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宇宙真理》节选和怎样学佛

文化治要 2020-09-18

 点击上方"圣贤治要"可关注我们

一、时间是真的吗?

 

 多数人都认为时间是真的,对吧!我告诉大家,时间是假的,因为我们可以看到过去。

 

 时间是人类看到的一种现象,而不是实相。现象是一种错觉,如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这种现象,其真相是地球在旋转。而时间也是一种现象,并非真有时间。我们能看见东西是因为物体把光反射到我们眼睛里,光的速度是每秒钟30万公里,光一秒钟能绕地球七圈半,所以我们看地球上的东西都是在一秒钟以内的。又因为人们从来都把时间当成真的了,所以就以为处在过去时间段的东西是不可能被人看到的。可是这个世界不光是一个地球这么大,我们只要把视野扩大到宇宙中,马上就可以撩开时间虚假的面纱。

 

 晚上,我们抬头看一下满天的星星,它们并不处在同一个时间里,因为它到地球的距离不一样,如半人马座的比邻星,它的光射到地球上需要4.2年,所以我们看到的比邻星是4.2年以前的,而我们要想看到现在的比邻星,就必须等到4.2年以后才能看到。我们看到的‘仙女座星云’是220万年以前的,原来我们看到满天的星(恒星),都是处在过去不同的时间,就连我们看到的太阳也是八分钟以前的。所以,如果时间是真的话,从理论上说,我们所看到的无不是‘过去’的现象,因为这些东西和我们都有距离呀。

 

 既然‘过去’是可以看到的,那就说明‘过去’是假的。‘未来’自然也是假的,因为未来永远也不会来。过去和未来都是假的,时间当然就不是真的了,事实上‘永恒的存在’才是时间概念的实相,而我们感受到的时间只是一种现象,现象是虚幻的。再说透彻一点,连‘时间’这个词也是人造的,宇宙中本来就没有时间,更不会有文字。看清事物的真相、实相对人生有重大意义。人们都迷在现象上,而忽视了实相。现象如水中的月亮,实相如空中的月亮。多数人得不到幸福就是因为他们把‘水中的月亮’当成真月亮了。

 

 时间是因为人们生活在地球上而产生的错觉和假象。地球自转一圈就叫一天,绕太阳一圈就叫一年。而所有这些运动的周期都是会发生变化的,如地球曾经是一天10小时,后来因为地球受潮汐摩擦的影响,每经过一百年,自转速度减慢近2毫秒,到现在自转一天才是24小时。所以说,时间是人类依自己生存的环境而设定的,它只是用来度量物体运动变化的一个参数,并不是真有时间。离开了地球,白天晚上都没有了,昨天、今天、明天也就没有了,年、月、日全都没有了,哪里还有时间呀?

 

 我们都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就是认为自己只是生活在地球上,而忘记了我们也是生活在宇宙中,我们首先是‘宇宙生命’,其次才是‘地球人’。

 

 我们不仅只是对时间产生了错误的认识,我们错误的观念还有很多很多,这些错误只有在学习了宇宙真理以后才能发现。所以说,我们不能随便相信自己的大脑。


二、唯心与唯物


 我们大脑形成的各种错误观念,举一个例子,在我们的学校里有一门哲学课——辩证唯物主义。由于人类到现在还不认识宇宙和生命的真相,所以人类的哲学出现了根本性的错误,错误就在于把‘心’和‘物’分成了两种独立的东西,所以哲学被分成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真理告诉我们,‘心’和‘物’如同一张纸的正反面,是不可分割的,‘心’‘物’本是一体的,请问手心与手背可以分开吗?


三、宇宙本体大自然其实就是万能的‘上帝’

 

 宇宙本体也就是我们所称的‘大自然’,大自然其实就是万能的‘上帝’,它创造了人和万事万物,宇宙中也确实只有一个‘上帝’,只不过人人本来就是这个‘上帝’。


基督徒看到这里肯定有意见,因为他们迷在宗教里了,这个世界无处不迷人,上等人迷在宗教里,中等人迷在科学、艺术、文化里,下等人迷在名利、儿女情爱里,末等人迷在不良嗜好里。


迷者只有遇到了宇宙真理才有机会醒悟,当然,真理不会去迎合任何一种人的口味。老子在《道德经》里所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句话的真实含义。


