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医疗没有希望时,你还会有办法吗?(小病看医生,大病看自己)
生病了,我们第一想到的就是去看医生。但是,医生真的能治得好我们的疾病吗?事实证明还有很多疾病是医学解决不了的。
如果得了重病怪病,医生已经治不了,怎么办。是放弃生命,还是努力求存?如果有一线希望,你要不要争取呢?
有人会说,医学都没有希望了,怎么可能会还有其他的治疗法。有办法吗?有,当然有。但绝对不是普通医学办法,而是更高层次的治疗。
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我想对天下所有因身患重病大病怪病而只消极地等待生命结束的病人说:振奋起来,相信自己,不要再无谓地乞求医学,让我们自己去寻找解救的方法!
再者,每个人都想一直健康,都想战胜病痛,都想长寿平安,都想安详地老去。如何才能让我们在这一生得到善终呢?
1、疾病的根源
我们相信自己的眼睛,但有时眼见并非是真理。疾病有时也并非就是看得见的生理病理上的原因,它有其另外的致病因素。
疾病的根源是什么?现代医学有其定义,但这个定义只限定于医学可以治愈的疾病。如果医学治不好的疾病呢?况且,现代医学能解释所有疾病的成因吗?能吗?不能。
我们知道,当前医学的发展水平还很浮浅,对于许多生命现象还很难做出合理的解释。
比如说气功、经络、五运六气等等,都难以用现在的医学来找到答案。而这些都与我们的生命和健康息息相关。既然根本就没有搞清楚生命的本质,也就根本不可能治得好所有的疾病。
越来越多的事实已经证明,疾病并非都是简单的生理病理现象,其还存在着不为我们所能知道的因缘。让我们跳出医学的框子,换个角度来看待疾病。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疾病是体内五毒焚烧的结果。五毒包括怨恨恼怒烦,是人生的心灵痛苦和无穷疾病的来源。
正如刘有生老善人所讲:“恨人伤心,怨人伤脾、怒人伤肝、恼人伤肺、烦人伤肾,是病者,实由人性心中之生毒而种根,由性理而转于生理耳。”
也许我们不少人根本不相信这种说法,认为这是无稽之谈。疾病就是身体的不舒服,与心理的怨恨恼怒烦有什么关系呢?
让我们看看发生在我们周围的事实吧。有人因为怒气攻心而患高血压中风,有人心存怨恨而患肿瘤,有因嫉妒心脏病发作者,有因气恼、心烦而胃十二指肠溃疡者,如此等等,数都数不清。这不过是略举其例而已,事实上五毒致病,几乎包括了我们临床上所见的大多数疾病(除外感病和外伤性疾病。)
诸位病久可以自己扪心自问一下,你是不是一直处在五毒之中呢?你是不是曾经为了本来无谓的事情去惩罚自己的健康与生命呢?一切皆有因果。所有的病都是由自己造成的,由身造,由性造,由心造。而祛病也必须由身、性、心开始。单纯地依赖药物和手术,只是治身的层次,而不可能达到治性和治心的效果。
2、养心即所以治病
中医认为:心主神,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藏君火,君火以明,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心之神可统五脏之神,包括脾之意,肺之魄,肾之志,肝之魂,皆由心神所主管。如果能把心神调整好,那五脏之神皆可得到调整。
唯物主义哲学里有这样的观点:精神影响物质。精神是形而上的东西,却影响着形而下的身体。从中医的角度来看,精神决定着身体的健康。只要精神健康,则五脏六腑就能趋向于健康。
所以说,养心即所以治病。人类的疾病包括身体上的和心理上的。心理的层次要高于肉体的层次,因为身体是由心理所支配的。不管是哪一类的疾病,都可以从心理上治疗。
不管任何大病重病,甚至于是医学无能为力的疾病,都可能找到治疗方法,其治疗的关键即在于调节心神。心中之君火即是心之神,君火明则心神自安,如此则五脏六腑皆安。
调养心神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性理上的治疗,让病人的心神获得解脱。或者心中充满善良和爱意,这也是平衡心神的办法。或者一心向善行善,籍由心中的善念来引导脏腑气机平衡,亦有效果。
3、性理疗病
民国时期的王凤仪老善人发明性理疗病法,讲病化世,普度群伦。他发现“生气上火、怨人是得病之根源,如能翻过来,不生气、不上火、不动气禀性,便不会生病。”
王老善人发现:人的心理活动是枢纽,是关键。由于事不遂心,人不对意,便要产生烦恼,或发动脾气,他把这叫做禀性,或简称为“禀性”。专以享受为重,染上各种不良嗜好,他把这叫做“习性”。习性越多,私心就越重,私心越重,贪心越大,越不易得到满足,就越容易产生怨气烦恼,发动气火。
这样,习性禀性相互作乱,形成了恶性循环,便给人们带来了无边的苦恼。因此,人的良心被湮灭,纯净善良的“天性”被污染,身体又怎能不得疾病呢。所以先生说:“心里专好寻思人家不对,有贪心便是心病;性中常动脾气,便是性病;心病必至于性病,性病必至于身病。这是必然的,能发过来,病就好了。所以我教人要去习性,化禀性,圆满天性。”
性理疗病法认为:愤怒、忧伤、疑虑、发火、烦闷等等,都属气禀性,是性中之阴面。这种阴气积累多了,身体必病。比如说,古人念书求明理,今人念书求名利。念到名利上去了,疾病也就跟着来了。
所以老善人教人“拨阴取阳”,就是要化除这种性中之阴面,扩充性中之阳面,疾病便可立愈。疾病虽发生在躯体上,但其根源却在心性中。所以老善人教人首先要认识自己的阴气是怎样形成的,以阴气用事即是过错。如能进一步作到真心实意地悔过、道过,挖根源,化阴气,化阴气为阳气,疾病自愈,这便是性理疗病法的关键。
由上可知,性理疗病是真正的大医之道,其对疾病的治疗是从内心深处的解脱开始的。这是治疗疾病的至高境界,是现代医学所无可望及的境界。而欲要排除五毒的侵袭,我认为需要爱心、快乐和善行。
4、爱是大药王
对于人类的大多数疾病来说,爱是一种非常好的治疗剂。爱人,尤其是从心底去爱人、宽恕人,以此来终结自己的五毒内焚,结果也能终结我们自己的疾病。
现代医学总是相信组织器官的生理病理变化,把它当成是疾病的唯一。而且相信药物和手术能改变病理,得到康复。但疾病真的可以治好了吗?事实上大多数疾病还是治不好。
因此,不要总是相信药物和手术,那不过是一定程度上治疗了肉体上的病,而疾病所根源于精神的层次根本就不可能通过药物和手术来解决。
爱人、爱每个生命、爱这个世界,以爱的心态来对待我们周围的花草树木,飞鸟走兽。珍惜自己的生命,同时也珍惜每个生物的生命。不害已,也不害人,不害其他生命。用纤细的爱心去感受世界的万事万物,让爱心把自己融化到万事万物当中。爱能让我们的心灵充满快乐,能让我们的身体恢复健康。
当我们处于爱的状态,那是最平静、最详和、最有利于康复的状态。此时心身全部得到放松,五毒的内灼可以被彻底地消灭于无形之中。试想,一个充满爱心的人,他会有怨恨恼怒烦吗?他会遭受绝症的折磨吗?
