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侬智高母亲阿侬:贵族小姐出身,壮族历史上唯一做过皇后皇太后的女人

2018-01-27 根贝侬


点标题下蓝字关注或

添加公众号根贝侬或长按左侧二维码识别关注;点右上角分享收藏本文。

报料投稿、侵权删除、合作调戏,找小编

发邮件:176435364@qq.com

粉丝Q群:374272504

加TA微信:gbn520zg

相关阅读,点击进入


百色农氏宗亲联谊会成立大会暨宗亲交流会精彩视频一(航拍,农氏贝侬提供,下同)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g0539glwdel&width=500&height=375&auto=0

百色农氏宗亲联谊会成立大会暨宗亲交流会精彩视频二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l05396coeua&width=500&height=375&auto=0

根贝侬 微信公众号导读:这是壮族研究家孙舟的一篇英雄侬智高和母亲阿侬往事记实,很长,不长根贝侬 微信公众号不推送。建议分享至朋友圈或收藏闲时细读。


壮族历史长河中一对母子的沉重背影——

英雄侬智高和母亲阿侬往事记实(上)



 引子

    公元1054年12月,大理国特磨道部落山地(今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富宁县山区),一支北宋大兵和广西峒丁组成的队伍,如临大敌,押解一群囚犯,他们将踏上万里长途,一直押送到京都开封。

    这是一群特殊的囚犯,老的老,小的小。除了没有人身自由,一路上倒能享受到不错的饮食待遇。因为他们是“南蛮叛乱”首领侬智高的家人,当中有侬智高的母亲、弟弟和他两个年幼的儿子。侬智高则失踪逃遁了,据说远赴大理国借兵复仇。这些和侬智高血肉相连的亲骨肉,成了招降侬智高的宝贵人质。

    囚犯中,那个老年妇女,就是壮族历史上唯一做过皇后皇太后的阿侬。阿侬是贵族小姐出身,她的弟弟侬当道是武勒州知州。没见她父亲记载,按照当年世袭制惯例,应该说,起码也是个知州了。关于武勒州,在历史学家们的笔下,有两种说法,一是今崇左市扶绥县。所以现在普遍承认阿侬是扶绥县人;二是今越南高平省的武崖县。而依我多年在南疆田野考察调查思辨的结论,武勒州应该是今龙州县的武德乡。但不论她出生在何处,她的父亲都是侬峒边地上的豪强人物。她嫁的是世袭广源州酋长的儿子侬存福,这位小侬,当时任傥犹州知州。阿侬被俘后,押解到了开封。司马光撰的《束水记闻》中有载:“智高母年六十余,隆准方口。”隆准,是指高鼻梁;方口,可能指嘴唇饱满。大意总是品貌端庄、很有福相的妇女。以一个年届六旬的老年妇女,经过如此惨痛的失败经历,又被凄风苦雨万里迢迢押送到冰天雪地的中原首都,依然能保持这样优雅的容貌露面,阿侬年轻时光的美丽,可想而知。司马光比侬智高年长6岁,他是北宋朝廷高官,极有可能亲眼所见。

    阿侬是傥犹州第一夫人

    根据这一说法,大致可推算阿侬大约生于995年,30岁时生下侬智高。因为1025年出生的侬智高是老二,他的前头还有个阿哥智聪,史上没说不是她所生,也没说一定是她的长子。贵为酋长,讨上几个大小老婆,也是正常现象。

    阿侬是傥犹州知州的妻子,生子当在傥犹州。傥犹州在何处?现代历史学家们大多认定是靖西县东部地区。一百多年前的清末,改土归流之前,民国雷平县政府尚未成立,下雷土司州仍是镇安府所辖,古代属镇安府东部。至今下雷人购物休闲,仍喜欢到靖西县城,风俗和土语也更接近靖西和德保。

    其实傥犹州只是历史上的一时叫法,它的的地盘,不仅仅限于靖西县东部。而今龙州、大新、天等、德保等县的大部或一部分及今越南下琅、上琅县的一部分,都曾经是傥犹州的范围。

    但是州城在哪里?历史学家们一直在各唱各的调。

    倒是越南高平省城附近命玉乡,有个自古保存的侬智高庙,其中有副用汉字书写的陈年对联:左联“雷洞降神赫赫大名雪宇宙”;右联“ X山显生生至德渎乾坤圣”。

    从今越南高平省城到今中国广西大新县下雷镇,山虽高但路途并不遥远,古代人行在古道上,百多里山道,也就是一、二天路程。查一查历史上,中越边陲两边,何处有个叫雷峒(洞)的地方?自然是非下雷莫属。所以就连越南的民间故事也是这样传说:侬智高出生在雷峒,在雷峒长大。这也是为什么有关侬智高的遗址,在下雷这块土地上留存最多的原因,因为这里才是他自小长大的家乡。

    记得读过一本《黑水河》的书,写的是当代人的故事,书中有一句文字:

    侬智高是喝黑水河的水长大的。

    其实还可以再细化:侬智高是喝下雷河水长大的。

    下雷在古壮语中,是天街的意思。天上的街市,当然热闹非凡。

    历史留给下雷的迷团,太多太多!为了下文的了解,不得不用一点篇幅说明:

    在钟文典主编的《广西通史》第一卷第164至169页中有著:唐至德元年(756年)春,西原黄峒(今左江一带)人民在首领黄乾曜、真崇郁领导下,联合陆州(今钦州西南)、武阳(今罗城县北)、朱兰(今东兰)等100余峒,共20万人,举行武装起义。起义军置官署设官员,建立政权。起义军所占区域,跨壤连州,“方圆数千里,控带十八州。”

    黄氏起义,经历数十近百年折腾,最后遭到官军残酷镇压。后来西原州侬族部落兴起,成了西原侬峒地。

    既然是西原蛮起义,起义中心的州城在哪里?

