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给你一双火眼金睛 | 这4种上师,依止一个毁一生

文化治要 2020-09-19

导读

什么样的上师不能依止?

倘若不先弄明白,依止上师几十年后,才发现他是个骗子——此时,自己的精力都已经耗尽了,若再重新寻找另一位上师,人生也没有时间了,这是相当可悲的。


作为学佛的修行人,观察上师和依止上师特别关键。

现在汉地有一部分人,对上师根本不观察、不了解,随随便便就去依止,依止完了又开始后悔、毁谤、舍弃,这样实在没有必要。

如果上师是个骗子,不具备任何法相,没有灌顶,没有传承,也不懂得佛教教理,完全是为了名利而诈现威仪、吸引众人,那舍弃他也不一定有过失。

但这个也不好说,倘若他以前确实听过一些法,有这个传承,然后再给别人念,就算目的不是为了利他,但所传的法毕竟是如来教言,舍弃他也许还是有过失。

所以,最保险、最可靠的方法,就是在没有依止之前,首先一定要观察。

有些人说来不及了,但又不是得急性阑尾炎,怎么会来不及了?

你二三十年、甚至七八十年都没学过佛,现在也不必急于一时,至少应打听一下这个上师到底如何,或者在他身边呆一呆,帮他做点事情,看他到底是坏人还是好人。

现在很多佛教徒,尤其是以前没闻思过的人,经常都会犯这个毛病:

依止完了发现上师有许多毛病,然后就开始后悔、诽谤,这样有很大过失。

因此,在依止上师之前,大家务必要详细观察。

不能依止的上师有:


一、如木磨之上师

有些人本来没有闻思修的少许功德,却自以为我是某某上师的儿子或贵族子弟 等,种姓方面已胜过他人;

或者住在圣者所在的地方,比如五明佛学院、青海等地,特别愚昧的人就把他当成了大成就者:

“啊,您真是那里来的?那我肯定要依止!”

然后到处打电话,说某地来了个上师,肯定很了不起,一定要去灌顶、听法。

还有人说他是某某上师的儿子、侄子、孙子,这样那样的亲戚朋友,以此也能糊弄不少信徒。

其实就算上师非常了不起,他的亲戚也不一定个个都好。

就像释迦牟尼佛是三界怙主、人天导师,但他的亲戚提婆达多为人怎么样?

大家应该十分清楚。

还有些人,像婆罗门世袭相传的门第观念一样,到处宣扬自己的传承如何如何;

或者,虽具有少分闻思修的功德,却并不是以希求来世的清净心修持,而是担心失去上师的地位等,所作所为只是为了今生。

以上这些上师,都称为“如木磨之上师”。

所谓的木磨,是指形象跟磨子没什么差别,发出的声音甚至比磨子还嘈杂,但实际上根本磨不碎什么粮食,最后只能磨损自己。

同样,有些上师外表上装得道貌岸然,名声可能比真正的善知识还响亮,但所作所为只不过在欺骗别人,最终只能是害了自己。


二、如井蛙之上师

有些上师没有能力调伏弟子,自己也与凡夫人没有差别,根本不具备丝毫特殊功德

——不要说利益众生的菩提心、证悟空性的智慧、广度有情的善巧方便,甚至连基本人格也没有,连一般的人都不如。

就算是不学佛的世间人,有些也不会说妄语欺骗别人,说话实实在在,行为也能表里如一,但这些上师连如此美德都不具足,性格品行极其低劣。

可是一些愚笨之人盲目轻信,不经观察就将他捧得高高的,什么“活佛”、“上师”、“堪布”、“法王”,一大堆名号轻易就加在他头上,认为他是三界唯一的怙主。

这时候的他,明明什么都不懂,对世间和出世间的法也没有广闻博学,只是身边几个愚笨的徒弟天天奉承,以至于自己被名闻利养熏得面目全非,骄傲自满、目空一切,对大德正士的功德视而不见,这种上师就叫“如井蛙之上师”。

以前法王如意宝出国时,印度某个中心派来的一位老上师,在众人面前表现得特别傲慢。

当时我身边有位堪布,就悄悄地说:“这个人就是《前行》里讲的井蛙上师,自己什么都不懂,只有去欺骗下面的愚笨徒弟了。”

确实,有些上师有了点名声,身边有了一些弟子,便开始得意忘形起来。

但诚如无垢光尊者在《心性休息》中所说 ,纵然弟子多如蛆虫,也没有任何意义。

这些弟子什么道理都不明白,盲目地把上师看作佛。

上师虽说有财、有名、有势力,但行为非常不如法,跟特别低劣的人没什么差别,这样的上师目光短浅,就如坐井观天的井底之蛙。

唐代韩愈在《原道》中也说:“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坐在井里看天空,会觉得天很小很小,其实并不是天太小,而是自己的眼光太狭窄。

《二规教言论》中也讲过 ,有些人因智慧不成熟,或者因孤陋寡闻、没见过世面,常常认为自己很了不起,这是非常可笑的。


三、如疯狂向导之上师

上师自己从未依止过智者,也没有精进修学显宗经典、密宗续部,对经续教理一窍不通,一无所知;

内心烦恼比凡夫人还粗重,乱发脾气,弟子都吓得要命;

不具足正知正念,以至于显宗的戒律也违犯了,密宗的誓言也毁坏了;

自相续比凡夫人还低劣,但却像大成就者一样,言谈举止高如虚空;

