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故事│小兵的“孽债”该怎么还(余杰)
转载自公众号:一壁残阳
小兵的“孽债”该怎么还
—— “留在那里的爱情”系列之五
余 杰
上海老知青
这件事情封存了将近30年。
离开农场已经有30年了,小兵急切地想回去看看。爱人不解地问道:你在农场难道有“孽债”,这样急吼吼的要回去?小兵不语,心里很明白,这是真的!
还是在几天前,留在农场的知青朋友阿富来电,问起一些当年的事情。当阿富说到连队边上红旗寨的事情时,小兵好像触电一般的紧张。他关切地问阿富,你是否知道阿娇现在的情况?
阿富说,我今天来电就是想问你这件事情。
什么事情呢?话说到这个份上,大家心里都明白了。这一夜小兵一直没有合眼,往事历历在目。
记得来到农场以后,小兵和大家一样整天在连队里劳动。周而复始地过着平淡的日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一股青春的热血在心里萌动。特别是在看见同伴中一个个恋爱、结婚、生子后,小兵有着一种莫名的冲动。他也试着向一些女孩子发出了“信号”,可是没有一个女孩子接受他的爱情之箭。小兵苦恼了,他搞不明白爱情怎么这样难。到了这个年纪的时候,看见同龄的女知青,小兵总会眯起眼睛偷偷地端详着。他感到自己有点想入非非了,有点无法控制了。小兵想要个女人!
连队的山脚下的寨子叫红旗寨,这是一个僾尼族居住的寨子。时间一久,连队里的人和寨子里的人都混熟了,来来往往有了一些交流。一次小兵和几位知青朋友到寨子里去玩,无意中看见了一位漂亮的僾尼姑娘。当小兵用直愣愣的眼光注视着这位僾尼姑娘的时候,大家都对小兵说,你要是看上了,就上呀!在一片哄笑中,说着无心,听着有心。时间一久大家也就把这件事情忘了。听老工人说,这个叫阿娇的姑娘在这个寨子里是最漂亮的,有许多僾尼小伙在追求她。不知是什么原因,阿娇就是不为所动。而一旦农场的知青们来到寨子里玩的时候,阿娇就会打扮地漂漂亮亮地出现在大家的跟前,有意无意地在知青面前展示着自己。
大返城的时候,大家都各自为回家的事情忙碌着,很少再去关心他人的闲事。在连队里,大家很少见到小兵的出现,不知道他去忙什么事情了。
30年过去了,那一夜的情景小兵至今还清清楚楚地记得。
那时,大家不是在忙着整理行装准备回家,就是在谈论知青北上请愿的事情。谁也没有注意到小兵在干啥。父亲能不能退休,肯不肯让自己顶替都是未知数。如果不行就要去搞病退,自己这样强壮的身体应该说个什么病呢?对于这些小兵一点主意也没有。反正知青都要走了,这么走法都是各显神通了。闲得无聊的小兵漫无目的地走向了红旗寨。寨子里很安静,路旁一群小狗见到熟悉的小兵个个都摇着尾巴跑过来乞讨着食物。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小兵径直走向阿娇的房前。透过竹子编织起来的墙的缝隙,小兵看见阿娇正在脱衣要睡觉。昏暗的油灯光里,(此处删除100字)这就是女人。小兵冲了进去,吹灭了油灯……
当小兵回到连队的时候,天已经亮了。他在一种满足的感觉里入睡了。
仅仅一天,小兵可以顶替的公函到了。他匆匆地整理了自己的行李,赶上最后一班车子回城去了。上班、找对象、结婚、生子,就像所有回城的知青一样,小兵过着平静的生活。
在接到留场知青阿富的电话以后,小兵一下子就懵了。就这样一次啊,就是这一次留下了自己的种啊!小兵实在是想不通如何来处理这件事情。他拼命地抽烟,苦苦地思索。阿富告诉他,小兵走后,阿娇到连队来找过他,见到了阿富。当得知小兵回城去了,阿娇一声不吭地回寨子去了。不久,阿娇生了一个女儿。阿富去看了,活脱脱地是小兵的“翻版”。这肯定是小兵的孩子。阿富安慰着阿娇,阿娇则说,这件事情她谁也没有告诉,希望阿富也为她保密。这以后,阿娇嫁给了寨子里的人,一位没有生育能力的人。
在电视剧《孽债》播放的时候,阿富再次来到阿娇这里,他看见阿娇在看这部电视剧的时候,一次次地流泪。好几次阿富说要告诉小兵,都被阿娇拦住了。
今天,阿娇的女儿要出嫁了。阿富不顾阿娇的阻拦,打了电话告诉了小兵。阿富对小兵说,你真他妈的不是个东西。你要来农场赎罪!
唉,这就是“孽债”,一个发生在知青中的故事。故事还在延续,但我写不下去了。人世间有多少这样的悲欢离合,能怪谁呢?
几年以后,一部《孽债》电视剧轰动了全国。“爸爸一个家、妈妈一个家”的歌声在到处回荡。“孽债”似乎成为我们这些曾经到过云南的知青的“代名词”。不能去责怪叶辛先生,生活中确有其事。荒唐的年代里这样荒唐的事情还少吗?能够怪谁呢?
写于2009年12月6日
请点击下方目录链接
阅读本系列其他故事
余杰,上海老知青。1970年4月从上海到云南西双版纳东风农场上山下乡,1979年2月返回上海,进入上海第三机床厂当工人,后在宣传科工作,先后担任企业党委委员、党办主任、支部书记、车间主任、厂长等职。2002年参加上海临港新城(现为临港新片区)开发建设,担任港城集团行政总监、党办主任。2012年退休后,在浦东新区国资系统发挥余热,从事基层党建工作。自2007年起在网络上刊发有关知青上山下乡问题文章约400万字。
───────────
注:本文2016年5月30日刊登于《共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