道指的就是宇宙本体(大自然),也是真我之心,真心生一妄念,这是道生一;一念生出个假我和宇宙,这是一生二;有了假我和宇宙就出现了天、地、人,这就是二生三;天生日月星辰,地生动植矿物,人造生活资料,这是三生万物。


四、中国古圣老子和孔子对‘真我’的洞察


 老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其著作《道德经》只有明了宇宙生命真相的人才能真正看懂。


公元前523年,51岁的孔子听说老子迁到了宋国沛地,便前去问道。老子告诉孔子:“人之死也,犹如解形体之束缚,脱性情之裹挟,由暂宿之世界归于原本之境地。人远离原本,如游子远走他乡;人死乃回归原本,如游子回归故乡,故生不以为喜,死不以为悲。”在这里,老子对于‘真我’讲得非常清楚,老子告诉我们,人因为有了‘生’,不仅被身体束缚住了,同时还被性情裹挟住了,这样人就失去了本我,就如同游子在外面流浪,这是在外面吃苦啊!所以生不是喜事,死更不应该悲伤。游子回家应该高兴呀!


 孔子闻到老子的教诲后,不禁心旷神怡地说:“吾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今五十一方知造化为何物矣!造我为鹊则顺鹊性而化,造我为鱼则顺鱼性而化,造我为蜂则顺蜂性而化,造我为人则顺人性而化。鹊、鱼、蜂、人不同,然顺自然本性变化却相同;顺本性而变化,即顺道而行也;立身于不同之中,游神于大同之境,则合于大道也。”


 看了两位圣人的对话后我们就知道,中国的古圣先贤们早已经知道了生命的真相,原来人和动物外在的形体虽然不一样,但是他们内在的本性却是完全相同的,大家都有觉性呀。这个觉性就是灵性,就是老子所说的‘原本之境界’。这个灵性一旦被某个形体束缚住了,就不能保持和原来一样的灵性了,因为它已经被性情裹挟住了。


所以原来的灵性就被‘生命体’转换成了相应的‘生命体性’,既人类的人性,兽类的兽性,禽类的禽性,虫类的虫性。‘真我’不是人性,而是自然而然的觉性、万物之灵性啊!


五、中国近代圣人王凤仪对‘真我’的论述


 中国近代伟大的民间教育家、伦理道德宣传家、女子教育的开拓者,王凤仪先生于1864年11月1日,出生于热河省(现辽宁省)朝阳县。


 王凤仪因家贫不曾读书,自幼便给人家放牛,三十五岁那年,听大善人杨柏宣讲善书,因悟“贤人争罪,愚人争理”,而沉痛后悔自己的过错,身患十二年的疮痨,一夜之间,霍然痊愈。同年十月,善人杨柏遭诬陷被捕入朝阳监狱,王凤仪效法“羊角哀舍命全交”故事,誓死前往朝阳府营救杨柏。行致途中,夜间忽然出现光明,好像白天一样,王凤仪豁然开悟,因此而明心见性。


 王凤仪三十八岁那年十月,父亲去逝,他便效法古人守墓三年,三年守墓中洞悉性理疗病法,讲病化人立竿见影,成效显著,创造了古今罕见的奇迹。几十年间,他创办了700余所女子义务学校,推助女子教育的发展,被人们誉为“王善人”。王凤仪主要的思想收集在《王凤仪言行录》和《王凤仪嘉言录》里。

 王凤仪先生因为三十五岁那年明心见性了,对宇宙生命真相通达明了。所以他能够在《嘉言录》里把人的三种不同属性描述得清清楚楚,在书中他是这样说的:


 1、人有三界:性界、命界、身界。性是天赋的,命是地赋的,身是父母生的。性存天理、心存道理、身尽情理,才能返本归根。人只知有个身我,不知天上有个性我,地府有个命我。性是福星,心是禄星,身是寿星。吃得过分折福,说话伤人削禄,穿戴过分损寿。人须时时检点,不可忽略。


 2、人有三性,一天性、二禀性、三习性。天赋的性是天性,天性是纯善无恶的。人赋的性叫禀性,禀性是纯恶无善的。后天的性叫习性,习性是可善可恶的。天性不清不能明,要想清天性,先去私欲;禀性不化不能正,要想化禀性,先去我见;习性不去不能立,要想去习性,先去不良嗜好。


