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之旅祭先辈(陸美胜)
家乡之旅祭先辈
作者:陸美胜
2020年国庆节期间,我和家人从上海出发,回到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家乡。我们在表弟的陪同下,向东五里庙旁母亲娘家袁家先辈墓碑敬献鲜花,鞠躬致敬。接着来到通州烈士陵园向母亲的弟弟少年英雄袁世晃塑像敬上鲜花。
作者陆美胜在外祖父袁文礼烈士墓前(拍摄于2018年5日)
袁世晃、邢法纪念碑(拍摄于2018年5月)
东市桥(拍摄于2020年10月)
傍晚时,表弟领着我们来到东市桥(原东洋桥)。此时,我站在东市桥上,
一段关于外公袁文礼壮烈牺牲的往事在我眼前浮现。
1946年7月,内战全面爆发,驻南通的国民党军队向苏中解放区大举进攻,敌军占领了南通县金沙镇及周围石港、骑岸、东社、五甲、三余、篮港桥等各集镇,在沿途公路设立据点,盘查来往人员,封锁交通线,地主恶霸还乡团跟随国民党军队返回当地反攻倒算,捕杀共产党干部和革命群众,城乡到处白色恐怖,百姓人心惶惶,形势极度严峻,大部分共产党政府人员和部队离开根据地向苏北撤退,金沙区副区长袁文礼接受党组织安排留在原地进行游击斗争。
1946年10月28日,副区长袁文礼带领区队正在袁灶港北庄家桥(现进鲜港)开会,由于叛徒告密,国民党还乡团突袭包围了正在开会的人员,而会议地点背后有一条大河相隔,正好有人备船组织突围,所有区队人员随后登船,驶向对岸,敌人迫近后架起机枪,一阵枪响后,摇橹人只得趴着,船失去摇槽人旳操作,在河中心打转,敌人大声呼喊船上人员投降。危急时刻,副区长袁文礼吩咐船上所有人员卧伏船上,他奋不顾身站立起来,毫无畏惧双手摇橹,船又向河对岸驶去,敌人的机枪一阵接着一阵扫射,子弹飞向船上,周围河面激起水花,船渐渐接近对面河岸时,敌人机枪射来一排子弹,击中了正在奋力摇橹的副区长袁文礼,他身上多处中弹受伤,失稳倒下河里,通讯员跃进河里护着副区长游向河岸,船上人员跳下船登上对岸,副区长袁文礼登岸后因为伤势过重而行动受阻,敌人的机枪仍然在疯狂扫射,情况危险,他命令登岸的区队人员赶快撒离,通讯员搀扶他,帮助受伤的副区长袁文礼隐避在河岸边的芦苇荡中后离去。尾追的敌人过河后,发现了副区长袁文礼受伤后遗留在地上的血迹,寻迹追踪到芦苇荡里,敌人从芦苇荡里将他拖上岸,在他的衣服口袋里搜查出一枚印章“袁文礼”,金沙区副区长袁文礼被捕了。敌人见他身负重伤,几个敌人从附近村庄里找来铡刀,当既残忍地铡下头颅,装入木笼。敌人提着木笼来到金沙镇东洋桥(现通州城区东市桥),将木笼悬挂在东洋桥头的木电线杆子上示众。人来人往出入金沙镇的人都知道了电线杆上木笼悬挂的头颅是共产党金沙区副区长袁文礼,消息不胫而走。此时,敌人进攻解放区的气焰嚣张,到处白色恐怖。反动派还乡团残暴杀戮共产党人的恶行激起了游击区人民的愤怒,三年后,经过共产党人前仆后继、浴血奋战,南通解放了,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诞生。
1950年全国解放后,人民政府为悼念袁文礼牺牲四周年,在当地举行了隆重的公祭仪式。妈妈抱着十个月大的儿子美广,第一次从上海启程,回到家乡,参加了其父亲袁文礼的公祭。同时,当地人民政府为了表彰袁文礼为人民解放事业而英勇献身的事迹,命名袁文礼曾经生活的村庄为“文礼村”,附近小学为“文礼小学”。
此为高德地图标示“文礼村
如今,我站在桥上,望着河两岸绿树成荫,岸上一排排新楼矗立,宽畅的新桥“东市桥”替换了金沙镇旧桥“东洋桥”,旧桥头木电线杆已无踪影,只有小河日夜缓缓流淌。虽然时光荏苒、斗转星移,而外公袁文礼为革命而流血牺牲的英勇事迹始终萦绕在脑海里。
外公袁文礼在1941年率领袁世超(大舅)、袁世晃(小舅)二子参加了革命。在战争年代,外公和小舅为革命事业献出了生命,大舅在枪林弹雨中出生入死,身上留有枪伤,解放后长期在公安战线工作,兢兢业业,积劳成疾,于1981年病逝。
袁文礼(1902—1946)
袁世超(1924—1981)
袁世晃(1928—1944)
外公袁文礼全家三人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而英勇无畏的斗争事迹在家乡人民中传颂,使我们耳濡目染。我们子孙后代通过回家乡活动,非常高兴地看到了改革开放以来,高铁高速四通八达,家乡建设日新月异,城乡面貌深刻变化,城镇乡村公路交通延伸到户,通讯流畅、住房宽畅、汽车普及、商业兴旺等为人们带来幸福的生活,美丽乡村景色怡人。如今,先辈们为之流血牺牲,用生命换来的人民幸福社会生活正在变成现实。我们每次回家乡,都为家乡的变化而感动,同时,每次通过寻访家乡,追思先辈,我们的回乡之旅更有意义了。〈完〉
2020.10.22
陆美胜在海南三亚(拍摄于2010年3月)
撰稿人陆美胜简历:上海知青,1953年生,1970年5月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二师十团农场,1979年返回上海,进入衡山集团汽配门市部工作,2005年改制下岗,2013年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