也犯困了。头一挨着帎头就进入了快乐的梦 乡。可父亲母亲还不能睡觉,父亲把孩子们的鞋全都收到了火爐 边,用手里的抹布一只只地擦,擦着擦着停了下来,一边端详一 边自语;“开学前又得给老大买双鞋了。” 


   母亲默默无声地把给孩子们准备好的新衣,新袜轻轻地放在 了他们的帎头边上。她好盼孩子们都快点长大啊,更想着三丫头 一觉醒来惊叫着:“妈妈,新衣裳的花花好漂亮。”


    初一的早上是不可以睡懒觉的,况且那“噼里啪啦”的鞭炮 声早已把孩子们从被窝里轰了出来。家里的爷爷会告诉小孙子们 ;“说话一定要小声一些,今天是初一,老祖宗会回家来看看的 。别把他们给吓着了”。 


   天真的孩子们哪里懂得爷爷的心思,一个个眨巴着眼睛满屋 子的搜寻,一边还问爷爷:“在那里嘛,怎么看不见呢?”无奈 的爷爷只好坐回窗户边,掏出他的烟袋慢慢地装填他的旱烟。


   隔壁的奶奶更有意思,她们家人少,又只有一个宝贝孙子。 初一的早歺,先是一人两个大汤圆,还卧有一个荷包蛋。吃完后 再吃醪糟小汤圆。在一家人在开始吃汤圆前,奶奶手里拿着一个 煮鸡蛋。让小孙子规规矩矩坐好后,把那热呼呼的鸡蛋先在自己 的额头试一下温度,然后就把这鸡蛋在小孙子的额头上,耳朵两 边,后脖子根上来回的滾抹起来。嘴里还不停的念叨着她那神秘 的祈祷。念叨完了,家里其他的人才可以端起面前小碗吃汤圆。 但奶奶还没完,她抓紧时间把鸡蛋去壳剝了出来,小孙子必须要 先吃下这个已经充满了“魔力”的鸡蛋。奶奶满足了,慢慢吃着 初一早晨的汤圆。宝贝孙子莫名其妙的发现;只有自己吃的是两 个鸡蛋。但他又不能问为什么,因为初一早上不许多话。 邻居奶奶的规矩比爷爷更厉害。


    早饭后最重要的事就是给长辈们嗑头拜年。虽然已经建国十 多年了,但传统中的礼数和规矩依然存于血脉之间。每年一次让 年幼的孙子辈给长辈嗑个头,这是中华文化中“孝”字的体现。 


   爸爸妈妈先给老父亲敬上烟丝和茶叶,然后再鞠躬请安,以 示祝福。三个孩子则由老大带着,一字排开,齐齐跪在了爷爷面 前,童声清脆地齐声道:“祝爷爷健康长寿!” 


   爷爷一脸的灿烂,嘴里回应着;“都起来吧”。他起身却把 手伸向了最小的宝贝孙女儿那边。爷爷开始发压岁钱了:老二, 老三每人五角,老大却得到了整整的一块。


    转过身来,三个孩子面对坐在床沿上的爸爸妈妈开始了拜年 。老大先给爸爸鞠躬致贺,得压岁钱一元。再转向妈妈致贺,同 样得到一元。而后的老二老三依次完成拜年礼仪,均获得爷爷所 给同样的份额。


    家人的内部礼俗结束,爸妈身子刚离开床沿,大儿子便把手 中的三元人民币递到了妈妈的手上:“过几天交学杂费。”


    真可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啊。 


   老二也把手上的钱塞到妈妈手上:“我也给哥哥交学费。” 


   三丫头径直走到大哥哥的面前:“哥哥,我才不要钱呢,都 给你好了。”


    榜样的意义在于感染别人、带动别人。三个孩子的举动让三 个长辈心里一阵的暖乎。


    端着茶缸的爷爷开口说话了:“今天是大年初一,口袋里不 可以没钱的。” 