    在八桂文化大观.溯源系列丛书《土州土治土司制度面面观》(郑超雄黄继先著)有如下记载:唐初,在今属崇左市江州区驮卢镇的雷州村置有羁縻西原州,下领罗和、罗淡、古林三县及黄橙峒。

    而《中国历史地理辞典》(上海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编写,江西教育出版社1986年出版)一书,有“西原州”词条,注为:“西原州,唐置,治所在罗和县(今广西大新县西北黑水河西岸)。宋废。”

    《中国历史地理辞典》还有文字基本相同的一条:“罗和县,唐置,治所在今广西大新县西北黑水河西岸。宋废。”

    地方可以改名,山河永恒存在。唐朝的西原州城和罗和县城,实际就是北宋壮族首领侬存福时期的傥犹州州城。就是侬智高失败若干年之后的下雷州城(衙门改建在河东岸,今下雷镇政府大院。);原州城就在今下雷镇对岸的巴达屯(壮语意思“层层叠叠的石头”。),州城的消失,原因在北宋1039年,交趾李朝皇帝亲率军队活捉侬存福,将州城“归京师,令军土夷为平地。”(摘自《大越史》。)

    言归正传

    阿侬夫家有权有势,日子过得并不舒坦。因为时代的原因,当时的交趾李家王朝,趁中原北宋抵御北疆的游牧民族,顾不上南陲,已经把势力伸进了他们祖辈的领地广源州,并强迫他们服役于交趾。广源州州治,据说是在今越南高平省的河广县,也有说广涯县。但我还是相信州治在下雷。

    原因在下面:曾经相当一段时间,我一直纠结西原州和广源州的关系,也为宋史中一向称侬存福侬智高父子为广源蛮而疑惑。现终于查到一个解释,附上:

    依据冯琦原《宋史纪事本末》(卷六《侬智高》影印擒藻堂四库全书荟要,史部124册(台北)世界书局第176页)记载:广源州蛮在唐代时称为西原蛮。因世居安南都护府西原羁縻州,故称之为西原蛮;宋朝以后西原州改称广源州,当地的土著民族也随之改称广源蛮。(所以宋史中多称侬智高为“广源州蛮。”)

    而当代台湾中正大学历史学系的廖幼华先生,著有《唐宋时期邕州入交三道》论文,内有广源州地盘的说法:宋代广源蛮活动的地域虽比唐朝西原蛮缩小,退至今日广西靖西、那坡、德保、天等、大新、龙州、崇左诸县及越南高平、伏和、东溪以北之地,但范围还是相当广阔。

    这块地盘,和我的拙著《侬智高与傥犹州探秘》(中国文史出版社)所述的地区,大致相同。

    明代邝露,著作《赤雅》(蓝鸿恩考释,广西民族出版社,1995年12月版):

    广源(原)蛮,邕州西南隅侬知高,广源酋也。二蛮聚落甚众,左右江汉之外,羁縻州峒,皆其地也。

    可想而知:做过西原州、广源州、傥犹州、顺安州城的下雷,不管地名什么叫法,凡周围发生的大事,都离不开和下雷的关联。

    凭什么要对交趾新国王听话地交钱纳税?总得有个被征服的过程。遗憾的是当年这“蛮荒” 之地,没有详细文字记载。想必总是免不了打打杀杀,最后无奈奉献金银粮食。这就是《宋史》上说的:“交趾赋敛无厌,州人苦之。”

    州人苦,州官同样苦。交不出赋税,要找的第一责任人就是州官。所以这个阿侬少妇,也是跟着老公受过动荡不安的苦难。

    阿侬当上“明德” 皇后

    机会来了。公元1028年,交趾李朝的太祖皇帝李公蕴死了,新国王李德政上任。新王刚立,权威与号召力自然不及老王,内部你争我夺。也许聪慧的阿侬吹过枕头风,1029年,侬存福领导侬峒部落回归大宋,当上邕州(今南宁)卫职(相当军区司令)。

    但是,大宋华丽的官服还没有穿热,侬存福就无奈脱下了。因为: “邕州转运史章频,不受其地。” 他爱国的热脸膛,贴不上地方官员的冷屁股。天高皇帝远,凡事,地方官员说了算。

     做不了大宋广南西路邕州卫的侬存福,更不愿去向交趾国交粮交款,干脆自己披上“国王” 的新衣,改傥犹州为长生国,称为昭圣皇帝,立阿侬为明德皇后,封子智高为南衙王。

    大宋为免是非,可以睁只眼闭只眼,不管傥犹州的土地。隔壁李朝却经常要来侵占便宜。于是乎,这长生国和交趾国,自然难免发生争来夺去的战争。战争总是残酷的。古代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比现代在千里之外按着按钮更残酷———没有刀光剑影,就没有血雨腥风。更多壮族史料关注微信公众号:根贝侬。经历了那么多的战火纷飞年月,我想阿侬应该是上过战场的。阿侬不是汉族娇滴滴的三寸金莲贵妇,她是壮乡风俗中成长的大脚女性。阿侬之前的冼夫人,之后的瓦氏夫人和岑玉英等,都是奋勇杀敌寇的壮族女性民族英雄。

    1038年年底,侬存福杀害阿弟———万涯州首领侬存禄及武勒州首领(阿侬亲弟)侬当道。

    这就值得探究了:侬存福不到万分痛恨,怎么会杀阿弟和妻弟?想必总是为了团结力量共同抗交,而他们则是不但不肯反交,甚至于和交趾勾搭,所以才开了杀戒?当然,这只是我的想象而已。

    阿侬的亲弟被老公所害,想来内心滋味也不好受。但她能够继续当着皇后,说明她肯定了解内幕,并且忍痛支持夫君。只是这边陲的皇后,限于当时的环境条件,住的可不是什么富丽堂皇的宫殿,无非是州城中石块垒起的泥墙木架三层干栏房。(壮族祖先,四千年前就能建筑干栏房。)


壮族历史长河中一对母子的沉重背影——

英雄侬智高和母亲阿侬往事记实(中)


    为救夫君献生金

    好景不长。第二年一过完春节,邻居李家国王就亲自出马率兵攻打侬存福来了。据越南《大越史记》说法,直打得侬存福“率其部落,携其妻子,亡匿山泽”。李国王乘胜追击,俘获了存福、智聪等五人。只有阿侬、智高等逃脱了。李国王下令:“归京师。令军土夷其城池。”将州城一把火烧了,夷为平地。

