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念佛多年不攝心,妄想雜念多且除不掉是什麼原因?

文化治要 2020-09-19


 点击上方"圣贤治要"可关注我们






《甄解》也是日本大德,“奇特法者,如来正觉果海,名为奇特。奇特之极,至下”,到下面会讲到,“华光出佛之文彰矣”。


彰是彰显,让我们都能够看到,都能听到,都能感觉到。如来正觉果海,我们一切众生都具足,真奇特,我们无法想到,这就是真如自性。


世尊在大乘经上常说,尤其是《华严经》,他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跟此地讲的正觉果海是一个意思。如来正觉果海,如来智慧德相,正觉就是智慧,果海就是德相。果海是极乐世界,正觉是阿弥陀佛圆满的智慧。


念佛人往生到极乐世界就成佛,成什么佛?你是哪一尊佛?告诉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正觉果海里面的第一佛,是根本佛,是自性佛,一切众生都有,只是迷而不觉。


▲ 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


今天世尊要为我们宣说这个法门,让我们统统觉悟过来,认识我们自己真心里头有宝,不要向外希求,外面没有,外面是幻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要向自性里面去求。


念佛念了多少年,不能摄心,妄想杂念还是多,除不掉,那什么原因?


不是体性上出问题,体性上不出问题,是我们的方法有了问题。


念佛怎么个念法?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讲得好,观音菩萨教给我们“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反闻怎么样?不听外面的,听里面的,妙!里面怎么听法?


我们念佛默念不出声音,心里在念,有没有声音?阿弥陀佛有没有声音?外头没有声音,里头有声音,耳朵要听里头的,别听外面的,听里面的就相应。外面的声音听不到,外头声音再大,有吵杂声音知道,没听清楚;里面的佛号,字字句句听得清楚,这就能摄心。


大势至菩萨讲的跟观音菩萨讲的是一桩事情,观音菩萨是“反闻闻自性”,大势至菩萨“都摄六根”,都摄六根就是反闻,说的话不一样,意思是一样,一桩事。


不受六根干扰,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就叫都摄六根。见色,眼在色上起心动念,就迷了,起心动念是无明烦恼。你看,见色起无明烦恼,耳闻声也是起无明烦恼,再分别,分别是尘沙烦恼,执著是见思烦恼,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生烦恼,三种烦恼都生。


烦恼无尽誓愿断,怎么断法?懂得反闻可以断,很有效,懂得都摄六根,有效。


阿弥陀佛是我们的本师,教我们念佛,怎么念法?你看这两个教授,这两个教练,观音、势至是两个教授、教练,他教给我们的方法,我们要会用,决定有效。


▲ 西方三聖:

阿彌陀佛、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


所以要真回头,对外面要放下,不受外境干扰,不受外境影响就是放下。为什么?你在境界里头,不起心不动念是定,不分别不执著是戒,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是慧,戒定慧三学都在其中,妙不可言,奇特到极处。


你能入这个味道,你才尝到净土的法味,极乐世界的法味,欢喜心真正生得出来。



《甄解》也是日本大德,「奇特法者,如來正覺果海,名為奇特。奇特之極,至下」,到下面會講到,「華光出佛之文彰矣」。


彰是彰顯,讓我們都能夠看到,都能聽到,都能感覺到。如來正覺果海,我們一切眾生都具足,真奇特,我們無法想到,這就是真如自性。


世尊在大乘經上常說,尤其是《華嚴經》,他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跟此地講的正覺果海是一個意思。如來正覺果海,如來智慧德相,正覺就是智慧,果海就是德相。果海是極樂世界,正覺是阿彌陀佛圓滿的智慧。


念佛人往生到極樂世界就成佛,成什麼佛?你是哪一尊佛?告訴你,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正覺果海裡面的第一佛,是根本佛,是自性佛,一切眾生都有,只是迷而不覺。


今天世尊要為我們宣說這個法門,讓我們統統覺悟過來,認識我們自己真心裡頭有寶,不要向外希求,外面沒有,外面是幻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要向自性裡面去求。


念佛念了多少年,不能攝心,妄想雜念還是多,除不掉,那什麼原因?


不是體性上出問題,體性上不出問題,是我們的方法有了問題。


念佛怎麼個念法?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講得好,觀音菩薩教給我們「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反聞怎麼樣?不聽外面的,聽裡面的,妙!裡面怎麼聽法?


我們念佛默念不出聲音,心裡在念,有沒有聲音?阿彌陀佛有沒有聲音?外頭沒有聲音,裡頭有聲音,耳朵要聽裡頭的,別聽外面的,聽裡面的就相應。外面的聲音聽不到,外頭聲音再大,有吵雜聲音知道,沒聽清楚;裡面的佛號,字字句句聽得清楚,這就能攝心。


大勢至菩薩講的跟觀音菩薩講的是一樁事情,觀音菩薩是「反聞聞自性」,大勢至菩薩「都攝六根」,都攝六根就是反聞,說的話不一樣,意思是一樣,一樁事。


不受六根干擾,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就叫都攝六根。見色,眼在色上起心動念,就迷了,起心動念是無明煩惱。你看,見色起無明煩惱,耳聞聲也是起無明煩惱,再分別,分別是塵沙煩惱,執著是見思煩惱,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生煩惱,三種煩惱都生。


煩惱無盡誓願斷,怎麼斷法?懂得反聞可以斷,很有效,懂得都攝六根,有效。


阿彌陀佛是我們的本師,教我們念佛,怎麼念法?你看這兩個教授,這兩個教練,觀音、勢至是兩個教授、教練,他教給我們的方法,我們要會用,決定有效。


所以要真回頭,對外面要放下,不受外境干擾,不受外境影響就是放下。為什麼?你在境界裡頭,不起心不動念是定,不分別不執著是戒,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是慧,戒定慧三學都在其中,妙不可言,奇特到極處。


你能入這個味道,你才嘗到淨土的法味,極樂世界的法味,歡喜心真正生得出來。


《淨土大經科註第四回》(第125集)2014-10-28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y054342fn73&width=500&height=375&auto=0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下面是你最爱的微信榜单, 家庭伦理道德思想, 中医知识, 国学传统文化, 并提供最新的免费公益传统文化培训, 开启幸福圆满人生...


快去关注吧,还等什么呢?!

如何关注

长按二维码,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一键关注。

②复制“微信号ID”,在“添加朋友”中粘贴搜索关注。

你本善良

jrbchm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国学传统文化,家庭伦理道德思想,性理疗,讲病治病,佛法


岐伯有道

yidaoyiruchan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学习古中医, 伤寒论经方传承


圣贤治要

daodeism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圣贤治世精要, 国学传统文化, 家庭伦理道德思想, 历史文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