嗔恨和嫉妒心十分强烈,断掉了慈悲心的吊索,这就是所谓的“如疯狂向导之上师”。

这种人特别可怕,明明没有真实的戒律、智慧,自己的境界特别差劲,但所作所为比大成就者还厉害,吃肉、喝酒、邪淫、杀生什么都敢做,什么罪都可以造,其下场就像《诸法集要经》中所形容的:

“愚痴无戒人,起增上散乱,相续造诸罪,去地狱非远。”

这样的上师,如今确实不乏其数,因为没有学过戒律,对吃肉、喝酒、杀生一点都不在乎。

包括有些密宗“上师”,蔑视因果,欺骗信众,像大成就者一样行持疯狂之举,行为真是有点过分,让别人看了很难对佛教生起信心。

当然,这种现象在显宗中也不是没有。

我听说汉地有座寺院,经济来源相当不错,但一点闻思修行都没有。

当家师为了招揽弟子,允许每个出家人在屋里上网、看电视,但唯一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必须要上早晚课。

外人单看表面的话,这个寺院里有很多出家人,上早晚课时非常整齐,似乎一个比一个如法。

但下了早课以后,白天他们要么打牌,要么到饭店里吃肉,穿僧衣做很多非法事,没有一天去闻思修行,听起来真的很可怜!

不过,这些只是个人的问题,并不是佛教的弊病。

佛教中对出家人的要求,在文字上已规定得清清楚楚,但他们自己不行持,以致令众人生邪见,这个责任不能怪到佛教头上来。

今天有人问我:“有些文件中规定:藏传佛教不能传入汉地,这一点您怎么看待?”

我回答说:

“其实藏传、汉传只是法脉不同而已,教义上并没什么差别,都要修菩提心、空性等等。

佛教根本不分民族、国界、地域,它是人类慈悲与智慧的思想结晶,任何人、任何地方都可以接受。

只不过有时候因为跟历史挂钩、跟政治挂钩、跟经济挂钩、跟文化挂钩,人们才把佛教分成了藏传、汉传、南传,甚至藏传中也分为许多教派,实际上这些都是佛教。

如果你只接受这个、不接受那个,如此取舍的话,肯定会犯舍法罪。

所以,从广义上讲,所有传承的教义都无有差别。”


四、如盲人向导之上师

有些上师不具备胜过弟子的点滴功德,不懂得打开取舍的双眼,远离慈悲心、菩提心,最终将弟子引入邪道,这样的上师称为“如盲人向导之上师”。

现在有些寺院香火鼎盛、人山人海,每次看到这种场景,我都会暗想:

“这里有个善知识该多好啊!有了善知识的话,每天就可以安排一两堂课,给这些信众讲点基本法理。”

但不少出家人只是让人拜拜佛、烧烧香,自己只要天天吃饱饭,就什么都不管了。

那些信众也懵懵懂懂的,只为了今生的安乐而发愿,真的特别可怜。

其实有些特别庄严的道场,若能有个善知识,把周围的人全部召集起来,每天花半小时讲一下佛法中的慈悲、智慧,对他们的利益会不可思议。

否则,没有思想上的沟通交流,纯粹是物质上的供养,虽然此举也有功德,但人们的精神空虚却不能解决,而且没有取舍的智慧,很容易被一些假上师欺骗。

我曾看过一本书叫《探索心灵的痕迹》,里面就描述了不少假活佛。他们到了汉地之后,经常装出一副很有智慧的样子,对年轻的女人说:

“你前世是什么空行母,我们有很特殊的因缘,你要是能给我生个活佛儿子,将来对弘法利生会如何如何……”

极个别女人竟然也信以为真,认为上师的金刚语不欺惑任何人,甚至介绍更多的人去依止他。

这些弟子平时谈论上师,根本不关心他的境界、证量、学问,只是对上师的穿着打扮、言行举止很感兴趣。

这种愚痴的师徒关系,完全是自欺欺人,但也没办法,现在的社会就是这样,很多假上师的故事特别吸引人,许多人一听就上钩了。

这些故事若是传到上师的家乡,当地人只会嘲笑,没有一个相信,但在汉地有些人听来,便觉得千真万确、毋庸置疑,坚信上师就是这么了不起……

莲花生大士也说过:

“不察上师如饮毒,不察弟子如跳崖。”

上师是我们生生世世的皈依处,也是开示取舍道理的导师。

若没有经过慎重观察,不幸遇到了邪知识、恶知识,那自己一生的善资都将葬送在他手中(一生积累的财富也会毁坏在他手中,这个是我补充的),使已得的暇满人身白白虚度。

有些人在依止上师时,刚开始觉得上师特别好,从各方面观察,根本挑不出任何毛病,于是认为:

“能遇到这样的上师,是我多生累劫的福报。上师肯定跟我前世有缘,我一看到上师就想哭。上师这么慈悲,肯定对我的解脱有帮助。”然后将财富全部供养了

——前不久就有这么个人,对某位上师很有信心,但却从来没有见过面。

后来听说某人就是这位上师,便深信不疑,在家人不知情的情况下,把好多钱天天往他的卡里塞。

后来当见到另一位上师时,才知道自己被骗了,原来那人完全是冒名顶替。

故《正法念处经》云:

“若近恶知识,众苦常不断.

当受恶道苦,此苦不可说。”

敬摘录《前行广释》


========== END ==========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祈愿: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人无病厄,富贵康宁;长寿好德,善始善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