    1039年的阿侬,已经人到中年,带着14岁的少年智高,还有比他更小的智中、智会等儿女,东躲西藏,逃避追捕。想来她也没有远走高飞,无非是在雷火峒某片葱葱郁郁的森林、某个人迹罕至的山洞中。当然还有个前提———那就是侬峒部落族人暗中的保驾。

    这件大事,历史书籍中出现了两个版本。我既不能杜撰,也不想以讹传讹。那么就有一说一:

    一是说逃走幸生的侬智高,经人和升龙(今越南河内)李王谈判,李王答应交出赎金放人。为救出父兄,侬智高在傥犹州中找到一块重达112两的生金,亲送升龙。但言而无信的李王,怕侬存福东山再起,还是食言,将他父兄杀害。

    如果说,真实情况就是这样的。那么,是救夫心切的阿侬在焦急策划此事了,因为侬智高再能干,毕竟是个少年。傥犹州是产金之地,有的是金子。至今,下雷镇土湖社区的坤球、岸屯一带,先人捞取沙金的金水河还在日夜流淌,一座座名叫金山的山峰依然长青,一个个名叫金洞的山洞依然深邃……

    阿侬没有想到,交趾国王是如此无耻。夫君、长子的性命没有换回,反而还搭上次子智高又遭遇软禁升龙。更多壮族史料关注微信公众号:根贝侬。这让她一个女中豪杰何去何从?

    二是说:阿侬和智高让人与交趾国王谈判,交上金子,收回的只是两颗血淋淋的人头而已。母子俩还有什么路可走?只能擦干眼泪,埋葬人头,收罗旧部,

    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从雷火峒起来,在侬峒故乡父老乡亲支持下,不到两年时间,便收复了整个傥犹州。“建国曰大历。”少年侬智高当上国王,阿侬便做上了皇太后。

    阿侬再嫁特磨道酋长

    后来,寡妇阿侬,嫁给了特磨道酋长侬夏卿。特磨道,今在云南省广南、富宁一带。从雷火峒到特磨道,山高水长。当时的特磨道,是另一个国王的疆土———段氏大理国。

    所以现代有专家写文章说:阿侬是按壮族风俗,兄死及弟,嫁给了侬存福的弟弟侬夏卿。我是不相信这一说法的。隔着好多个州峒,还是另一个小国的地盘。侬存福哪来那么多兄弟?

    但阿侬改嫁侬夏卿,这是历史事实。并且夫妻非常恩爱,因为后来侬智高长期从事反抗交趾活动,一直到最后愤恨举起反宋大旗,自始至终,得到这个继父的大力支持,要人有人,要粮有粮!假若侬夏卿不爱阿侬,能够做到吗?而且做的是要掉脑袋的事。

    我好奇的是,这一桩美满婚姻,是谁牵的线?是谁搭的桥?

    无人回答了。

    1041年发生的大事,侬智高毕竟是个才十六岁的少年,他的所作所为,离不开母亲阿侬的指导。所以宋朝史书不得不承认:“阿侬有智谋,智高攻陷城邑,多用其策,僭号皇太后。” 但随后在此文中又说她: “天资惨毒,嗜小儿,每食必杀小儿。”

    把一个如此美丽聪慧的女子,污辱成每顿要吃小孩肉的恶魔。幸好,千年来好像没有人相信过这样的文字。

    后来,同样的谎言还有:全福被掳走了,阿侬嫁给一个商人。生子名智高,年十二,杀其父商人,曰:“天下岂有二父乎!” 冒姓侬,与其母奔雷火峒。其母又嫁特磨道侬夏卿。久之,智高复与其母出据傥犹州。

    按照这篇文章的说法来看,1041年的侬智高,最多才只有2虚岁。

    让我吃惊的是,世上竟然还有研究历史的专家相信这样的鬼话,并且考证出侬的生父是汉族商人,姓吴。可见专家的话,不能全信。

    1041年,大吃一惊的是李德政皇帝,听说侬智高复据了傥犹州,并且做上小国王。他马上下令部队出发,活捉侬智高,抓进升龙城内。

    《大越史记》有载:皇帝可怜他父兄已经被诛杀,将他释放回广源州故里,任命他继承祖辈职责,挑起治理地方的重担。

    表面上这李王可真仁慈。其实是李家两代父子当政44年(1010—1054年),史载共有内战36起。而广源州治下的侬姓各州峒部落,怎么真正能服帖交趾统治?李国王只不过是收买人心,想让侬智高感恩戴德而已。

    侬智高被交趾皇帝网开一面释放回来,是傥犹州一喜。另有一喜事,是阿侬改嫁侬夏卿。阿侬的前夫是州官,还曾当过“国王”,自然不能随便找个对象嫁人。她的新夫名叫侬夏卿,的确非同常人,虽然路途遥远一点,可他的身份却是大理国的特磨道酋长,管辖的地盘可不小,今云南省文山州的广南、富宁等数万平方公里。更多壮族史料关注微信公众号:根贝侬。根据《广南县志》记载,阿侬是1042年嫁到特磨道的,侬智高亲送母亲嫁到继父家。当年从邕州到特磨道,需40日行程。从下雷的傥犹州到特磨道,虽然路程要短一些,山路弯弯,总得要十天半月以上的长途跋涉。特磨道成了她的新家。按年龄推算,阿侬已是四十五岁,侬夏卿年纪几岁?不知。自然不会是初婚。虽说梅开二度,并不影响卿卿侬侬恩恩爱爱。但在温柔乡里,阿侬的心静不下来,因为她既是新婚妻子,也是久为母亲的中年妇人。她怀念存福和智聪,更惦记牵挂雷峒情况,思念智高,因为这小子毕竟年纪太轻,要报国仇家恨,一切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

    于是乎,那长长的山道上,又有了阿侬回下雷的身影,人欢马叫声中,驮回的还有新继父赠送的物质财富。

    阿侬是个心挂两头的女人,所以她少不了经常回来。她要告诫儿子:和杀父仇敌打交道,要学会忍耐,韬光养晦,表面上顺从,暗中积聚力量,等待时机,争取保家卫国!