   妈妈连声:“爷爷说得对,你们都过来。”妈妈把手中的钱 又分给老大一元,老二和老三各五角。 


   “好好装进口袋里,别弄丢了啊!”妈妈认真的叮嘱着三个 孩子。早已被外面的鞭炮声弄得心神不定的孩子们一边答应着妈 妈的叮嘱,一边撒着欢的窜出了家门,加入到那属于他们自己的 快乐天地。 



   冲天炮


    过年放鞭炮,不分贫富都是为了驱邪祈福,报晓新春的来临 。一般情况都是在年三十晚上12点整,新旧交替时大家蜂拥而出 燃放早已备下的鞭炮。而大年初一早上的鞭炮也是必须要炸响的 。以示对新春的敬重和希冀。 


   鞭炮,传统中的重庆人称之为“火炮”。那时的鞭炮质量很 差,导火索太松太潮容易导致熄火。常有这等场景发生:刚“噼 里啪啦”炸响,引得左邻右舍出门观热闹听春响。鞭炮却戛然而 止好不扫兴。不懂礼数的小屁孩儿更是一阵乱哄,弄得鞭炮主人 好不现眼。


    鞭炮炸得是否响脆,不仅仅是与炸药的威力有关,更与鞭炮 两端的填充物有关。那时,众多的鞭炮生产者都系手工小作坊, 为了尽可能的降低成本,鞭炮两端的填充物就釆用一般的黄泥土 。这样的鞭炮点燃后,炸出的声响沉闷。而炸完之后满地的黄泥 尘土与鞭炮的纸壳混在一起,形容为一片狼籍或是一片狼烟都是 贴切的。因此,这种看似个大的威武的鞭炮便被孩子们称之为“ 土火炮。” 


   偶有哪家放上一挂“小鞭”,那不停歇的“噼里啪啦”带着 闪耀的火光炸得清脆响亮。声响刚止,屁孩儿们便一拥而上,在 “小鞭”的支离破碎中搜寻尚未炸响的“残余”。拾得几颗便聚 在一起,根据“残余”的不同状况,七嘴八舌的一番群策群力。 最终由胆大心细者实施补炸。每炸响一颗,便引来一片欢呼。“ 小鞭”硬是给主人争足了脸面。

    八九岁的孩子被老辈人封称为“半大人”,也就是今天家长 们头疼的“熊孩子”。一个家有北方亲戚的“半大人”不知从那 里弄来了几颗“冲天炮”。也就是北方人称之为“二踢脚”的大 鞭炮。稳稳当当放好后用香头点燃,“砰”的一声鞭炮冲向天空 ,稍过一会“啪”的又是一声炸响,“二踢脚”完成了使命。 


   “冲天炮”既有第一次引爆时的声响,还有第二次的期待。 就这样玩不是挺好吗!


    可“半大人”的思维处于随时跳跃的状态,情绪更是随时可 能冲动,敢想敢干。一个同伴建议:“给‘冲天炮’栓个东西在 后面,看它究竟能飞多高。” 


   大家一致同意,主人说:“给它栓啥子嘛?”


    聪明伶俐的薜家小妹妹眨巴着美丽长睫毛说:“我去拿根线 来,给它栓个‘烂火炮’”。立功心切的她不等别人的反映如何 ,撒开脚丫就往家里跑。 


    很快,主人接过小妹拿来的线,一端拴上了一颗被炸过的小 鞭炮,另一端则拴在了“冲天炮”的半腰上。


    仍然由主人点燃快速闪开。依旧“砰”的一声,“冲天炮” 带着那个尾巴腾空而起。但它并没有冲向天空,而是喷着烟雾, 疯疯癫癫地晃着大脑袋,甩个小尾巴“嗖·····”一头冲进 了薜小妹的家,扎在了她爸妈的大床上。“半大人”们张嘴瞪眼 的听见了在床上炸响的那第二声“啪!”。


    可怜那节日的床上呵;爆炸后的纸屑,填充物的垃圾还有那 炸药的烟雾,所幸没有引然被絮床单。


    小妹的爸妈从厨房间惊恐的跑了出来,看着床上这一摊,除 了惊恐便是一头雾水。回过神来后,冲着门口这帮发呆的“半大 人”吼道;“谁扔进来的?” 