 3、人有三命,一天命、二宿命、三阴命。性与天命合,道义就是天命。心与宿命合,知识、能力、钱财都是宿命。身与阴命合,禀性(怒、恨、怨、恼、烦)就是阴命,人应该把这三命研究明白。你若用阴命,你的命难好。命好不好,在乎自己,哪用算命呢?修德性是增长天命,学习技艺、多积钱财、都是增长宿命,争贪是增长阴命。善用宿命的常知足,能消阴命,不会用的增长阴命。只有增长天命,是一定可以消阴命。现今的人只知用阴命,重宿命,不知道长天命。又怎能明白天道呢?拿天命用事,把宿命和阴命都开除了,命才会好。现今的人,不是用阴命,就是重宿命,妄想命好,真是不会造命!


六、佛解说人世间不平等的原因

 

 三千年前,一位年轻的求道者来到释迦牟尼佛跟前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世尊,在人类中,我们发现有的人长寿,有的人短命,有的人病魔缠身,有的人健壮安康,有的人丑恶,有的人漂亮,有的人弱不禁风,有的人身强力壮,有的人一贫如洗,有的人家有万贯,有的人出生低贱,有的人出生高贵,有的人愚昧无知,有的人聪明智慧,这是什么因缘?”

 

 若有众生伤害生命,以打猎为生、从事杀生之业,残害有情,双手沾满鲜血,当他再获人生时,因杀生之报,即受短命。


 若有众生远离杀戮,慈悲一切众生,再获人生时,因戒杀之报,即得长寿。

 若有众生惯以拳头、棍棒、刀剑伤害他人,再获人生时,百病缠身,此乃损伤之报。


 若有众生无害人之习,再获人生时即得享受健康之乐,此乃无害之报。


 若有众生暴燥易怒,常被微不足道之言激怒而大发雷霞,嗔恚怨恨,再获人生时,面目狰狞,此乃易怒之报。


 若有众生不燥不怒,不为阵阵诋毁声恼怒,无恶意怨恨,再获人生时,相貌庄严,此乃慈爱之报。


 若有众生嫉妒成性,看不惯他人的成功、荣誉和受到的尊敬,深藏嫉恨于心,再获人生时,身体虚弱,此乃嫉妒之报。


 若有众生心胸豁达,不嫉妒他人的获取,随喜他人所受的尊敬和荣誉,无嫉妒之心,再获人生时,精力充沛,身强体壮,此乃无嫉妒之报。


 若有众生不善行布施,再获人生时,穷困潦倒,此乃贪婪之报。


 若有众生乐善布施,再获人生时,即得家富盈满,此乃好施之报。


 若有众生顽固不化,骄傲自大,不敬应敬之人,再获人生时,生于低贱之家,此乃其恭高我慢,无恭敬心之报。


 若有众生恒顺众生,谦虚待人,尊敬应敬之人,再获人生时,生于高贵之家,此乃谦虚恭敬之报。


 若有众生不亲善知识和善德之人,不求知何为善恶对错,不知何为自利自毁之事,应修不修,该做不做,再获人生时,愚昧无知,此乃不善求好学之报。”


 佛陀说:“我们是自己业海的继承者”,我们因把这句话刻进自己的心里。我们现在的精神、道德、智力、脾性的不同,主要是由于我们自己的过去生的行为以及习气所造成的。无论何时何地,今生来生,种什么样的业种,就会收获什么样的果报。


 快乐与痛苦是人类共同的命运,所有这些并不是万能的主宰者对行善作恶之人的惩罚和赏赐。佛教否认平空臆造的上帝和神,相信自然法规和因缘果报。大慈大悲的佛陀无我无私,教授业力的真理,让大家明白是行为本身给行为的造作者带来善恶报应,所以,人完全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言行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七、戒定慧——如何修行——如何念佛、念经

 

 持戒修定是帮助我们慢慢的熄灭妄心。我们都经历了无数次的轮回,习气太重了,不可能一下就全部断尽,只有靠持戒和修定来约束自己,一点一点的除恶修善。佛法无量的修行法门,不管是密宗、禅宗、净土宗还是其它宗,最后都归到一条路就是通过修定入三摩地,得大定才能见性得大智慧,这样出轮回才有保障。


 所以不管是打坐、读经、持咒还是念佛,都是修定。读经有两种目的,两种读法。


 第一种,求根本智,根本智就是符合真理无分别之真智。这种读法是:要恭恭敬敬地从“如是我闻”到“信受奉行”,念得没有一个字念错,没有一句念错,字字分明,不去求解,没有妄想、分别和怀疑,这种读法就是修定、修根本智。