    侬智高是否参加过宋朝科举考试

    这个时期,便有个数年时间,表面上比较平静,史书中没见战事记录。侬智高也去过李朝的皇宫朝觐皇帝。在1043年,李皇还派大员到衙门,封他为太保(有说是郡王),赐予官印。

    我一直有个疑问:宋代张端义的《贵耳集》中有载:“侬智高发三解不得志。” 又说: “侬智高能属文,尝举进士不第。”侬智高文武双全,但真的参加过宋朝的会试吗?如果没有,这个饱受污辱的人物,为什么会有此条记载?如果参与过,在何年?是到邕州还是太平府?论官职,他已经成为李朝的太保,还当过自封的小国王,他求得宋朝一官职,目的何在?还有,后来成为他的军师的广州进士黄玮、黄师宓两人,是何时到傥犹州来贩金做生意的?他们是侬智高的老师吗?但要是说没有参考过,宋仁宗皇帝在平定侬智高造反之后,分明给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考生参加科举考试的特殊优惠政策。

    我提出这个疑问,是因为想起了阿侬。如果侬智高的确参加过宋朝科举考试,只能是他十七至二十岁的这几年,因为后来就没时间和精力了。如果是的话,那么肯定是深思熟虑的母亲,再三劝诫儿子:“别看你洋洋得意当着交趾的封疆大吏,什么时候像你父兄一样掉脑袋都不知。更多壮族史料关注微信公众号:根贝侬。还是趁年轻多读点书,回中国考个一官半职安宁。”所以才有此事的来龙去脉?

    岜特山中建州城

    智高回到家乡,官复原职,雷峒儿女欣喜若狂。老州城已夷为平地。新城建在何处?自然要提上议事日程。

    不能建在逻河东岸。要不然,交趾部队渡过前方那小河(今归春河),一旦战败,岂不只有跳逻河逃生?在西岸老州基上恢复重建?事实证明也不行,缺少防御屏障,只要敌人强渡逻河,就将重演父亲失败的一幕……

    傥犹州的山山水水,阿侬了如指掌,儿子毕竟年轻,或许就是她谋划提出后退十里,到岜特山中去建筑根据地。

    这是一项重大决策。我相信那些有发言权的部落长老、州峒领导班子成员们,一起上了岜特山和别的地方考察,经过再三比较,最后落实到了岜特山。

    岜特山,上苍赐予侬智高的宝山!地形地貌,天造地设,真如鬼斧神工———十座群峰连绵不断,围成四面八方,三面是猿猴都攀登不上的悬崖峭壁,山脚下只留一处可以入内。群峰之中,还有五个弄场(小盆地),里面山洞小溪涧密布。

    岜特山中人声鼎沸!壮族历史上最伟大的长城开工了———以一个弹丸小州的人力物力,花上数年工夫,用肩挑、用手提,在山脚,在山上,修筑起四道巍峨长城,层层叠叠,设置防御。更多壮族史料关注微信公众号:根贝侬。先辈们如此苦心孤诣,目的只有一个———抵御交趾侵略家园!而且是非得要用如此艰辛的工程,否则难保自身。

    这第一道长城,因在山脚下起步,材料以黄泥夯实,高三、四米,下宽五、六米,上宽数米,可跑马走人。经过千载时光,有的地方,如今墙顶树林成荫,但依稀能见走向。

    进了城墙,往前是一片好大的山地,空旷,向一边倾斜。沿山脚下行走,有座山峰,名叫娅皇山。娅皇,壮语则是皇帝的母亲,翻译成汉语就是皇后。这山顶峰上有长城环绕。传说当年,勤苦的阿侬,也在此山中为建设流下艰辛的汗水,所以才有了此峰之名。

    再向前是第二道长城,沿山脚下用石块堆砌而成。因为年代久远,附近山民建筑围墙挪用,已然不成规模,只剩余成堆乱石,依稀能辨长城走向。

    再往上就是进山了,这第一道关隘,是进出的唯一通道,两峰夹一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实在雄伟险阻!

    这几年中,我五次走进侬王山城。从前、后山都进去过。第一次是在2011年3月,攀登至第三道长城,陪同我上山的是年近八旬的熟悉当地地理历史的侬兵老师,因劳累而昏倒,并失去呼吸。山顶只我俩人,手脚并用爬上山,把我吓得要命,他能够醒来我已万幸,不敢再往上了。这几年中的几次,或者和专家或者和朋友一道,但都是因为时间关系,不能在一天中全部走完。由此可以想象当年岜特山建筑的不易之论。

    这第四道长城,沿着山顶布局,可谓四通八达,来去自如,能够看到越南的山,靖西、天等的山峰……巍巍十里长城,用的都是山中巨石,有的重达上千斤,以当年的物力,投入了多少人工?用了几年时间?

    从广西到云南,踏遍边陲,遍地都有侬智高留下的遗址与传说。要论遗址规模和历史价值,岜特山,首当第一。

    岜特山,昔日多少战鼓在山中擂响?多少血泪在山中流淌?多少往事在山中埋葬?多少冤魂在山中飘荡?

    岜特山荒凉了一千年,却保住了原始风貌。不知还要保存多久,才能成为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壮族历史长河中,一对母子的沉重背影

 ——英雄侬智高和母亲阿侬往事记实(下)


    韬光养晦搞建设

  
  从傥犹州到升龙城,比到特磨道近多了。侬智高是个“内控” 对象,他的所作所为,自然被李皇所关注,在他身边潜伏几个间谍也是正常现象。或许听到什么风吹草动的声音,1043年,国王特遣魏徵将军送上封侬智高为太保(一说郡王)的大印,代表皇帝到傥犹州授予小侬。其实我想这是来探听虚实的,欲擒故纵!已经封了你仅仅比皇帝小的官衔了,你就安逸一点算了嘛。

    果然,1044年,按《大越史记》的说法:这一年,侬智高曾到升龙朝觐皇帝。为了表达感谢之情,当然也是为了韬光养晦。

    从1044年后,就再没见他进京朝觐了。边疆史书上也没见有大的战争记载。这段时期,是侬智高搞活地方的黄金岁月。后世大明皇帝朱元璋的治国策略,他早在边疆地区默默无言使用了:高筑墙、多积粮、缓称王。

    还有,后来成了他的军师的广州进士商人黄玮、黄师宓两人,也该是这比较安宁的时期前来做黄金生意结交上侬智高母子的。更多壮族史料关注微信公众号:根贝侬。没有一个比较和平的环境,读书人出身的商人敢到“南蛮”边陲做贩卖黄金的生意?没有长期肝胆相照的相处,侬智高怎么会重用这两个汉族文化人?

