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川菜随谈

文化治要 2020-09-18
 点击上方"圣贤治要"可关注我们


文| 董克平




作者 | 董克平

摘自 |《口头馋》


去一家川味餐厅吃饭,点了餐厅的当家名菜冷锅鱼。店家说,这道菜是苏东坡发明的,至今有九百多年的历史了。服务员说得大义凛然,我听后暗暗哂笑。比附古人,尤其是名人扬自己的名,这是一种不错的广告形式,但是如果冷锅鱼真的是苏东坡发明的,也和现在的不一样,因为辣椒这个东西是明朝才传入中国的,清朝初年“湖广填四川”的移民大潮才将之带到四川。


据考证,古时蜀地之人好滋味喜辛香,辛虽有辣之意,但还不是辣椒,而且那时的蜀人在饮食上还有喜酸甜的嗜好呢。清末民初,川菜才有比较完整的体系和形式。因此用古人来宣传今天的流行菜品,多少还是要知道一些历史知识的。

在没有辣椒之前,四川人的饮食是以辛咸甜酸为主的,主要的辛味料是葱姜蒜。按照教科书的说法,川菜基本成型在光绪初年,也就是1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事情。那个时候,辣椒这个川菜主要的调料才在四川广泛地流传和使用,才有了今天川菜这样的辛辣。

▲ 油泼辣子


辣椒是在明朝中期进入中国的,最早在浙江沿海出现,那时人们没有把它作为食材,而是作为观赏植物。辣椒进入四川,是清朝初年的移民活动的成果。经过明末清初的战乱,四川人口仅剩下十分之一,大量的土地荒芜,商业凋敝。这样的局面于国于民都是不利的,于是政府号召沿海地区的人移居到四川去,遂有“湖广填四川”之举。这个移民工程直到咸丰初年才逐渐停息。


大量的移民从湖北、江西、广东等地去了四川,家具带不走,农具带不走,牲畜带不走,带走的就是一些随身的衣物和农作物的种子。机缘巧合,传进中国没有多少时间的辣椒种子也被这些移民带进了四川。移民到了重庆后,分两路继续前行,一路往川北的广安、南充,朱德、邓小平的先人就是走的这一路。再有一路沿着长江深入了川南,即泸州、宜宾、峨眉、乐山这一路。南路的这一支没有什么大人物诞生,但是这路人最早把辣椒种植在四川的土地上,从此川菜中有了辣椒的滋味。川南的物产比川北丰富,生活也要富庶一些,人们对饮食也就相应地有了一些追求,现代川菜的雏形在川南萌芽了。

▲ 辣子鸡 


长假的时候去四川旅游,成都的几个朋友带我在川南的泸州转了两天,多少领略了川南的风姿。朋友在成都算个美食家,路上我们聊起川菜,朋友对我讲,川菜厨师中,川南的要比川北的好许多,成都的餐厅老板都愿意雇用川南尤其是乐山地区的厨师,而川北的厨师在成都谋生比较困难。去过不少次四川,川南、川北都到过一些地方,从来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经朋友一说,倒是想起,川菜中多是川南的菜式,川北有名的菜品没有听到过什么,倒是有个叫“川北凉粉”的小吃很有名。有名也不过是小吃,成都的朋友这样说。好像在北京开的川菜酒楼也多是川南的吧?

 ▲ 川北凉粉


一个菜系的扬名、获得普遍的认可,不仅是要有历史、有丰富的菜式、有别于他处的味道味型,还要到通衢之地立足发展,而后才能被广泛地认识和接受,也才能有发展变化的动力。有如川菜一定要到成都、鲁菜要到北京、粤菜要到广州、淮扬菜要到扬州一样,通衢之地人员来往繁复,有识有志的人较多,各地的文化有着很好的交流,这样也就为美食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说到底,美食是文化人对饮食的审视之后才诞生的,而不是乡间的果腹之餐。把饮食上升到审美的程度,把餐食赋予文化内容,饮食才有了成为美食的可能。果腹、好吃,只是生理层面,美食则是审美的层面,虽然审美层面的基础是果腹好吃,但已不仅仅是果腹好吃了。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下面是你最爱的微信榜单, 家庭伦理道德思想, 中医知识, 国学传统文化, 并提供最新的免费公益传统文化培训, 开启幸福圆满人生...


快去关注吧,还等什么呢?!

如何关注

长按二维码,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一键关注。

②复制“微信号ID”,在“添加朋友”中粘贴搜索关注。


王凤仪思想

wangfengyi88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弘扬家庭伦理道德思想, 家庭教育, 免费公益培训信息

王凤仪思想QQ群 114284030


岐伯有道

yidaoyiruchan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学习中医, 道学, 儒学, 易学,  佛学


圣贤治要

daodeism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圣贤治世精要, 国学传统文化, 免费传统文化公益培训信息, 历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