根本智就是《般若经》上讲的般若无知,我们修无知,修成了自然就无所不知。读经想想这句什么意思,那一段怎么解释,就坏了,读经的目的就被破坏掉了。读经是修定,读几小时,就修几小时定。修定的方法很多,净土宗用的是读经、念佛,禅宗是打坐,密宗是持咒,都是修定求根本智的方法。佛法很多法门,统统都是修定。


 读经一定要做到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一部经要一次读完,分几段读效果就差很多。读经时绝对不能有任何事情干扰,在家最好把电话拔掉,用清净心读才能收到效果。边读边研究要用心意识,修定不用心意识。用心意识用的是妄心,不会开悟。把佛法当做世间一门学问来研究,经典变成世法了,那不是修道,修道是要悟入境界。


 读经的目的是在学道,应该怎样学?从一部经下手。如果没有得定,没开悟,绝对不看第二部经。这样修定,至少要用三到五年的时间才有效果。这个修行诀窍自古以来祖祖相传,历代凡有成就的人,都是用这个方法。凡是失败的人都是自作聪明,不肯遵守老祖宗的规矩:“一门深入,长时熏修”。一门深入是修定,长时熏修为的是从定中开慧。


 第二种方法,随文入观。已经得到根本智、得到定,才有这种能力把经里佛所讲的理论、境界跟自己的心融合成一体,那是高境界,心跟经融成一片是真功夫。


 为什么教先念经,不先念佛?因为念经容易收心。心里妄想太多,一句佛号不得力,读经目的在收心断惑。经读多了,慢慢开悟了,疑惑就断了。断疑生信,你的信愿才会恳切,信愿才有力量。读经就是把妄念读掉,疑惑读掉,一切分别执著读掉,然后就紧紧抓住一句佛号,那就成功了。大家一天至少要将《无量寿经》念三遍,念满三到五年。古人入佛门不是从听讲解入门,是从读诵入门,时间限制五年。五年下来,妄念少了,烦恼少了,功夫得力了。再用持名的方法,就是专念阿弥陀佛(‘阿’字发‘啊’的音)的名号,不要再念经了,专念佛号,他心定了,这时佛号才会有很大的作用。


《无量寿经》是经中之王,要死心塌的、一门深入的念。一经通,一切经通。学通了,就通到自性里去了。任何一部经都是释迦佛从自性般若里流出来的,所以每部经都通自性。坚持在一部经上成就戒定慧,一经通才能通一切法。好比凿井,在一个地方一直打下去,打通了,水源就有了。如果你东打一下,西打一下,永远也不能成功。


 如果同修(共同修行的人)真心想到极乐世界去,只管老老实实地念佛,不要想一天要念多长时间、念多少声、应该怎样念、怎样不念,不要想这些,一切相都不要着,只管一句佛号老老实实地念到底,这才是有真智慧的人。


 虚云老和尚、弘一大师、倓虚法师都弘扬呼吸念佛的方法,提倡呼吸念佛。


 虚云老和尚讲:“净土法门,用呼吸念佛的方法最稳妥、最有把握、最有效。”


 呼吸念佛的方法,就是在不改变正常呼吸的情况下,把‘阿弥陀佛’四个字以默念的方式融入到呼吸当中去。在吸气时念‘阿弥’,呼气时念‘陀佛’。要让佛号跟着呼吸跑,保证呼吸顺畅,不憋气。呼吸念佛坚持半年以上,就能使我们的第七识自动随着呼吸来念佛,这样,在我们睡觉的时候,第七识照样念佛,这样就可以保证佛号二十四小时不中断,达到真正的‘净念相继’,将来临终时即使昏迷了,一样可以念佛往生。


八、回向文


 回向文的用处很大,修行的人不论念经念佛,念完了,一定要把回向偈念一遍的。“回向”有归拢和趋向的意思,就是要把念佛念经的功德汇集到一个目的上去。这个目的就是求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念回向文的时候,也和念佛一样,要一字一句都从心里经过,不能随口念念就了事的。