    岜特山的四道长城,将整个大山,围得固若金汤。这个经过漫长数年艰苦卓绝、苦心经营的建筑工程,保证了傥犹州人能够过上相对平和的生活。

    这也是暴风雨来之前的宁静。正是这难得的安宁期,侬智高完成了结婚生子的人生大事,阿侬当上了老祖奶奶。

    越南有书说侬智高1041年娶了一个交趾将军的女孩子为妻,甚至于还有说他讨了个大理国王的女儿,说他有四个老婆。我想,娶大理国王女儿为妻肯定是假的。至于有数个老婆,则可能是真的。古代统领一方的青年酋长,既不能用今天的《婚姻法》来约束他,更不能用党政干部的道德标准衡量他。 

    反戈一击为复仇

   
1048年,《大越史记》有载: “秋九月。侬智高以勿恶洞叛。命太尉郭盛溢讨之。方交战。天地晦冥。俄而雷震洞。其酋长体兼磔裂。举洞惊骇。智高降。”

    这段文字,让我怀疑是否在读神话小说《西游记》?

    但不管如何,这是蛰伏已久的侬智高开始起来反戈一击了,这个血气方刚的壮族年轻人,和交趾李家王国有着血海深仇,他反抗李朝的侵吞始终不懈,他想回归中国的心愿始终不渝!

    那场战火,肯定非常惨绝。要不然, 《大越史记》也不会写得如神话一般。但是侬智高投降了吗?翻遍其他文献,找不到其事记载。应该不可能投降,要再投降,李皇帝不是傻瓜,不可能再次放虎归山。最多是此役战败,从勿恶洞(峒)退回傥犹州而已。

    与李皇帝撕破脸皮,这是一项重大决策。无疑,经过阿侬的深思熟虑,反复研究而定下的策略。我想,阿侬很可能和儿子有如下的交流:“儿呀!你就放心大胆地干吧,那个占你祖居地,杀你父兄的李家国王,是我们不共戴天的仇敌。我和你继父,一定会大力支持你!”

    此后数年,南陲的崇山峻岭,又是哀鸿遍野。悲哀的是,大宋广南西路的邕州府,在左右江的走廊,设有五寨,离傥犹州最近的是太平寨(今崇左市),驻有军队,但只是看着侬智高和交趾军队你死我活的拉锯式的打仗,并不出手相助,因为那时执政者的国策是“唯恐边疆生事”。更多壮族史料关注微信公众号:根贝侬。任你阿侬的计策再聪明,任你侬智高作战再勇敢,万山丛林中的傥犹州,人力物力财力有几多?终究难敌一个比他穷凶极恶强大得多的国家!胳膊肘儿,难扭大腿。

    昔日战争场面,自然无法复原。苍天有眼!至今南国边疆,壮乡山寨,高山之崖,遍布避难山洞。我在下雷、安平、龙英等地见过起码有十座之多。那都是当年壮族老祖留下的饱经沧桑苦楚的无可奈何的历史记录。明代的徐霞客,到了今日天等县龙英镇的飘岩,还艰难攀登十四道竹梯,亲自上避难洞去体验一番艰险的滋味。龙英镇,当年叫龙茗,也是傥犹州的故地。

    那些年月里,以岜特山为指挥中心,谁知道打了多少次大仗?牺牲了多少傥犹州的自卫军?想来总是傥犹州的山河,大多被交趾占领了,最后的结果是,忍痛放弃岜特山,说难听点就是失败逃离。侬智高不得不率领大家,来了个战略大转移———另辟蹊径,到靖西安德州去建立新的根据地。

    奔赴安德州,战略大转移
   

侬智高远去安德州,是一次小型的长征。自然也是足智多谋的老娘阿侬和儿子商量的结果了———安德州,当年是黄姓酋长管理的土州。侬智高因为打不过交趾王而撤离傥犹州故乡,当然无力向南反攻交趾国土;也不可能向北、向东退入邕州和太平府,大宋容不了他;那就只有向西一条路了。看一眼今天的地图你就明白,占有安德州,再往西行不远,就是继父侬夏卿的势力范围。占据安德州,有说是1048年,有说是1049年。这是相对的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事件。从此,侬智高以安德州为根据地,树起了“南天国”的大旗,背靠特磨道的靠山,继续和交趾王国对抗。

    我爱中国,可恨的是皇帝不爱我

 
  在安德州数年的“南天国王” 侬智高,晚上睡眠也不得安宁,因为得时刻提防南边的侵袭。他曾经一连七次上书大宋皇帝或邕州官府,为表忠心,并派人马进贡黄金和大象到中原京都,要求回归祖国,要求只穿上一套宋朝地方厅级官员的官服(当个刺史),甚至低声下气到只是要求和邕州做点边贸生意……遗憾的是,没有一次申请获得批准。面对贡品,仁宗皇帝还批示说只有和交趾国王一起送来礼品,他才会收下。

    把自己要求认祖归宗的子民推向外国,并把他视同老外,让他和他的仇敌一起送礼才收下,这是什么逻辑?

    天知道!

    阿侬一定是顿足连连,叹惜不断。

    终于,“南天国” 的军队,和大宋的边防军,在今田阳田东一带发生了冲突。日本有个历史学教授,名叫冈田宏二,写有论文,说1049年,侬智高攻打邕州。其实怎么可能?侬智高1049年败退进入安德州,自己保自己都困难,哪来军事实力攻打邕州?

