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印度教与佛教区别

文化治要 2020-09-18


公元7世纪中叶,印度的婆罗门教与其他宗派互相融合,诞生了一个新的宗派——印度教。随着印度教的复兴,大乘佛教修行者吸收了印度教的修行方式,形成了密宗,这是印度佛教的最后一种重要形态。

      

作为大乘佛教的一种,密宗是在师徒之间秘密传授,具有神秘内容的特性,因而又被称为密教,也称秘密教、瑜伽密教、金刚乘。密宗是以大日如来为信仰,以《大日经》和《金刚顶经》为根本经典,在教理上以大乘佛教中观派和瑜伽行派的思想为理论前提,在实践上以高度组织化的咒术、礼仪、本尊信仰崇拜为特征,在修行上则重视导师的引导和秘密的仪式。与大乘佛教其他宗派的修行方法不同,密宗主张修习口诵真言咒语(语密)、手结契印(身密)、心作观想(意密),这三密具备就可以立地成佛,比起大乘佛教的修行更有成效。

       

最初,密教主要流传于印度的西南部和德干高原一带,后来逐渐向印度南部和东北部传播。但随着印度教的兴盛,佛教僧团日益衰败,佛教日益式微。直至公元13世纪,伊斯兰教将领巴克提亚·契吉率军入侵印度,并焚毁了印度佛教最高学府那烂陀寺,僧团也随之被摧毁殆尽,佛教就此衰败。

      

19世纪末,印度佛教兴起了复兴运动。1891年,斯里兰卡的达摩波罗在印度创立了摩诃菩提会,一些佛教寺院也得以重新兴建。1947年,在印度独立后,佛教在印度有了进一步发展。1956年,印度政府举办了纪念释迦牟尼涅槃2500年的国际集会。同年10月,印度首任司法部长安培多伽尔在印度的那格浦尔组织了一次改信佛教运动,50万印度“贱民”由信仰印度教改信了佛教,自此之后,印度共有几百万“贱民”皈依了佛教。佛教在印度重新焕发了生机。
 
     

印度教于五世纪时出现,即佛教产生后的十一个世纪。它适应封建统一的思想,综合婆罗门教和佛教等各种宗教教义而形成。印度教的基本教义是“法”和“业力轮回”。所谓“法”,是指人们生活和行为的规范;所谓“业力轮回”,是说人在世如果按照给自己的“法”去生活,死后灵魂可以转生为更高级的种姓,现世的不平等是前生注定的。印度教的因果报应思想麻痹劳动人民,迎合统治阶级,是封建剥削关系和不平等的种姓制度辨护的最有力的精神工具,因而得到封建统治阶级的保护与支持,公元九世纪以后,印度教成为在全国占统治地位的宗教。由于印度教的兴起和后来八世纪起伊斯兰教的传人,到十三世纪,印度境内的佛教几乎毁灭殆尽,尽管十九世纪后半期以后佛教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与发展,但当今佛教教徒在印度不足二千万人,佛教虽源于印度,但发展却在中国。而印度教在当今印度却拥有广泛的基础,再加上传统的影响,今天印度教徒在印度已达八亿,所以现在的印度是一个以印度教徒为主的国家。

佛佗主张众生平等,反对种姓等级制度。但是,后来的印度教,为了维护特权种姓的等级权利,将婆罗门教进行复辟,只保留了佛教中一些与等级制度不冲突的学说,所以,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印度教,不能算是真正的佛教。

      

种姓制度集中在南亚地区,其中又主要集中在印度。
印度种姓制度又称瓦尔纳制度是在后期吠陀时代形成的。它是古代世界最典型、最森严的等级制度。四个等级在地位、权利、职业、义务等方面有严格的规定:第一等级婆罗门主要是僧侣贵族,拥有解释宗教经典和祭神的特权,第二等级刹帝利是军事贵族和行政贵族。他们拥有征收各种赋税的特权。第三等级吠舍是雅利安人自由平民阶层。他们从事农、牧、渔、猎等,政治上没有特权,必须以布施和纳税的形式来供养前两个等级。第四等级首陀罗绝大多数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属于非雅利安人,他们从事农、牧、渔、猎等业以及当时被认为低贱的职业。特征:一是各等级职业世袭,父子世代相传。二是各等级实行内部同一等级通婚,严格禁止低等级之男与高等级之女通婚。三是首陀罗没有参加宗教生活的权利。四是各等级在法律上是不平等的。

      

第一个种姓是婆罗门。婆罗门主要掌管宗教祭把,充任不同层级的祭司。其中一些人也参与政治,享有很大政治权力。

      

第二个种姓是刹帝利(是“力”、“权力”的意思)。它是从“罗阇尼亚”发展而来的。刹帝利的基本职业是充当武士。国王一般仍属于刹帝利瓦尔那,但是刹帝利瓦尔那并不限于王和王族。刹帝利是掌握军事和政治大权的等级。

      

第三个种姓是吠舍。吠舍主要从事农业、牧业和商业,其中也有人富有起来,成为高利贷者。吠舍是平民,没有政治上的特权,必须以布施(捐赠)和纳税的形式供养完全不从事生产劳动的婆罗门和刹帝利。不过吠舍还是雅利安人氏族部落公社的成员,他们可以参加公社的宗教仪礼,因而和婆罗门、刹帝利同样属于再生族,按印度教的说法,可经历六道轮回,有再生为人的机会。 

      

