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生活与修行

文化治要 2020-09-18

 点击上方"圣贤治要"可关注我们

1


知易行难?知难行易?



提到修行,很多人想认为是宗教人士的行为。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修行人人可为,人人当为。修行是让我们依照古圣先贤的教诲,修正错误的行为,提升思想的境界,获得幸福的生活,最终走向觉悟和解脱。修行,需要我们在生活当中一点一点地去练。

修行首先要明理,如果道理不明白,只能算是盲修瞎炼,不会有真正的提升。有些学佛的人,认为佛法知易行难。在他们的理解中,学佛就是念念佛、做点好事。于是他们很精进地念佛、做好事,生活中却依旧烦恼重重。甚至有的人,一边念着佛,一边和家人闹矛盾。

其实,学佛是件知难行易的事情。有的人就有这样的体会,觉得很难领会佛经的意思,但是一旦真正明白以后,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有佛法,时时都是修行。这也就是《道德经》里说的“道可道,非常道”。





2


干任何事都“别太用心”


那么,怎样才是正确的修行呢?大家可以去领会《金刚经》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话。

从字面上看,“住”是停住,有附着、粘住的意思。“心”就是我们的思维意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告诉我们做事不要执着在事上。也就是说,干任何事都“别太用心”。

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就是从这句话开悟的。六祖小时候虽然没上过学,但是他秉性淳厚。因为家境贫寒,靠砍柴卖维持他和母亲的生活,但是他不执着于卖柴挣钱这件事,所以心里不计较钱的多少。就这样过了好些年,虽然生活清苦,但是心中没有烦恼,反而常生智慧。当有一天听别人诵经,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深受触动,心想,自己一直就是这么做的,只是不知这样是否就是觉悟了。于是他放下一切,去找五祖印证,这样才有了后来的六祖惠能。





3


痛苦皆因心有所住




然而,在生活中,很多人做事都在用“心”,都会被事物牵绊。有的人为了过上幸福生活,拼了命地去挣钱,这就“住”在挣钱这件事上了。人挣钱是为了获得物质层面的满足和幸福,但是物质的满足并不是人生的终极目标。人活着不能为了追求物质的幸福而忘了提升思想境界,因为人生真正的幸福来自内心的觉悟和解脱。否则,无论物质多富有,人依然会有痛苦。

那么,如何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就是要做到“无住生心”。如果我们干一件事就执着在那件事上、粘附在那件事上,那就无法解脱。我们应该对任何事都抱持一种洒脱的心态去做,才能达到解脱的境界,才是一个觉悟的人。

然而,生活中很多人总是“心有所住”。恋人之间如果认定对方就是自己的,不肯放手,就像蚊子总是死叮不放一样,内心就会很痛苦。

做事情也是一样。如果我们把一件事看得太重要,就会“有所住”,就会着急,就会生气上火。打个比方,我们想扫地却找不着扫把。如果我们不把扫地太当回事儿,抱着一种洒脱的心态,就能够心平气和地去问别人。不管是否找得着,都不会有烦恼。如果因为一心想扫地,执着于扫地这件事,内心就会着急。这时再去问人,语气和态度就都不平和了,可能会导致双方的烦恼。这就是“心有所住”导致的。修行,就是要在生活中练习,做任何事都“无所住而生其心”。





4


咋好咋好 咋的都好


有所住的心也叫执着心。人因为有“我”,就有私欲,就产生了分别心。有了你我他,有了美丑、善恶、好坏,就会执着。所以要想做到心无所住,就要放下“我”,放下分别心。佛陀是觉悟的人,他知道所有众生都是一体,所以佛陀没有分别,他对众生能做到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我们在生活中该怎么做呢?简单一句话,就是“咋好咋好,咋的都好。”生活中能做到这一句,就解脱了。明白了人我一体的道理,就没有分别和执著了。别人对,好!别人错,也好!这样就不会生气上火。

生活中遇上不对的,我们不能生气。为什么?因为对面来的都是命里有的。既然遇上了,对方不明白,我们就有责任把他讲明白。对方不能及时改正,是我们讲的人能力有限,所以我们不能厌烦,要有慈悲心,用自己的行为一点点去感化他。我们做得让别人佩服了,别人自然愿意听我们的。教一个人就像蒸东西,馒头熟得快,年糕熟得慢,遇上砖头,得改用锅炉去烧。如果还用蒸锅蒸,就算锅底烧掉了也蒸不透。所以,想帮助人,还要学会对症下药、应机说法。





5


做一个觉悟的人


在生活中修行,一定要破除“我”相。《金刚经》里有“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也就是说,没有我、你、他、大家、没有时间这些相。什么是寿者相?打个比方,生活中,有的人打一次架,很多年过去了还记在心里。这就是“有寿者相”。打完架,事情已经过去了,哈哈一乐得了,心无所住。

在生活中要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别人说你好、说你坏都不动心,凭着自己的良心,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什么人修行能成就?心里总想着成佛的,成不了佛;不想成佛的,才能成佛。想成就,不用去找佛,等着佛来找你。如果心中念念想着众生一体,放下自私自利,一心一意地干为大众的事,就是做佛事儿,佛就来找你。

佛是觉悟的人。如果心里总想着自己,私心不除,分别执着,不仅烦恼,还会生病。只有放下自己,在干活的过程中专心悟道,心里没有杂事,不生烦恼,修行才容易成就。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下面是你最爱的微信榜单, 家庭伦理道德思想, 中医知识, 国学传统文化, 并提供最新的免费公益传统文化培训, 开启幸福圆满人生...


快去关注吧,还等什么呢?!

如何关注

长按二维码,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一键关注。

②复制“微信号ID”,在“添加朋友”中粘贴搜索关注。


王凤仪思想

wangfengyi88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弘扬家庭伦理道德思想, 家庭教育, 免费公益培训信息


岐伯有道

yidaoyiruchan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学习中医, 道学, 儒学, 易学,  佛学


圣贤治要

daodeism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圣贤治世精要, 国学传统文化, 免费传统文化公益培训信息, 历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