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宇宙真理


  诸行无常——世间万象,没有任何事物是长久永恒不变的,一切都是由一个起因和后来的条件相互配合变化而成的。而这种因缘条件组合构成的无常变迁,就是我们的宇宙实性,佛教称之为“空性”。有生命就会有死亡,再美好的事物也会变坏,变化不已是宇宙的真理,人,因企求永远美好,害怕死亡而生出了痛苦,就是不明白这个道理。简称叫“无明”。宇宙的实相是永远变化不已的,没有一刻停息的实体。而人因为自我短期利益的考虑,从自我的立场希望美好的事物能常存,不好的事物不要降临在自己的身上,但这种一相情愿的想法并不能使自己时时如意,因而生出了苦恼和痛苦。 

 
       人会因烦恼而产生了痛苦,多是因为,人—— 有了“自我”的观念,而又不真正的了解,“身,心,”,内在,外在的一切都不可能永恒不变的,就是“诸行无常”的这个宇宙真理。所以佛陀在入灭之前对阿难说:“阿难啊!凡是我们所爱的,终将离去,凡是有生命的终将要死亡。所以你们不必为美好的事物因不能常存和变质败坏而感到痛苦悲伤啊!”万物皆是无常,有生必有灭,这个世界上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你们不执著于生灭,内心便能寂静不起妄想杂念,就会得到永久的喜乐。那就是“解脱”。 


    佛陀说:你们应当观察到世间的一切事物都不是永恒不变的,如果用这样的方法来观察才是正确的理解方法。正确观察就能产生厌离心,而不会有喜爱和贪图之心,心灵就会获得解脱了。对外界的形形色色都应该这样来观察,对自己内在的感受,思想,冲动,意识也都去用这样的方法来观察,看出它们的“无常”来。正确的观察就能产生厌离心,有了厌离心,喜爱和贪图之念就会消失,心灵也就解脱了。佛陀是自己证得这个道理,从生死爱欲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的……….心灵获得真正的自由,过着清净纯真的生活,将来不会再受烦恼的束缚,更不会在爱欲之中流转。


 你们应当记住:“感情是一张缠绕的网,欲望是一把暗藏的刀,不执著它就不会被它束缚也不会被它杀害。聪明的人会马上退出这迷惑的游戏,而愚蠢的人就会继续在迷惑中打转。 佛陀说:还要注意一点,对无常,对苦,空与非我,也应该要这样来观察,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变化不已,自己的内心对外感受也因“时,地,心境”的不同而异,看清世间的一切及内心的感受意识并非绝对真实,便能从爱欲的执著中解脱出来,而获得心灵的真正自由。事物的存在就会有不断地变化,世界是一个随“时间”流转变迁的过度现象,而我们只是属于一段时间内的世界。每一个写下来的字,每一件石刻,每一幅画,文明的结构,每一代人,终将如同落叶一样消失。有存在就有变化,没有变化的,就不可能存在。生就是生生不息,变化不停,不变的就是死亡。所有的存在都是生,住,异,灭,变化中的一个短暂现象而已,这就是宇宙的法则。人若企求现世的永恒不变,而违背了宇宙的规律,当然是绝对不可能实现的,所以产生了种种的痛苦和烦恼。佛陀说:“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流变不定的”,保持这样正确的心态去看待世上一切事物的变化,那么这些变化就再也不能影响到我们的内心了………    

                                                            
    诸法无我————宇宙中的一切现象都是因缘组合条件相加而形成变化不已的现象,,,,, 因此,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宇宙,人也是一样,从生到死亡,每一刻都在不断地变化之中,没有一个实质不变的我存在,这就叫“诸法无我”。这是佛陀应证的第二个真理。人们自认为有个“我”的存在,不知道这只是暂时存在的“假我”,这个“假我”完全是受控于四大假合而成“水,火,土,风”。水代表血源,火代表能量,土代表肉身,风代表氧气,缺一不可。因为这个我是随“时空”不同而变化不停,并没有一个永恒不变实质的我存在。由出生到死亡,每一分,每一秒的我,条件都不一样,人刚出生从没有什么行为能力到长大后,叱诧风云,乃至老死之前又“回复”到没有行为能力,这都是随着自己的能力和条件而变迁的。而我们的身心感受也是因“时空”条件而异,产生快乐,悲伤,愤怒,恐惧等诸多不同的情绪,随着时空的不同而起伏不定。佛陀印证出最重要的第二个真理,就是:《诸法无我》 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客观宇宙,也没有一个永恒不变可以流转三世的我存在。一切都在变化之中... 