   几双眼睛齐刷刷的出卖了“冲天炮”的主人。愤怒的阿姨指 着他:“你为什么要把‘火炮’往我们家的床上扔?走!当着你 爸妈的面讲清楚。”接下来的状况肯定不容乐观。 


   紧急关头,终于有人站了出来。薜小妹歪着小脑袋认真的对 怒火冲天的妈妈说;“妈妈,不是他扔进我们家的”。 


   “那是谁?你说!”妈妈的目光转向了自己的女儿。 


   “呜呜....!”女儿哭着从地上捡起一颗炸过的小鞭炮,举到 爸妈的面前,一脸认真的呜咽着;“就是它,是它把‘冲天炮’ 飞进我们家的”。百事不懂的乖乖女,显然已被眼前事态的严重 性所吓坏。但她依然用天性的诚实坚持了血脉里的情肝义胆。


    “闯祸”孩子的爸妈闻讯也赶紧来到现场。爸爸的大巴掌还 未举起,聪明的“半大人”就吓得哭了起来。倒是薜家小妹的爸 爸冷静,立马拦住;“过年过节的莫打孩子。”他转过身来指着屋里对惹祸的“半大人”说道;“幺儿莫急,你把‘火炮’怎么 飞进屋里的经过给叔叔阿姨讲一遍好不好?” 


   “火炮”主人和小妹妹抹着眼泪嘟嘟囔囔从头说起,旁边同 案的“半大人”们却象一窝闹山的麻雀,叽叽喳喳不失时机的给 予纠正和补充,一时间破案现场如同赶集一般,好不热闹。


    讲完了,过程全清楚了!围观的大人们七嘴八舌的夸着孩子 们聪明有想法,还说以后可以做科学家什么的。其是就是给双方 家长搭台阶打圆场。更有位大伯说了;“大年初一放‘火炮’, 图的就是喜庆吉祥。这‘火炮’自己就飞到你们家里,还落在你 们两口子的大床上,大吉大利啊!再生一个儿子,以后肯定当将 军。”


    小妹妈妈一脸羞红的嗔怪大伯:“孩子们在这儿,大伯不可 以瞎说的啊!”


    没想到的是,“半大人”的妈妈已经从家里捧着一床崭新的 床单过来了:“这是孩子的大姨前天送来的。走,我给你们铺上 。就算我们家儿子过年孝敬叔叔阿姨的了。” 


   小妹的妈妈早已没了半点的恼怒,反倒是有了几分尴尬。一 番推脱不过,新床单终究铺在了小妹爸妈的大床上。一场由就“ 半大人”引发的“火炮事件”,在快乐赞美的气氛中得以圆满平 息。


    也许是因为在传统的过年习俗中,家长不可以打骂孩子。但 双方家长间的宽容和谅解成就了邻里间的和睦。也给节日添加了 一个难得的热闹话题。更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这“火炮”窜进屋 的最终结果,竟然让两家在后来的日子里打上(攀上)了儿女亲 家。肇事者也因此有了一个陪伴终生的绰号:“冲天炮”。 



 姻 缘 


   从那以后,两小无猜的玩伴走得更近了,两家门里门外窜得 更勤了。“冲天炮”的心里有了懵懂的“女神”,自己的角色就 是女神的保镖。薜小妹却是真的有了一个大哥,稍有惊吓就往“ 冲天炮”的胳膊窝里钻。 


   若干年后,薜家小妹出落得如凌波仙子般的貌美素雅,但幼 稚时的俠女性格依然未变。而以惹祸包闻名的“冲天炮”,也成 了玉树临风的小伙儿。成天里拎着个包包,胸前别着块某某大学 的牌牌,出入在学校的讲台。 


   时光荏苒,儿女亲家终于等到了那一天:“冲天炮”和薜小 妹要结婚了。婚期就选定在春节前的腊月二十九那一天。


    郎才女貌的伉俪走上红毯的那一刻,鞭炮礼花一起炸响。俩 人走过夾道欢迎的宾客时,人群中有人喊了起来:“嘿!他不去 点‘冲天炮’,在这里牵着人家小妹妹搞什么名堂?” 