    还是要相信北宋时代的《束水记闻》,里面是这样说的:

    田阳田东一带,有侬智高的人马经常过来抢夺物资(连点小生意都不让做,自然物资匮乏。想想1930年的井冈山,也是食盐宝贵如黄金。),邕州地方政府,想着如何报复。更多壮族史料关注微信公众号:根贝侬。有洪州的都指挥史元赟,立功受奖心切,率兵攻入安德州境内,没想到大败,反成了俘虏。怕侬智高要割他的头,于是就骗侬智高说:“我不是来打仗的,是朝廷派我来招安你。不幸的是部下人不相识,误解发生战斗,才造成今天的结果。”

    元赟口若悬河,从利弊祸福分析,把侬智高说得开心极了,梦想着成了大宋官员,可以率兵收复失去的家园……少不了烤香猪和米单酒盛情招待。

    吃喝了几天,元赟要回邕州。如果阿侬也在安德,侬智高派侬家某个有权威的人士为团长,以通晓壮语的两个黄军师为副团长兼翻译,派出几十个高级干部组成的谈判代表团,随元赟到了邕州府。侬智高还交待了谈判桌上的底线:“不敢复求刺史,但乞通贡朝廷。”

    元赟败将回来了,还带回这么一班麻烦的人和事……邕州官员分外头痛———这不是自己能做主的事,需要上报皇帝批准。

    邕州府将情况汇报上去。宋仁宗可不高兴,一道圣旨传下来:

    元赟是狂妄自大,自作主张深入其境,失败被贼所擒,为逃脱取死,还私自许诺可以朝贡。为国生出是非,有罪,将他黜到全州当都指挥。将前来谈判的代表团成员,全部赶回去。

    差不多年代的宋江等梁山好汉,走的就是造反——招安——当官的路。可是这个仁宗皇帝,却不许只想招安不想造反的边陲壮族汉子回归祖国,非把他逼上绝路不可!

    我很悲哀地想起,在一些所谓的民间故事集中,有歌颂侬智高在下雷、在湖润、如何机智勇敢和宋朝狄青军队打仗的故事……其实不然,侬大将军才活了30岁,在他到安德州之前的岁月中,从未有过和宋军对抗的事实。宋军开赴到下雷、湖润,甚至到了高平,那是1053年之后的事情,从那年始,宋军将交趾国军赶出广源州。而侬智高余部侬宗旦,据守岜特山,一直抗争到1068年,才接受招安归顺宋朝。

    侬智高母子的悲剧就在于:我爱中国,可恨的是皇帝不爱我!

    侬智高冲天一怒,为的是心口压抑了太多太久的憋屈!

    扯起向宋朝造反的大旗

  
  听从了元赟将军的合理解释,满腔希望送走了元赟,并让他带上几十个高级部下去邕州谈判,日夜盼望,终于可以回到祖国温暖的怀抱。

    没想到这群人垂头丧气回来了。

    所以,后来好多书籍中都言: “智高大恨,且以朝廷和交趾皆不纳,穷无所归,遂谋作乱。”

    哀莫大于心死!交趾容不得侬智高,中国又不愿接受,逼迫侬智高只剩下一条路可走了。1052年4月,侬智高一把火将安德的营寨烧毁,向部下沉痛宣告:“平生积蓄,今为天火所焚,无以为生,计穷矣。当拔邕州,据广州以自王,否则必死。”一支五千人的壮族大军,浩浩荡荡出发,正式拉开了向大宋造反的帷幕!一路所向披靡,如同风卷残云,半月后就拥有五万大军,占领了邕州府。

    侬智高进了邕州,还发生了一件气得要命的事:

    智高查阅军资库,得所上金、函(侬智高寄出请地方长官转达皇帝的黄金和信函),怒谓珙(陈珙,被俘获的邕州官员)曰:“我请内附,求一官以统军摄诸部,汝不以闻,何也?”

    气愤之极的侬智高,一任陈珙口呼万岁想求命,下令推出斩首。

    腐官害人不浅!

    老太太阿侬的身影,也在这支日益壮大的队伍中活跃奔波。当大南国宣告成立的时候,和中国从前的皇帝们一样,侬智高穿上龙袍,在“吾皇万岁万万岁”的欢天喜地声中,登上龙椅。阿侬,又成了皇太后。

    这规格,可不是当年在傥犹州、安德州所能比。文武百官,都是以内地皇室作标本,依样画葫芦任职。侬智高,当然是雄心勃勃,或者说是野心勃勃。他的下一个目标是占领广州,先把两广拿下再说,然后再考虑攻占两湖地区。

    (中国历史上,从陈胜吴广的农民起义到洪秀全的太平天国运动,有几起不是自称为王为帝的?为什么一直是痛苦的侬智高背负“南蛮叛乱”罪孽千年?!)

    很快,5万大军杀向广州城。

    广州古城就不一样了,城墙又高又厚,侬智高部下都是山地兵,围攻了57天,还是拿不下广州城。

    侬智高名声大振,已经响彻云霄,这便惊动了中原京都。宋仁宗可不愿对这个“仁惠” 的同行仁慈,派出大将狄青率兵日夜兼程风雨无阻地赶过来了。

    侬智高只好从广东广西荡了一个大圈,退回邕州再说。

    侬智高当年为什么从下雷退到安德?不争的事实是争雄不过交趾军。而今虽然号称5万军队,毕竟多是沿途的穷苦农民居多。更多壮族史料关注微信公众号:根贝侬。在山地和交趾军打打游击战,

    那或许还能坚持多年。但和狄青这种战略军事家相比,终究差距太大,何况临时部队的军事素质,终归比不上大宋职业军人。所以,1053年的正月元宵节,狄青才施了一个小计策,昆仑关,就成了侬智高事业的转折点。

    自被大宋军队攻陷邕州后,侬智高的部队,说好听一点:一退再退。说难听一点:一败再败。侬智高基本上是由出发邕州的路线,由横山寨、上林峒,退到了母亲和继父的地盘———大理国的特磨道。