聪明的弟子若照这个真实的状况去看待,不背负过去,不期盼将来,也不沉醉于现在的欲望,他就走对了方向,就能消除欲望,得到自在的解脱。同样过去与未来的内心感受和观念意识也不是绝对的,何况是现在的呢?聪明的弟子若按照这个真实的状况去看,不背负过去的经验,不活在想象中的将来,坦然面对接受现在,而不是心存欲望地期待。他便走对了方向,将欲望灭尽得到了自在。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客观宇宙,也没有一个永恒不变可以流转三世的我存在。一切都在变化之中………聪明的弟子若照这个真实的状况去看待,不背负过去,不期盼将来,也不沉醉于现在的欲望……


他就走对了方向,就能消除欲望,得到自在的解脱。同样过去与未来的内心感受和观念意识也不是绝对的,何况是现在的呢?聪明的弟子若按照这个真实的状况去看,不背负过去的经验,不活在想象中的将来,坦然面对接受现在,而不是心存欲望地期待。他便走对了方向,将欲望灭尽得到了自在。 


    法句经心无所住———我们平时千万不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来观察事物而生出分别心,不要去分别事物“好与不好”而执著于其中。因为有了好与坏的对比心,便有了喜爱与憎恶的偏见……于是便有了贪念,憎恨,忧愁,不满,而生出恐惧与心灵上的束缚。行为原本没有所谓对或错的区别,但当这个行为是由自我意志所发动的,便有了私心的利益或无私的善意之分别。凡是在意志上图谋自利的行为就会造成自己对这些行为的承受。而这个行为的后果就是“业”。所谓“随业转生”就是这个意思。涅盘最上乐——最高的利益就是“健康”,最高的财富就是“知足”。最高的友情交心就是“信任”,最高的喜悦快乐就是“涅盘”。 如果我们真正观照自心,自问便会知道,金钱无法购买满足,贪婪的满足就象大海,无边无际,而常让我们感到满足的却不需要金钱购买,惟有知足的心才能获得满足。金钱只会买到欲望的增长和永无休止的束缚。即使财富像雨一样不停地降临到人的身上,也无法满足人的贪欲之心,有智慧的人终将明白追求外在的淫欲到头来最终的结果一定是快乐的少而痛苦的多。从外在的掠取获得,永远不能满足内在的贪欲,它只会得到短暂的快乐,紧接着又会从这快乐中引发出更多的痛苦。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总想翼求更好更完美,得到了又怕失去,所以痛苦就此产生了…..                                                                 
    善哉控制一切———最高的善就是能自我控制眼,耳,鼻,舌,身,意等感官的刺激,最高的善就是能自我控制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内心的意识。最高的善就是能自我控制身心的一切,能自我控制身心的人,是最有智慧的人,而最有智慧的人便能解除自我一切痛苦与烦恼。不要看轻自己,也不要羡慕别人,如果我们羡慕别人,心便失去和平寂静。虽然我们所得不多,但自己却不嫌少,完全接纳这个事实,生活于清净不懈怠,这才是人人称赞的修行。对于精神或物质等一切都不贪求,坚持无我的观念…… 


由于不是我或我的所有,因此便没有我的痛苦和忧愁。修行的最终目的就是先修正自己的行为,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修行者。人最爱的是自称“我”和“我的所有”,当一个人他能真正地观想到根本无法控制自己的“生,死,健康,疾病”,不能自我控制自己的感官,欲望,愤怒,恐惧,贪欲,固执等,他怎么能称这个不能控制的自己,为我的我所有呢?智者调心,首先要做到的是无我,于是慢慢地他便逐渐可以掌握这个我了。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下面是你最爱的微信榜单, 家庭伦理道德思想, 中医知识, 国学传统文化, 并提供最新的免费公益传统文化培训, 开启幸福圆满人生...


快去关注吧,还等什么呢?!

如何关注

长按二维码,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一键关注。

②复制“微信号ID”,在“添加朋友”中粘贴搜索关注。


王凤仪思想

wangfengyi88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弘扬家庭伦理道德思想, 家庭教育, 免费公益培训信息


岐伯有道

yidaoyiruchan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学习中医, 道学, 儒学, 易学,  佛学


圣贤治要

daodeism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圣贤治世精要, 国学传统文化, 免费传统文化公益培训信息, 历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