   “他长大了,该娶媳妇了!”这一声齐吼来自儿时那一帮“ 半大人”。新郎新娘心中一颤,眼泪花花的冲着儿时的玩伴们傻 笑开了。


    青梅竹马的“半大人”给老邻居,小伙伴们敬酒。知情者少 不了一番点评:“这一辈子你都要感恩小妹,关键时刻是小妹挺 身保护了你,把责任归结到了小‘火炮’身上。否则你老爸给你 一顿暴揍,你们可能就成为了冤家,那里还会有今天的好事。”


    新郎喜上眉稍地看看新娘道:“那是,那是。言之有理啊! 小妹于我有救命之恩德,此生终不敢忘丝毫。为表感恩之心,借 今日良辰,将小妹迎娶家中奉为夫人,终日好生侍候!”皆大欢 喜的对白获得满场喝彩。 


   新娘的闺密姐妹却又是另一番娇情:“小妹,你就凭当年那 根一尺多长的缝衣线和一个小‘火炮’,就把他这个‘冲天炮’ 牵进了你们家。这‘成本’也太低了嘛!” 


   新娘嗔了新郎官一眼:“你们没有看到当时的情况,救他的 时候我哭得好伤心,那眼泪可是无价的。不信你问他。”


    新郎接过话来:“确实如此,你们看嘛,这双眼睛就是那次 哭成丹凤眼的。”


    一桌子的女人不依不饶了:“小妹,你老公今天第一天上岗 就敢得罪我们这些姐妹,以后有你给他撑腰我们是不敢到你们家 来了。”


    “他不会说话,你们看我的面子就饶了他嘛!”新娘子赶紧 打起了圆场。


    “嘿!我们越说,小妹越拽了!你老公的意思就是说,你的 眼睛又圆又好看是丹凤眼。我们呢,都是眯缝眼。是不是?”女 孩子变成了女汉子,她们要借此机会故意为难为难新郎官。


   曾经的“冲天炮”,此时的新郎官,看此阵势深知背后的厉 害。连忙先作揖后求饶;“天地良心啊,天地良心!我哪敢低看 各位姐姐、美女、仙女、妹妹们。今天是我的好日子,我必须全 力以赴的赞美我的太太,要不然.....你们都懂的嘛!还请各位姐姐 、美女、仙女、妹妹们谅解饶我一次嘛!”一番溜口的说辞,仿 佛已经练过了上百遍。


    “慢!你刚才说的要不然....是什么意思?给大家讲讲明白。 ”平时都文静内秀的姑娘瞬间变得刁钻且狡猾无比了。


    新郎望着新娘子,新娘一脸绯红的回他一眼后,毅然換掉手 中的小酒杯对闺蜜姐妹们说:“我先生是很老实的,你们可不许 难为他。这样,我们两个先敬大家一杯,然后再自罚一杯怎么样 ?我们这可不是小酒杯哟!” 


   新娘说完对大家晃晃手中的酒杯,豪爽的个性成就了她的气 场。


    “哎呀!今天她又要拼酒救‘冲天炮’了,真肉麻?” 


   “小妹今天就开始重色轻友,我们只有悲哀了!”


    “新郎官的命真好!”


    在一片起哄和羡慕声中这对新人总算是过了这一关。 


   原本每年春节特有的热闹,今年提前到一对新人的婚礼上! 


   春节,那年记忆中的春节! 


   鞭炮,把个新春节日闹得喜气洋洋! 


   春节,但凡是个中国人都必须要过的节日! 


   鞭炮,春节不炸响鞭炮,爱情一定还在东张西望! 


 写于2018年2月14日

 

  



作者李长寿系赴云南勐腊一师六团十四营重庆知青。


本文由《知青情缘》编辑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坚持推文不易,读完文章的朋友别忘了点“好看”和转发。

 投稿邮箱:

564636138@qq.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短篇小说】 过年·冲天炮·姻缘 (李长寿)

作者:李长寿 知青情缘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