    特磨道,抗宋的最后根据地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特磨道的战场上,阿侬成了主角。

    《宋史》有载: “智高败走,阿侬入保特磨,依其夫侬夏卿,收残众得三千余人,习骑战,复欲入寇。”

    母子连心。阿侬为帮儿子重新站起来,和夫君侬夏卿一道,收罗侬智高部下三千余。特磨道产马,并教他们骑马打仗,以和狄青的骑兵对抗。“至今,广南县境的宝月关上,西洋江畔,阿科山峰等处,还留有当年阿侬支持侬智高和宋军作战的传说和遗址。”(《广南县志》有载)

    而今广南有个闻名遐迩的世外桃源———坝美村,四周群山环抱,进出只靠撑船入一山洞,上岸后到村庄,真是“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传说这是侬智高女儿避难落脚的地方。

    我长居南疆,在壮乡生活多年,以大新为点,浪迹在靖西、德保、天等、龙州城乡。可惜没有去过广南、富宁。只能凭“三打宝月”、“久困西洋”的故事,想象当年战事的残酷惨状!

    这里是侬智高最后的根据地。面对强大的宋兵和广西地方部队,侬智高能够坚持最后的大半年时光,已经是非常不简单了。

    加速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狄青之类的宋将,不懂壮语,但是杨元卿、石鉴之流的当地官佐,本身就是壮族人,由他们出头露面,带上丰厚的礼品,收买离间各峒的土著领导,这一招实在是太高明了。

    根据历史事实,来点合理想象:宋军和广西地方峒兵扫荡得太厉害了,根据地在缩小,当地人也不敢接近,实力在减弱,特磨道难以支撑了,继父、母亲和侬智高再三商量,由继父给大理国段国王写信(侬夏卿是大理国的特磨道酋长,与国王熟悉),带上金银珠宝,千里迢迢,到大理国借兵反攻。更多壮族史料关注微信公众号:根贝侬。要不然,凭你这个素不相识又素无来往的“老外”,别说借兵,就是借点小钱也不给。

    侬智高带上五百人马,出发去了大理国。

    1053年12月,阿侬、智光及侬智高两个未成年的儿子,在今文山州富宁县剥隘一带,终于成了俘虏。

    最后的岁月,阿侬在监狱的日子里

   
捉不到侬智高,侬智高的母亲、阿弟和两个年幼儿子,便有了巨大的利用价值。

    此事立功最大的是广西人杨元卿和石鉴,他们率领的就是本土峒兵。活捉了阿侬,当然高兴万分。据说死伤在侬智高刀下的家人太多,对阿侬恨之入骨,竟然提出来要杀了阿侬,喝她的血,吃她的肉。

    但是,广南西路的“剿匪司令部”有话了:“捉到的不是侬智高的母亲,你们是否乱报功想领赏?先押送过来验明再说。”

    于是乎,一支部队押解着这些值钱的俘虏,小心翼翼地上路了。

    到了邕州,才知道并非是此行的目的地,而是遥远的中原开封京城。

    狄青功成名遂,早已回到京城。主持广南西路工作的是他的副帅余靖将军。余将军对杨元卿说:“你辛苦了,就留下帮我算了。”言下之意,起码也是个厅级干部。

    但是小杨回答说:“我恨死了侬家人,就让我完成押解任务,到了京都,好向皇上申请吃老太婆的肉!顺便还可以逛一逛繁华热闹的首都。”

    余将军只好拍拍他的肩膀: “事情办好就早点回来。切记:要有大局观念,不可意气用事,一路好生伺候,小心照顾好这些重要犯人。这可是皇帝传下来

的原话。”

    这山高水长的万里长途,这群特殊的要犯们,一路是如何咒骂他们?那些押解的汉族官兵,无法沟通。唯有这杨元卿忍气吞声,忍辱负重,史书上说他一路如同伺候自己的老娘一样。果然,平平安安到了开封。

    真是没有想到———住了一辈子草棚和山洞的阿侬,竟然入住进花草园林、假山鱼池的别墅,里面的豪华与舒适,除了一个“行”字,衣食住三方面,皆是顶级享受: “至京师,馆于故司府,朝夕给饮食,惟所须,如奉骄子,月费钱三百余贯。病则国医视。” (摘自《宋朝事实类苑》)宋朝人将铜板穿线谓之贯,一贯钱为一百个铜板。更多壮族史料关注微信公众号:根贝侬。《宋史·官职志》记载:宰相、枢密史月俸三百千(即三百贯),万户大县县令月俸二十千(即二十贯),小县县令月俸十二千。平民家庭,几贯钱,足够一个月的生活开销。

    阿侬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但还是接连生病。病因,就连我这不懂医的也懂。专门给皇帝看病的国医也一次又一次赶过来……可见皇帝也知道情况。高明的国医是否能治好她的毛病?我想是难的,因为她得的是无药可治的心病。没数月,28岁的侬智光也发癫狂成了个武疯子,整天爬墙上树要出逃,见到警卫就殴打……

    (但宋代史书仍不放过污辱侬智高。胡说“智光癫,智高封做州官,因不能治,黜之。其妻美色,智高夺之。”可想而知:侬智光要是个疯子,这一路如何走到京城?押送者千辛万苦,带个武疯子回来干什么用?还有,侬智高不缺女子,他干嘛要奸污自己的弟媳妇?)

    那个身兼高级翻译的杨元卿,痛苦不堪,跑到公检法衙门哭鼻子: “我原本可以在邕州安安稳稳当我的官,是想着要吃阿侬的肉,才自告奋勇押送他们来京都。却没想到,到这里来做了这死老太婆的干儿子,日夜端茶捧水,我待自己的亲娘,也没这么孝顺过!”

    当时的吏部侍郎,名叫王尧臣,同情这个可怜虫,于是好言安慰。

    第二天早朝,王尧臣向仁宗皇帝禀报说: “侬智高的老娘经常生病,阿弟也得了神经病,国家每月浪费那么多金钱养着,不如杀了省事。”

  
  皇帝一听,火冒三丈: “余靖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他们捉到,为的是留下她来招降侬智高,必要时能多一张好牌可选。你们鼠目寸光,倒要轻轻松松把老太婆杀了!?”