第四个种姓是首陀罗。首陀罗种姓的前身是达萨种姓,首陀罗不在雅利安人公社以内。首陀罗的大部也是非雅利安人,其中也有失去公社成员身份的雅利安人。由于没有公社成员身份,不能参加宗教礼仪,不能得到第二次生命(宗教生命),首陀罗是非再生族。就失去了在政治、法律、宗教等方面受保护的权利。首陀罗从事农、牧、渔、猎以及当时被认为低贱的各职业,其中有人失去生产资料,沦为雇工,甚至沦为奴隶。首陀罗作为种姓来说,不是奴隶或达萨。首陀罗是地位低下而受苦的人。

       

而达利特的地位比首陀罗还要低,达利特,印度语翻译为:“被压迫的人”。

印度是到现在还遗留又种姓制度,其中最底层的人被传统的上等种姓叫做“不可接触者”,即贱民,他们自己自称为“被压迫的人”,即达利特。今天,在某些依旧保守的印度农村,你会看到有些人走路要避着人,因为他们不能让自己的影子落到路人的身上;更有甚者,有的人带着扫帚,边走边扫掉自己的脚印。他们为这个村子的人工作,却不允许住在村子里;他们不能到村子的井里打水,小孩就算能上学也必须上专门的学校。令印度教种姓制度臭名昭著的是它的种姓隔离,而最严苛的隔离正是施加在被称为达利特的人身上。传统上,达利特被认为是肮脏的,并且这种肮脏还可以借由接触传染给别人,因此他们要躲大家远远的。尽管圣雄甘地称他们为“神之子”,但传统的上等种姓却叫他们“不可接触者”,即贱民,而他们自称为“被压迫的人”,即达利特。这是印度历史留下的最黑暗的一道阴影,但是当世人的目光被每年6%以上的经济增长和成千上万的IT精英所吸引时,往往会忘了它的存在。 

      

印度总理曼莫汗辛格是个坦率的人,最近他坦承:“尽管60年来印度已经制定宪法和法律禁止种姓制度和种姓隔离,政府也做出了不懈努力,但是在印度许多地方,达利特依然面临着社会歧视。” 根据人口普查数据,印度目前有1.67亿达利特人,占总人口的16.2%。


      1. 佛教的创始人为乔达摩悉达多,他于公元前六世纪创立了现属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从此佛教在一代代僧侣的传播下在本土不断地发扬光大。一直到公元前三世纪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时代,印度的佛教开始向外成放射状传播。到了阿育王后期,佛教不但普及了印度全境,而且西到地中海东岸,北到克什米尔,南到斯里兰卡及东南亚,都遍布其身影和有其影响。此后,以克什米尔为中心,继续向大夏,大月氏,康居,安息和葱岭以东的中国西域和中原地区传播。这条传播路线被称为“北传佛教路线”,这条路线我们也可以看作是佛教的陆路传播方式及路线。


  2.当我们解决了传播方式这一问题之后就要来考虑其佛教是何时由西传入于阗及周边诸国--地区的。佛教由克什米尔地区向东越过葱岭,于公元前80年左右至公元前一世纪传入于阗及周边诸国--地区,于阗是佛教传入我国的第一站。佛教传入于阗的时间问题,有资可寻,已有定论,在这就不做详论了。


  3.由于佛教传入于阗的时间问题和传入于阗及周边诸国的方式问题前人学者都做了大量的研究和考证,为我们今天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由此我们更可知晓当班固在公元92年去世之时仍未有完成其鸿篇巨著时,远在几千里之外的西域诸国已经早就开始接受由印度传入的佛教文化及其思想了。但遗憾的是这一对比的产生并非是由《汉书·西域传》的记载内容给我们提供的,而是诸多考古发掘和其他文献资料告诉我们的。

    

注解:

      1,于阗(tian)国是古代西域王国,中国唐代都护府安西四镇之一。古代居民属于操印欧语系的吐火罗人。11世纪,人种和语言逐渐回鹘化。于阗地处塔里木盆地南沿,东通且末、鄯善,西通莎车、疏勒,盛时领地包括今和田、皮山、墨玉、洛浦、策勒、于田、民丰等县市,都西城


      2,婆罗门教起源于公元前2000年的吠陀教,等级森严,把人分为4种姓氏: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婆罗门:(最高的)教士和学者。刹帝利:(下个)贵族和战士。吠舍;(下位)农夫和客商。首陀罗:(最低的)农奴和奴隶。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4世纪是婆罗门教的鼎盛时期,公元4世纪以后,由于佛教和耆那教的发展,婆罗门教开始衰弱。公元8、9世纪,婆罗门教吸收了佛教和耆那教的一些教义,结合印度民间的信仰,经商羯罗改革,逐渐发展成为印度教。印度教与婆罗门教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其教义基本相同,都信奉梵天、毗湿奴、湿婆三大神,主张善恶有报,人生轮回,轮回的形态取决于现世的行为,只有达到“梵我同一”方可获得解脱,修成正果。因此,印度教也称为“新婆罗门教”,前期婆罗门教则称为“古婆罗门教”。


     3,《说文解字》对“儒”的解释是:“儒,柔也,术士之称。从人,需声。”中国人历来重视死的观念与丧葬礼仪,这种广泛的社会需求促生了一个特殊社会阶层“儒”。在中国古代社会,最晚到殷代有了专门负责办理丧葬事务的神职人员。这些人就是早期的儒,或者称为巫师、术士。他们精通当地的丧葬礼仪习惯,时间一长,便形成了一种相对独立的职业,称人殉为厚葬,遭到墨家的极度反对。但是,由于这种职业地位低微,收入也少,既没有固定的财产和收入,做事时还要仰人鼻息。所以形成比较柔弱的性格,这就是儒的本意,即柔。



————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所有恩,

下济一切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安乐国!

请各位佛友今日吃素念经、
戒杀放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学佛精进、福慧双修、法喜充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