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善无形,一个能让台湾为之哭泣的女子

文化治要 2020-09-19

 点击上方"圣贤治要"可关注我们


今天,我们来讲两位平凡妇女的故事,

一个是台湾高雄阿嬷,

一个是大陆西安阿姨,

她们都是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人了,

但是她们的行为,

在这个一切向钱看,

为了挣钱不择手段的浮躁时代,

却如一股清流,

荡涤着世人的心灵。


她们所做的事并不“伟大”,

都是免费为穷人提供饭食,

然而,她们又是伟大的,

因为她们可是几十年如一日地这样做着,

台湾阿嬷甚至为此卖掉七栋房屋!

而她们的思想更是令人赞叹,

她们说:只是助人,不是施舍。

我们从一场葬礼讲起。


2015年3月4日,这本来是极其平常的一天,但是在中国台湾高雄市,却举办了一场极其隆重的葬礼。

逝者是一位享年96岁的阿嬷,名叫庄朱玉女,并非什么达官贵人,却有数千人自发前来为她送行。

这些人,有码头工人,有普通市民,有明星艺人,有政府官员,仅花篮就长达几百米。


79岁的前码头工人陈进璋哭得像个孩子,“再也吃不到阿嬤做的饭了”。

阿嬷被他们亲切地称作“人间菩萨”、“清苦人的守护神”。

她行善的主要模式就是,在最需要的地方,以有尊严的方式,几十年如一日地为穷人们提供近乎免费的“便当”。

高雄人都知道,在市公园路桥下,常年有一个阿嬷摆自助小摊。

红烧鱼、卤煮肉、玉米、香肠、米饭……,再搭配几样小菜,菜色极为丰富,几十年来,每餐仅需10元新台币(折合人民币2元),食客却可以无限量食用。


遇到有困难吃不上饭的穷人,阿嬷就不收取任何费用。

然而,阿嬷早年的家境并不好,可以用“很穷”来形容,但是却有一颗极其善良的心。

阿嬷1920年出生于中国台湾澎湖县白沙乡吉贝村,16岁出嫁后随丈夫移居高雄。二战期间,丈夫被日本人抓到南洋做苦力,只剩她一个人靠驾牛车挣钱养家糊口,带着孩子到处逃难,时时刻刻胆战心惊。


直至1945年小日本投降后,丈夫从南洋归来,阿嬷才过上安稳一点的日子。

为了提高生活水平,阿嬷和丈夫开始经营台电的外线包办业务,干了几年事业稍有起色,丈夫却遭遇意外,在电线杆作业的时候不慎摔了下来,身体状况大不如前。


为此,夫妻二人放弃了外包事业,到高雄港租仓库开了一家小公司,做起了码头装卸生意。

在这里,阿嬷发现,码头工人卖一天苦力下来,只能拿到一丁点收入,不但食不果腹,连睡觉的地方都没有。


心肠柔软的阿嬷想起自己吃过的苦,及在困苦中帮过自己的人,就主动在仓库前搭了个屋棚,摆张大桌子,置办好板凳,开始为工人们提供爱心自助餐,让他们免费吃。


同时,她还把自家仓库提供给工人住宿,好让他们有个遮风避雨的地方。

时间长了,阿嬷也承担不起这细水长流的开销,就象征性地收工人一点钱,最先是收新台币3元,后来收5元。


很快,阿嬷的善举就被传开,工人、附近的穷人、流浪汉,纷纷跑来她的小摊吃饭,一天前来吃饭的人数不少于200。

十年以后,随着物价上涨,也是在工人们的一再要求下,阿嬷才提高到每位新台币10元。但是,从此以后,她坚决不再涨价。

看着大家吃得饱饱的,阿嬷从心里感到高兴。但日久天长,这确实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有人建议阿嬷提高价格,最起码要保本啊。家人也舍不得阿嬷太辛苦,让她不要做,或者少做点,但她总是说,自己总比别人强点,能撑下去就要撑下去。

有一次大儿子劝她雨天就不要去卖啦,阿嬷依旧细声说,“我不去卖,工人们去哪里吃饭?”