    杨元卿再跑来找王尧臣诉苦,领导就恼火了,指着他的鼻子骂道: “警告你,你小子要是为了私愤搞死老太婆,别说是你回不了广西,就连我的性命都要害在你手中!”

    杨元卿只好灰溜溜回到大院,进了房间病榻旁,双手小心翼翼地捧起药碗: “老太太,您就起来喝一口吧!您要是身体不恢复健康,两个小孙子可要想死您呀。”

    想来想去,皇帝毕竟是皇帝,站得高看得远——侬智高父亲惨死在交趾国王刀下,万一他东山再起卷土重来,知道是大宋皇帝害死了老娘,他将会悲愤如何?

    《宋会要辑稿》记载:至和二年(1055年) 六月,戳智高母于都市。据说阿侬祖孙三代四口人,惨遭腰斩于开封闹市(另有一说在洛阳)。

    因为,从大理国送达的侬智高人头寄到了。

    (民间不愿侬智高已死,所以有许多版本的传说,说他还活着,甚至于说他到了泰国。)

 
   杨元卿后来回广西,被派到广源州故地顺州做官(今越南高平省)。虽说南陲已无侬智高,但大宋王朝和交趾国边疆,依然没有安宁。从1053到1078年,二十多年中打了不少仗。更多壮族史料关注微信公众号:根贝侬。今大新县桃城镇万礼村公路左侧一叫贝岩的山岩上,仍清晰保存着摩岩石刻:“六宅使陶弼抚边过此曹春卿李时亮从行熙宁二年仲冬二七日指使龙逵马仲谋程环邵先贝岩。”1075年,交趾军队一路侵略攻陷到邕州。史载说杨元卿死在顺州,但不知是战死还是病亡?当年大宋再度出兵将他们赶回升龙,留下三度在邕州为官的陶弼当了顺州知州。陶弼是宋朝的大诗人,留下不少边塞诗词,也是个大清官,湖南永州人,因平侬智高而来广西任职将近三十年。他在顺州,拿出自己的工薪,带领士兵筑城墙,鼓励安心守边。但当年南疆森林茂密瘴疠流行,病故的北方士兵比战死的还要多。1078年,陶弼知州也因病而故。交趾国王闻知高兴了,要求大宋将顺州赐予他们。1079年宋神宗大笔一挥:“今顺州荒远,瘴疠之地,朝廷得之未为利,交趾失之未为害”,将顺州保乐六县三峒划给交趾国。从此,侬智高父子拼死抵抗的部分故土家园,成了永久的异国他乡。

    而此后千年,中国历朝历代,只要和交趾发生战争,只要打到高平、谅山,这仗就没法再打下去了……何故?盖因这片山川一旦占领,大军便可长驱直入,饮马升龙,指日可待。

    不言沙俄在北方侵吞了多少中国地。直到上世纪二十年代,还活生生的在中国与苏联之间,硬化造成一个蒙古国,在两个大国之间,用原中国祖宗地,划出一大块战略缓冲区,做为蓠笆墙。

    而我们的祖上宋神宗,却把一道捍卫自己的高高的挡水墙,拱手相让白送邻邦。

    历史事实,历史问题,历史教训……一目了然。

    结束语

    南疆若无侬智高,中华国土还要再缩水。这是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

    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领袖,有几个不是自称皇帝?从陈胜吴广到李自成洪秀全,他们几乎个个都是千古不朽的英雄人物。只不过一个壮族汉子侬智高,从乳臭未干就开始反抗交趾侵略扩张,从来得不到一点大宋的温暖,逼上绝境才举起义旗反抗宋朝皇帝,却背上一口“南蛮叛乱”的黑锅,蒙污千年!

    最寻人耐味的是,对面国家历史中,侬智高成了反抗“北方侵略”的“民族英雄。”直到近年,在著名的中越德天跨国瀑布风景区越方一侧山上,建起一座现代庙宇,供奉三个人物——当代的胡志明、武元甲和一千年前的侬智高,享受香客的崇拜。其来龙去脉是这样的:1079年,顺州划给交趾之后,那片侬峒地上的人民,依然尊敬侬智高。于是乎,统治者为了治理侬峒部落的需要,推翻了上辈的结论,将仇敌侬智高平反昭雪,树侬智高为反宋侵略的“民族英雄。”侬智高,则成了高平命玉乡人。

    侬智高是越南人吗?请看历史事实:狄青将率大军开赴广西镇压侬智高,交趾国王李德政准备了步骑兵,要求和大宋联合围剿侬智高。仁宗皇帝闻讯大喜。更多壮族史料关注微信公众号:根贝侬。狄青却对皇帝说:“李德政声言将步兵五万、骑兵一千赴援,此非情实;且假兵于外以除内寇,非我利也。以一智高横蹂二广,力不能讨,乃假蛮夷兵,蛮夷贪得忘义,因而启乱,何以御之!愿罢交趾兵勿用,且檄靖(通知余靖)勿通交趾使。”人咸服青有远略云。

    狄青虽然和侬智高是对手。但在狄青眼中:这剿灭侬智高造反的大事,却是国家的内乱,无需外国插手,因为老外脏手一旦伸进来,会后患无穷。朝廷内外,也都佩服狄青远见卓识。

    所以,侬智高是地地道道的古代中国壮族人。

    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南疆民间,侬智高依然默默受人敬仰一千年!从民国时期黄现藩教授著论文始至新中国六十年代初后,才有一些历史学家公正尊称他是民族英雄!

    在下雷岜特山,我曾亲耳聆听原中央民族大学常务副校长梁廷望老教授激昂的声音:壮族人民自古以来是最爱国的。侬智高保疆卫国,不是英雄,谁是英雄?!

     一寸河山一寸血。和成吉思汗相比,和松赞干布相比,侬智高才是中华民族最悲苦的大英雄!

     壮乡大地,民间至今有个“娅皇节”,纪念阿侬。

     阿侬养育了一个中华民族的大英雄,阿侬无愧是一个伟大的母亲!


作者:孙 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