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满满都是贝侬们的集体回忆

2017-01-14 古佛琴声 根贝侬


点标题下蓝字关注或

添加公众号根贝侬或长按左侧二维码识别关注;点右上角分享收藏本文。

报料投稿、侵权删除、合作调戏,找小编

发邮件:176435364@qq.com

粉丝Q群:374272504

加TA微信:gbn520zg

广西小品 :我是壮族人,我爱唱山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y03348zfpu7&width=500&height=375&auto=0



     在祖辈世代生活的故土上,我家的“危房”倒塌了,由于年代久远,它再也无法站立。

      乡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依旧美丽,故居曾经在时间轴上灿烂过,但最后落得这样的下场。


这些图片,其实也是根贝侬 微信公众号所以粉丝贝侬的集体记忆!



    出生在这片土地上,就自带少数民族依山就势而居的标签。要说不同民族的“不同”体现在哪方面,最明显的要数看得见的传统——建筑。南方有吊脚楼,客家人有客家土楼,蒙古族有蒙古包,黄土高原有窟洞等。多样的民居建筑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命脉相连,相辅相成。


    广西处于石灰岩丘陵山区,夏季炎热多雨,干栏式建筑——吊脚楼在村落中随处可见。关于吊脚楼还有一个传说。土家人祖先因遭水灾而迁来鄂西,但当地植被茂盛,遍地豺狼。土家先人们为了安全起见,让小伙子们利用现成的大树作架子,捆上木柴,铺上枝条,盖上顶篷,建起了大大小小的空中楼房,后来发展为现在的吊脚楼。




    竹楼是吊脚楼的典型楼型之一。竹的正直、虚怀、质朴、卓尔、善群、担当,诠释了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可见竹之美德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被中华民族所向往和追求。也许对苏东坡来说,若栖身于竹楼中,人生雅趣足矣。


    回乡的路是蜿蜒曲折的,行驶在盘山公路上,蓝天白云下的稻田尽收眼底,一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志豪情油然而生。凉风袭来,绿色的氧气源源不断输送到自己的肺叶里,洗净城市废气和浮世铅华,这般珍惜的大自然的馈赠使你的身体里的每个细胞都充满了力量。


 




    村子往往就在山重水复之时柳暗花明之处。踏进村子的内心深处,便能品尝到干栏式建筑的韵味。我在一年内只有放假时才能回到村子里探望爷爷奶奶,脚尖刚触到村子的土地上,就能看到邻里乡亲们不约而同拥来,他们用最朴素动听的家乡话寒嘘问暖,“话”在这里不是“说”而是“喊”,爆炸到响彻云霄,满满的都是爱。一旦选择在过节时回家,仅是串门便几天都不能消停,大老远就能感受到流淌着同一血脉的热情。







    我时常站在吊脚楼的前廊上感受它的气息。吊脚楼底层不宜住人,是用来饲养家畜、放置柴草的。每天天刚泛白,鸡鸣声中,爷爷总会利索地打开吱呀作响的木门,将牛和马牵到后山上放养。二楼作为正房是我们活动的主要场所。还记得爷爷喜爱喝自家酿的糯米酒。酿酒时,烟囱边上可以透光的地方将白光柔软地披在爷爷身上,他用老练的动作掌握火候,用微微颤抖的手捏起一小段木柴稳稳地放在火上,柴火生出的烟竟是如此好闻。温暖的小屋中看着爷爷品尝出锅后的第一勺糯米酒,发出“啧啧”的赞叹声,他忍不住把我喊去,满眼欢喜让我品尝他的“大作”。至此以后,对糯米酒,舌尖上最依赖的还是爷爷的味道。








    吊脚楼没有了,父亲在村子的另一端盖起了红砖泥墙的新房。眺望旧屋的视线被矗立而起的一幢幢高楼挡住,爷爷总会独自跑回吊脚楼里。


    如今爷爷不在了,不知是否有人会在夜里怀念在吊脚楼里度过的日子。





   雨果说:“高大的形象不见了,但是并没有销声匿迹”,“它们变成了无形,却在另一种形式下变得清晰可见。这是崇高的变形。”吊脚楼被称为“民间收藏的宝藏”,希望这个看得见的传统不会是“被后人寻找的宝藏”。


来源:根贝侬 微信公众号 热心粉丝古佛琴声 原创投稿,部分图片为其他热心粉丝及贝侬提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