而且,阿嬷这些年不仅是做饭,码头工人没钱结婚,她也都是自费帮忙筹办。

为了应付开支,阿嬷先后卖掉了自家的7套房,另外这些年还欠了50万新台币。

后来,长子庄吉雄事业有成,见劝不了妈妈,就贴钱给她做善事。

为了节省开支,阿嬷从来都是自己动手去买菜、买米、做菜、做饭,甚至去捡垃圾卖贴补开支。

“从没算过花了多少钱,也没数过有多少人来吃饭。我也从不会骂客人一句话,我很高兴他们吃我做的饭,我不会计较啦。”阿嬷说。

来这里吃饭的人不但填饱了肚子,而且因为阿嬷对人永远都是和和气气,从不计较,大伙儿也深受阿嬷影响,收获平和的内心。

卖菜、卖米的人也都知道阿嬷的善事,所以在卖给她东西时,总卖给她好的,却只收本钱,甚至还亏一些。


他们都说,虽然自己不能够像阿嬷这样坚持做好事,但也会尽一份力。

来吃饭的人,也都甚是感恩,学习像阿嬷一样默默地做起善事,不求更多人知道,只为内心的一分善念。

有人说的好,阿嬷行善,并非出于宗教背景或特殊的发愿,但她的爱心饱满,却始终保持谦抑,这就是“个人行善团”、“一个人的功德会”。


在她简陋而开敞的自助餐棚摊,那些钱囊羞涩的人能够大方走进来,用十个铜板换取一餐饱足和有尊严的接待;同时,让他们知道,日子虽苦,但社会上仍有源源不绝的爱心,让他们可以支撑下去。

阿嬷的子女也都很有出息,有开旅行社的,有开船运公司的,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下,都很有善心,从不忘做善事,经常在澎湖赈米,给穷人发放慰问金,给贫困学生发放奖学金等等。

在母亲逝世一周年时,阿嬷的子女们还专门成立了庄朱玉女慈善会,希望能延续母亲的善良与爱。


阿嬷虽然去了,但她的善举仍旧荫泽人间。

而在古城西安,也有位阿嬷一样的阿姨,长期坚持为特殊群体提供免费煎饼。


这位阿姨叫赵彦苹,她的煎饼摊就在西安朱雀广场,做煎饼10年来,她几乎每天都给孤寡老人、残疾人士、遇到困难的人士提供免费煎饼。

10年来送出了多少煎饼,赵彦苹说从来没有统计过,其中有一名残疾男子每天早晨都会坐地铁来吃免费煎饼,并给她带一份当天的报纸。


除了可以自行前来免费吃煎饼,赵彦苹还抽空主动去给需要的人送煎饼吃。

赵彦苹的家境实际很不好。


她是河南许昌人,夫妻俩很早就来到西安打拼,卖过味精、筷子,2007年丈夫突发脑溢血导致偏瘫,治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原本需要上门送货的生意也做不成了,一家的担子全压在了赵彦苹肩上。

丈夫要看病,两个女儿要上学,赵彦苹必须坚强,她开始在街头卖煎饼,每天4点起床,到下午2点左右收摊回家。


说到自己的善举,赵彦苹说:“这么多年丈夫看病,女儿上学,西安人帮了我们不少忙,女儿学校的老师和家长都给我们捐过钱物。大家都这么帮我,我也想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帮别人。别的我也没有,我就给孤寡老人、残疾人士、遇到困难的朋友提供一个煎饼。”

赵彦苹的善举也感动了不少顾客,有的常来吃她的煎饼,拿走一个煎饼,在放钱的纸盒里放上10元、20元钱,赵彦苹要找钱,他们说不用找了,就当爱心煎饼基金吧。

大善无形,

或许我们没有力量,

强大到足以改变世界,

但在社会的小角落,

却能因为你我的善良,

而变得更加美好。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下面是你最爱的微信榜单, 家庭伦理道德思想, 中医知识, 国学传统文化, 并提供最新的免费公益传统文化培训, 开启幸福圆满人生...


快去关注吧,还等什么呢?!

如何关注

长按二维码,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一键关注。

②复制“微信号ID”,在“添加朋友”中粘贴搜索关注。


王凤仪思想

wangfengyi88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弘扬家庭伦理道德思想, 家庭教育, 免费公益培训信息


岐伯有道

yidaoyiruchan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学习中医, 道学, 儒学, 易学,  佛学


圣贤治要

daodeism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圣贤治世精要, 国学传统文化, 免费传统文化公益培训信息, 历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