只有爱才可以上达人的精神层次,通过心神的影响来调节五脏六腑的病理状态,促进全身机体的更新换代。爱是快乐之源泉,爱的治疗,是疾病的治本之道。
5、快乐是治病的关键
快乐的第一条就是微笑。身患重病的朋友自己想一想,多久没有微笑了。多久没有开心地面对这个世界了。我们在烦什么?在跟谁过不去?我们得到了什么呢?是疾病,是痛苦。
如果我们都能做到随时随地心里装着美好的情感,在脸上表现出良好的情绪,即面带笑意,心平气和。如果心里没有高兴的事情,或者由于受到病痛和外来的刺激而心里感到痛苦,一时乐不起来,怎么办?要真心装乐。
让我们每天都展现出愉快。让我们每天通过自己的面孔、语言和行动来表达自己的一颗善良的心、友爱的心、奉献的心、宽厚的心、自尊的心和自信的心。
我们不仅把快乐看作一种善行、一种奉献,而且把快乐看成是治病的良药、健康的朋友。真心快乐,就能让心神得养,“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于是脏腑安定,气血和调而病痛减轻。
生了大病,我们不仅戴着病痛的枷锁,更忍受着心灵的不安。如此形成恶性循环,疾病逐渐加重而精神渐而不支。所以,要治病,先让自己的精神好起来,办法就是快乐。让我们的心里充满着快乐,以快乐的心态来对待自己的疾病。
不烦不恼,不忧不愁,不恨不怨,让快乐渗透进身体的每个器官、组织和细胞,让我们摆脱五毒的侵袭,放下来,不执着,轻轻松松、洒洒脱脱地从疾病的阴影中走出来。
6、行善是解脱之本
心存善念,以善心对待我们这个世界,处处行善,这是今生获得解脱之关键,也是治疗疾病的重要因素。并且要想快乐,首先我们要有一颗善良的心。
我们都知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善良的人,其身体笼罩在浩然正气之中,而邪恶不能侵。善良的人可以让周身气血充满生机和活力,疾病即会远去。而一个充满邪恶的灵魂怎么可能会沐浴在积极向上的阳气之中呢?
也许有人会问,何为行善,其的标准是什么?我认为,大凡发于内心的善行都是真善,利人的都是真善,无所求而为之善都是真善。反此,装样子的、利己的、有所求的善行都是假善。如果行假善,并无益于病,反有害于自己。因为假善会使心神不定而五脏受伤。
真心行善,用心地帮助他人、感化别人。行善既是为人,亦是为自己。行善的结果是提高自己、丰富自己、完善自己、解脱自己。不但可以自治各种疾病,更可产生不可思议的机缘而达到修身修性的妙用。
现在的社会已经不再相信善良和真诚,人与人的交往充满着欺骗与狡诈。如果我们用真心和善良去对待别人,反而会被看成是精神病。但即使如此,我们依然要一心向善,我们要努力感化他人,让善良重新回到世界当中。
因为抛弃善良,让我们遭受着巨大的心神痛苦以及病痛的折磨。要想解脱病痛、挽救生命,莫过于发现自己的善良的本心,把它捧出来,展现给世人。如果我们的周围人人都感受到善良的思绪在漫延,善行在流淌传播,那时谁还会再苦于疾病的折磨呢?
综上所述,疾病的根源在于自己的五毒所害,而治疗的关键亦在于自己。因为这个病是你自己生出五毒引发的,还得靠自己去治。如果真心改过了,性格变好了,并且充满爱意,真心行善,快乐每一天,那病魔自然就跑了。
让我们跳出医学的框框,认真地思考一下生命与健康。各位病人不要怀疑上述我所说的话,不要让偏见害了自己的生命。珍惜尚存的生命机会,去试着改变自己的身心状态,相信你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的。
这篇文章不是只写给重病患者的,而是写给我们每一个人。
试问一下,有谁是真正健康的?暂时的不生病并不表示以后不生病。五毒内焚,早晚会生出病来。与其已病而求医,何如未病时即求己。而求己之道即是此篇所言,让我们自己去把握人生健康、富贵贫贱和否泰苦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