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记忆,送别(李永江)
前言
我们三连五十周年前期,我在家驹的鼓励下才鼓起勇气准备投稿,可提笔之际又觉何从写起,结果是毅生和我的合影照启发了我的灵感,想起了我将永远离开农场时,是毅生十八里相送的情景,让我边看着照片,边怀念兄弟般的情谊,在此情形下,我写下了以下这篇拙文。为纪念今天五十一周年,将此呈上供怀有战友加兄弟(姐妹)情义的群友一阅。
人生有幸能得一二个如己,足矣!
右为作者李永江,左为王毅生。
难忘的记忆,送别
作者:李永江
四十三个春秋,似箭如梭一般过去了。无情的岁月,让我们少了许多的青絲,却增添了不少皱纹。望着近期的合影,一种说不出的遗憾。青春这一动人,富有魅力的字眼已离我们远去。年近古稀的我们,不再有年轻时的朝气和活力。可值得珍惜和自豪的是,我们仍然如以往那样,肩并着肩,坐在一起吹着笛子,拉起二胡奏响起青春的欢乐。一份真诚的友情,让我们在曾分别几十年的岁月中,彼此难以忘怀的默默思念着对方。
每当思念之情油然而生时,我的挚友王毅生兄弟,为我月夜送别的一幕,就会栩栩如生,历历在目的浮现在我的眼前。
那是1975年的冬季,一个北风唬啸,风雪弥漫的傍晚,毅生帮我拖着装行李的爬犁,行走在通往一分场那白雪皑皑的公路上。我们的身后留下了二行脚印,二道被爬犁划出清晰的痕迹,如同艰辛的农场生活在我们心灵中,烙下深刻的印痕一样。回望那渐渐远去的连队宿舍,职工砖房和劳改大院,这一切熟悉的苦难环境,也许并不值得太多的留恋。可我依然再一次凝望着连队宿舍和那烟囱冉冉升起的烟雾,在这宿舍里住着同我朝夕相处,共甘苦同患难的战友兄弟们。在六年多的生活中,他们给了我许多真诚的关怀和帮助,还有曾在一次意外的事件中,前来救我的战友们和背着我逃离现场的救命恩人姜继三贤友……,真是这份真挚情义和温暖,令我依依难舍。
月亮躲进了云层,天空变得黑沉沉的,北风席卷着鹅毛大雪,吹打着我们前行的身躯。承受着冬夜的严寒,顶着风雪,艰难的向前渐进。突然路旁出现象萤火般的绿光在闪烁,随我们而行。仔细辨认才发觉那是一头狼,真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啊!惊恐之下,我和毅生迅速用麻绳挽成绳套,边走边不停的挥舞。幸亏那不是一头饿狼,它跟着我们走了几百米,就独自离我们而去。毅生风趣的对我说:"永江,狼是来送你一程的"这是我们俩生平第一次遇见一头有情有义的狼啊!
夜更黑了,在这几乎望不到尽头的公路上,我们只能姗姗而行。在一段下坡路滑的道上,爬犁从我冻僵了手上脱绳滑向了沟边,我顺势奔了过去,一下子双脚陷进了沟里,矮小的个儿,半个身躯被埋进了雪沟里,情急之下,毅生急中生智,用围巾套着了我的腰,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才把我拉上了公路,并解开棉衣将我的双手,紧紧捂在他的前胸,一股暖流瞬时从我的双手流进了我的心田。他还一个劲问我:“永江你还冷吗?"这兄弟般深厚友情,深深的感动着我,那是无法能用语言表达的,患难见真情,真情无价啊!
休息了片刻,捧着雪吃了二口,我们重新整装待发。十八里路的送别,我们化费了三个小时,才到达一分场。在毅生已联系好的朋友处,休息了一个晚上。早晨乘上开往北安的大客车,顺利到了北安。在车站的月台,如同下乡送别那样,紧紧握着被此的双手,千叮嘱,万嘱呼,相拥而泣,依依不舍的作了告别,从此我走上了回家的路,告别了留有许多回忆的长水河农场。
回沪的几十年岁月中,我仍然会常常回忆起连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想念着亲如兄弟的战友们。
我的连队里有着更多可歌可泣的事和可敬可佩的人。
为了抢救沈志宏断臂伤痛,我们的排长长跑冠军张光宗,拼尽了全力,奔跑十几里路,叫来了正在田间作业的蹦嘣车,为抢救生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这种忘我的精神是何等的可贵……。当邱训妹临盆时,为抢救她母子生命的紧要时刻,连队卫生员李朝健在毫无接生经验的情况下,边翻阅卫生手册边接生,最终使母子平安渡过了人生最痛苦最危险的一关。这种无畏无私的人道精神,又是多么令人敬佩啊!
为了连队团结一致,和睦相处,为了知青得到公正的权益,为了各连之间能友好往来。瞿启陆,应家驹,陈惠林,沈彬华,洪世和等许多战友曾呐喊出正义的呼声,他们又作了多少努力和贡献……而所有可歌可颂的这一切,就留待有才华的战友们来书写更光辉灿烂的诗文吧!
(叙写于2018年12月26日)
作者李永江原是在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北安分局长水河农场的上海知青
来源《知青上海》微信群
本文由沈成林推荐《知青情缘》编辑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